首页 理论教育 中韩女性媒介比较研究:揭示性别研究成果

中韩女性媒介比较研究:揭示性别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包括“女性主义媒介文化研究的起源”、“媒介机构与女性”、“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媒介文本”、“女性受众与媒介使用”、“女性主义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及前景”等。其中,属于“媒介与性别研究”范畴的文章共有66篇,以“媒介对妇女形象的表现”为主要议题的文章有18篇。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博客、网络等媒介与性别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热点。

中韩女性媒介比较研究:揭示性别研究成果

一、媒介与性别研究在中国

(一)“九五+10”以来的学术出版

1.性别研究系列中的传媒/传播与性别研究成果

(1)张敬婕著,《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2009)

本书以历史研究的视角,回顾了性别与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学术论证说明了性别与传播研究的两大发展趋向,即一方面自媒介与女性研究向着媒介与性别研究发展,另一方面自媒介与女性研究向着性别与传播研究发展。这两条发展路径代表了性别与传播研究的两种发展思路:第一种路径主要采用媒介发展的视野,从性别视角俯瞰媒介的生产、经营、传播,以及不同媒介类型中女性的参与和被展现的情况。第二种路径则试图在传播学的发展史中,寻找、建立性别研究的范式,以凸显性别与传播研究的特有的研究领域与独特价值。这种研究路径突破了媒介内容和媒介类型的局限,而将视野拓展得更为宽广。

(2)曹晋著,《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2008)

该书的上篇着力勾勒西方女性主义批判传播研究的理论、主要议题与质化方法,揭示全球媒介组织与权力体制仰赖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的运作;下篇是作者就本土社会传播情境中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专题研究,反思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女同性恋议题的盲点。

(3)刘胜枝著,《当代女性杂志的文化研究》(2007)

该书选择了《中国妇女》、《家庭》、《时尚》这三本代表不同时期的女性杂志,对其文化作了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政治宣传类女性杂志、婚姻家庭类女性杂志、消费时尚类女性杂志、加强对女性杂志的现实干预等。

(4)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2:妇女与传媒》(2007)

该书专门探讨和总结了我国妇女传播行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部分汇集了媒介监测项目的重要成果,试图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就中国媒介社会性别表达的现状、变化和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二部分旨在记录妇女为改变媒介议程发起传播行动的历史,集中讨论媒介干预的具体行动及其策略,并讨论了不同媒介的作用,包括大众媒介、新媒介和草根妇女小组或底层妇女使用的歌舞、地方戏剧等传统媒介以及民间妇女组织的替代性媒介等。

(5)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1》(95+10),(2006)

包括“妇女与传媒”一章。

(6)宋素红著,《女性媒介:历史与传统》(2006)

在具体分析妇女报刊和女新闻工作者,以及归纳其发展阶段的过程中,该书作了一些创新。不仅运用个案分析法来研究妇女报刊和女新闻工作者的作品,还用比较法来研究女新闻工作者,力图得到全方位、立体的认识。

(7)刘利群著,《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2004)

该书在对“什么是社会性别”、“怎样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媒介”等问题给予回答的同时,阐述了社会性别与媒介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美国女性电视频道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态进行了个案剖析,探讨涉及性别研究与媒介研究两大领域。

2.传播学系列研究中的相关性别研究成果

(1)陈龙著,《传媒文化研究》(2009)

包括“性别与传媒文化研究”一章。

(2)蔡帼芬等著,《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2009)

该书使用女性主义理论和媒介理论的研究范式,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加拿大媒介与女性的理论、制度与实践,对加拿大的女性媒介从业人员、加拿大的女性媒介及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研究和批判。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了加拿大媒介与女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3)李琦著,《传媒与性别——女性媒介的传播社会学阐释》(2008)

从性别的角度切入了媒介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对女性媒介的发展作了系统的传播社会学阐释。

(4)范红主编,《媒介素养读本》(2008)

该书主要探讨媒介对社会变迁大众文化的影响,其中包括“性别与传播”一节。

(5)叶虎著,《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2008)

专章探讨了“大众文化与性别传播”、“性别、空间与权力”等议题。

(6)刘利群等主编,《中国媒介与女性研究报告》(2007)

该报告第一次全面梳理了中国媒介与女性研究的理论建树,系统呈现了中国媒介与女性实践的发展动态,综合考察了中国当代媒介与女性的互构关系。

(7)蔡骐、蔡雯著,《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2007)

专章研究了“女性主义与媒介文化”的相关问题。包括“女性主义媒介文化研究的起源”、“媒介机构与女性”、“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媒介文本”、“女性受众与媒介使用”、“女性主义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及前景”等。

3.会议结集出版的相关著作

(1)陆晔主编,《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2008)

该书脱胎于“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城市女性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等内容。

(2)刘利群等主编,《国际视野中的媒介与女性》(2007)

该书是2006年教席北京国际论坛优秀作品的结集,汇聚了国内外媒介与女性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对媒介与女性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观照和深入的探讨。

(3)魏国英等主编,《教育:性别维度的审视》(2007)

该书精选了39篇由北大学者以及国外和境外部分知名女性学者近年在北大妇女中心的关于女性教育与再教育问题的经典论文演讲。其中包括刘利群的《中国媒介与女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佟新的《大众传媒时代与女性青少年政治》、荒林的《网络时代的女性教育》等。

4.论文成果

(1)研究现状

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数据进行检索,以“性别”、“传播”、“媒介”等为关键词,共搜索文章37257篇。其中,属于“媒介与性别研究”范畴的文章共有66篇,以“媒介对妇女形象的表现”为主要议题的文章有18篇。

(2)研究议题

①层次更为多元

200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了媒介与性别的相关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女性在传媒中的参与”、“女性传媒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女性媒介”或“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等。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博客、网络等媒介与性别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热点

②研究更具学理化

一些学者自觉对媒介与性别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与钻研,推动了媒介与性别研究的发展,使其更为学科化、体系化。比如,卜卫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切入传播法规与政策,曹晋对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建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③议题覆盖了妇女研究与新闻传播研究

从发表的阵地看,既有《妇女研究论丛》等妇女研究界的核心期刊,也有《国际新闻界》、《青年记者》、《新闻爱好者》、《新闻记者》等新闻与传播类期刊。可见,媒介与性别作为一个核心议题,已经进入妇女研究和新闻与传播研究的体系之中。

(3)作者队伍(www.xing528.com)

数据显示,从事媒介与性别研究的学者,主要来自各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也有少数女性媒介从业者,她们比较关注如何在实践中践行社会性别的视角和理论。其中,中青年研究者占了绝大多数。另外,研究者遍布全国,既有来自北京、上海等高校密集的城市的,也有来自沿海和内陆城市的。

从性别上看,既有男性研究者,也有女性研究者。尽管目前来看仍以女性研究者为主力,但随着社会性别视角和理论在各个学科的普及,将有更多的男性研究者在研究中无可避免地遭遇与性别研究相关的议题。

具体如表4-1:

表4-1

img3

续表

img4

续表

img5

续表

img6

(二)“九五+10”以来行动与合作

1.1996年,妇女传媒监测网络成立。“北京+5”到“北京+10”,传媒监测网络自身组织的报道和倡导活动得到了拓展,与其他妇女群体、机构的合作与互动也得到了加强。

2.2003年,传媒监测网络与《中国妇女报》合作推出专栏《传媒守望》,密集、持续地传递妇女媒介观察者的思想、观点和信息,培养有性别视角的读者

3.2005年6月,由联合国社会性别主题组中国社会性别研究和倡导基金支持的“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培训项目”在全国妇联启动。项目组编写了《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培训手册》。手册的第二部分是“将性别平等纳入媒体决策主流”。其中包括:刘利群:《在大众传媒中推进性别平等的国际经验》;蔡一平:《全球媒介检测项目介绍》;刘伯红:《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冯媛:《妇女传媒监测网络》;蔡一平:《媒体报道指南》。

4.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与《中国妇女报》合作,开办专栏《教席观察》。

(三)课程教育

1.2003年以来,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传播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限定选修课程“传播社会学专题研究”,其主要参考书及文献开列有“媒介与女性”研究的相关著作。

2.2006年秋季,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下设“媒介与女性”硕士研究方向,迄今为止已培养研究生几十人。

3.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提交了“媒介与女性研究方向”转为“性别传播学专业”的相关申请材料。

4.复旦大学等高校不间断地开设了性别与传播的相关选修课程。

(四)研究项目

1.课题名称:“熟视无睹的性别偏差——媒体中的性别”。课题负责人张李玺,执行人韩贺南、张健,中国妇女研究会立项,美国福特基金会和中国妇女研究会资助。项目立项时间为2000年12月,结题时间为2001年8月。

2.课题名称:“中韩女性媒介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刘利群。项目立项时间为2005年,结题时间为2009年1月。

3.课题名称:“中美女性电视节目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刘利群。项目立项时间为2008年,结题时间为2010年。

4.课题名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课题负责人刘利群。项目立项时间为2007年,结题时间为2010年。

5.课题名称:“中国媒介与女性理论创新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负责人刘利群。项目立项时间为2008年,结题时间为2010年。

6.课题名称:国家“985工程”项目,“性别传播研究的学术创新与社会应用”,课题负责人刘利群。项目立项时间为2008年,结题时间为2010年。

(五)“北京+10”以来性别与传媒领域的发展问题

宏观方面:

1.对妇女的歧视仍然根深蒂固,传媒中不利于妇女发展的机制和文化尚未得到普遍清理和改造;女性在参与媒体管理和节目制作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2.国家/政府尚未形成推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制度性措施;大部分法律政策不具备社会性别敏感,包括传媒领域在内的所有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难以落实。

3.我国大众传媒监察体系中的相关职能部门还没有设置细化的检查评估体系。

中观方面:

1.媒介内部运作存在诸多机制性问题。“玻璃天花板”限制媒体中女性的发展。

2.媒介普遍难以应对媒介责任与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女性媒介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截至2009年3月20日,女性电视频道仅剩下湖北电视台孕育指南频道、江苏靓装频道、黑龙江女性频道、乌鲁木齐妇女儿童频道、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等五个。广西卫视女性频道和四川有线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已不复存在。

3.高校培养的具有性别意识的媒介工作者流失较大,其他专业毕业而走向媒介工作的人员因缺乏社会性别意识,导致媒介生产与传播过程中普遍忽视性别平等的价值标准。

微观方面:

1.媒介文本中性别歧视现象较为普遍。

2.女性形象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

3.对性别关系与性别角色的商业化消费隐蔽而普遍。

(六)对策与建议

1.加强各妇女NGO组织之间的合作,打造一支包含各种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以多种方式、不同层面地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进程。

2.介绍国际组织的倡导与推动经验,推进中国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善。

3.性别研究的学者发挥国家与政府的智库功能,推动立法与监管不断完善的层面与力度。

4.完善学科平台的建设,强化以教育手段来推广性别理念的手段。一方面继续推进高校课程改革中与性别相关的各种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大性别类选修课程的投放比例,扩大专业选修以外的更为通识性的影响。

5.定期举办不同层次(从高层决策者到中低层从业人员)的媒介工作者性别意识培训,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

6.及时总结和反思中国本土的社会性别主流化行动的经验教训,积极开展国际对话与合作,共同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