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区域功能与建设研究

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区域功能与建设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功能是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社会意义的体现。我们主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对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区域功能分五个层次进行定位。2﹒2﹒1围绕东桥头堡定位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提出源于东桥头堡定位。东桥头堡的发展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命运。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要求连云港应该成为一个以第三产业的高端产业为特色、以开放时代文化为底蕴的新型功能区。

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区域功能与建设研究

2﹒2 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区域功能

所谓区域功能,就是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对不同区域提供服务的外溢功能。区域功能是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社会意义的体现。我们主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对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区域功能分五个层次进行定位

2﹒2﹒1 围绕东桥头堡定位

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提出源于东桥头堡定位。东桥头堡的发展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命运。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功能定位,首先必须与东桥头堡的发展无隙相连。为东桥头堡做大做强营造优越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这对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连云港应该进一步提升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地位,增强港口功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成为面向东北亚、服务中西部、连接新亚欧大陆桥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以连云港为核心,联合南通港、盐城港,共同建设面向东北亚、服务中西部的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以加快建设连云港港为核心推进江苏沿海基础实施发展,建设大港口,尽快形成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

连云港港口的定位“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及区域性中心港口,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在江苏沿海港口群中具有核心地位。因此,应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联合南通港、盐城港共同建设沿海港口群,综合发展陆路交通和航空业,支撑起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使江苏沿海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的对外开放窗口,逐步形成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港口群。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连云港港,迅速扩大港口能力,着力提升港口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带动苏北振兴、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3)(梁保华,2009)。“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沿海地区综合开发。当前要以连云港深水大港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升沿海城市化水平;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促进沿海可持续发展(4)(罗志军,2009)。

在发展重点方面,首先要扩大港口能力,推进连云港港30万级深水航道建设,尽快启动赣榆港区进港航道建设,加快推进徐圩港区进港航道建设,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疏浚。加快连云港区大堤作业区1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泊位建设,尽快论证确定原油矿石等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布局,推动煤炭下水港建设,推进赣榆港区深水泊位和灌河港区万吨级以上泊位建设。同时,积极推进灌河口、滨海和射阳河口航道整治工程,推进大丰港区、洋口港区深水航道升级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加快洋口港区10万吨级以上泊位建设,推进四港区建设,加快大丰港区建设,逐步成为综合性港区业推进滨海港区10万吨级深水码头建设,支持大丰港区、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发展能源、石化等临港产业。

其次,要提升服务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经济腹地的联系与协作,提升口岸服务能力,拓展现代港口功能,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有竞争力的成本、更加优惠的政策,增强对经济腹地的吸引力。要加快建设连云港航运交易市场,提高连云港查验单位级别和查验设施水平,开设两翼港区一类口岸,建设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口岸大通关体系。积极推进连云港至莫斯科国际班列西延,实现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吸引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更多货物选择连云港口岸通关。

2﹒2﹒2 围绕国家战略定位

建设现代化、生态型的连云港是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作为江苏沿海的一个组成部分,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必须与江苏沿海建设无间相融,功能定位必须符合国家规划的战略取向。“融入国家战略”,对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具有先决性的意义。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要求连云港应该成为一个以第三产业的高端产业为特色、以开放时代文化为底蕴的新型功能区。

从国家战略出发,连云港有三个基本定位:

一是中共江苏省委提出的要使连云港成为振兴苏北的龙头,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江苏发展的新增长极,全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经济枢纽。根据沿海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和连云港自身的特有条件,把连云港建成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在江苏沿海开发中,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是三个极点。中共江苏省委提出,目前南通、连云港、盐城三个城市发展的成熟度相对较高,产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应朝着构建沿海组团式中心城市的方向做大做强,在规划引导下,加速人口和要素集聚,切实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建成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但是,这三个主要城市的发展定位是不同的。国家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规划连云港“以建设连结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国际性海港城市”为目标,连云港还是长三角地区有关发展规划中规划建设的三个国际性城市之一———国际海港城市(另两个国际性城市分别是上海、宁波,上海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宁波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盐城“以建设我国沿海地区现代化工商城市为目标”;南通“以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为目标”。在长三角地区有关发展规划中,连云港城市功能定位为“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港城市、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和临港产业基地,增强对苏北沿海和陇海兰新沿线地区发展的带动能力。市区常住人口发展到100~200万的规模。”省政府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中提出“连云港城市发展以建设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特色鲜明的区域中心城市、富有魅力的国际性海港城市为目标”。因此,从城市性质上讲,江苏沿海这三个主要城市只有连云港是国际性城市定位。

另外,这三个主要城市的发展规模与时序也是不同的。在发展规模方面,省政府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中提出“连云港城市发展以建设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为目标”,南通“按照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框架的要求,构建城市开发新格局”。在发展时序方面,省委、省政府提出“综合各方面的条件,连云港最有可能建成海滨大城市”。

二是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新型临港产业协调发展的创新基地。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外向农业,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的临海基础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工农业生产相配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间的相互延伸、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现代临港产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将连云港市打造成为国际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面向全国快速便捷的农产品出口通道和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三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生态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群。全面提升连云港中心城市功能,发展壮大县城镇和临海城镇,形成网络化的城镇体系。充分利用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发挥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调节功能,建设生态城市。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营造包容并蓄的文化氛围,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打造成令人向往的宜居地区。

2﹒2﹒3 围绕长江三角洲地区“战略北翼”的特殊功能定位

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特殊区位决定连云港在长三角地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理板块,而是构成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战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我们将连云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这个特殊功能称为“战略北翼”,这个“战略北翼”的特殊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连云港港是长三角港口群的重要北翼。2006年国家的港口发展规划已将连云港市纳入到2010年长江三角洲港口群重点加强建设的港口区域,:即“以上海、宁波—舟山、苏州港为重点,由南京、连云港市等港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增加能力超过3000万标准箱;以宁波—舟山,连云港市为重点,相应发展上海、南通、苏州、镇江和南京等港的进口矿石、原油接卸及中转系统,新增矿石接卸能力9000万吨,原油接卸能力2500万吨”(国家港口发展规划,2006)。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是最高层面的港口规划,在现有港口布局的基础上,研究和确定沿海港口的合理分布,引导港口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港口岸线资源,通过港口的集约化发展来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率,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路交通保障。

作为长三角港口群北翼的重要港口,连云港港将进一步拓展长三角港口群布局,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建设。目前,我国沿海主要有三大港口群,即长三角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和环渤海港口群。还有以厦门港为干线港的东南沿海港口群及以湛江、防城、海口等支线港组成的西南沿海港口群与上述三大港口群还不在一个层面上。上述三大港口群中,珠三角港口群主要依托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粤港联手,意义深远;环渤海港口群,北起丹东,南至日照,以连云港、天津青岛三大港口为核心,气势磅礴,潜力巨大;长三角港口群的组成主要是以长江港为主要成员,但沿海的空间半径很小。面对沿海港口合作与竞争并存,竞争大于合作的背景下,连云港成为长三角港口群这一团队的主要成员,使长三角港口群向北拓展了千公里范围。随着连云港的崛起,将彻底解决上海国际航运中的北翼建设滞后于南翼的问题,在沿海港口竞争中,将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对于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将具有全局意义。

第二,连云港是长三角地区产业的重要北翼。国家将连云港市列为长三角新经济增长点。2008年国务院在《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快连云港市、温州等发展潜力较大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江苏沿海、东陇海沿线、浙江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发展”。将连云港市列为长三角新经济增长点,是长三角地区重点规划建设的重要钢铁、石化基地。

第三,连云港是长三角地区与陇海兰新地经济带、环渤海地区跨区域合作的节点和纽带。作为长三角港口群北翼的重要港口和产业北翼,长三角地区将通过连云港北上西进,连云港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推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讲,连云港、上海尽管两个港口、两个城市实力差距甚大,但在我国的开放格局和国土构架中有相同之处:在开放格局中,都是首批沿海十四个对外开放城市;在我国国土东西构架中,以上海为起点的长江黄金水道和以连云港为起点的新亚欧大陆桥是东西两条主线,并分别与沿海地区相交,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л”型战略格局。在这个格局中,连云港、上海分别为沿海和沿桥、沿海与沿江的结合部,承担着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而港口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加入长三角港口群,一方面,使长三角港口群在空间上实现北上,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借助于连云港这个节点向陇海兰新地带扩展,既带动了连云港的发展,又引领连云港共同承接起繁荣陆桥经济带,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

2﹒2﹒4 围绕江苏沿海发展的全局定位

作为江苏沿海发展的龙头,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发展必须着眼江苏沿海地区的快速崛起,置于江苏省大局,对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功能定位必须与江苏沿海地区的崛起无障对接。“服务江苏沿海地区崛起”,即为构建以沿海、沿东陇海为两翼的苏北经济圈、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崛起提供新生力量,这对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决定连云港应该成为江苏沿海地区最先进的产业基地、引领产业发展的一个辐射源、构建沿海经济带的一支生力军、展现沿海地区崛起的一大新亮点。

连云港面临在江苏沿海开发开放中“率先发展”的机遇。连云港是江苏唯一的大型海港,是江苏沿海地区及苏北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依托。在江苏以“三沿”(5)为主要构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连云港对实现江苏“两个率先”(6)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从苏北地区及江苏沿海的具体情况来看,加快江苏沿海发展、加快苏北发展是江苏区域共同发展的关键,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的迫切需要,“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江苏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苏省的现代化;没有苏北的振兴,就没有江苏省的率先”。(7)美国经济学家希曼、汉斯·辛格等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地区通向其他地区,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战略极点和若干战略部门,创造发展机会,实现率先突破。实现苏北经济快速崛起,根本原因不在外部的一般支持和拉动,而在苏北内部培育足以撬动全局经济发展的支点,以此为中心,使苏北在北与青岛、南与上海相近的起点上聚集生产要素,参与经济竞争,使区位、资源等各项潜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转化为现实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快速崛起。苏北的增长潜力在沿海与东陇海沿线,江苏沿海有954公里海岸线,1130万亩滩涂,苏北地区占2/3,海水、淡水、交通、电力及人才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把苏北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江苏新兴的基础产业基地、重要的海洋产业集聚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为“两个率先”培育新的增长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但江苏沿海地区地域虽广,但资源潜质和发展条件差异很大,不能也不应遍地开花搞开发。应按照“依港兴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李源潮,2007)的方针,以深水大港为重点加快沿海港口建设,有选择、分阶段地组织重点突破,统筹实现港口、产业、城市的共同发展。连云港位于江苏沿海与东陇海的交点,是苏北振兴的龙头和第一增长极,是振兴苏北的支点,具有率先发展的诸多条件,把连云港的建设作为沿海建设的重中之重,将大大推进整个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2﹒2﹒5 围绕港口核心资源定位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它可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及其他相关业务,并具有明确的水域和陆域范围。同时,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和综合物流的中心,港口与城市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的作用,港口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经济资源。

港口按所在地理位置分为海港、河港、湖港、水库港等。(8)我们这里研究的主要是指以连云港主港区为核心的海港。海港是指在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方面具有海洋性质的港口。海港是沿海运输和各种海上活动的基础。优良的海港,通常是沟通国内外贸易的枢纽。在连云港的经济发展中,港口如同人体心脏,各种运输方式如布满肌体的血管,心脏通过血管沟通着整个机体内部的供需关系,港口通过各种运输方式与经济腹地相联系,沟通工业、农业、商业、对外贸易等。可以说,港口是连云港市的核心资源,是连云港市成为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根本原因。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的功能定位必须与港口核心资源无缝并轨。最大限度发挥港口核心资源的功能并为之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和高效的社会服务,对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2﹒2﹒5﹒1 港口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从一般意义上讲,港口有以下特征(9):

一是港口的自然特性。港口的自然特性决定了港口首先是一个包括水域和陆域的特殊区域。在港口区域内,水域和陆域包括连接两岸的岸线既是完整的整体,又是宝贵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尤其是深水港区更是稀缺的战略性资源。这一特性决定了港口建设必须合理布局,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由此也决定了港口建设规划应当具有完整性、统一性、相对独立性,即:一个港口的规划应该是完整的,而不能是残缺的;应该是由一个部门统一制定的,而不能由相关部门各行其是,或者由不同的企业自搞一套;应该与城市规划既是统一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明确的界线。客观地说,港区的功能规划应该与城市的产业规划相配套,但港口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城市,还有广阔的腹地,因此,港口规划在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同时,还要与腹地经济需求相适应。不仅如此,建港的自然特性还决定了城市布局及产业布局要随着港口的转移而相应变化,城市规划要满足集疏运系统及三通和信息连通等需求。那么,要符合港口的自然特性,保证港口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有专门的港政管理机构来负责港口的统一规划,协调与城市规划,与综合利用海域(水域)等相关方面的关系,并且对港界内的公用码头设施实施统一管理。

二是港口的技术特性。港口的技术特性决定了港口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建设资金回收慢,需要国家通过港政管理机构来促进港口建设。这一特性决定了国家对一些特别重要的港口应该给予必要的投资,要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港口建设,促进这些港口通过建设保持其基础设施条件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以保证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在一些新建港口或建设任务重大的港口,应当采取地主型港口模式,即由港政管理机构负责筹措资金开发建设码头泊位的基础性设施,然后出租给码头经营企业经营。这是一种在欧美、日本等很多港口取得良好效果的值得我们尝试的发展模式。这一特性也决定了航道、防波堤等公用基础设施,应该由港政管理机构负责建设管理维护。(www.xing528.com)

三是港口的经济特性。现代港口的经济特性决定了港口不仅仅是货物装卸、堆存的场所,而且是临港工业、商贸业、运输业、海运服务业及现代物流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平台。以跨国公司为主流的临港工业及分拨销售中心、全球集装箱运输系统、现代信息系统,三者的有机组合使经济全球化成为现实,并正在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港口在全球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种经济特性决定了港口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重要地位。因此,一些发达国家港口所在的城市政府,已经不把港口简单地视作第三产业的一个部分,而是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混合的经济区域,因而有的港口的港区陆域面积多达一百平方公里以上。在这个经济区域内,所有的招商、临港工业的开设、道路交通管理、码头与船舶的有序生产等均由港政管理机构负责。如荷兰鹿特丹市港务局实际上相当于一级政府机构,统一管理港口区域内码头设施、临港工业及其他设施的用地,在港区内辟有临港工业区,重点引进和布局石油化工、修造船、食品与饮料制造等行业。现代港口的经济特性同时决定了仅仅由某一个经济部门来管理大型港口是不合适的。它的管理机构应该是具有相当于一级政府的性质。即使是让某一机构来管理港口,也应该授权其具有行使不属于该机构管辖范围的某些政府职能的权力,以实现港口管理机构从局限于行业管理的机构向港口地区管理机构的角色转变。

四是港口的社会特性。港口的社会特性决定了凡作为开放港口的港政管理机构必须有效地行使主权管理,必须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城市形象。开放港口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开放港口的港政管理机构代表着国家的主权,负责对到港船舶的管理。港口又是城市的门户,港政管理机构是代表城市管理港口的部门,有责任督促港内所有单位共同保持港口的良好环境秩序和提供优良服务。与此同时,开发港口的港政管理应该与世界接轨,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应该符合国际惯例,遵守世贸组织的一般规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保证港口服务市场的公平、公正、有序,增加透明度。这就需要港政管理机构制定和及时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定期统计和发布港口经济信息,加强市场督管。港口的社会特性还决定了港口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具有涉外性,因此安全管理十分重要,需要由港政管理机构来加强对港口的安全监督,尤其是危险晶装卸存储监管;需要强对港口从业人员,特别是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资质审核的管理。

另外,港口还有政治、军事特性。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以及现代航运业的迅速发展,现代港口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港口的集装箱化和船舶大型化。集装箱运输是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从20世纪50年代海上集装箱运输开始兴起,集装箱运输就一直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开展,世界上主要航线已实现了集装箱化。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程度不断升高,集装箱已经成为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了实现集装箱运输带来的规模效应,海上运输干线的集装箱船大型化的趋势愈加明显。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导致其挂靠的港口越来越少,集装箱的吞吐能力已经成为港口间竞争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港口不再仅仅以一般的货物吞吐量为衡量标志,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成为衡量港口地位和作用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是港口的大型化和深水化。为了适应现代化运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船舶大型化对港口自然条件和设备要求的提高,大力加强港口建设,扩大港口规模,是当前港口发展的显著特点。船舶大型化趋势对现代港口船道和泊位水深更是提出了高要求。在集装箱船舶向超巴拿马型发展的趋势下,深水岸线条件这一自然因素已经是如今港口成为集装箱干线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是现代港口的高科技化。港口发展的高科技化主要体现在港口生产的高科技化和港口的信息网络化。新科技的高速发展已对港口的建设和经营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可为港口物流过程提供良好的控制与管理。港口信息网络化,特别是EDI的运用,提高了现代港口的服务效率。

四是现代港口向物流服务中心转化。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的出现,对港口产生重要影响。现代港口作为国际物流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整个系统协调一致才能满足复杂生产过程和现代用户的需求。因此现代港口必须向物流服务中心转化,提供快速、可靠而灵活的综合物流服务,并能提供与腹地连接的高效集疏运系统网络。

五是港城发展一体化。为了满足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和物流服务功能的需要,港口对于深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对于港区陆域纵深需求的增加更为明显,港口与所在城市的联系显著增加,成为城市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港口城市都十分重视港口的发展,并制定以港兴城的发展战略,鼓励和扶持港口的发展,港城关系更加密切,港口已经成为这些城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经济增长点,港口与人类社会更为协调,从而形成区域经济、技术、文化、利益共同体。

2﹒2﹒5﹒2 港口角色定位

传统上,港口是用来接送旅客和装卸货物,因而其功能属于运输范畴。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港口已成为经济、贸易和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事实上,大多数国家将港口经济当作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十分重视开发港口的经济功能。21世纪是综合物流时代,交通运输以综合物流服务系统为标志。新的运输模式将打破传统的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局面,各种运输方式及其服务方式之间日趋兼容和集成,形成综合型集疏运枢纽,港口不再是单一终点。特别是集装箱枢纽港将成为国际贸易供应链中一环,成为综合枢纽的一个中心节点。

21世纪现代港口的功能更加广泛,将朝着全方位增值服务中心方向发展,按综合物流服务的要求实现突破性、革命性的变革。所以对港口角色的再次定位很有必要。从连云港的实际出发,其港口的功能定位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为广大腹地———陇海兰新经济带内外贸物资运输服务的装卸、中转功能,即它的运输枢纽功能。陇海、兰新经济带横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独特,矿产资源富集,农业特色显著,有着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目前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虽然难以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但作为我国国土开发的第三条主轴线、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地区,已被中央列入优先开发行列,特别是中央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发展以深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因此必将带动内外贸运输的发展,并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带。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时代的来临,连云港对腹地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首先,从港口作为运输枢纽的功能来看,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船舶大型化、管理无纸化、服务门到门,运输枢纽的功能将大大强化。其次,港口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功能,决定了港口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的先行地位。一是生产的全球化,导致资源的共享性,使资源的配置趋于更合理,而水运,尤其是海运的大吨位船舶运输成本达到最小化。港口恰恰在海洋运输与陆地生产之间架起了桥梁,使资源的更合理化配置得以实现。二是消费的全球化,导致产品市场份额分割的全球化,企业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在高质量的前提下,必定选择低成本运输方式来实现产品的价值,与生产全球化同理,港口在这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未来腹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能源及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将有较大增长的状态下,港口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服务于腹地外贸的货运装卸、中转基本功能将会有所增加。因此,连云港港作为陇海、兰新经济带内外贸运输服务的港口,是腹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窗口和最便捷的能源、外贸口岸。

二是为港口工业区建设服务的工业港的功能,即它的工商业活动基地的功能。在生产、消费全球化的条件下,工商业活动基地的功能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被要求扩展。由于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及消费市场的全球化,港口在资源流动及消费品的流动过程中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将被服务对象更为看重,并对港口在货物流动过程中的增值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货物在港口的增值服务功能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港口的陆域条件和淡水供应,连云港港按城市岸线规划拥有的陆域,有发展成拥有众多深水泊位的新港区,港区陆域滩涂广阔,建设拆迁量少。连云港市水资源也很丰富,其后方铁路、公路及水运建设条件便利,又紧邻连云港出口加工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港口工业的基础条件十分优越,特别是适合发展以钢铁、造船、电力、汽车等行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和以炼油、石油为中心的化学工业。依托港口,把世界各地廉价优质的资源通过成本低廉的海运变成自己的资源,把国际市场当成自己的市场,将促使整个产业带快速发展。

三是为第三产业发展服务的旅游客运功能,这是运输枢纽产业链的延长。连云港腹地广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东向西,独具特色,独成一体,连点成线,东部是山海神话,西部是戈壁大漠,沿途地形、景物、特产、习惯、习俗、风情气象万千,美不胜收。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给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具有极高的国际开发价值。旅游业是个朝阳产业,与钢铁、汽车工业并列世界三大产业,21世纪我国沿海客运将进入以旅游客运服务为主体的时代,世界旅游将进入更加开放、更加繁荣的新阶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旅游资源,使连云港具有吸引沿海内地和国际旅游客运的有利条件,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是为提供全方位运输服务的仓储、信息服务的功能,即信息、贸易港的功能。港口未来货运的发展趋势表明,集装箱、大宗散货、件杂货运输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港口不仅成为物资调剂与集散、交易的中心,仓储功能有较强的扩展要求。与此相联系,为货主进入国内外市场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需求将更显重要,发展信息服务势在必行,港口是信息集散地,连云港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个港口有经贸往来,也完全有条件为货主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服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正在发展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与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和结合,将使连云港成为区域性国际信息港。

上述定位是连云港作为区域性国际枢纽港的主要定位,而连云港国际枢纽港的定位与建设与整个连云港市经济是互动发展的,连云港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大贡献,包括直接性贡献和间接性贡献。

从直接性贡献来看,港口发展依赖于其经济腹地,其经济腹地的繁荣必然为港口提供更多的货源;良好的港口发展又可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收入,使物流更加顺畅,社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相反则阻碍经济发展,造成港口资源浪费。分析港口对经济的影响可以让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充分、合理的认识,使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港口的发展,更全面和更深入地认识港口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港口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让港口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直接就业。港口活动对经济贡献的全部构成了港口对经济的直接性贡献。提供港口活动的企业的营业性收入用来雇佣工人、上缴税收,作为保留资产、作为港口投资、作为股东红利和购买港口生产所需要的物资。

还有很多企业为港口的基本生产提供所需要的物品,所服务的对象是因港口的存在而存在的企业,这些企业收入的一部分被称为港口的间接性营业收入,它们为社会提供的就业称为间接性就业。如果没有港口,则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就会降低。这些单位对经济贡献的一部分就构成了港口对经济的间接性贡献。

还有很多企业需要港口为其提供服务,如:钢铁企业需要港口为其运送原材料和产成品。这些企业中需要有相应的雇员负责这些工作,因此这些工作岗位是依照港口而存在的。这些单位对于经济贡献的一部分构成港口对经济的相关性贡献。

港口的直接性贡献会在社会上放大成为诱发性贡献。提供港口基本活动的工人工资的一部分用于储蓄,另一部分用于消费,由于这些消费,使得社会上增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消费就会在社会上产生波及效应,即:消费使得一部分人就业,而这部分人又会在社会上消费产生新的就业,这些由于港口企业工人消费诱发的就业称为诱发性就业。单个港口对经济的贡献可以用相应的方法计算出来。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港口对于国家的创造性贡献就是所有港口贡献的总和。

从间接性贡献来看,港口对经济的其他部门完成其经营过程以及辅助经济产业布局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辅助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完成经营过程。辅助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完成经营过程主要是从港口对贸易的重要作用来说的。港口在货物周转方面有重要作用,货物运输之中水路运输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对外贸易运输中水运占据90%以上。对外出口是国家总产出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经济呈明显外向性国家,如日本、新家坡等。如果出口中抵消一部分进口的价值,单计算净出口就是国家总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港口对于这部分的实现又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净出口额就成为港口辅助贡献的衡量标准。净出口越大港口在这方面的贡献就越大。如果从这方面说明港口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那么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大,港口对于国家来说就越重要。总之,净出口额可以衡量港口在辅助实现这部分总产出的贡献。另一方面,用进出口额可以衡量港口对外贸易实现的贡献。进出口额越大港口的辅助贡献就越大。

二是辅助经济产业布局形成。首先,港口促进经济圈的形成。国内外大型城市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不同港口经济的作用密切相关。从发达国家来看,一国的经济都是以城市群经济圈形成的,而这些经济圈又由具有功能作用不同的港口或港口群构成。比如美国以纽约为中心的东海岸经济圈,以洛杉矶为中心的西海岸经济圈等。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亦是如此。其次,港口促进本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港口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运输服务,港口的存在又吸引其他的服务行业(如物流配送、仓储等)在港口所在地区落户形成服务业产业群。第三,港口对工业有诱入和凝聚作用。由于在港口附近建厂和生产有利于节约运输费用,一些要求运输量大的工业都纷纷靠近港口客户,落户的这些工业又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最终形成工业中心。第四,以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城市工业的产业升级。港口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港口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从而促进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5﹒3 围绕港口核心资源推进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

江泽民同志说:“港口和城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利用天然河流,创造出一代又一代的人类文明。世界发展到今天的时代,港口如何依托城市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城市经济又怎样利用港口门户走向世界,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应该是我们在世界经济新的挑战面前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10)

在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中,一定要实现港口与城市紧密结合,港口与城市产业紧密结合,只有做到港城互动,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连云港在发展中一度滞后,与港口并没有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与连云港市港城分离有很大关系。近五年港口的跨越发展、连云港市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证明了港口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支持,证明了市委拥抱大海的东进政策、加快东部城区建设的东部城区率先发展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了城市、城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港口的支持。事实上,作为不可移动要素,港口为港口城市发展提供了非港口城市不具有的要素集聚空间和竞争优势:一是港口作为海陆交通枢纽,可以通过海上运输把本地市场辐射地区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具有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作用;二是港口城市发展可充分利用港口强大的辐射力。三是港口作为流通领域资金往来的汇集之地,具有融资方面的便利。四是港口通过能力的扩大,物流、客流量的增加,可使港口成为信息汇集的中心,便于各种信息的获得和处理,使港口城市较非港口城市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港口本身就应该成为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龙头”作用。因此,李源潮同志认为“以港兴市”是连云港发展之本,提出连云港要“以港兴市”,可以说是在对连云港深刻认识基础上关于振兴连云港的“金科玉律”。

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世界各海洋大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港口发展阶段,港口与城市的发展,往往形成“两张皮”,两者关系并不十分紧密。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做到港城一体化发展,以港兴市,必须把港口产业转化为港口经济,并与城市经济相融合。这就要求连云港港口的自身发展要加快从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第四代港口的功能演变。城市则应为港口的现代化、国际化提供各种优质服务。香港、新加坡、鹿特丹等港口,是目前世界上向第三代港口转型最成功的例子。连云港港口当前仍处在第二代港口的发展阶段,要按照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连云港的优势在港口,连云港的龙头作用、枢纽作用、战略地位也体现在港口,要以港口建设为重点推动连云港更好更快发展”的指示,在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中,充分发挥港口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努力在临港产业发展、开发区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港口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并进。创造条件加快连云港港口向第三代、第四代港口转型。如果这一步走好了,连云港就能真正做到港城互动,物流顺畅。

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要求连云港大力推进港口深度开发,抓紧完善港口规划,加快深水航道和重点码头建设,继续改善集疏运条件,千方百计增开新的航线,尽快把连云港港建设成为长三角和渤海湾之间重要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大港。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合力推进”的原则,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港口资产重组,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港口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努力在大型临港产业发展、开发区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港口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并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