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音乐文献学研究专题索引》

《中国音乐文献学研究专题索引》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田慧景月亲摘要音乐文献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学科,30余年来,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笔者围绕音乐文献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编制成索引,供读者查考。关键词音乐文献学索引音乐文献音乐文献工作说明1.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系根据音乐文献学研究之文献积累现状制订的分类目录。

《中国音乐文献学研究专题索引》

田 慧 景月亲

(西安音乐学院 710061)

摘 要 音乐文献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学科,30余年来,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多视角、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笔者围绕音乐文献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编制索引,供读者查考。

关键词 音乐文献学 索引 音乐文献 音乐文献工作

说 明

1.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系根据音乐文献学研究之文献积累现状制订的分类目录。第二部分系索引正文,涉及1985年至今有关专著、期刊、报纸、年鉴、博/硕士学位论文等多种类型,累计538篇/部。

2.每类条目排序,采取按论著发表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连载系列论文的排序,按其发表顺序依次编排。

3.条目内容涉及两个类目的,采取互著方式处理。

第一部分 分类目录

1 音乐文献学理论研究

有关基础理论、学科体系、相关学科、读者服务、研究方法、音乐文献学史、代表人物和著述研究等入此。

1.1 基础理论研究

1.2 学科体系研究

1.3 相关学科研究

1.4 读者服务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音乐文献学史、代表人物和著述研究

2 音乐文献实体研究

2.1 印刷型文献研究

2.1.1 图书研究

2.1.2 期刊研究

2.1.3 报纸研究

2.1.4 工具书研究

2.1.5 乐谱研究

2.1.6 其他研究

有关音乐作品手稿、学术规范和暂无明确分类的内容入此。

2.2 非印刷型文献

3 音乐文献工作研究

音乐文献数据库建设内容,入以下有关类目。

3.1 整理与揭示

3.2 组织与管理

3.3 传播与利用

3.4 标准与方法

3.5 新技术的应用与人员培训

3.6 资源合理布局

第二部分 索引正文

1 音乐文献学理论研究

有关基础理论、学科体系、相关学科、读者服务、研究方法、音乐文献学史、代表人物和著述研究等入此。

1.1 基础理论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文献研究综述/石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109—113.

(2)在文献学的基础上讨论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历程和展望/陈静怡//北方音乐,2016(4).—1.

(3)论音乐文献学:古典音乐文献梳理方法/王一涵//音乐时空,2015(15).—78—79.

(4)音乐文献学流派浅探/晋征//北方音乐,2014(9).—214—215.

(5)中国音乐文献学研究综述/苏梅//音乐大观,2013(11).—151.

(6)浅析音乐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晋征//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4).—102—105.

(7)1985—2010:我国音乐文献学研究述评/景月亲//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1(4).—80—84;97.

(8)论音乐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宋显彪//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1).—129—132.

(9)音乐文献学在音乐学中的学科定位/关迪//艺术研究,2009(1).—40—41.

(10)再论音乐文献学/郭小林//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1).—128—132.

(11)音乐文献学的两点思考:兼与孙晓辉《音乐文献学的古典与现代》商榷/宋显彪//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1).—82—84.

(12)20世纪中国音乐文献学研究概述/陈建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2).—20—30.

(13)音乐文献学的古典与现代/孙晓辉//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3—13.

(14)1985年以来我国音乐文献学研究综述/单亚莉//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2).—67—71.

(15)音乐文献导论/孙国忠//音乐研究,2003(2).—59—67.

(16)当代音乐学中音乐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对建立中国音乐文献学的初步构想/杨和平//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3(1).—75—78.

(17)古典音乐文献学漫谈/赵玉卿,郑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4).—18—21.

(18)音乐文献的特性/郭旗//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3).—42—45.

(19)建立音乐文献学学科/许勇三//音乐学习与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9(4).—2—3.

(20)反思与呼唤:漫谈许勇三先生“音乐文献学”的设想/祁光路//音乐学习与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9(4).—8—9.

(21)谈音乐文献/何平//音乐学习与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9(4).—3—5.

(22)音乐文献学和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王小盾//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4).—1—7.

1.2 学科体系研究

(1)中国音乐文献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分类体系探论/黄敏学//历史文献研究,2015(2).—227—239.

(2)关于音乐文献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想/雒有仓//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85—187.

(3)论古典音乐文献学与现代音乐文献学的融合/徐波//艺术研究,2008(3).—126—127.

(4)关于音乐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构想/郭小林//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2).—40—43;51.1.3 相关学科研究

(1)聚焦2011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景观/王惠芹//艺术教育,2013(7).—32—33.

(2)音乐编辑学的学科定位与创新研究 评《音乐编辑学:音乐研究的交叉视阈》/谢晓娜//广播歌选,2011(3).—78—80.

(3)艺术专科文献学研究现状述要/刘斌//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1(1).—60—62.

(4)论文献目录学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影响/严可//中国教科创新导刊,2008(6).—140.

(5)关于“钢琴文献学”课程建立的思考/孙伟//大连大学学报,2002(1).—94—96.

(6)关于“钢琴文献学”的学科建立/李晓东//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2).—27—30.

(7)论钢琴文献的静态研究/郑兴三//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8(4).—43—47.

(8)钢琴文献学浅议/冯效刚//钢琴艺术,1996(2).—16—17.

(9)音乐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音乐考古学/方建军//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3).—1—8.

(10)音乐资料与音乐资料学/李石根//音乐研究,1990(1).—56—60.

1.4 读者服务研究

(1)引入“真人阅读”的可行性分析与实施方案探讨:以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郭爽//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1).—55—58.

(2)浅析音乐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冷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6).—39—41.

(3)音乐期刊的受众定位研究/张权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高等音乐院校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之探讨/刘纪纲等//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4).—164—165;172.

1.5 研究方法

(1)浅析中国音乐文献学校勘学、目录学的方法/李阳//戏曲之家,2016(6).—73.

(2)论音乐文献学:古典音乐文献梳理方法/王一涵//音乐时空,2015(15).—78—79.

(3)简论“中国音乐文献学”/赵文静//黄河之声,2010(7).—18—19.

1.6 音乐文献学史、代表人物和著述研究

(1)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郭乃安//中国音乐学,2017(1).—5—9.

(2)缪天瑞的音乐编辑思想研究:以台湾音乐期刊《乐学》为例/王阿西//人民音乐,2015(11).—61—65.

(3)2000—2014年王光祈音乐研究述评/宋显彪//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5(3).—72—80.

(4)根深叶茂 庇荫后人:记缪天瑞对我国音乐术语标准化和词典编纂工作的贡献/韩宝强//音乐创作,2014(11).—17—20.

(5)吹黄钟之律 引昆仑巨响:王光祈与中国音乐文献学/孙晓丽//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1(3).—3—6.

(6)20世纪以来朱熹文献学研究述评/江山//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9—62.

(7)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著、译作书后索引述评/景月亲//中国索引,2010(3).—38—42.

(8)朱熹音乐著述及思想研究/郑俊晖//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9)指点迷津 启迪后学:钱仁康先生的音乐辞书工作与研究/景月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1).—76—81.

(10)冯文慈先生的教学与治学:在冯先生身边学习的心得体会/修海林//中国音乐学,2007(1).—38—40;43.

(11)《1950—2000中国音乐期刊目录汇编》跋/乔建中//人民音乐,2005(8).—61—62.

(12)民族音乐学宗师:简述杨荫浏先生的艺术业绩/王明风,刘新红//中州大学学报,2005(4).—50—51.

(13)朱熹主要音乐著述的文献学研究:以《朱文公文集》为中心/郑俊晖//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关于音乐文献资料收集的谈话/李文如,周勤如//人民音乐,2001(11).—34—37.

(15)杨荫浏音乐文献工作管见/景月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4).—66—70.

(16)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缅怀许勇三教授/何平//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1).—19—20.

(17)中国音乐文献学:以杨荫浏为枢纽的两个时期/王小盾,喻意志//中国音乐学,2000(3).—13—24.

(18)二十世纪与中国音乐学: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萧梅//中国音乐学,2000(1).—60—78.

(19)从李叔同编创《音乐小杂志》看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孙继南//音乐艺术,1991(1).—22—23.

(20)任半塘、王运熙先生的音乐文献工作/王小盾//中国音乐学,1990(1).—121—125.

2 音乐文献实体研究

2.1 印刷型文献研究

2.1.1 图书研究

(1)试论音乐学之文献视点/金红莲//当代音乐,2016(17).—4—6;9.

(2)传道津梁 治学金针:读王小盾的《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卢斌玉//人民音乐,2016(6).—94—95.

(3)《梦溪笔谈》之“燕乐二十八调”文本分析(上)/李玫//中国音乐学,2016(1).—83—95.

(4)《梦溪笔谈》之“燕乐二十八调”文本分析(下)/李玫//中国音乐学,2016(2).—44—56.

(5)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十九世纪以前的中国音乐图书/宫宏宇//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6(1).—53—57.

(6)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读王小盾《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有感/马琴//北方音乐,2015(6).—198—200.

(7)知识与方法并举 理论与实践同在:读《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袁建军//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5(3).—31—33;41.

(8)“礼失求诸野”:海外留存中国音乐资料及其研究述略/宫宏宇//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5(2).—22—31.

(9)从《旧五代史乐志》看音乐文献的校勘/李晓龙,王小盾//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1).—117—122.

(10)当代中国现存古代音乐专著文献考略/许源元//黄河之声,2014(15).—57—59.

(11)潘岳《笙赋》“熟簧”之考辨/刘贝妮,孙晓辉//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1).—84—91.

(12)《北堂书钞·乐部》中的音乐文献学研究/吕玉红//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3)从《琴操》版本论音乐古籍辑佚学/王小盾,余作胜//音乐研究,2011(3).—54—64;35.

(14)《四库全书》视域下的音乐文献考略/王新红//兰台世界,2009(14).—58—59.

(15)二辨《古今乐纂》“隋代汉乐坐部”记载之伪:与王小盾教授商榷/郑祖襄//文艺研究,2009(5).—119—131.

(16)《红楼梦》中的乐人群体及其社会状况分析:兼论《红楼梦》音乐资料的研究价值/孟凡玉//红楼梦学刊,2009(3).—285—309.

(17)《四库全书》视域下音乐文献考略/陈艳//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2).—44—46.

(18)关于《古今乐纂》和音乐文献的辨伪/王小盾//文艺研究,2008(11).—82—91.

(19)《琴律说》文本解读:兼及常见的校勘错误/李玫//音乐研究,2008(5).—79—89.

(20)《唐会要》“天宝十三载改诸乐名”史料分析/郑祖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3).—12—27;37.

(21)一段伪造的音乐史料:《古今乐纂》“隋代汉乐坐部”记载辨伪/郑祖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1).—97—104.

(22)《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及其体现的音乐文献学方法/刘玉珺//中国音乐学,2007(2).—141—144;91.

(23)《隋书·经籍志》音乐书述略/郑祖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3).—65—70.

(24)《初学记》乐部资料述略:以前三个子目为例/李方元,刘张杰//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3).—20—25.

(25)从《高丽史·乐志》“唐代”看宋代音乐/王小盾,刘玉珺//中国音乐学,2005(1).—49—57;38.

(26)唐宋时期的正史乐志及其文本传统/李方元//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4(4).—136—148.

(27)隋前五部正史乐志及其文本传统/李方元//中国音乐学,2004(3).—42—54.

(28)英文音乐文献选读的尚佳范本:粗读《音乐英语》/范哲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3).—43.

(29)《新唐书·礼乐志》的史料来源/孙晓晖//中国音乐学,2003(4).—22—33.

(30)辨古今 谈编撰 谋方略:《中国音乐年鉴》第五届学术研讨会综述/项阳,张振涛//中国音乐学,1995(1).—139—144.

(31)读《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札记/阴法鲁//音乐研究,1991(1).—88—89.

(32)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述要/郭林//四川图书馆学报,1990(5).—63—68;16.

(33)《汉书·艺文志》中的音乐书/郑祖襄//音乐学习与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7(3).—18—19.

(34)幸存于世的唐代音乐专著/刘再生//人民音乐,1985(8).—40—42.

2.1.2 期刊研究

(1)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综述/蔡莹莹//当代音乐,2017(7).—80—84.

(2)走向对话:期刊《音乐生活》“音乐评论”的栏目设置与思考/姜楠//音乐生活,2017(2).—88—89.

(3)《黄钟》的编辑班子、稿件、作者、专栏/周振锡//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1).—7—10.

(4)大众性音乐期刊的更名改版和发展趋势/韦杰//现代出版,2016(5).—16—19.

(5)音乐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另类”探索: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声像版》创刊一周年记/张延莉//人民音乐,2016(5).—76—78.

(6)音乐期刊的乐谱传播对音乐生产的推动/韦杰//音乐传播,2016(4).—76—83.

(7)“音乐分析”新动向:以A&HCI期刊《音乐分析》(Music Analysis)为例/孙剑//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3).—30—36.

(8)音乐期刊《江苏音乐》栏目设置研究/於骏洁//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6.

(9)简析2015年音乐专业高校的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以《音乐生活》2015年期刊管窥/高倩//音乐生活,2016(3).—89—91.

(10)民国音乐期刊的传播与出版研究/石春轩子//中国出版,2016(2).—62—64.

(11)21世纪以来美国音乐(分析)理论学科新趋势研究:以《音乐理论期刊》为例/姜蕾//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1).—27—37.

(12)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期刊研究/施沫含//沈阳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13)音乐期刊中民间音乐的传播现状分析及研究:以《广播歌选》为例/张辰//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4)《音乐探索》的编辑学研究分析:以1985、1995、2005、2015(1)为例/奚劲梅//四川戏剧,2015(10).—165—168.

(15)音乐期刊《江苏音乐》栏目设置研究/於骏洁//音乐传播,2015(3).—6—12.

(16)《音乐教育》期刊对我国音乐教育的贡献/高阳//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2).—110—113.

(17)音乐期刊不会消亡之一证/徐婧//大众文艺,2015(2).—269.

(18)音乐期刊的基本界定与分类方法/刘春晓//音乐天地,2014(5).—59—61.

(19)《音乐研究》的“三部曲”:兼论陈荃有办刊创新思维的砥柱作用/刘再生//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4(3).—21—27.

(20)《乐风》(1940.1—1944.6)研究/汤斯惟,张小梅//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4(3).—79—86.

(21)中国留美学生与音乐期刊、音乐社团:20世纪上半叶的“新音乐”文化建设/何洪禄//音乐传播,2014(2).—41—52.

(22)《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张雯雯//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23)《新音乐》期刊研究/吴紫娟//音乐时空,2013(12).—97.

(24)“作者”是音乐期刊生成主体之一/刘春晓//音乐时空,2013(12).—45—48.

(25)民国时期四种同名《音乐杂志》办刊比较研究/李宝杰//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3(4).—16—26.

(26)音乐期刊的历史回眸:20世纪20年代中国音乐刊物/杨海虹//编辑学刊,2013(3).—73—76.

(27)历史的记忆 记忆的历史:建国前我国音乐期刊的发展轨迹与意义评判/郑晓丹//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3(3).—99—104.

(28)《音乐教育》杂志研究/林媛//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1).—101—109.

(29)中国近现代音乐期刊研究述评/刘晨//人民音乐,2011(4).—84—87.

(30)《民族音乐》阅评/侯瑞云//民族音乐,2011(1).—16—17.

(31)从《音乐天地》改刊看音乐期刊的发展趋势/吕品//人民音乐,2008(2).—84—86.

(32)《音乐生活》历史沿革/林成敦//音乐生活,2007(5).—65—66.

(33)打造音乐期刊品牌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张永权//民族音乐,2007(1).—4.

(34)欧美音乐期刊的历史与发展简述:摘译自《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2001版)/张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1).—119—128.

(35)浅谈音乐期刊的定位和发展/南飞雁//北方经济,2003(10).—49—50.

(36)音乐外文期刊文献的资源运用/倪军//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2(1).—90—93.

(37)现实文化视野中音乐理论期刊的缺失/李宝杰//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3).—45—51.

(38)一个读者的视角:音乐期刊的困境与出路/许宏佳//音乐世界,1996(2).—33—34.

(39)关于《交响》(1982—1994)论文的引文分析/景月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4).—68—70.

(40)《交响》1982—1992年发表论文之作者群分析/邢素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2).—71—72.

(41)我国近代“音乐期刊”简介/巩成国//音乐天地,1994(10).—10.

(42)促进音乐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热烈祝贺《音乐探索》创刊十周年/王世德//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3(4).—5—7.

(43)中国20世纪上半叶音乐期刊编年纪实/吕金藻//艺圃,1993(2).—40—45.

(44)关于确定音乐核心期刊问题的探讨/郭林//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2(2).—70—75.

(45)莱茵黄金出版公司《钢琴》/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2).—119—120.

(46)国际的《音乐学研究杂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1).—119—120.

(47)美国的《大声唱!》杂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4).—116—117.

(48)我国台湾省的《音乐月刊》/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3).—119—120.

(49)美国的科际音乐理论杂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2).—119—120.

(50)一本浅显的音乐杂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1).—119—120.

(51)美国的《长笛谈》/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4).—108—109.

(52)美国的《钢琴与键盘》/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3).—111—112.

(53)英国的《斯特拉迪》/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105—106.

(54)美国的《音乐教育研究杂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1).—111—112.

(55)《皇家音乐学会会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4).—108—109.

(56)德国的《音乐研究》/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3).—108—109.

(57)《国际音乐人》/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2).—102—103.

(58)美国出版的《音乐中国》/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1).—105—107.

(59)美国出版的《长风乐讯》/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4).—100—101.

(60)日本的《邦乐之友》/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3).—111—112.

(61)美国的《器乐家》/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2).—106—107.

(62)耶鲁的《音乐理论杂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104—105.

(63)国外音乐杂志一勺(上)/康荣//音乐爱好者,1998(5).—22—23.

(64)国外音乐杂志一勺(下)/康荣//音乐爱好者,1998(6).—20—21.

(65)《美国音乐》/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4).—96—97.

(66)哥伦比亚大学《当今音乐学》/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3).—101—102.

(67)美国的《键盘乐器》/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2).—99—100.

(68)康奈尔大学的《亚洲音乐》/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1).—95—96.

(69)英国的《歌唱家》/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4).—86—87.

(70)国际型的《新音乐研究杂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3).—89—90.

(71)英国的《音乐学者》/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2).—89—91.

(72)匹兹堡大学的《维奥尔交流》/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1).—88—90.

(73)日本的《音乐艺术》/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4).—84—86.

(74)《北欧之音》/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3).—86—88.

(75)英国的《音乐与文学》/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2).—89—90;47.

(76)MLA的《音符》/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1).—86—88.

(77)瑞士的《当代音乐评论》/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3).—86—87;29.

(78)美国的《SEM通讯》/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2).—81—82.

(79)新出炉的《今日早期音乐》/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1).—82—83;81.

(80)东山再起的《音乐学档案》/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4).—85—86.

(81)克罗地亚的《国际音乐美学与音乐社会学评论》/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3).—92—93.

(82)得州大学的《拉丁美洲音乐评论》/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2).—87—89.

(83)《加拿大音乐人》/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1).—84—86.

(84)UMBC的《民族音乐学进展报告》/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Z1).—179—181.

(85)《美国弦乐教师》/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4).—77—78.

(86)超长寿的《音乐时代》/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3).—82—83.

(87)已成为历史的《苏联音乐》/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4).—116—117.

(88)美国的《歌唱研究与应用声乐教学杂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3).—128—129.

(89)《美国音乐教师》/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2).—74—75.

(90)《音乐世界》/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1).—101—102.

(91)美国的《民族音乐学》/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4).—117—118.

(92)《波兰音乐》/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3).—90—91.

(93)莱顿出版的《磬》/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2).—91—92.

(94)日本的《季刊邦乐》/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1).—82—83.

(95)IMS的《音乐学学报》/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4).—91—92.

(96)美国的《音乐季刊》/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3).—90—91.

(97)德国的《新音乐杂志》/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2).—81—82.

(98)英国的《古典音乐》/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1).—96—97.

(99)美国出版的《中国音乐》/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4).—93—94.

(100)《音乐生活》/徐康荣//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3).—83.

(101)对目前音乐期刊的一些意见/翔凤//人民音乐,1985(5).—28—29.

(102)我国最早的音乐期刊:李叔同编《音乐小杂志》/孙继南//人民音乐,1985(3).—57—58.

(103)关于李叔同编《音乐小杂志》的补正/孙继南//人民音乐,1985(5).—35.

2.1.3 报纸研究

(1)“文革”时期《人民日报》音乐文论研究/刘志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美国报纸音乐评论解读/傅显舟//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4(4).—244—248.

(3)《申报》音乐资料选辑之一上海音乐学院部分(下)/陈正生辑录//音乐艺术,2001(3).—28—33;48.

(4)《申报》音乐资料选辑之一上海音乐学院部分(上)/陈正生辑录//音乐艺术,2001(2).—46—50.

(5)十年《申报》音乐资料整理、分类及其作用探究/王明辉//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6)艰辛而美丽的开拓:《中小学音乐报》创刊百期述评/刘宝田//人民音乐,1990(3).—42—43.

2.1.4 工具书研究

(1)中国古代音乐书目考辨数则:以《中国音乐书谱志》为中心/郑俊晖//音乐研究,2015(5).—42—51.

(2)民国音乐文献保护的良好开端:《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简评/景月亲//人民音乐,2015(10).—92—9.

(3)博弋钩沉 存史致远:《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书评兼及《民国音乐文献集成》编纂/孙晓辉//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1).—151—159.

(4)学位论文资料书后索引编制探微:以《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为例/景月亲//中国索引,2015(1).—20—23.

(5)我们到底有多少“剧种”:对戏曲工具书中有关数据的分析/海霞//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4(2).—13—16.

(6)音乐文献外译:语言学对策三议:兼及对《中国音乐辞典》(英文版)的建议/汤亚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3).—25—31.

(7)两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国”条目比较研究(上)/孙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2).—134—139.

(8)两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国”条目比较研究(下)/孙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3).—135—140.

(9)音乐书目的典范之作:《中国音乐书谱志:先秦—1949音乐书谱全目》解读/景月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1).—107—112.

(10)《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的几处勘误/金建民//人民音乐,2014(2).—92—93.

(11)从年鉴学派《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撰与出版的意义/洛秦//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2014(1).—167—170.

(12)透过《中国新音乐年鉴》审视音乐院校在当代音乐文化事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贾国平//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1).—171—174.

(13)推动中国当代艺术音乐发展的创意工程:《中国新音乐年鉴》书评/代百生//人民音乐,2013(5).—88—89.

(14)刘朴安音乐辞典的分析结论/苏子龙//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1).—296—299.

(15)刘朴安音乐辞典抄袭的蛛丝马迹/苏子龙//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0).—317—319.

(16)不知所云的刘朴安之音乐辞典/苏子龙//商业文化,2011(9).—340—342.

(17)中西的碰撞:论《中国音乐词典》与《牛津简明音乐辞典》的比较/靳晶//北方音乐,2009(12).—10—11.

(18)亟待重新认识的中国第一部音乐辞典:《音乐辞典》/马海平//音乐天地,2008(11).—39—42.

(19)漫步音乐书林:评《中国音乐理论书目大全:1949—1999》/景月亲//人民音乐,2008(5).—90—91.

(20)简析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国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3).—50—55;49.

(21)《外国音乐辞典》声乐条目的解读/孙晨//音乐天地,2004(5).—53—55.

(22)音乐工具书的新葩:评《音乐百科词典》/景月亲//音乐研究,2002(3).—101—102.

(23)商榷与补正:《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中文版翻译上的不足/张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3).—89—96.

(24)英国音乐年鉴评析/李天英//年间信息与研究,2001(3).—56—58.

(25)1980年以来我国出版的音乐工具书概观/景月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1).—62—64.

(26)关于《牛津简明音乐辞典》译本中的一些错误/陈敏//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7(1).—42—46.

(27)《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非西方音乐民间音乐术语索引介绍/王富民//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4).—73—75.

(28)音乐工具书指南(外文部分)/陈家驹,赵媛风//音乐学习与研究,1993(Z1).—122—128.

(29)音乐工具书指南/陈家驹,赵媛风//音乐学习与研究,1993(3).—61—64.

(30)川音图书馆《报刊音乐资料索引》的编制过程和特点分析/阮丽山//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2(4).—77—78.

(31)我观《中国音乐年鉴》/牛龙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0(3).—59—62.

(32)宏大的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读后/厉一//音乐研究,1990(1).—100.

(33)一部兼有实用价值、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长卷:称道《中国音乐年鉴》的编辑出版/厉声//人民音乐,1989(4).—46—47.

(34)一部抄袭合成的音乐辞典/石里//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86(3).—68—70.

2.1.5 乐谱研究

(1)论乐谱版本选择的重要性:基于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的思考/毕丹//当代音乐,2017(7).—97—98.

(2)浅谈钢琴乐谱版本的文化内涵:以巴赫创意曲为例/王欣然//音乐大观,2013(2).—111—112.

(3)浅谈乐谱版本的适用性及文化内涵:兼议近年国内“钢琴乐谱版本”研究/王欣然//人民音乐,2011(5).—44—47.

(4)版本与演奏问题研究:以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的不同版本为例/谢贝妮//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5)乐谱的解放:“具体乐谱音乐(Musique Concrete Partitionale)”的引论/温展力//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5(2).—108—111;143.

(6)乐谱与音响资料版本现象探微/景月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1).—60—64.

(7)散页乐谱特殊版本的版式与功用/郭小林译//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4).—36—40;46.

(8)“音乐会”的谱本统计及相关问题:冀京津笙管乐种研究之一/乔建中等//音乐研究,1997(2).—88—100.

(9)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文化特点及其两例古谱/黄翔鹏//音乐研究,1991(4).—5—8.

2.1.6 其他研究

有关音乐作品手稿、学术规范和暂无明确分类的内容入此。

(1)音乐学术论文“中图分类号”的标引现状及对策研究/郭爽//信息资源建设,2017(2).—60—65.

(2)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一)/周勤如//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4).—12—13.(www.xing528.com)

(3)要重视书评和音像评论的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二/周勤如//黄种(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2).—25—28.

(4)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应该进一步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三/周勤如//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2).—26—32.

(5)音乐批评学我见:关于音乐学术的通信之四/周勤如//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1).—95—99.

(6)“民族音乐”及其几个相关的概念:编辑琐记之一/蔡际洲//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2).—37—39.

(7)音乐学术论文中的“重复”现象:编稿琐记之二/蔡际洲//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66—70.

(8)也谈注释、参考文献的规范化问题:编稿琐记之三/蔡际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2).—62—66.

(9)音乐学学术规范论略/蔡际洲//音乐研究,2004(2).—5—17.

(10)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关于学术规范的审视与学术创新的反思/蔡际洲,许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191—202.

(11)新时期音乐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论争述评/黄明娥//中国校外教育,2015(27).—22.

(12)声乐论文的学术规范与理论创新:“‘珠江·恺撒堡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论文评选”述评/刘大巍//歌唱艺术,2013(12).—25—28.

(13)中英文音乐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之比较:从音乐论文写作类文献谈起/陈佳//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14)音乐学术规范述评/黎莉//神州,2012(21).—204.

(15)高校音乐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问题之我见:综述训练方法及其信息素养教育/李兵//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16)对音乐学学术规范的思考:读蔡际洲《音乐学学术规范论略》有感/杨迎//大众文艺,2010(12).—58—59.

(17)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的导航:《音乐学文论写作》评介/贾波//丽水学院学报,2010(1).—125—128;124.

(18)“重写音乐史”讨论中应遵守学术规范/乔邦利//人民音乐,2009(7).—32—33.

(19)新时期音乐学术创新与规范论争述评/乔邦利//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2).—9—21.

(20)从音乐论文退稿理由谈选题和学术规范/彭莉佳//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2).—91—98.

(21)音乐学术与规范建制:回顾、思考与建议/杨燕迪//音乐研究,2003(4).—71—75.

(22)音乐学研究与学术规范/孙国忠//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3).—13—16;21.

(23)当代音乐学的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居其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1).—31—35.

(24)论文摘要与关键词常见问题缕析:音乐期刊编辑札记之一/张津波//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2).—74—77.

(25)学术规范与文后参考文献标注/景月亲//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2(1).—12—14.

(26)近年来音乐论文写作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景月亲//人民音乐,2001(3).—20—23.

(27)关于音乐论文形式特征的完整性/郭小林//中国音乐学,1996(4).—22—28.

(28)以“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音乐史研究的成功实践:《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述评/宋永全//音乐创作,2017(3).—125—127.

(29)香港中文大学所藏粤剧剧本文献概述/李继明,周丹杰//文化遗产,2017(1).—86—96.

(30)宋代文人的音乐生活与空间体验:以《全宋诗》音乐资料为例/张祎,康瑞军//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7(1).—46—50.

(31)四川羌族音乐文献综述/肖霄//音乐时空,2016(5).—17—18.

(32)燕语怀旧春思曲 西风踏雪长恨歌:上海音乐学院“黄自先生诞辰110周年珍贵手稿文献纪念巡展”活动综述/韩斌//人民音乐,2016(2).—52—54.

(33)古代音乐史文献校勘示例:兼论音乐文献学/田君//儒藏论坛,2016(0).—248—257.

(34)音乐手稿的历史、研究与典藏/韩斌,孙剑//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4).—84—95.

(35)论音乐口述史的概念、性质与方法/单建鑫//音乐研究,2015(4).—94—103.

(36)先道时期的音乐资料初研/肖珺//歌海,2014(5).—23—26.

(37)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现状/朱婷//大众文艺,2013(12).—62—63.

(38)我对音乐期刊的真情实感/杨瑞庆//音乐生活,2013(9).—66—69.

(39)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建议/朱婷//音乐时空,2013(6).—56—56.

(40)图书馆馆藏印章佐证 武汉音乐学院多源汇流的校史/孙晓辉//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4).—139—146.

(41)香港音乐特藏:十年建设与回顾/郑学仁//公共图书馆,2013(1).—3—12.

(42)域外汉文音乐文献述要(上):越南韩国篇/王小盾//中国音乐学,2012(2).—85—99.

(43)域外汉文音乐文献述要(中):日本篇/王小盾//中国音乐学,2012(3).—50—61;115.

(44)域外汉文音乐文献述要(下):乐书目录篇/王小盾//中国音乐学,2012(4).—33—46.

(45)唐代笔记小说中的音乐史料/徐元勇//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1(4).—42—49.

(46)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的基本类型/郑俊晖//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4).—99—102.

(47)岭南音乐资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吴春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3).—59—62.

(48)钢琴文献的范畴及其应用探论/程诗//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9)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考略/朱黎光//兰台世界,2009(8).—64—65.

(50)西北地方文化典籍研究中的音乐文献开发述评/刘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42—144.

(51)略论中国音乐文献的分期与特点/雒有仓//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3).—26—31.

(52)古代音乐文献目录源流考/左平熙//档案,2009(2).—30—32.

(53)道教典籍:亟待开发的音乐资料宝库/蒲亨强//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1).—44—46.

(54)古代音乐文献目录之演变轨迹探究/朱黎光//兰台世界,2008(24).—56—57.

(55)西南地方音乐文献的类型及研究意义/宋显彪//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4).—73—76.

(56)音乐文献与诗文教化/于瑞华//音乐天地,2008(3).—57—59.

(57)中国及亚洲音乐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角:日本的音乐资料及其研究成果/赵维平//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2).—95—101.

(58)中国音乐研究的重要史料:清代笔记/徐元勇//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4).—28—37.

(59)中国音乐文献目录嬗变的四个阶段/郑俊晖//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1).—59—63.

(60)朝鲜半岛的古代音乐和音乐文献/王小盾//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14—25;13.

(61)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总述/汪毓和//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5(1).—28—37.

(62)音乐研究的重要史料:明清笔记/徐元勇//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2).—74—81.

(63)音乐学研究与文献/陈铭道//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2(3).—1—12.

(64)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赵维平//音乐研究,2002(1).—89—95.

(65)中日古代乐谱比较述略/徐元勇//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1(3).—11—16.

(66)谈谈音乐文献资料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韦杏鼓//艺术探索,1998(3).—87—88.

(67)“音乐灰色文献”简述/宋显标//四川图书馆学报,1994(5).—63—64.

(68)《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总序/吕骥//音乐研究,1992(3).—3—8.

(69)音乐文献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张林元//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9(S1).—83—84.

(70)李斯特书信选(一)/关伯基,胡其鼎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2).—46—50.

(71)李斯特书信选(二)/关伯基,胡其鼎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3).—61—65.

(72)李斯特书信选(之三)/关伯基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2).—52—58.

(73)李斯特书信选(之四)/关伯基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3).—57—62.

(74)李斯特书信选(之五)/关伯基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3).—72—81.

(75)李斯特书信选(之六)/关伯基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1).—63—68.

(76)李斯特书信选(之七):李斯特与瓦格纳的《罗亨格林》/关伯基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2).—64—68.

(77)李斯特书信选(之八):李斯特与安东·鲁宾斯坦/关伯基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4).—78—83.

(78)李斯特书信选(续完)/关伯基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Z2).—85—93.

2.2 非印刷型文献

(1)“中国之莺”的“青春之歌”:历史音频中的表演史研究,以周小燕先生为例/韩斌,钱仁平,史微//音乐艺术,2015(2).—30—43.

(2)浅谈音像资料在专业艺术院校教学中的作用/王丽芬//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5).—26—27;30.

(3)按下录音键:杨荫浏、李元庆与音响资料的建设/张振涛//中国音乐学,2010(1).—15—29;46.

(4)谈谈音乐院校的非书资料/吴亮花//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2).—102—103.

(5)网上音乐学术资源及评价方法/洪颖//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3).—78—80;20.

(6)音响资料是活的音乐文献/赵世媛//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2).—76—77.

(7)音乐数字图书馆初探/黄敏等//图书馆自动化,1999(5).—3—5;23.

(8)对建设中国民族音乐WEB数据库的探索/武军//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9(2).—5—7.

(9)电脑工作人脑思考:介绍联邦德国埃森大学音乐数据库/王森//人民音乐,1990(3).—52—53.

(10)声象资料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姜岩松//图书馆,1986(6).—19—23.

3 音乐文献工作研究

音乐文献数据库建设内容,入以下有关类目。

3.1 整理与揭示

(1)当代音乐剧分类问题/傅显舟//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7(1).—12—15.

(2)从“曲牌索引及其统计系统”探梳传统音乐曲牌名称的“一曲多变”/程晖晖//人民音乐,2016(11).—70—73.

(3)音乐类外文音像资料著录问题的探讨/白云超//图书情报导刊,2016(10).—36—38;44.

(4)对音乐家口述资料采录的迫切性及相关问题/陈荃有//人民音乐,2016(5).—70—72.

(5)音乐学术论文标题的汉英翻译研究/刘芳菲//天津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6.

(6)少数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整理、归类与传播:基于数据库建设视角/宋小朱//贵州民族研究,2016(2).—73—76.

(7)魏晋时期音乐史综述:以近20年关于魏晋时期核心音乐期刊研究整理为例/何蓉蓉//音乐时空,2015(8).—81—82.

(8)音乐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学术表达需要高技术标准的支持:听刘桂鹏、魏小石讲座有感/祁宜婷//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159—160.

(9)中国音乐文献(文字、语言)翻译发展研究/陈锴娴//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0)传统音乐曲牌统计及相关问题/程晖晖//中国音乐学,2015(2).—108—115.

(11)学位论文资料书后索引编制探微:以《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为例/景月亲//中国索引,2015(1).—20—23.

(12)音乐期刊书目情报服务的探讨/董讯//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1).—128—130.

(13)音乐口述史的个案研究:以松阳高腔口述剧本的整理、挖掘、分析为例/杨和平,葛兆远//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1).—80—86.

(14)西汉后期音乐文献整理及其总结/陈丽平//职大学报,2014(4).—24—27.

(15)“文革音乐”口述史资料整理与研究/熊晓辉//文化艺术研究,2014(4).—65—76.

(16)传统音乐曲牌索引的学术历程、范围依据和基本内容/程晖晖//中国音乐学,2014(3).—103—109.

(17)谈音乐文献资料收集与钢琴作品分析及演奏的关系/张海霖//音乐天地,2014(2).—50—52.

(18)敦煌乐舞艺术研究资料索引/景月亲//中国索引,2014(3).—31—43.

(19)敦煌乐舞艺术研究资料索引(续)/景月亲//中国索引,2014(4).—39—46.

(20)敦煌乐舞艺术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景月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3).—37—41.

(21)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资料搜集与整理的思考/李英//大众文艺,2012(8).—169.

(22)音乐文献翻译漫谈/左勉//艺海,2012(4).—34—35.

(23)术语与思维:中国音乐文献翻译问题/钟思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3).—32—36.

(24)音乐类外文原版非书资料编目问题/李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9).—57—58;61.

(25)音乐文献编目工作特点浅析/高萍//图书馆学刊,2011(3).—57—58;93.

(26)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吕婧//图书馆界,2010(3).—73—75.

(27)浅谈西文乐谱编目的特点/李朝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94—95.

(28)从音乐期刊英文目录论中国音乐词语的英译/孙佳怡//中国音乐学,2010(1).—136—144.

(29)音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对英语音乐文献翻译理论的思考/陈然然,杨健//黄河之声,2009(19).—18—21.

(30)音乐院校图书馆编目工作探讨/周艳//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1).—18—19.

(31)当代中国音乐文献的收集整理/陈薇//档案,2009(5).—47—49.

(32)西北地方文化典籍研究中的音乐文献开发述评/刘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42—144.

(33)音乐记忆:整理岷县80小时民间音乐录音带的思考/姚艺君,肖璇//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9(1).—53—56.

(34)中国机读格式中音乐字段的比较/朱海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3).—205—206.

(35)音乐学院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理性思考/朱海燕//情报探索,2008(6).—106—108.

(36)音乐学院非书资料的编目/朱海燕//图书馆,2008(4).—119—121.

(37)中国当代音乐期刊的分类/刘春晓//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2).—85—96.

(38)音乐文献编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朱海燕//图书馆论坛,2008(2).—101—103.

(39)西北地方音乐文献开发述评/刘慧//中国经贸导刊,2008(14).—27.

(40)外语类音乐文献的编目探索/朱海燕//图书馆建设,2008(7).—85—86;89.

(41)星海音乐学院小语种音乐文献编目探讨/朱海燕//情报探索,2008(5).—101—103.

(42)浅谈音乐专业资料室文献资料收集/苏改芸//昌吉学院学报,2006(2).—86—88.

(43)索引学视野中的乐谱文献工作/景月亲//中国索引,2004(4).—30—33.

(44)编制歌曲索引的体会/单亚丽//中国索引,2004(4).—28—30.

(45)《隋书·律志》中的古佚乐书辑录/孙晓晖//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3).—22—28;42.

(46)关于乐谱在计算机编目中的统一题名问题/张丽蓉//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4).—95—97;103.

(47)论音乐文献计算机编目的特点/郭小林//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3).—37—42.

(48)我国音乐期刊论文标注信息的考察与分析/景月亲//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62—66.

(49)统一译名的别议与杂谈/孟酋//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4).—49—52.

(50)专业音乐图书馆分类体系研究(续)/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4).—83—91.

(51)浅议音乐音响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熊成伟//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4).—82—83;86.

(52)专业音乐图书馆分类体系研究/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4).—55—64.

(53)音乐音响资料编目著录初探/季强//山东图书馆季刊,1996(4).—62—64.

(54)论音乐期刊文献分析著录及其目录组织/陈琦//中国音乐学,1994(4).—109—116.

(55)图书馆声像资料的管理与利用/孙燕青//山东图书馆季刊,1993(4).—49—50.

(56)音乐文献资料的分析著录与类目设置/陈琦//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4).—76—79.

(57)我国音乐核心期刊测定尝试/陈达波,张丽蓉//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2(2).—76—79.

(58)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对建国以来音乐文献翻译的回顾与思考/金经言//中国音乐学,1991(4).—98—107.

(59)乐谱著录纵横谈/施大文//图书馆学刊,1988(2).—9—12.

(60)中外文非书资料分类目录的混合排列/新董华//四川图书馆学报,1987(6).—50—51.

(61)论音乐资料的分类编目/张铸行//图书馆学研究,1987(5).—108—110.

(62)关于“非书资料分类法”的探讨/阿伦娜//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4).—176—185;189.

(63)乐谱著录之我见/郭林//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5(2).—81—83.

(64)浅论非书资料的著录/季中//河南图书馆学刊,1985(1).—53—55.

3.2 组织与管理

(1)网络音乐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魏海霞,高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76—78.

(2)艺术类图书排架管理对策/王若亭//艺术科技,2016(11).—328.

(3)音乐家手稿保护与音乐文献典藏:“饶余燕音乐数据库”构想与实施/刘荣弟//人民音乐,2016(8).—60—63.

(4)音乐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另类”探索: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声像版》创刊一周年记/张延莉//人民音乐,2016(5).—76—78.

(5)新疆民歌改编作品乐谱索引及其数据库建设研究/吴委强//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6)浅论高校音乐资料的管理趋向/王怡//才智,2015(27).—92.

(7)活态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马英珺//图书情报工作,2015(22).—84—87.

(8)艺术类图书管理方法探析/韦锦//图书馆建设,2015(7).—42—45.

(9)传统音乐档案的介质保护及其协作策略/阿兰·伯德特著,郭翠潇译//民间文化论坛,2015(6).—28—32.

(10)“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与“数字化的音乐资源”:由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引发的思考/滕腾//音乐传播,2015(3).—50—54.

(11)加强音乐资料管理的思考/刘冰荣//艺术科技,2014(8).—116;118.

(12)东北民间音乐数据库建设初探/吴海媛//图书馆学研究,2014(6).—51—54.

(13)三江地区民间音乐数据库的建设探究/赵晓军//艺术教育,2014(4).—71.

(14)乐谱的网络检索探析:以“国际乐谱图书馆”为例/欧阳继梅//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1).—91—93.

(15)专业音乐图书馆录音文本馆藏新策略/吴江华,叶波//大众文艺,2013(16).—198—200.

(16)特色数据库内容揭示刍议:以西北民族音乐学术资源数据库为例/景月亲//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4).—27—29;74.

(17)美国斯坦福大学音乐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与启示/吴旭//图书与情报,2013(2).—65—68.

(18)从A&HCI音乐期刊目录看中国音乐学科的国际化建设/喻辉//人民音乐,2013(2).—77—79.

(19)数据库著作权问题分析及其风险规避/吴明春//图书馆学刊,2013(1).—7—9.

(20)乐谱索引及其数据库建设:以《馆藏多媒体声乐曲目数据库》为例/单亚莉,景月亲//中国索引,2013(1).—30—34.

(21)岭南音乐数据库建设与服务研究/温带宝//图书馆学研究,2012(16).—43—46.

(22)潮州音乐数据库建设探讨/余少萤//艺海,2012(6).—46—47.

(23)中国现代音乐资料库的建设与思考/马英珺//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2(3).—232—235.

(24)民族地区特藏文献数据库建设与实践/赵剑锋//图书馆界,2012(2).—20—23.

(25)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以《萧友梅档案》为例/钱仁平,肖阳//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2).—38—50.

(26)异中之同?同中之异?本土音乐资料的收集、建立与共享: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中国乐器收藏目录》计划为例/郭欣欣,蔡灿煌//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1).—176—181.

(27)浅谈艺术图书馆中文期刊的排架方法及典藏服务/冷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4).—66—68.

(28)漫步音乐世界: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评介/单亚莉//图书馆建设,2011(8).—46—49.

(29)开启馆藏文献宝库的金钥匙:《馆藏声乐教学曲目数据库》评介/景月亲//中国索引,2011(4).—54—56.

(30)基于知识服务的歌剧《唐璜》专题数据库建设与研究/景月亲,单亚莉//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3).—137—140.

(31)艺术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研究初探/訾慧萍//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89—190.

(32)多校区背景下的音乐学院图书馆建设/吴亮花//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2).—183—185.

(33)艺术类图书排架管理的难题与对策/姜春义//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3).—15—17.

(34)关于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数据库的若干思考/曹章琼//人民音乐,2010(8).—40—42.

(35)乐谱文献用户需求与服务创新探索:从曲目索引编制到数据库建设/景月亲//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5).—78—81.

(36)我国主要音乐艺术专业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纵览及展望/朱同,李小戈,陈亮//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3).—121—126.

(37)“信息数据库建设”对抢救河南曲艺的作用/冯建志//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技版),2010(2).—9—10.

(38)我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组织与建设/马英珺,高岩//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0(2).—190—191.

(39)乐谱特色文献建设及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以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景月亲//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刊,2009(4).—51—53;76.

(40)中国古老音乐文化与现代科技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创新:关于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袁静芳//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4).—31—36.

(41)对音乐院校图书馆音像资料库建设的设想/林凤//科技情报与开发,2008(35).—25—26.

(42)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图书管理之“巧”/余跃//医学信息,2008(8).—1342—1344.

(43)拓展文献资源开发面 构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史料系统/王军//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8(1).—115—119.

(44)音乐乐谱文献资源建设初探/单亚莉//当代图书馆,2007(4).—27—29.

(45)浅议高校艺术图书分馆的期刊管理/徐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8—79.

(46)专业音乐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贾巍//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7)高校音乐资料的管理趋向分析/杜金菊,刘海潮//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34—35.

(48)网络环境下高等音乐院校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倪军//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1).—78—80.

(49)世界民族音乐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靳婕//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6(1).—166—169.

(50)建立高校共享音乐数据库的构想/康长河//艺术教育,2005(2).—73;29.

(51)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李敬民//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97—100.

(52)浅谈艺术类图书排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黄正良//大理学院学报,2002(5).—88—89.

(53)音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初探/倪军//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1).—79—81.

(54)略论音乐特色文献的标准化管理/高罗娃//怀化师专学报,2000(3).—111—112.

(55)音乐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管理模式/高颉//艺术教育,1998(3).—27—29.

(56)艺术类图书管理之浅见/苏晓燕//图书馆建设,1995(3).—59.

(57)关于加强音乐资料管理的几点设想/于丽荣//艺圃,1994(4).—83.

(58)音乐文献管理计算机化: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介绍/姚进//中国音乐学,1993(2).—88—90.

(59)实现音乐专业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李久玲//中国音乐学,1993(2).—86—87.

(60)有关音乐文献计算机管理的一些问题/陈敏//中国音乐学,1993(2).—84—86.

(61)高师音乐系科资料室的室藏结构/高罗娃//怀化师专学报,1991(4).—103—106.

(62)音像资料库要体现军艺特色/吴兰,丽芳,华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1).—82.

(63)对艺术类图书排架的思考/李成龙//高校图书馆工作,1989(4).—40—41.

(64)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黄翔鹏//中国音乐学,1987(4).—4—21.

(65)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录音资料的管理与服务/张铸行//江苏图书馆学报,1985(4).—53—57.

3.3 传播与利用

(1)“宅时代”下音乐期刊的出版策略/郝方//新闻战线,2014(9).—125—126.

(2)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刘冰荣//北方音乐,2014(9).—180.

(3)音乐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马琳//人民音乐,2014(9).—64—68.

(4)走进音乐的殿堂:“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检索应用研究/景月亲//中国索引,2014(2).—22—27.

(5)计算机网络中音乐资料的检索与利用/张丹//北方音乐,2014(1).—56—57.

(6)图书馆唱片收藏与利用:以上海图书馆馆藏唱片数字化为例/林琳//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8).—20—22.

(7)中国音乐期刊乐谱传播的栏目化与社会功能/韦杰//音乐传播,2013(3).—15—25.

(8)中国大陆音乐期刊的乐谱传播概览/韦杰//音乐传播,2013(1).—57—65.

(9)音乐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途径/单亚莉,张丽//图书馆情报研究,2011(2).—45—48.

(10)音乐文献资料的特点及获取/程诗//大众文艺,2010(21).—16—17.

(11)音乐教育专业文献检索及分析/韩薇//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12)信息条件下音乐资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宋萍//中国成人教育,2007(12).—86—87.

(13)试论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音乐期刊信息的开发利用/胥必海//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S2).—112—114.

(14)计算机互联网络媒体的音乐传播优势/聂芳//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6(1).—149—152.

(15)浅析高等音乐院校图书馆机读目录的专业特色/董讯//图书情报论坛,2005(2).—34—35.

(16)师范院校图书馆音乐资料的开发利用/左建新//现代情报,2003(4).—93;95.

(17)网上中文音乐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检索/高岩//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3(1).—107—110.

(18)数字音乐文献信息的获取/宋显彪//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2(3).—82—85.

(19)音响资料的利用与比较研究/林靖//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149—150.

(20)略论音乐文献著录标准的实施与利用/马东霞//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3).—49—50.

(21)综合性数据库音乐期刊检索/[美]米歇尔·科尔比著;郭小林译//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4).—49—53.

(22)音乐期刊及其资源开发/王富民//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3).—68—69.

(23)音乐大学生的情报教育:一种概念体系/A·马佩尔,郭小林//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8(2).—71—75.

(24)音乐院校图书馆目录特点及使用指导/郑键//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6).—47—48.

(25)谈音乐期刊文献的开发利用/童小燕//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Z2).—128—132;127.

(26)音乐专业文献的检索与利用/林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4).—124—127.

(27)音乐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基本构想/胡扬吉//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1).—71—72;61.

3.4 标准与方法

(1)试析提高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利用率的对策/郭小林,宋显彪//经济研究导刊,2013(23).—265—266.

(2)从乐谱分类排架谈《中图法》(第5版)歌曲及戏剧类目的设置/单亚莉//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7).—74—76.

(3)《中图法》第5版音乐类目(J6)刍议/景月亲//图书馆论坛,2011(4).—125—128.

(4)再论音乐文献辨伪的原则和方法/王小盾//文艺研究,2010(5).—105—117.

(5)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音乐研究/李姝//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9(4).—50—52;32.

(6)《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音乐类J6问题探讨/景月亲//图书馆建设,2009(3).—43—45.

(7)音乐期刊研究方法/殷志华//发展,2008(6).—65—66.

(8)《中图法》(第4版)音乐类目问题探讨/刘恋//图书馆建设,2005(1).—60—62.

(9)《中图法》第4版“音乐类”修订之得失/张丽蓉//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5).—32—34.

(10)对《中图法》第四版音乐类目设置的探讨/呼德福//图书馆杂志,2000(11).—33—34.

(11)收集西方音乐史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余丹红//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2).—73—75;78.

(12)音乐图书馆协会为音乐工具书的编辑制定的规则/大卫·亨特,郭小林//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6(3).—72—80.

(13)关于高等音乐院校音响资料著录问题:论《非书资料著录规则》中的不适用性/宋晓曼//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2).—51—53.

(14)加强音乐文献工作的标准化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高等音乐院校图书馆工作改革初探/景乐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1).—68—71.

(15)实地调查资料存储的理论及方法/伍国栋//中国音乐学,1993(4).—83—95.

(16)关于音乐图书馆统一使用分类法的意见/郭旗//中国音乐学,1993(2).—91.

(17)音乐文献与音响资料实施统一著录标准的必要性/呼德福//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2(3).—82.

(18)乐谱著录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陈敏//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1(2).—41.

(19)对于音乐专业图书馆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建议/陈敏//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1(1).—39—43.

(20)可喜的成果:七院校音乐文献分类专题研讨会述评/王嘉益//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9(2).—79—82.

(21)编制“音乐专业图书资料分类法”浅见/郭林//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8(1).—87—91.

(22)关于音乐文献工作的趋前标准化和综合标准化/郭林//四川图书馆学报,1987(1).—38—42.

(23)音乐艺术科学与音乐文献分类:兼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音乐分类/郭林//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6(2).—62—66.

3.5 新技术的应用与人员培训

(1)数字化时代中国大陆地区流行音乐运营模式初探:以网易音乐为例/王淦//当代音乐,2017(4).—86—88.

(2)图书馆馆藏音频资料数字化实践与创新/高媛//科技展望,2017(2).—230.

(3)微信公众平台在音乐院校图书馆中的运用及思考:以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史蕾//黑河学刊,2017(2).—165—166.

(4)“双重音乐”理论在图书馆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龙丽娟,邢磊//艺术评鉴,2016(3).—56—57.

(5)音乐期刊数字化问题探讨/林芳芳//新闻战线,2015(9).—191—192.

(6)音乐学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探索与实践:以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马英珺//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5(3).—193—195.

(7)西安鼓乐数字化保护的实践与思考:兼及台湾黄均人教授“音乐数位典藏计划”的启示/景月亲//人民音乐,2014(11).—68—71.

(8)小众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之路:以音乐图书为例/胡亮//编辑之友,2013(12).—27—29.

(9)历史音频修复与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以《丁善德音频计划》《谭抒真、李翠贞音频计划》为例/钱仁平,韩斌//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3(3).—72—78.

(10)浅谈音乐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的“静”与“动”/陈华//甘肃科技,2012(3).—111—112;146.

(11)高校图书馆背景音乐的实践与思考/刘阳//河北科技图苑,2007(2).—29—31.

(12)西部民族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音像文献服务工作/马翠兰//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3).—124—125.

(13)现代信息技术对音乐文献和音乐文献工作的影响/邓琪//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1(3).—74—78.

(14)音乐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孔令霞//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S1).—106—108.

(15)音乐图书馆员Internet入门:工具、文献源、当前认识/莱斯利·特劳特曼,郭小林//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0(1).—89—96.

(16)试论音乐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音乐修养/戴香//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1).—79—80.

(17)计算机在音乐期刊文献分析著录中的应用/陈琦//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4).—82—84.

3.6 资源合理布局

(1)长江流域“巴蜀—荆楚”音乐文化区划问题:运用音乐数据库资料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尝试/蔡际洲,向文//中国音乐学,2017(1).—100—109.

(2)图书馆音乐文献采购框架配置的实践与思考/呼德福//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增刊).—75—77.

(3)论民族民间音乐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呼德福//情报杂志,2000(增刊).—81—83.

(4)论音乐文献的配置与重组/周玉平//图书馆建设,1997(4).—82—84.

(5)我国音乐院校文献资源的群体优化布局和系统共享对策/胡扬吉//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2(3).—72—77.

田 慧 女,1991年出生,西安音乐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

景月亲 女,1967年出生,音乐文献学方向硕士生导师,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Research Topic Index for Music Philology

Tian Hui Jing Yueqin

Abstract:Music philology is a new discipline rising in the 1980s.It has been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nd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Scholars have accumulated a certain amoun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In this index,the literature of music philology research is sorted and compiled into an index.

Keywords:Music Philology;Index;Music Literature;Music Literature Work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