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康复与就业-残疾人托养服务理论与实践

职业康复与就业-残疾人托养服务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康复与就业训练是残疾人托养服务的重要内容,实现辅助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是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最高目标。1.职业咨询职业咨询是职业康复的第一环节。在咨询过程中,职业指导师引导残疾人进行职业能力评估和职业训练,建立自信心,树立生活信念,认识康复目的是回归家庭和社会。3.职业训练根据职业评估结果,实施职业康复训练计划。

职业康复与就业-残疾人托养服务理论与实践

职业康复与就业训练是残疾人托养服务的重要内容,实现辅助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是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最高目标。通过就业,残疾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尊严,达成融入社会的目标。对于社会而言,残疾人就业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在接受职业康复前,大部分残疾人已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托养服务经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遵守听从指令、服从安排、守时及遵守规章制度等职业必须条件,为职业康复和就业奠定了基础。同时,职业康复、辅助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为残疾人托养服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迈上新台阶。因此,残疾人托养服务与就业是双促进、双提升的正向循环过程。

职业康复指根据托养服务残疾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其身体和心理条件状况的技能培训和训练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自愿参加简单生产劳动的机会,对有一定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8)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残疾人职业康复的基本原则》(1985),职业康复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残疾人的身体、心理和职业能力状况;

2.对残疾人职业训练和就业进行指导;

3.提供适应性训练、身心功能调整及职业训练;

4.引导从事适当的职业;

5.提供需要特殊安置的就业机会;

6.残疾人就业后的跟踪服务。

根据职业康复任务,职业康复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咨询、职业能力评估、职业训练和职业指导等(9),为实现辅助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打下基础。职业康复是一个连续的康复服务过程,但并非所有残疾人都要通过全过程,有些残疾人可能仅能从事简单的手工训练等,而那些学习快、具有优良技能的残疾人可能经过简单训练后就可以进入支持性就业环节。

1.职业咨询

职业咨询是职业康复的第一环节。在咨询过程中,职业指导师引导残疾人进行职业能力评估和职业训练,建立自信心,树立生活信念,认识康复目的是回归家庭和社会。咨询内容主要包括:介绍职业康复的服务功能、意义及作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职业背景及其社会支持网络情况,了解其目前的想法及今后的打算,了解残疾人职业目标,提出职业发展的建议,选择适当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10)

以北京康纳洲雨人烘焙为例,它提供了针对大龄孤独症人士的较为成熟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参加大龄烘焙职业技能培训,每个家庭和学生的初衷不尽相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希望通过烘焙训练完成“全人”的教育以及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对于他们来说掌握烘焙的具体技术是次要的,他们也没有将烘焙作为未来从事的职业;第二类是希望掌握烘焙制作的每一项技能,以期今后能够从事该职业;第三类是将烘焙职业技能训练视作康复训练的一部分,孩子在职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加强指令控制、持久性、独立性与主动性,能够安静、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是这部分家长最大的心愿第四类是将烘焙学习当作一项体验活动,家长希望能和学生一起完成烘焙产品的制作,共同度过快乐美好的时光。对于后两类,需要正确指导家长来辅助孩子完成每个产品的制作环节,在特定操作中如果学生无法完成,辅助者可替代其操作,教师仅在学生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时介入。对于前两类,教师和家长的辅助要逐渐撤出,学生能够主动、独立且标准化地完成生产操作是培训的最终目标。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产品的制作,这本身就能够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如果他们的部分劳动是通过计件付酬的话,劳动本身便产生了价值,学生便可从劳动中获得更大的乐趣(11)

2.职业能力评估

职业咨询之后,残疾人进入职业能力评估阶段。职业评估主要通过评估残疾人身心状况、工作意愿及能力,判断残疾人喜欢做什么工作、可以做什么工作和适合做什么工作。职业能力评估分为职业训练前、职业训练过程中及职业训练结束后至少三次评估过程。通过职业能力评估,职业康复师可以了解残疾人的知识结构、运动能力等,从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12)。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每种项目必须有目的,能达到一定的康复目标;第二,选择的活动最好与日常生活和工作相关,符合他们的需求并且他们愿意积极参加,可以促进维持功能或提高生活质量;第三,具有趣味性和一定的创造性,也可以随能力不同进行必要调整;第四,残疾人可以参加多个项目训练,也可以仅参加他最喜欢的项目。

仍以康纳洲雨人烘焙为例,大龄孤独症人士的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对其能力与特质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和家庭对烘焙学习的不同意向,将其划入学习品质养成班和技术学习班。学习品质养成班主要训练学生的指令控制、烘焙操作时的注意力与持久性,以及对学生在操作时出现的情绪行为问题进行处理;技术学习班主要对无情绪问题且指令控制良好的学生进行各项工作流程与烘焙操作的训练。经过一年的训练后,老师对每位学生进行再评估。如果学习品质养成班的学生能基本保证在他人辅助下可以较为持久地进行烘焙操作且无明显的情绪行为问题,则考虑进入技术学习班训练。如果技术学习班的学生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烘焙操作且无明显的情绪问题,则考虑进入职前培训班学习。职前培训班主要对无情绪行为问题、基本掌握各项烘焙操作技术的学生进行模拟工作情境下的规范性训练。针对已经基本掌握烘焙操作技术的学生,如果家长与学生的意向仅为烘焙的亲子体验与互动,便可进入兴趣班。其他学生的体验课也在兴趣班进行(13)

3.职业训练

根据职业评估结果,实施职业康复训练计划。残疾人职业康复训练主要在托养服务机构内进行,大部分托养服务机构根据残疾人身体状况、能力及兴趣等设置了不同的康复训练项目,如布艺及刺绣、串珠及丝网花、插花、手工制作等职业康复项目,也有机构设有糕点制作、简单加工、包装及装配、印刷及洗衣服务等,以及户外工作训练如汽车美容、办公室清洁、园艺活动等。根据在市场或义卖现场的销售情况,给予残疾人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报酬,鼓励其训练热情。

训练方法可采用模块式技能训练法,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残疾人学习和掌握一门技能。每一个操作模块又可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操作模块、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可测量的学习目标,可以清楚地了解完成每一个学习环节将要达到的目的,引起残疾人的学习兴趣。残疾人训练班可集中残疾人、集中训练时间,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训练标准,专业师资授课,有适用的教材和书面计划。训练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并贯穿于职业训练的始终:第一,一般能力的训练,包括按口头和书面指示办事的能力等;第二,工作态度与成绩感的培养,包括按时出勤、遵守时间,工作出成绩、发挥自理能力等;第三,工作耐性训练,包括体位姿势、抗干扰能力等;第四,社会适应性训练,个人修养、自信心,与别人交流频度和交流的内容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环境和合理便利,如工作台高度调整及便于轮椅放置等,针对智力残疾人使用图画的提示卡而非文字描述等(14)

下面以康纳洲雨人烘焙为例,说明分步骤训练过程。康纳洲采取小班分班教学模式进行训练,每班有6—7名学生,配备1名面点师、1名特教老师、1名助理。面点师负责烘焙操作中各项技术的教学与指导,如称重、搅拌、过筛、和面、擀面、分蛋、分团、刻模、铺模、压模、挤模、装袋、撒粉等。特教老师负责将各项操作技术进行拆分,如将称重技术分解为按键、读数、取物三个环节;同时按照学生的现有能力与认知特点进行个别化训练,如根据动机操作与区别性强化的教学原则,采用示范模仿、肢体辅助、口语提示、手势提示等进行辅助指导;此外,特教老师还要预防或处理学生在操作期间可能发生的情绪行为问题。助理的主要职责为现场的教学评估记录、辅助教学以及工具原料事前准备与事后清洗(15)

如前所述,根据孤独症者的不同能力情况,康纳洲提供个性化训练计划,主要目标是对无情绪行为问题、基本掌握各项烘焙操作技术的学生进行模拟工作情境下的规范性训练,即职前培训班学习。部分劳动可以计件付酬,使劳动本身产生价值,学生便可从劳动中获得更大乐趣。

4.职业指导

经过前述的职业评估及实施职业训练计划,残疾人已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性。根据职业安置政策或市场需求,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可在帮助下获得并维持职业(通常指残疾人可以参加的辅助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

仍以康纳洲雨人烘焙为例,职业技能培训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该人群的就业,在职前培训后期进入就业指导体系,比如与孤独症者签订劳动合同,在雨人烘焙进行辅助性就业;或推荐到其他企业,雨人烘焙派遣就业指导员进行支持性就业。

对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而言,在经过托养服务或职业康复后,若具备以下两项能力,基本可以判断能够参加辅助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

1.基本能力

主要包括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能够和其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理解别人的意思,能够服从老师安排;能识别基本的形状;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动手能力较强,能够完成基本劳动作业。

2.工作能力

能够沟通交流;能够识别简单指令,并且做出相应的回应;能够快速辨别和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从事的工作正确率达到90%以上。

《关于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意见》(残联发〔2015〕27号)指出:“辅助性就业指组织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一种集中就业形式,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报酬和劳动协议签订等方面相对普通劳动者较为灵活。”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是理想的辅助性就业载体,残疾人在托养服务机构接受托养服务或职业康复后,托养服务机构有条件的可以在机构内实现辅助性就业,没有条件的可以去辅助性就业机构就业。

1.辅助性就业是集中就业的一种形式,是残疾人公开就业的过渡形式,就业人群以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为主,一般要求有基本的自理能力、没有严重疾病、能够按规定时间劳动。

2.残疾人与用人单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也可签订相关的服务协议,劳动报酬可低于最低工资,劳动时间可低于最低工作时间。

3.辅助性就业突出庇护性、非营利性、福利性,机构营利除维持正常开支外,只能用于招录更多残疾人。因其非营利性和福利性,可以接受社会捐赠、享受比福利企业更多的扶持政策,包括用地、资金扶持及水电等优惠政策。

4.辅助性就业机构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独立法人的附设机构。

1.相对独立的劳动场所

根据《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标准》要求,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内部的辅助性就业一般要求基础设施相对独立,用房面积可参照生产单位标准进行建设,要配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

2.配备专业人才队伍

辅助性就业是专业性服务,需要对就业过程进行企业化管理、技术指导,对残疾人日常工作、生活进行指导、服务及管理等。一般专业技术指导由合作厂家派驻或托养服务机构专人担任,负责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残疾人日常工作、生活的指导、服务及管理等可以由托养服务机构的特殊教育老师、就业指导员或社会工作者等负责。

3.稳定的经费保障

由于辅助性就业的庇护性、非营利性和福利性质,资金投入大,一般托养服务机构或合作企业难以完全应付,可按机构规模给予一次性建设经费补助。正规就业需要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单靠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很难实现该工资标准所创造的劳动价值,因此需要给予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给予残疾人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保障机构稳定运营。

例如,青岛市在发展辅助性就业服务时,主要采取以下做法提供稳定的机构建设及运营资金保障。第一,除给予用地、水电等优惠政策外,辅助性就业机构独立用房面积100平方米以上且安置10名以上智力、精神残疾人就业的,给予机构建设奖励12万元;独立用房面积200平方米以上且安置20名以上智力、精神残疾人就业的,给予机构建设奖励30万元;独立用房面积300平方米以上且安置30名以上智力、精神残疾人就业的,给予机构建设奖励60万元。奖励资金按照第一年60%,第二年、第三年各20%的比例拨付。第二,实施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综合奖补制度,参照最低工资标准,按照机构安置人数,给予综合奖补。第三,划定政府补贴支付范围,主要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为机构运行补贴,对机构的房租、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支出一并给予补贴,让机构有利可赚且赚到明处;另一部分为残疾人的工资补贴、午餐补贴、交通补贴,必须用于残疾人职工。第四,区分不同情况,分别签订服务协议。按照残疾人的职工能力、意愿,能够签订正规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享受政府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不能签订合同的,除给予相应工资补贴、午餐补贴、交通补贴外,给予适当的社会保险补贴,引导和监督残疾人职工按相应标准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16)

4.鼓励与企业合作

企业有成熟的管理、技术及稳定的市场,托养服务机构可以吸纳企业在托养服务机构设立车间,或在企业内部设立辅助性就业车间,或者建立工疗农疗基地,为残疾人提供稳定就业。与企业合作时要签订法律承认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作的企业要自愿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劳动或就业机会,有一定经济实力,有责任心、有爱心,具有适宜合作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对参与工作的残疾人或委托对参与工作的残疾人进行必要的培训,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定期提供一定量的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稳定的市场,可以为残疾人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生产产品可作为专产、专营的庇护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范围。

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2009年5月余姚市思宏电器工业有限公司阳光家园创建成立,成为宁波市第一家残疾人工疗车间和浙江省第一家残疾人工疗机构。此后,慈溪奉化、江北、鄞州、宁海、镇海等地分别由经济实体出资,在“阳光家园”内兴办了工疗车间。截至2016年年底,宁波市共有企业主办、托养服务和工疗车间融为一体的“阳光家园”23家,安置残疾人726人,其中精神残疾277人,智力残疾354人,其他残疾类别95人,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34.05%。企业与残疾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每位残疾职工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通过金融机构按月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工疗车间设置了工作、康复、娱乐、休息、就餐、医务室等区域,为智力、精神等残疾人创造了集工作、康复、娱乐、生活为一体的良好环境。同时,聘请专业医生每周一次到车间为残疾职工进行病情观察、服药指导、康复训练,并为每个残疾职工建立了医疗档案。企业主办的托养服务和工疗融为一体的“阳光家园”的创建成功,为公办公营、民办公助型“阳光家园”开展托养服务和工疗提供了经验。

辅助性就业是接受托养服务的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形式。在长期的托养服务实践中,开展辅助性就业的各地残联总结了辅助性就业的管理经验,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员工管理和财务管理

1.安全管理

(1)消防安全。让残疾人了解庇护工场建筑内外格局,熟识消防设施;标明消防通道,明确逃生路线;禁止乱扔烟头,规划吸烟区;禁止明火作业;做好用电安全工作,下班时关掉电源总开关。

(2)财产安全。教育残疾人要爱护工场内的所有设备,下班时应关好门窗,锁好工场大门;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残疾人容易造成自身财产的丢失,如手机、零用钱等贵重物品,教育残疾人注意自身财产安全。

(3)人身安全。应加强管理和工具正确使用方法,尤其是利器要专人专用,并指定人员监管。帮助残疾人了解生产中使用的物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防过敏或中毒。在工作场所内,禁止残疾人嬉戏或跑动,上班时适当安排休息时间

2.生产管理

(1)物料规划。辅助性就业目前主要是来料加工。当接到产品订单后,应认真核对来料名称、数量,做好交接,确定无误后应马上组织生产。

(2)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规划生产小组,产品加工工序尽量细化,及时完成生产任务。

(3)制定生产日报表。对残疾人每日工作情况制作日报表,并让残疾人签字,以便及时核算工作量,避免纠纷。

(4)加强生产成本的检查监督和加工、销售收入的管理,保障残疾人劳动收入的合理分配,建立账目资金管理,收入按月结算发放。

3.质量管理

(1)自我检查。教育每个生产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必须自我检查合格。(www.xing528.com)

(2)巡检。技术导师不定时进行巡逻检查。

(3)总检。技术导师再检查合格入库,确保产品合格率100%。

4.员工管理

(1)建立员工档案。按“一人一档”要求建立残疾人档案,做到资料清晰、准确、完备齐全。内容主要包括:报名登记表、协议书身份证明(身份证、残疾人证、户口簿复印件)、体检表、康复资料、学员手册等。

(2)考勤管理。做好每天考勤,设签到表,建立月度、年度考勤表,使残疾人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积极主动。

(3)教育残疾人学会将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标识。

(4)教育残疾人保持生活环境、工作场所及所用器具等干净整洁。

5.财务管理

依法建立财务制度、账册、收支凭证手续及相关核算制度,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按要求做好年度清算、结算,按时提交清算报告,如实上报资金使用情况,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及社会查询。

支持性就业是指由专业就业辅导员专职辅助托养服务残疾人,使其能够在普通企事业单位获得稳定、有收入的工作机会。支持性就业强调在按比例就业法规的保护下获得工作机会,并在无障碍和支持系统的环境中维持就业。

根据已经开展支持性就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本章所指的支持性就业对象主要为托养服务机构或辅助性就业机构适合支持性就业的智力残疾人、孤独症者及精神残疾人等。他们具有以下特点(17)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性环境中工作,即在融合而非封闭的工作场所,与其他雇员一同工作;

2.强调安置加培训模式,即通过精准的工作和个人匹配,为残疾人先安置工作再培训,采取边工作边培训模式;

3.残疾人在工作中获得合理的工资及福利,建立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4.按照残疾人个人需求提供持续性的个别化支持,最大化地延续工作,另一方面为雇主提供持续性的支持来保证残疾人能够持续性地获得工作,使雇主认识到残疾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可靠、忠诚、合作等重要的工作人格,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和贡献有更清楚的认识;

5.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和其他部门在残疾人职业康复等方面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以较少的经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就业辅导员是支持性就业项目的核心,残疾人独立承担工作是支持性就业成功的关键指标。在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承担就业辅导员工作的多为社会工作者或其他专业人员。实现支持性就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8)

1.开拓工作机会

与企业的对接和岗位开发极具挑战性,主要通过熟人介绍或者就业辅导员与企业沟通寻找或开发合适的就业岗位。智力残疾人可从事保洁、绿植养护、酒店服务员、流水线工作人员、餐厅服务员或洗车行工作等相对简单的工作,农村智力残疾人可从事园艺、畜牧养殖、农业种植等。

2.与岗位匹配

对签约的工作机会进行工作分析和环境分析,并进行岗位匹配,力求开发的岗位需求符合残疾人兴趣和能力,并能够提供安全、融合的就业环境;制定个别化培训方案,包括长短期目标及支持策略。

3.就业现场支持与渐退

在残疾人就业之初,就业辅导员需要陪同工作一段时间,一般为1—3个月。辅导员在就业环境中实施个别化培训方案,并观察残疾人的表现,帮助其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得同事的理解和帮助。残疾人稳定就业后,跟踪支持即渐退。企业中的自然支持环境建立后,辅导员由每天一对一培训支持改为每周一天的不定期培训支持(4—8周),再渐退为稳定的每月一次的跟踪支持。若发现工作中有新问题,协调企业员工和残疾人共同解决。

4.提供持续性支持

就业辅导员完全撤离工作场所后,仍需要提供持续性支持。因为在融合的工作环境中,残疾人、家庭及雇主的期望值都可能发生改变,或发生其他突发状况,需要就业辅导员持续性给予支持,确保个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持续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

【案例1】

广州市青少年展能中心开办10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一种比较富有成效的智力残疾人就业训练和就业推介模式,支持性就业比例达到20%—30%。经过中心训练的学员基本都具备了一定的就业能力,快的一年,慢的三年,就可以进入社会用人单位实现就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和稳定学员的就业,中心设置专人负责学员的就业推介和跟踪服务工作,一方面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需求信息;另一方面也及时把具备就业条件的学员推介给用人单位,做到成熟一个推介一个,使有就业需求又有就业能力的学员尽快走上就业岗位。负责推介的老师首先要熟悉和掌握学员的整体情况,包括学员的家庭情况、居住地点、学习训练情况、就业能力、个人喜好和优缺点等,以便在推介过程中与用人单位沟通。同时也鼓励学员大胆交流,自我推荐,让用人单位多点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达到成功就业的目的。根据社会的用工需求,中心就业的学员大多进入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企业或百佳、好又多、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就业,也有多名学员进入香格里拉等五星级酒店就业。

用人单位接收学员就业后,一般都有3个月到半年的实习期,推介老师会及时跟进,配合单位帮助学员克服困难,使之逐步适应新岗位。正式工作后,学员就业的头两年,会比较多地与中心老师联系,由学员本人或家人向老师反映一些遇到的问题。中心老师也会及时跟踪了解学员的情况,做好学员家属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们化解一些沟通上的障碍或相互不适应的情况。存在较大差距的,还可以返回中心再训练一段时间后重新上岗,力求做到用人单位满意、学员亲属满意、学员本人满意。中心这种就业跟踪服务的做法,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学员亲属的赞赏,使他们消除了顾虑,也给用人单位吃了定心丸,比较愿意接收经过中心培训的智障学员就业,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社会效果。

【案例2:超市理货员小刚(化名):我学会了职场交往(19)

南京小伙小刚,2001年从培智学校毕业之后,一直待在家中。2005年,小刚加入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接受了职能训练和岗前培训。2008年,中心将小刚推荐到好又多超市担任理货员,由一个固定的员工做小刚的师傅,进行一对一的工作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超市最终和小刚签订了正式合同,中心也一直有就业辅导员负责对小刚进行持续的跟踪回访。现在,他不但能熟练地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而且还和同事们相处良好。他的妈妈欣慰地说:谢谢你们,现在小刚真的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了!

支持性就业可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获得个人尊严和社会价值,同时减少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压力。我国积极支持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北京市、湖南省等地残联相继出台支持性就业实施方案,社会组织也积极探索推动支持性就业,国家将其纳入《“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了支持性就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比例仍然不高,需要广泛宣传及推动。

支持性就业需要社会提供友好包容的环境,需要企事业或个人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残疾人就业。但许多用人单位对国家出台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够了解,也缺乏对残疾人的正确认识,对支持性就业更是闻所未闻。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宣扬“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理念,在企事业中广泛宣传支持性就业的政策、理念和已就业残疾人的就业效果,加深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认识,帮助用人单位掌握与残疾人的沟通要点,提供管理残疾人的有效模式,构建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和就业环境。

就业辅导员在促进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要充分发挥就业辅导员在岗位开发、岗位匹配、个别化就业支持计划、密集支持及持续性跟踪辅导等方面的专业作用,促进残疾人在融合环境中就业。一般就业辅导员由机构内的专业社工或有特殊教育、康复等背景的人担任。

家庭是残疾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家人的态度和理念对残疾人支持性就业也有较大影响。第一,帮助残疾人家人正确认识残疾及残疾人,转变态度,避免溺爱或嫌弃心理,传播有助于残疾人及其家庭共同成长和发展的亲子沟通和相处方式,给予残疾人真正支持和关爱。第二,邀请已成功就业的残疾人及其家长现身说法,分享成长经历、就业过程及工作给残疾人和家人的变化,解除残疾人及其家人对就业后补助及环境的担忧,对就业充满信心。第三,说明在工作前、试工期及稳定就业后,就业辅导员、家人和残疾人如何良好合作才能促进残疾人尽快适应工作并胜任工作,建立友好和谐的就业环境,并协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目前,限于专业技术资源和社会环境支持等原因,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更加重视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护理与照料,相对轻视提供辅助性就业尤其是支持性就业服务。实际上,托养服务机构对残疾人尤其是智力残疾人提供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是支持性就业中必不可少的岗前服务培训,对培养残疾人个人自主能力、工作意识、工作规则以及社交礼仪相关的内容都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观察不同残疾人的就业倾向和潜能。托养服务机构需要重视就业辅导员培养,加强开拓社会资源,充分调动能够利用的一切资源,通过走访观察、协商谈判及招聘会等方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宣传我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支持性就业理念,倡导用人单位与非营利机构共同促进社会融合。

(冯善伟撰稿)

(1) 张海迪主编:《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知识读本》,华夏出版社,2013:19页。

(2) O’Brien,G.,Behavioural Phenotypes in Clinical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 LaVigna,G.W.W.,T.J.,Challenging Behavior:A Model for Breaking the Barriers to Social and Community Integration,Positive Practices:the IABA Newsletter, 1995.1(1):p.8—15.

(4) Edwards,B.J.,&Higgins,D.. Is Caring a Health Hazard?The Mental Health and Vitality of Carers of a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 in Australia,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2009,190(7):S61-S65.

(5) Grief,Loss.. 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 2017,Special Health Reports.

(6) Bartl,A.(2014). An Unrecognised Grief-loss and Grief Issues for Carers.〔ebook〕Melbourne:Carers Victoria.Available at:http://www.carersvictoria.org.au/Assets/Files/an%20unrecognised%20grief-web.pdf.

(7) Ekman,I.,Swedberg,Taft,Lindseth,Norberg,Brink,Sunnerhagen. Person-Centered Care—Ready for Prime Time,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2011,10(4):248—251.

(8) 张海迪主编:《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知识读本》,华夏出版社,2014:278页。

(9) 王莲屏:《残疾人职业咨询的应用方法》,载《中国康复》,1995,20(4):254—255页。

(10) 王莲屏:《残疾人职业咨询的应用方法》,载《中国康复》,1995,20(4):254—255页。

(11) 邓学易、郭德华、于鑫洋:《大龄孤独症人士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探索》,载《残疾人研究》,2015(4):64—67页。

(12) 王莲屏、朱平、孙知寒等:《职业康复训练在残疾人康复中的意义及其作用》,载《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2008。

(13) 邓学易、郭德华、于鑫洋:《大龄孤独症人士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探索》,载《残疾人研究》,2015(4):64—67页。

(14) 王莲屏、朱平、孙知寒等:《职业康复训练在残疾人康复中的意义及其作用》,载《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2008。

(15) 邓学易、郭德华、于鑫洋:《大龄孤独症人士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探索》,载《残疾人研究》,2015(4):64—67页。

(16) 青岛市残联教育就业部代表在2016年全国辅助性就业培训班上的发言:《残疾人托养服务与辅助性就业融合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17) 许家成:《智力障碍与发展性障碍者支持性就业指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8) 许家成:《智力障碍与发展性障碍者支持性就业指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马潇惠:《心智障碍人士支持性就业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B市R中心支持性就业服务为例》,首都经贸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8。

(19) 《智力障碍者支持性就业的三个真实案例》,中国智协网站:http://www.capidr.org.cn/news332.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