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梅戏风貌:改编文学作品的成就

黄梅戏风貌:改编文学作品的成就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黄梅戏改编文学作品的原则要求和一般特点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改编的速度加快,力度加大,数量增多,成功率不断提高,影响也就不断扩大。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梅戏剧作家金芝先生改编创作的《无事生非》。戏剧化及黄梅戏艺术化,是改编文学作品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要求。在黄梅戏改编的文学作品的剧目中,既体现了原著精神,又展现了黄梅戏神韵的优秀唱段比比皆是。

黄梅戏风貌:改编文学作品的成就

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把有一定影响且有戏剧化可能的文学作品改编为戏曲剧目,这是戏剧创作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当前整个戏剧界的一个走向。黄梅戏艺术也不例外。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有些还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解放后,最早把优秀文学作品改编为黄梅戏剧目的是《王贵与李香香》,还有赵树理的《三里湾》,鲁彦周的《冲破暴风雨》(剧目名为《王金风》),还有根据话剧改编的《年青一代》,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黄梅戏《拉郎配》。影响较早的是根据老舍的作品改编的黄梅戏《柳树井》。《柳树井》中的招娣有着苦难的生活经历,后得到新生。这与解放初期的社会状况和政治背景相当吻合。该剧是严凤英演出的第一出现代戏,反响强烈。在黄梅戏历史上留下了美好的话题。

(一)黄梅戏改编文学作品的原则要求和一般特点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改编的速度加快,力度加大,数量增多,成功率不断提高,影响也就不断扩大。《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一部伟大的历史小说,被影视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多次改编。黄梅戏舞台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演出过越剧本,尽管也引起轰动,但不是原创性剧目,不能算本剧种的代表作。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黄梅戏舞台要把它表现出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黄梅戏梦圆了。省黄新编的《红楼梦》,仍然以宝黛之恋为主要情节线,以宝黛荡漾着的爱心唤起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他们的悲剧结局震憾观众的心灵,从中激扬起反封建礼教纲常的思想波澜。改编者紧紧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宝黛心灵情趣上的相互理解和一致性,二是与家庭和封建社会思想的相互抵触和不相容性。黄梅戏风格质朴,乡土气息浓郁。为实现红楼题材与剧种风格的统一,主要加大唱词、唱腔、舞美等创作力度,努力做到以俗为主,俗中揉情,俗中见美。《红楼梦》的改编是成功的。1991年省黄在北京、香港演出一鸣惊人,誉满神州。黄梅戏剧目库里又多了一部杰作,黄梅戏舞台上又盛开了一朵鲜花。另外,根据安庆作家石楠的人物传记小说《张玉良传》,成功的改编成黄梅戏《风尘女画家》和黄梅戏电视剧《潘张玉良》。以及根据近现代安徽作家张恨水的同名言情小说,改编为同名黄梅戏《啼笑姻缘》和同名黄梅戏电视剧;还有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的同名黄梅戏电视剧《二月》,以及另一部小说《为奴隶的女人》,改编成黄梅戏《被蹂躏的母亲》。根据当代革命斗争小说《红岩》,改编的黄梅戏电视剧《朝霞满天》。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创作的舞台剧《祥林嫂》和电视剧《祝福》,根据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改编的《和氏璧》。还有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黄梅戏《家》《春》《秋》等。在这些改编中,黄梅戏剧作家金芝先生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这些改编进行了大量的二度创作,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对于作品可圈可点,对于作者可赞可佩,使黄梅戏剧目和舞台表现获得了双丰收。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梅戏剧作家金芝先生改编创作的《无事生非》。《无事生非》是英国戏剧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一部歌颂友谊和爱情,嘲弄阴谋与嫉妒的喜剧。作品洋溢着乐观积极的人文主义精神。1986年4月,中国在上海举行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以纪念这位伟人。大会邀请有关剧种参加。黄梅戏特将《无事生非》改编为黄梅戏剧目。经过金芝先生的呕心沥血强烈的体现了原著的精神风貌。黄梅戏与原作不仅同名同姓,也基本同味,实现了莎黄结合,中西交融。努力实现了丰富剧目与繁荣舞台并举。改编外国文学名著对于黄梅戏属首创,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既为今后的戏剧创作开辟了新路,也为业内外人士分析研究提供了借鉴,不愧是开山劈路之举。在黄梅戏剧目发展史上留下了又一个第一次。

戏剧化及黄梅戏艺术化,是改编文学作品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要求。文学即人学,这一点与戏剧是相通的。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可以天南地北、古往今来、海阔天空的抒写。戏剧艺术则以剧本为基础、音乐声腔为特色、演员表演为中心、直观性形象化是其灵魂,受到一定的时空限制。改编必须受到戏剧的写意性、虚拟性和程式化的规范。黄梅戏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体现了这些要求。把文学作品改编为戏剧是一次艰苦的再创作,除必须树立科学的创作思想,端正创作态度,坚持正确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外,选择有可能戏剧化的作品是关键。《啼笑姻缘》、《二月》、《张玉良传》等都具有戏剧化元素的好作品。黄梅戏在改编这些文学作品时,诸如在思想主题的提炼,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线索的安排,时空结构的处置,主次详略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较好地处理了尊重原著与再创造之间的关系,使作品既具有原作的精神内核,又具有黄梅戏艺术的特色神韵。因此,尽管改编的剧目气象万千,但大多熠熠生辉,精彩纷呈,受到广大观众的击节赞赏。

唱腔是戏曲艺术抒发人物感情和表现思想情绪的主要手段,因此,写好唱词编创好唱腔是改编文学作品的重点和难点。从一定角度上说,唱词是内容,声腔是形式。只有做到二者的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完美的唱腔,才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原著的精神。在黄梅戏改编的文学作品的剧目中,既体现了原著精神,又展现了黄梅戏神韵的优秀唱段比比皆是。《红楼梦》第八场宝玉“哭灵”,就是唱词与声腔完美结合的例证。“恨只恨,盟誓千钧,生死两分;茫茫大地、太不公平⋯⋯走了也罢,好比红尘”。这段撼人心魄揪人肝肠的演唱,是宝玉对黛玉之死的悲愤的倾诉,更是宝玉对自己命运的鸣冤和呐喊,起到了对《红楼梦》全剧的总结和点题作用,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啼笑姻缘》中的“我想问”的唱词是:“(沈凤喜)忙中未问您名和姓,(樊家树)樊家树就是我姓名,(以下全是一问一答),祖籍何处家何地?三代未出杭州城。京城就读在哪里?只身就学进燕京。家中还有何人在?家父早丧有母亲。我再问先生你贵庚?不大不小20春。我还问,尽管问。我想问,只管问。我问您,有无旁人问寒暑?邻里们关照一家亲。伯母出门门谁看?高堂离家自锁门。假日回家谁为伴?娃娃朋友聚成群。想必晚上自清净?伴我还有书和灯。这么说衣衫换下有人洗?在家有老母,出门靠自身。冬夜凉脚何人暖?八斤的棉被暖如春。我好比祝英台碰上了山伯汉,他答非所问急煞人。我问你?我洗耳听。我问你家中可有妻和小?樊家树至今是单身。”这一段男女对唱,根据男女平词彩腔改编而成,由孙彬作词,精耕作曲。词曲可以说珠联璧合。这一大段对唱,也是妙笔生花的杰作,可称为戏中之风骚。那是樊家树与沈凤喜在天桥邂逅后的第一次约见。在沈凤喜家中,在俩人见面即将分手时,通过沈凤喜与樊家树之间的想问非问、似答非答的演唱,把一个有意问、一个无意答的情境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一对刚刚萌发情愫的少男少女处在“戏剧化”之中,把一个渴望知道对方有无妻室、婚姻、家庭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听后使人叫绝。

《风尘女画家》中的“海滩别”是潘赞化与张玉良在特定情境下的一段对唱。词写得形象生动,曲作得婉约惆怅。这段对唱成为继《天仙配》中的“树上鸟儿成双对”之后的又一佳作名篇。“本想与你长相守,白头到老忘忧愁。怎忍再分手,叫你为我两鬓斑白再上白头。你我久别方聚首,怎叫那离愁别恨放下眉尖又上心头。(下面上一唱一和)可知那海水因何红似酒,那是你点点血泪和着海水日夜流;可知那海风因何如泣如诉,那是你声声呼唤伴着海风声悠悠。没有你我好象风筝断线随风走,没有你我好象离巢孤雁落荒丘,失去你谁来与我共欢乐,失去你谁来为我解忧愁。莫叫相似煮红豆,形影相随情更稠。”这一段对唱运用比喻的辞法,想象力极为丰富。既有悲伤的回顾,又有热烈的遐想,更是他们之间忠贞爱情对着蓝天大海的再次表白,听后让人想起女画家和为其操劳的潘赞化生离死别苦恋苦等的一生。“海滩别”是潘张之间的永别,既是潘张爱情的绝唱,也是黄梅戏艺术的绝唱之一。

(二)对几部改编作品的赏析

文学作品改编为戏剧,能否写出新意?特别是已经被其他剧种或影视改编过,如何写出个性或不同点来,这是再创作时必须重点思考的难点,也是所有改编者呕心沥血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它体现出的是改编者对原著的理解深度和本身艺术修养水平与思想境界。(www.xing528.com)

《祝福》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重要的代表性作品。被称为妇女个性解放和反封建的利剑。作者鲁迅,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深感千百年的封建礼教对广大妇女的残害,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将深受封建礼教纲常摧残的祥林嫂,放在祝福之夜倒卧雪地、命归西天的典型环境下来刻画,通过一波未平又起一波的曲折连锁的故事情节,不仅真实地叙述描写了祥林嫂这一勤劳善良的性格和不幸的、悲苦的人物命运,而且还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礼教纲常的无情和吃人的本质。小说《祝福》所表现出来的悲情苦情为改编成戏剧再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早在1946年《祝福》就被搬上了越剧舞台。1956年又摄制成电影,走上了银幕。黄梅戏也曾上演过根据越剧移植过来的《祥林嫂》。204年,黄梅戏剧作家金芝先生迎难而上,毅然将《祝福》改编为同名黄梅戏电视剧。2004年3月正式在中央和省市电视台播出,反响热烈。金芝先生是黄梅戏界的高产作家,又是有很高成就、很大影响的老作家。改编《祝福》又一次显示了卓而不群的文笔。充分借助影视剧表现戏曲体裁的特长,将戏曲舞台上无法展现的细节和情境,以及小说即文学作品中难以直接再现的人情物事理,通过电视镜头远近高低、特写、截割等画面,将祥林嫂在封建时代所处的社会、家庭、婚姻环境以及因贫穷礼教纲常影响下的不幸的遭遇等,具体生动深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全面立体的,艺术真实地展现、渲染了祥林嫂这一悲剧发展的全过程及其结局,是这次改编的成功亮点之一。江南水乡、小镇、粉墙瓦黛、竹林、寒舍、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阡陌小道,细水流淌的小河,云暗天低下的村落,月色朦胧的远山,风啸雪飘的夜晚⋯⋯如诗如画,如泣如诉。如当年的情境再现,如祥林嫂再生。深刻地把握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物性格的定位,注重戏剧对白唱词的鲜明、准确、生动,将语气、唱词的通俗性与文学性、质朴性与寓意性、不同人物的个性与全剧的总体风格紧密地统一起来,努力展现出大家的风范和精品风格,是改编的又一成功之笔。注重戏曲唱词的贴切华丽和文采是金芝先生从事戏曲创作的一贯风格作风,也是《祝福》这一黄梅戏电视剧的一大亮点。因为篇幅所限,这里仅举《祝福》的主题歌词为例:“祝福祝福,拜神拜祖又拜佛。漫天飞白雪,满屋点红烛。富人开口笑,穷人咽住哭。都盼新春好,共唱一个福。哭哭笑笑又一年,有福无福同祝福。祝福祝福祝福。”短短十句话,真实贴切、言简意赅的概括了《祝福》全剧的风情和意境。把尊重原作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塑造好祥林嫂的形象,在不违背艺术真实的基础上,通过一拨又一拨、看似偶然的发生在祥林嫂身上的不幸事件的再现,努力揭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全过程、必然性及命运归宿因果的多元性,从总体性、宏观上全面深刻地体现原著的主旨和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鲁迅小说作品《祝福》的艺术真实性、感染力和影响力,是改编之所以成功的最主要的特点。祥林嫂在祝福之夜倒在雪地里与世长辞,成为封建社会的穷妇弱女受礼教残害的牺牲品,这是夫权、族权、神权下的祥林嫂的人生悲剧,是特定时代的中国妇女的婚姻、家庭的悲剧,也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悲剧。作品通过祥林嫂夫丧、婆婆将其变卖,改嫁贺老六,不幸夫又归西,唯一的心灵寄托阿毛又被狼叼走了。祥林嫂的心碎了。她被迫捐了门槛,谁知捐了门槛并不能赎罪。鲁四老爷仍然不准她进香堂,并逐出门庭。最后倒在雪地里等一连串事件的发生发展,具体再现了祥林嫂悲剧命运及其结局的全过程。作品在塑造祥林嫂悲剧形象上有其突出的个性化、艺术化特点:一是悲剧生成原因的多元化,通俗些说,逼死祥林嫂的并非是鲁四老爷一个人;二是祥林嫂悲剧性格的全面性。样林嫂虽勤劳但贫穷,贤惠却命薄。顺从与抗争并存,悔恨与追求结合,良知与愚昧交融;三是悲剧冲突的不可调和性和尖锐性,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结局的必然性。作品对贫与富、祥林嫂的孤立势弱与封建社会的妇道要求和礼教大网作了充分的展示和表现。“深深脚迹如字写,字字血流泪尽悲,桥断水断门又闭,山里山外路不回。红灯响炮千家醉,只有我呀,魂若青烟伴着雪花飞。天说我有罪,地说我有罪,人说我有罪,神说我有罪,捐了门槛还有罪,我向何处问是非⋯⋯”这是祥林嫂临死前的一段唱,也是《祝福》中的核心唱段。听后感肺腑,撼人心魄。我们从中不仅感受到祥林嫂对残害她的、封建社会吃人礼教的血泪控诉和呼喊,也会感受到作者在改编创造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的艺术手法的独具匠心。

《为奴隶的母亲》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又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作者柔石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作者以民国初年为社会背景,将封建社会的典妻这一典型现象作为小说创作的题材。通过被典者春宝娘命运的叙述和描写,真切地控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礼教的虚伪,有力地鞭笞了封建社会对妇女人性、人格的侮辱和摧残的罪行。小说所展示的故事的情节、人物性格等为戏剧创作提供优秀的素材。《为奴隶的母亲》先后被改编为同名黄梅戏舞台剧《被蹂躏的母亲》,由安庆市黄梅戏一团演出。编剧仆本信,导演胡明克,满玲玲主演春宝娘。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改编和上演。首先是尊重了原著情节和思想文化精神,十分感人地演绎了春宝娘这一母亲的悲惨命运和她的顽强抗争。家住偏僻山村的春宝娘家一贫如洗,一家三口度日如年,为生计只好把妻子典给无嗣的老秀才。春宝娘到老秀才家刚生产下一子,便被无情地赶出大门。回到家后,方知丈夫已经病故,女儿也被出卖。等待她的是一个离夫散子、家破人亡的结局。这不是一般的悲惨、贫苦和凄凉。在这里,女人的人格和尊严丧失殆尽,母亲变成了商品,女人变成了畜生,母亲变成了生育的机器。而且,到后来一无所获。戏演到这里,人们的心情难以平静,你会揪发扪胸发问:这是什么世道?这就是《被蹂躏的母亲》这部作品的感染力、震撼力,以及高台审美和对社会的认识的作用。从黄梅戏固有的艺术素质和表演风格出发,坚持科学正确的戏曲改编原则和方法。这是将《为奴隶的母亲》成功的改编为黄梅戏舞台剧的重要经验。突出黄梅戏特色,更加适应黄梅戏区域内观众的口味。故事发生的时间不变,地点稍加变换。为此,改编者努力实现艺术风格上三方面的统一和谐:一是力求做到故事情节的完整性、纯朴性和直观性。以写实为主,配合以写意手法的运用;二是注重以内。以唱为主,配合以程式化、舞蹈化的表演,使其真正成为“戏”;三是努力达到舞美、道具、人物造型的逼真性,以再现为主。《为奴隶的母亲》公演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在2004年底安徽省第七届戏剧文化艺术节上获得了大奖。作者正在加工,使其更臻完善成熟。

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省黄梅戏剧团又推出了四台新编的大戏。并到了北京和外省地公演,反响较为强烈。这四台戏都是从其它文学作品中改编而来的,在这里简要给予介绍。《霸王别姬》是根据莫言的同名长篇历史小说改编的,作者周德平,作曲解正涛。这次改编的特点不是局限于“霸王别姬”这一历史事件过程即故事的再现,而是着力发掘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性本质即人物性格方面的矛盾斗争和冲突。《雷雨》是根据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的。编剧隆学义,作曲时白林。该剧这次改编强化了剧中人物周萍的地位,以及在推动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的展开方面的作用。从黄梅戏艺术的舞台形象说来,强化了小生角色的塑造。《知心村官》是根据和县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曹发贵的感人事迹改编创作的。它是对一个真人真事的艺术概括以及形象化。编剧陈望久,作曲陈精耕。《逆火》是根据本省作家鲁彦周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它讲述一个受封建伦理思想束缚的乡村文人,对一个有过婚史的年青漂亮与自己十分般配的女人,既爱又不敢爱,想丢又不愿丢的心理流变故事,表达了人间情爱世人操守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剧中还塑造了其他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人物。作者周德平,作曲徐代泉。应该说,这四部戏的改编都是成功的,给黄梅戏舞台增添新的景象,是黄梅戏在新世纪开局之年的新收获。

(三)对戏曲改编文学作品的思考

总体上说,黄梅戏舞台表现与其他文学领域的互动是积极主动的。它极大的开阔了黄梅戏舞台的视野,以及丰富了黄梅戏的舞台剧目。但是,也有不少值得重视和强化的地方。改编的作品不多,题材较为狭窄,仍是不争的事实。就作家和作品说来,主要是来自于鲁迅、巴金、柔石、张恨水等几位作家和“五四”时期的新文学作品。这是必要的但也是不够的。实事求是地说,文学界还有大量的精品巨著需要我们去开垦,以装点绚丽的戏曲舞台。深刻地把握原著的背景和作品个性特色,使改编后的剧目既符合原作精神,又有自身的特色个性。这也是值得认真推敲的一个课题。例如,鲁迅笔下的《祝福》是一部很有社会学特点和时代精神的作品。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毒害死的。怎样把封建礼教与宗法制度和宗教信仰桎梏结合起来,在封建礼俗、礼仪、礼法制度的真实具体的表现中,真切而形象化的再现祥林嫂受苦受屈、受精神折磨的生命轨迹。就是说,再多一些民风民俗的社会现象的展现,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可能更强一些。因此,其影响力和生命力则可能更深刻一些。戏曲艺术是民俗及其活动艺术。封建礼教对妇道的要求,如果能通过礼仪礼俗等细节的真实展现。那么,祥林嫂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生命归宿的必然性,可能更令人信服些。特别是改编为黄梅戏电视剧。把小说、诗歌、报告文学、长篇通讯、人物速写等文学作品改编为戏曲,是一种艰苦的再创作的过程。思想主题的提炼、故事情节的聚集、矛盾冲突的再集中和突出、人物及其性格的把握和塑造,除遵循原作的思路外,还必须寻找新的物质形态,将自己的构思进行外化即客观化、对象化。这一外化为具体形象的戏曲化手段,就是对戏曲意境的创造。戏曲各要素的展开,都要靠创造富含个性特色的意境。通过意境的展开和渲染把作家的意图展现出来。作家对原著真谛的把握程度,作家将文学作品戏曲程式化和艺术化的水平的高低优劣,全在于他对戏曲意境理论的认识和实践上。黄梅戏改编后的作品多数是成功的,但也有庸笔和败笔,这与风格无关。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被浙江宁波剧团改编后,当春宝娘为老秀才生子失子,回家后又见丈夫去世,春宝失落后,悲从心中起。用了大段的戏曲程式化舞蹈,去表现春宝娘的家庭不幸,及女人为奴隶的命运。黄梅戏将其改编后,用了大段大段的演唱,去表现春宝娘的哀怨和呐喊。这是做功戏和唱功戏的区别,是艺术风格的不同。这是寻求不同象征的表现方式,是艺术探索是允许的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课题,用何种风格流派去表现某一文学作品,这是可以选择的。用戏曲方式就要有戏曲艺术文化的要求。

黄梅戏舞台从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中吸取戏剧精华、改编成剧目,成绩喜人。它不仅丰富了黄梅戏原创性的剧目,展示了黄梅戏善于创新的艺术风采,提高了艺术层次和品位,也积累了新剧目创作和推动黄梅戏整体发展的宝贵经验。正受到业内外高层人士的积极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