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临港产业集聚”战略
5﹒7﹒1 临港产业的集聚效应
5﹒7﹒1﹒1 临港产业一次集聚
所谓临港产业一次集聚,指在“临港优势”的推动下,相关产业向沿海和临港地区集聚,即为一次集聚。一次集聚体现了“临港优势”的一般性,即沿海和临港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在产业集聚中的优势。从一般意义上讲,临港产业一次集聚的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市场创造机制。所谓市场创造机制,是指凭借某种专业化市场在临港地区的高度发展,主要整合本地的资源,形成产业集群的模式。我国一些集群主要就是通过市场创造机制产生的。专业市场发展的充分,一方面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了大量而集中的商品市场,使集群起来的产业内企业可以就近销售,缩短了通往遥远销售市场的距离。另一方面,专业市场内部经过细致的分工,产生了非常专业化的产业内的各个行业(包括为生产服务的服务性行业),十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此外,专业化的市场也创造了充分的信息市场机制和劳动市场机制。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一些地区开始出现的专业化市场,符合马歇尔所言的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规模因素,是国内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事实上,在国内不少专业化市场高度发达的地区,都出现了产业集群的现象和结果。市场创造模式形成产业集群的典型地区是浙江。浙江省有无数个颇具规模的专业市场,为形成一定水平和规模的产业集群创造了基本的市场条件。市场创造机制对于加快建设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产业转移机制。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根据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动机等差别,产业转移可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前者是指产业在其原区域仍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机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后者是指区域的衰退性产业主要由于外部竞争与内部调整压力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一般认为,撤退性产业转移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结果,是产业生命周期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产业演变的空间形态。
产业转移通常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产业转移具有综合性,即产业转移是跨区域直接投资下资本、技术、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集体流动,是生产方式的整体转移,具有单个生产要素流动所不具有的特征和功能。其次,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即产业转移是分层次渐进式实施的。从国内外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现实看,产业转入与转出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随着转出区域产业结构沿着自然资源密集、普通劳动密集、技能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的方向升级,产业转移也从以普遍劳动密集产业为内容,逐步向着以技能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为内容的方向演化。最后,产业转移具有梯度性。即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发展梯度,这种经济梯度是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一般而言,产业转移往往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区域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区域。
国际产业转移是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早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优化开始大规模出现。发达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适时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经济起飞,形成了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就是在世界范围产业结构优化中实现经济起飞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兴起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和转移,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为赢得全球竞争的优势,抢占全球产业结构的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浪潮。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国际投资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多梯度性。在六七十年代的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多是发达国家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工序,其表现是出口加工区的普遍建立和“三来一补”贸易的发展。这次产业转移与上次不同,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技术双密集产品的生产,甚至开始向少数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工序。例如,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汽车生产,或是同当地企业合资生产或是独资生产,有的跨国公司甚至把汽车的设计研究开发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些微电子公司看到发展中国家拥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力资源,甚至把部分研究开发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此外,第三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份额迅速增加。国际产业转移的突出特征,是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膨胀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它已成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担者。由于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一家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会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跨国公司通过并购等各种形式向外投资,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贸易和投资壁垒降低的结果,另一方面来自于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随着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在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组织生产,把各个环节转移到最能增强其竞争优势的国家中去,形成一种全球化大生产方式。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作为临港产业集聚的发端,往往就是由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引起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港口能够充分满足跨国公司全球化大生产的需要。它把工厂内部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同全球航运物流流水线连接起来,从而造就了一种贯通全球的自动化流水线。它比起第二次产业革命形成的仅限于工厂内部或工业区内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来,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现代远洋航运物流业已形成一种规范化的、严密保障的、准确无误的系统作业链。这种系统物流作业链,如同现代化大工厂里的系统化、自动化流水线一样,可按企业经营的需要实际运作。而现代港口信息网络的发展,已使现代枢纽港成为综合运输系统的“神经中枢”,确保同临港工厂的对接准确无误。
在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建设中,充分利用产业较移机制,无论是对于扩大开放还是对于加快发展二、三产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7﹒1﹒2 临港产业二次集聚
由于临港优势的存在,通过市场创造机制和产业转移机制,产业向临港地区集中。然而,并不是所有临港地区都能出现产业集聚。通常的情况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在众多港口之间,仅有一个或几个中心性的港口获得发展,相邻的其他港口虽然与腹地相比产业较为发达,但总体上处于从属地位。临港产业在个别港口城市和临港地带的集聚,即为“二次集聚。”二次集聚反映了临港优势的特殊性,即不同地区临港优势的差异性。
临港产业二次集聚既受到临港优势地区差异的影响,还要受到产业集聚内在规律的制约。研究表明,一旦某个主导厂商在某个港口投资后,通过学习和关联效应,会吸引同行业、上下游产业、其他相关产业厂商的模仿和跟进,从而在该港口形成产业集聚。这说明,临港优势的地区间差异不是固定的,先期获得主导厂商投资的港口具有某种“先发优势”。在加快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中,一定要发挥优势,掌握先机,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实现临港产业的“二次集聚”。
5﹒7﹒2 产业关联机制与纵向集聚效应
产业关联即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其实质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当最初的一些企业先行选择在临港地区投资后,会吸引上下游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企业来此投资,通过协作和市场交易行为,建立专业化分工体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
5﹒7﹒2﹒1 产业关联机制与纵向集聚的直接效应
同产业内的企业之间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供货和采购关系,这种供货和采购关系既是产业内的企业协作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上下游关系,也是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厂商总是设法降低成本,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寻求更高的投资报酬率,当产业内的下游企业迁移到某一地方后,产业内的上游企业最为节省成本的办法就是也把企业或把企业的一部分迁移到该地方。这种迁移对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都有利益上的好处。上游企业可以更好地接近市场,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下游企业可以增加选择供货商的机会,使零部件或中间产品的市场更加透明,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风险。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聚集在一处,厂商信息和市场信息更加充分,也降低了彼此交易中的费用。至于产业内的上下游企业是随着哪一个企业迁移而聚集,完全取决于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在产业内生产体系和市场中的地位。如自行车等轻工业产业,下游的整车企业是产业内的主导企业,所以上游企业围绕着下游企业而聚集。如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产业,情况可能就相反,上游的炼油企业是产业内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下游的石油化工企业则会围绕着上游的炼油企业而聚集。
由产业关联形成的纵向集聚在跨国公司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外商直接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策略的具体表现,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化业务,通过这些国际化业务,跨国公司又“串”起了一批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遵循的是“追随客户”的策略。当跨国公司到某个港口周边来投资后,它希望能把自己原先熟悉的也是全球统一的商业模式复制到该地区来,而这个商业模式中就包括跨国公司的客户链,即与这家跨国公司有客户协作关系的企业也会随跨国公司到此投资,这些客户既包括为跨国公司提供中间产品的生产商,也包括为跨国公司提供物流、仓储、采购、咨询、会计和金融的服务商。而且,与跨国公司有这种稳定的业务协作关系的企业均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性客户伙伴,即跨国公司到哪里去投资,这些中间产品生产商和服务商就跟随到哪里生产和服务。服务商的加入,使外商主导式的产业集群的结构更加完善,可以获得与母国或本土一样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服务。随客户而行是国际性服务业的发展理念,这种服务业的迁移和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当跨国公司把商业模式迁移到某个临港区域的时候,本地企业在初期是难以进入这个产业链的,主要是对这个产业不熟悉,以及跨国公司早期对本地企业合作的不信任。所以,许多临港产业集群完全是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作用下而形成的。
外商直接投资在该地区引发了一个新产业后,还会促进产业内生产的进一步专业化分工,并使这种专业化分工达到最佳规模和最佳效率的状态,从而加速产业集群在该地区的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和分工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把各种专业生产环节加以内部化,即通过纵向一体化的兼并,减少企业与供应商和服务商的交易行为,以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独占能力,其结果很可能是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垄断,不会产生产业集群的结局。第二种形态是企业内部的各种生产环节经过充分发展,最后成为完全独立的企业,这些独立的企业与需要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完全是等价的市场交易关系,这种形态的分工和厂商交易的结果便会产生产业集群现象。在一个产业集群内,如果从事最终产品生产的企业不只一家,那中间产品厂商和服务商与最终产品厂商之间就存在着复杂的竞争关系,中间产品厂商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也越高,因为市场的规模性支持这样一种分工程度更高的专业化生产。在一些产业群内,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正是有这种高度化的产业分工,产业集群往往能创造最大的外部经济规模和专业生产效率。
5﹒7﹒2﹒2 产业关联机制与纵向集聚的间接效应
先行者对临港地区的投资,还会通过间接效应,带动不存在直接投入产出关系的相关企业的跟进:首先,对不存在前向和后向关联的企业产生示范效应,当地企业对先行者(尤其如果它是个跨国公司)生产和管理技术的感应、模仿、吸收和创新,会在不同起点、不同层面上对原有生产和产品结构产生冲击与推动作用,并逐步通过各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的相互传导推动其它产业企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组织跟进。其次,当一批企业投资临港地区后,会因收入提高和消费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化,这种需求拉动效应显然会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最后,通过先行者竞争技巧的示范作用和适度竞争的压力,可刺激和带动当地企业改变经营现状,从而提高相关产业素质。
产业关联机制与纵向集聚的直接效应,为连云港的发展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指向:跨国公司一类的大型企业的介入,对于加快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具有决定意义。
5﹒7﹒3 临港产业集聚战略下的连云港临港服务业建设
5﹒7﹒3﹒1 船舶靠泊服务的建设
船舶靠泊服务,是指港口调度室,根据船舶预报、确报制度,在满足港口泊位装卸基本功能划分的条件下,对到港船舶进行靠泊安排。这是船只靠港过程中首先需要提供的服务,包括引航、导航,系解缆、拖曳、靠泊、清洗、燃油、熏舱、船检、拖轮、清洁、设备租赁等。因此,优质高效的船舶靠泊服务既要求港口具备符合各类船舶靠泊的码头,又要求靠泊人员具备熟练的操作知识与良好的指挥协调能力。
5﹒7﹒3﹒2 海事服务的建设(www.xing528.com)
完善海港口岸服务协调机制实践已经证明,实施口岸大通关,提高口岸工作效率,是整治口岸服务环境、提升口岸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高效率、低成本和优质服务是营造口岸良好环境的核心。“大通关”工程涉及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检查、外贸、外汇、交通、金融、税务等管理部门,以及港航、运输、中介代理等机构。应按照首问负责的原则,明确主要负责部门,采用“一站式”办公,打破部门限制,将所有审批业务交由企管部门统一办理,并通过信息共享,保证各相关部门对信息的使用需要;对外推行口岸管理部门的并联审批制度,充分发挥海港口岸综合管理机构的作用,建立强有力的综合协调机制,做好规范化服务,开展联网报关、无纸通关和网上支付业务;针对目前边检信息化滞后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协调政府财政在硬件方面给予适当投入,以改善监管条件;继续倡导在口岸一线工作现场实施不间断通关制度,积极推行国际航行船舶在港“零待时”,把口岸大通关推向新的阶段。加强船舶检验和海上污染的防护与处理。以港口监控为手段,加强船舶安全检查,建立海上安全防护网链,对进出港船舶的技术状况进行有效和严格的检查,确认船舶的适航性和适货性,对于低标准船舶建立监控和滞留档案,对检查出的严重缺陷,应强制进行处理。同时,防止船舶污染,净化海洋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强船舶排污的监督、调查、处理,以及水域污染监视。
加强海事人力资源培训和技术进步建设。目前,连云港市熟悉和精通港口规划、远洋运输业务、国际航运市场运作、海事法律以及现代物流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远不能满足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求,还没有形成与未来发展相配套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在连云港临港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按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对口岸行业和相关企业的领导层进行强化培训;按所需人才的要求,对管理人员和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素质培训,使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更加合理,素质得到提高。其次,设置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充分利用连云港海事和理工院校较多的现有条件,采取与国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办学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术水平,跟踪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高新态势,为连云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充沛活力。另外,建立人才交流市场,对外开放,形成“双向流通”的市场机制,实现高层次专业人才德跨界交流和引用;建立人才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形成海事航运人才信息库,及时发布需求信息,接受求职登录和查询,为人才迅捷交流提供便利。
5﹒7﹒3﹒3 临港后勤服务的建设
临港后勤服务,是连云港建设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世界上现有国际航运中心的一般模式,临港后勤服务是确保国际航运中心正常运转必须具备的要件。一般意义上的临港后勤服务,就是能够支撑国际航运中心所需的功能齐全的供应保障区域。临港后勤服务由修造船、船舶物资的供应、日用生活品的供应、船员服务等部分组成,是一个统一的综合性的供应服务体系。主要任务是,以规范的服务方式、优良的服务质量和便捷的服务时效,支撑国际航运中心的正常运转。随着连云港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及江苏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加强,国际航行船舶和随船员工越来越多,解决好连云港港区海员服务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和紧迫。
5﹒7﹒3﹒4 临港信息服务的建设
建立口岸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现有资源,以航运电子市场为主枢,连接口岸服务的诸多网络,建立包括航运交易,海事管理,后勤服务等多功能的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完善各单位管理信息系统(MIS),并使之具有常规决策功能;二是扩大EDI应用,要在口岸内部应用EDI传递信息;三是开发口岸管理系统(口岸MIS)。这样,可以保证连云港口岸成为一个电子商务畅通无阻的口岸。口岸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除依托政府推动建立技术协作机制外,业界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联动也是一个必须的条件。积极稳妥地建立航运电子市场。航运是国际物流运输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是联系前端市场和后方资源的“水上桥梁”。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航运电子市场并真正实现航运服务交易的数字多元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连云港航运市场建设中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连云港航运电子市场应建成以下“蝴蝶市场”交易模型。蝴蝶的两翼分别代表承运人和托运人。航运电子市场具有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航运交易各方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其可以以相近的成本进入全球电子化市场,为航运交易拓展新的市场空间。运用国际先进EDI技术,来加强连云港航运服务市场信息系统建设,不断从国内贸易、货运、金融、航运等信息流中获取信息,为连云港市口岸航运交易服务经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目前航运电子市场尚处于婴幼儿时期,航运交易的各方(承运人、托运人及中介方)应提前应对航运电子商务的挑战,积极稳妥地推进连云港航运交易市场由传统型B2C/C2B交易B2B交易类型的发展演化。
5﹒7﹒3﹒5 临港中介服务的建设
拓宽金融融资渠道。在目前国内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的情况下,要积极改革现有的投融资体制,为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一是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和产业投资。积极争取财政体制等方面的有利政策和专项资金,还要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投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专项基金和资金。财政性资金和产业性专项投资应由政府确定投向,委托投融资公司定向运作使用。二是利用负债融资。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的大力支持,重点用于港口建设、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投资的项目应以创造实际效益证明其价值,吸引国债资金的再投入;同时,结合国家的政策规定,积极争取发行地方债券以缓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当前应做好发行债券的论证和准备工作,并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门,以便抢先实施,利用好并扩大债券资金的效能。三是积极吸引国外资本投入。以大陆桥重要国际航运中心为载体、以投融资公司为承贷主体,直接争取国外政府、国际金融组织为连云港海港口岸服务软环境建设提供中长期优惠贷款;还可以通过项目特许经营权、收费权抵押等方式吸引国外基金公司、投资公司参与投资。同时,投融资公司要充当好国外产业资本进入的窗口,促进国外产业资本投入,积极争取国外大的航运集团、运输产业的资本参与投资和资本运作,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四是积极调动民间资本,加强港航联盟。采取切实有效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与连云港海港口岸服务建设紧密相关的领域,建立引导机制,通过提供对应的特许经营、市场保障等优惠措施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航运保险业海上保险是国际航运业的重要组成,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都拥有发达的航运保险业务。未来的保险业发展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航运保险业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有序的海上保险竞争秩序,引导保险机构以高超的营销能力、优质服务和科学管理的优势占领保险市场份额。第二,发挥保险中介服务体系作用。逐步健全海上保险代理制度,发展海上保险代理人公司和保险经纪人公司。引进外资的航运保险机构,鼓励国内保险公司涉足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第三,加强人才培养。海上保险业务涉及范围广泛,要求保险人员熟悉海上保险法规,通晓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经济、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目前,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建设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必须加强海上保险人才的培养。
5﹒7﹒3﹒6 连云港航运交易所建设
今后大量的航运交易服务利益和损失纠纷处理权将落到船东协会、港口协会等部门或行业组织协会的肩上。可以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的“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中介代理、会展交易等商务服务”的要求,建设连云港航运交易所。借鉴欧盟等国家制定的有关自由提供航运交易服务、海运公平竞争、自由进入远洋贸易货物等法规的经验,加速连云港市的海港口岸航运交易服务建设。这样既可以治理优化外商享有国民待遇的法制环境,又可使连云港的航运交易服务业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纠纷和损失。航运交易所是建设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性配套机构,其功能除进行货物运输交易、船舶买卖外,还可以定期发布国内出口集装箱运输指数,为会员单位提供“一关三检”配套服务,并全面推进航运市场服务功能的全新组合,根据交通部授权实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运价报备制度,建立广泛的信息网和发布管道等等,对加快建设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是极为重要的。
【注释】
(1)李源潮同志就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首次视察连云港时的讲话内容。
(2)参见王海平、刘秉镰:“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内涵与特征”,《港口经济》,2000年创刊号,第5页。
(3)参见张丽君、王玉芬:《改革开放30年中国港口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年版,第19~23页。
(4)古龙高:《新亚欧大陆桥经济方略》,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5)这里的“环境”不是指一般的自然环境,是指有利于“以港兴市”战略实施而营造的良好的、配套的外部条件。缺乏良好的、配套的外部环境,“以港兴市”战略难以有效实施,而是否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系统,是检验“以港兴市”战略推进程度的重要标尺。
(6)程智培主编:《连云港市开放型战略纵论》,改革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
(7)本部分资料根据中共连云港实物组织部、连云港市人事局《人才资源统计简要资料》整理。
(8)苏北五市指江苏省北部的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五个地级市。
(9)资料来源《连云港统计年鉴》。
(10)“521工程”的全称为“连云港市521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目标是重点培养50名在科学技术领域贡献突出的市级知名专家;200名贡献较突出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有发展潜力的市级知名专家和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后备人才。
(11)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是江苏省“十一五”期间旨在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拔尖人才,通过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能担负新世纪历史重任的科技领军人才。具体目标是:从2006年起,选拔30名中青年首席科学家、300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3000名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通过培养,到2010年,第一层次的30名中青年首席科学家,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并能带领一个国际水准的学术团队,其中10名左右成长为“两院”院士;第二层次的300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在国内科学技术界具有一流水平,在相关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其中150名左右成长为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科技企业家;第三层次的3000名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在省内科学技术界具有一流水平,取得显著成果和突出业绩并能推动地区和行业发展,其中1500名左右成长为各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
(12)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是江苏在重点发展的教育、医药卫生、电子信息、机械汽车、建筑、农业等领域,构建“六大人才高峰”,形成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高地。2001年10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六大人才高峰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01]124号),标志着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重点人才工程正式启动。
(13)“钱纳里模式”(又称“多国模型”),它是霍利斯·钱纳里与M·赛尔昆两位经济学家通过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的揭示部门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数量关系的劳动力配置模型。
(14)范晓屏:《特色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15)“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转移与承接的关系。根据各地产业特色,注重选择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产业和项目,承接那些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项目。二是处理好推动与引导的关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搞好共建园区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