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资程序规范化:行政法视野下的研究成果

投资程序规范化:行政法视野下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现行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没有对政府投资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缺乏投资程序制度,导致高等教育投资随意性较大。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程序立法滞后,高等教育投资应有高层次的程序性规范来调整,这需要我国加强高等教育投资的程序立法。政府投资决策权涉及行政事权和财权,并不涉及组织人事权。

投资程序规范化:行政法视野下的研究成果

我国现行有关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没有对政府投资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缺乏投资程序制度,导致高等教育投资随意性较大。高等教育投资公开透明度不够,政府高等教育投资管理的封闭性很强,社会公众对政府投资活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被忽视。政府投资高等教育决策的公开透明度差,在政府投资高等教育决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参与渠道,高校与受教育者参与度不高,这容易导致高等教育投资不合理及高等教育投资的权力滥用和腐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程序立法滞后,高等教育投资应有高层次的程序性规范来调整,这需要我国加强高等教育投资的程序立法。

【注释】

[1]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2]成黎明、姚利民:“对教育定义的几点思考”,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合卷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页。

[7]《教育法》。

[8]根据《高等教育法》(199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整理。

[9][美]威廉·F.夏普:《投资学》(第五版上),赵锡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0]约翰·伊物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053页。

[11]周道炯:《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1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根据第205页整理。

[1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根据第205页整理。

[1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根据第205页整理。

[15]储祖旺:“中国高校筹资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6]辛向阳:《新政府论市场经济、政府职能、机构改革》,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17]张良:《公共管理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81页。

[18]《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0页。

[19]金太军等:《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0]施正文:“关于我国政府投资法制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1]“任何概念都是一个意群,都或多或少地由不同的内在要素构成,我们将之成为概念(构成)要素。因此,与其说以概念作为研究的起点还不如说以概念的构成要素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更为准确。一个概念由多少个概念要素构成,就要首先研究多少个概念要素,否则必然陷于武断与突兀。”参见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2]孙放:“中国政府投资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23]潭翔浔:“政府公共投资决策与成本效益分析”,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24]杨卫、杨继:“重视和完善我国公共投资”,载《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8期。

[25]丁勇:“自然垄断部门公共投资体制改革的研究”,载《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孙放:“中国政府投资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27]赵婷婷、张婷婷:“英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启示”,载《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2期。

[28]应松年、薛刚凌教授以行政权的内容为标准,将行政权分为行政事权、财权和组织人事权(参见应松年、薛刚凌:“论行政权”,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4期)。政府投资决策权涉及行政事权和财权,并不涉及组织人事权。

[29]张春霖:“存在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及其应用中的问题”,载《经济研究》1995年第8期。

[30]胡庆康、杜莉主编:《现代公共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1]美国学者马斯格雷夫(Richard Abel Musgrave)在其经典著作《公共财政理论》中把政府的经济作用或财政的职能分为三种:稳定经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稳定经济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层次。资源配置,广义地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地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32]胡庆康、杜莉:《现代公共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33]储敏伟、杨君昌:《财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81~284页。

[34]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35]郭小聪:《政府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36]Samuelson.P.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o 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6(1954),pp.387-389.

[37][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郭庆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38][美]哈维·S.罗森:《财政学》,平新乔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39]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40][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8页。

[41][英]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张馨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42]李文利:“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载《教育与经济》2004年第2期。

[43]李文利:“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载《教育与经济》2004年第2期。

[44]许琳:“高等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研究”,厦门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5][英]亚当·斯密:《国富论》,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

[4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8页。

[47][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7页。

[48][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34页。

[49]刘泽云:《教育经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50][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蒋斌、张蘅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1页。(www.xing528.com)

[51][美]舒尔茨:“对低收入国家经济成就及其前景的估计”,载《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情况”》1980年第5期。

[52]张明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3]褚宏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载《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54]徐清祥:“教育投资与政府调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55]崔卫国:《教育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279页。

[56]龚向和:《受教育权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100页。

[5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58]徐清祥:“教育投资与政府调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59]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317页。

[60]余立:《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6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96页。

[62]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63]帅相志主编:《市场经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64]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65]帅相志主编:《市场经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66]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67]《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试行办法》,1982年颁布。

[68]《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1986年颁布。

[69]《教育法》《高等教育法》。

[70]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设置处:“全国高等学校合并重组一览表(1998~2000)”,载《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22期。

[71]《“211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72]《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73]徐孝民:“现阶段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弊及对策基于高校组织定位和活动规律的视角”,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74]《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75]《加强教育部直属高校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76]《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77]《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78]《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

[79]《宪法》。

[80]《宪法》。

[81]梁忠义、李颖:《教育财政》,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57页。

[82]《教育法》。

[83]《教育法》。

[84]《高等教育法》。

[85]具体信息见表1-3。

[8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87]《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

[88]《教育法》。

[89]《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90]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91]邓娅:“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载《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92]《教育法》。

[93]杨攀:“高校财务法律缺失问题研究——高校高收费、乱收费的原因和治理建议”,载《教育财会研究》2007年第1期。

[94]赖世旭:“试论我国教育经费法的几个问题”,载《教育与经济》1995年第4期。

[95]栗玉香:《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生成与运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96]所谓“中央和地方分税制”,是指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预算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7条。

[97]李启平:“地方政府标尺竞争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载《教育评论》2007年第5期。

[98]黄波:“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公平问题的探讨”,载《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6期。

[99]温松岩:“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载《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100]王善迈:“改革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101]温松岩:“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载《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102]Jorge Martinez Vazquez and Baoyun Qiao,“Expenditure Assignments in China”,Atlanta:Andrew Young School of Policy Studies,Georgia State University,2010,p.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