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育课程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

美育课程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就是提升受教育者的认知和审美能力,让受教育者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向往,并积极参与到美育教育中,进而完成个体的审美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普适美理念,让学生在审美方面更加科学理性,并根据个人性格特征,树立具有特色的个性美,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普适美和个性美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学生拥有更加完善的审美人格。外在教育的作用需要受教育主体将其自主转化为内在动力。

美育课程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实现人的价值和满足人的需求,深切关注人的发展,这也是育人工作的根本目标,所以,在探讨美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就是提升受教育者的认知和审美能力,让受教育者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向往,并积极参与到美育教育中,进而完成个体的审美实践。

(一)美育课程建设

1.美育课程建设的载体

(1)建设美育课程的基本载体是美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教学活动作为学校的主要教育活动,其主要的教学活动就是课堂教学,所以,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这也是实现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美育是以美成人,所以,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

1)注重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美育的目标可以从理论上将其分为表层和深层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彼此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表层方面主要负责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与审美有关的能力,如对美的感知力、想象力等;深层上是陶冶人的精神,重建人们的心理结构,塑造和完善人格,培养人们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实现美育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从部分逐渐到整体的过程,美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这也是美育课程的根本任务。美育所要培养的人才并不单单是能够熟练掌握某一项艺术技能,现代美育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注重提高表层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能力,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拓展思维,不仅收获到基础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和审美方法等,还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打破仅限于专业知识和方法论的局限。

所以,美育课程是将追求真善美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的人格教育,其所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在美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必须是层层深入的。在教学目标层次上,应该做到表层目标和深层目标、一般性目标和特殊性目标、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三个方面相结合。在教学目标全面性方面,既要教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行为、情感、认知、体验等方面的教学。确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课程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有关审美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艺术中的审美境界,深入领会艺术创造者在其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深切感受艺术的魅力,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2)注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统一。美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个性,所以也表现出差异性,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时,要注意向学生普及美的共同标准,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不同个体对审美的不同要求和特点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在个性发展方面更加理性,做到普适美和个性美的统一。

美育教学内容设置方面,要遵循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人格为重要目标,系统地规划教学任务和完善课堂体系,并且在美学教育中不断明确人格培养的方向。

首先,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容了解更多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他们的思维,并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等,能够更加理性、独立地思考,提高审美能力,丰富文化内涵,不断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而并不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性教育,要他们掌握某个学科门类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其次,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重点安排文学艺术类课程。具体来说,文学艺术课堂教学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音乐美术、文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理论知识主要包含文学和美学的艺术理论、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后,对文学和艺术中审美的原则和范围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让学生知道美是以何种形态存在的,以及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所进行的审美活动。通过审美活动学生会进入一个审美世界,这个审美世界是独属于自己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如果没有具体的审美活动,学生无法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获得美。

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审美活动,学生可以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不断发散思维,使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更加顺畅,不会因为知识水平的差异而无法沟通。以往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都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得以改善,课堂活动涉及很多领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让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审美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普适美理念,让学生在审美方面更加科学理性,并根据个人性格特征,树立具有特色的个性美,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普适美和个性美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学生拥有更加完善的审美人格。

3)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每一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在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中,自我意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组织人格发展,也推动着人格发展,在无形中影响和塑造人的品格结构的各个部分,影响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且,自我意识也会约束个人的行为。外在教育的作用需要受教育主体将其自主转化为内在动力。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被调动以后,学习积极性会被调动,主动在课堂中进行自我建构和自我建设,这既可以充分保障美育功能的发挥,也可以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人格。

美育不止需要美学理论指导,还有教育学和艺术理论等,更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感性和形象的方式,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情感世界产生影响。美学课程并不是简单地欣赏,而是告诉学生美的规律,向学生传递有关美学的知识,并不断深入,是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和一般的专业课相比,美学课程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是通过艺术作品来让学生获得启发,在课堂上既向学生传授知识,也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从形式上来看,高校美育课程要注重课程的多样性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课堂教学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教育的过程原本就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思想和情感,美育课程的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平等自由地分享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由此不断开拓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审美创造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审美对象,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使他们无形中受到熏陶,学会欣赏和探索艺术作品,也可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激励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价值,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再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师生之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其次,在授课方式上要更加多样,文学艺术的授课方式可以多融合当下的多媒体和网络科技,结合新媒体实时、灵活的特点充分展现文学艺术的特点,将音频、视频、图片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将课堂教学中的相关艺术作品更加直观、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不仅体会到作品的外在魅力,更感受到其丰富的内涵和意蕴,让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充分利用审美本身的感性特点,打破审美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结合审美理论教育和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素质,激发学生学习文学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更完美的人格。

(2)建设美育课程的一般载体是美的校园文化。一般载体就是最常见的载体。在学校教育中,校园文化不可或缺,它是最普遍的教育载体,并且,能够为学生的美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是教育教学中产生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具象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其存在和发展都是客观的,在人文自然环境的长期熏陶和影响下,将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转化为某种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进而在校园文化主体身上不断产生影响,对校园中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情感、人格等方面起到引导和影响的作用。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个综合体,具有多个层次和不同的方面。在构成要素方面,理性和感性兼具,既有比较实用的,也有艺术性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理论和实践并重。在构成要素方面丰富多样,可以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影响他们的审美心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审美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等,从而帮助学生在感知、情感等心理功能方面协调发展,让学生拥有更加完美的人格。

1)校园物质文化的载体。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物质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美环境的打造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干净、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学生人格塑造和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引导着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人格,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活中不断探索,并不断引导和激励学生和教师保持进取心,培养和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师生形成积极的发展观念。

校园内的建筑、教学设施、活动场所、植被绿化、图书馆等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首先,校内的建筑与景观建设是比较实用的部分。建筑也属于艺术的一个门类,其最大的特点是既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也可以利用其空间形象,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及文化背景等特点展现出来。其次,是建设科研条件和教学手段。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科研条件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研究方法在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适用了,反而会制约和阻碍科研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中,教学手段和科研条件的建设至关重要。

另外,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也不可或缺,学校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设备为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在校园文化宣传中,语言媒介也普遍运用,学校广播站、网络、报纸、杂志、黑板报、明信片、贺卡等作为校园文化宣传的媒介,也极大地促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

校园物质文化要将其意境化的特征充分体现出来,才能够在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是通过情感表现出来的,人们会根据自身情感体验来判断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求,因为有客观现实的需要,所以才会有情感的产生。校园物质文化集中体现了校园中人们的精神生活,每一处人文景观都传递出人们的情感以及思想倾向。优美的校园建筑和设施应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们一看就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在精神上受到熏陶。

2)校园精神文化载体。高校不仅要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渠道,还要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文化建设并不会制订明确的教学计划,也不会以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也不会进行分数评定,它是精神层面的产物,是校园内充斥着的特色氛围。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同化学生、改造学生,能够帮助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思考人生,探索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校园精神文化和美育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健全发展,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建设载体,也就是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承载校园精神,能够将道德要求、文化要求、品质要求融合在活动过程当中,能够让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表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具有自发性和群众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体验情感,精神文化的内化需要学生在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当中主动理解与表达,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精神内化。

所以,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必须注重体验性,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了,学生才能真正内化精神文化,促进自我人格的养成。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投入了情感,也能在活动当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验的过程是感受活动蕴含的艺术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全心投入,那么会在活动当中获得沉浸式的体验。体验讲究的是主动、亲身经历、细细品味,体验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互动过程,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德,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①做到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性,让审美文化更加丰富,有内涵,也是学生在课堂之外提高美育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学校应该组织和艺术相关的讲座、会演、报告以及交流活动,为学生艺术的获取和提高提供渠道,让学生的艺术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②做到审美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学生的审美实践需要依托各种各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也要依托社会上的审美资源,校园文化很多都涉及审美要素,而且表达形式比较新颖,活动格调比较高雅,这些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审美体验,也是发展高效美育的重要载体。除此之外,社会当中的艺术馆、美术馆、旅游景点也能够为审美提高、审美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学校要时刻了解关注社会上的美育资源的发展动态,并且为学生课后美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演出、文化活动,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能力,形成多层次的审美欣赏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校园制度文化载体。校园制度文化包含管理措施、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规范校园内的行为等,校园制度文化的特点是精确、稳定、权威以及有导向性,校园制度文化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人格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校园制度文化可以规范和指导学生发展人格。青年时期正是形成和发展人格的最关键阶段,并且,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外来的不良文化可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误导,校园制度文化所具有的权威性能够很好地约束和纠正一些不良行为。校园制度是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的,需要彻底贯彻落实的制度,这种权威性也体现在校园活动当中,强有力地约束了不良行为、不良思想的产生,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让学生的发展符合整个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期待,具有引导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校园制度文化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学生健康的人格应该包含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是非判断标准,学校的制度文化是社会当中制度文化的缩影,校园制度文化的建立健全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当中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道德制度、法律制度,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特殊载体:教师的言传身教。

1)良好的性格。人格的核心是性格,性格是由人内心深处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应对现实的行为习惯。一般情况下会根据人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将人划分为某一个性格类型。性格类型的划分包括内倾、外倾维度、稳定不稳定维度,如外倾性格包括积极、主动、开朗,内倾性格包括孤僻、沉着;稳定情绪包括镇定、沉静,不稳定情绪包括焦虑、激动、多变,等。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认知自身性格,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展开教学,如外倾性格的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多多采用说服和实际活动锻炼的形式展开教学;内倾性格的教师更加适合使用示范法、榜样法以及情感陶冶法展开教学。

总体而言,教师的情绪应该保持稳定。并且,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链接,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做到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终身学习,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生活当中要做到知行统一、以身作则,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品德以及价值观念,教师的行为能够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效仿。

2)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师生关系的融洽能够不断地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丰富,不仅让学生有知识需求,还会让学生产生感情需求,而且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让教师的工作从职业需要转变为职责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满满的爱,对学生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基础与前提,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是维持师生关系融洽的桥梁。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和欣赏学生的不同个性。同时具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

3)较强的交流能力。如果教师有较强的协调、管理、沟通能力,那么教师会表现出乐于沟通、乐于交流的积极态度,会让学生感受到真诚、诚恳、信任以及尊重的感觉,自然而然也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师生关系的融洽能够让师生在感情方面表现一致,能够形成强大的师生合力。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个人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也要注重情感方面的发展,要和学生平等、和谐地交流,在为人处世、交际待人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4)良好的自我调控系统。对于教师人格而言,自我调控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调控可以让教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让教师正确、理性地看待他人,可以让教师保持正面的情绪,塑造坚忍的意志。教师的自我认识可以让教师接受和提升自己,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认识他人,接受他人,有良好情感的教师能够和学生培养出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能够在教学活动当中表现出热情、积极、诚实的情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能够自我调节情绪的教师不仅能够快速调整自己的消极情绪,也能够在学生情绪出现问题时做出良好的指导,帮助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与发展。具有坚韧不拔意志力的教师在工作中会表现出积极、坚韧、不退缩、不惧怕的特点,能够持之以恒地坚守自己的岗位,也能够耐心细致地处理学生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树立良好榜样。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还具备创新意识、学习意识以及实践能力,这些也是具有优秀人格的教师应该具有的品质。教师是培养社会未来栋梁人才的人,创新意识能够让教师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能够让教师创新出适合学生发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形式,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创新意识能够让教师主动接受新观念、新潮流,能够让教师始终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的学识更加丰富,丰富渊博的学识能够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综上所述,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够在无形当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教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大学生人格素质培养当中的特殊载体。

2.美育课程建设的内容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放,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主要表现在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来选择学习内容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得益于现代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学生也会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来挖掘美育信息以适应大众文化的冲击。因此,审美教育若想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就必须在坚定审美教育目标的方向下,尽快完善自身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

(1)美育课程建设内容的类别划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育工作者开始积极探索美育教学方法,并在美育内容的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理想人格培养,同时,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很多大胆创新尝试,这些重大举措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美育工作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应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而言,美育教育课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方面:

1)根据教育范围进行分类。一般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美育的起点,实现家庭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就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日常生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教育。

第二,社会美育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各种影视演出、广播电视节目、展览、文化馆、俱乐部、体育场、图书馆等周边生活环境的美化,还有布置的商店橱窗、整修的名胜古迹、开发的风景游览区及设计的路边广告等,都是社会美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可以利用的社会美育场所和工具。

第三,培养大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是学校美育。学校本身的功能就是“教书育人”,在此基础上进行美育教育,可以为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养成和提高思想素质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在大学校园实施美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

2)依据性质分类。根据美育的内容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艺术美育、人生美育和自然美育三类。

第一,艺术美育凝练和集中了现实生活的美,它主要包括影视艺术美、美术艺术美、环境艺术美和音乐艺术美等。

第二,人生美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人生美包含人的心灵美、形体美、语言美、服饰美、人情美和环境美等。

第三,自然美育是最原始的美,是与人类生活最贴近的美,自然美就藏在大自然中,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2)美育课程建设内容的教育维度。

1)审美认知教育。所谓审美认知,由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几项审美心理活动构成,它并不只是其中任意单一心理活动的欣赏过程,而是在现有的审美认知图示下,鉴赏和认知审美情境及构成审美关系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过程。总体而言,审美认知教育针对的是审美活动的认知过程和接受过程,是在对审美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包括输入、编码、转化、储存、提取运用等。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审美认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建立审美心理认知结构,然后通过一系列活动加强认知,并将形成的审美认知运用到未来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主要可分为把握了解审美理论知识、加工处理审美信息、控制审美活动心理机制等阶段。

作为个体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步骤,审美认知教育实现了对审美信息的获取和运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力。因此,在审美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本书的观点在于以现有的活动为基础,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完善:

第一,注重系列性、层次性的审美基础知识教育。审美基础知识教育应做到三方面工作:①以美学基本理论教学为前提,引导学生建立美学体系,让学生体会美的概念、审美的意义和方法等,进而指导学生开展审美实践;②将个人在生活经验中培养起来的审美感知,与具体艺术形式的欣赏、各艺术门类的了解等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用更客观、更综合、更多层次的视角和心态去感知绘画、雕塑、影视、戏剧、建筑、音乐、舞蹈等艺术样式的审美特质;③实现审美教育向其他类别科学教育活动的渗透,在教育内容上用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审美对象的提升来加以完善,并升华到人格审美的境界。

第二,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引导。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诞生了四大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随着历史变迁,有的文明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不断被丰富、不断向前发展,这种持续发展性从侧面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存在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是中华民族国民性和民族魂的力量源泉,它凝聚了中华儿女几千年的智慧与汗水,是中华民族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

审美教育中融入优秀文化元素是人格养成的先在性和历史继承性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提升审美教育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性才能不断完善审美教育的真正内涵,才能让审美教育更具审美价值。

2)审美情感教育。所谓审美情感,是指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贯穿于审美活动始终,而审美情感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审美关爱教育、审美理想教育和审美修养教育等。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审美情感从审美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而来,同时又对审美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既指引其开展审美活动,又使其活动沿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以下分别就上述三个重要构成部分进行分析。

第一,审美关爱教育。人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在审美活动中,人们通过对事物的鉴赏所获得的审美情感其实是一种精神需求的满足。不同于一般的审美认知教育对实用功利目的的侧重,审美关爱教育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以及人格与审美情感的契合度。因此,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就是建立大学生的关爱心、真诚心,使中国传统优良文化中的“仁”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和人格上得到实践。

纵观当下部分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感方面的一些实践,可以发现,当代学校审美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发展和建设学校美育。就部分高校的尝试而言,大概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比如爱心敬老、爱心助残、爱心募捐、社区公益等,在参与这种公益性质的社会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优良思想素养,同时可以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共鸣;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美育课堂,让大学生的高尚人格在和谐的学校氛围、优良的学校文化等的熏陶与引导下得以沉淀。

总之,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要坚定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感方向,在多种样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关爱家人、关爱同学、关爱师长、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进而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积极的团队意识,积极投身到审美社会活动中。同时,在日积月累的实践过程中,将这种具体的行动上升为精神境界和人格品行,不断培养大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和关爱意识,由此提升和健全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第二,审美理想教育。审美理想是人的审美意识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们对于美的最高要求和愿望,它以审美经验为基础,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高度凝练与总结。意识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有能动反作用,作为意识层面的最高审美体验呈现,审美理想同样源于社会实践,是人类在从事社会生产过程中从现实中进行思考,从思考中产生理想,从实践中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概括出的共同愿望。同时也由于这种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的升华,决定了审美理想与一般理想信念的不同之处,即审美理想具有一般逻辑概念所替代不了的地位和有经验性的形象特征。但是,审美理想的表现要通过以审美理想来反映现实的艺术媒介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审美理想“物质化”的属性,才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从表现状态的角度来看,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经验和艺术直觉主要潜藏在审美主体的内心,并不是外化于行的逻辑状态。这一点上,康德曾提出审美理想在确定审美主体、开展审美实践、评价审美实践方面的方向性、指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之所以具有轻重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审美理想对审美认知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是衡量审美认知的重要标尺,而科学审美理想的建立与培养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建立的意义就在于它对认知活动的导向性作用,即引导认知活动朝着审美理想的标准和方向进行。

第三,审美修养教育。“修养”是人的道德品质、综合素养、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多方面的统一体,审美修养教育是将审美教育与受教育者审美心理结构的搭建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融合和转变的过程,即由审美他育转变为审美自育,因此,审美修养教育是审美教育所预期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的审美修养教育自推行以来,就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现实影响力,并且在众多美学思想家的不同审美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审美情感教育的内容就是要为学生自我形象修养、内在气质修养的培养,以及正确的审美修养标准的认同感培养提供科学的方向和方法引导,并在对审美修养标准的认同感作用下完善自身行为,形成具有人格的审美影响力。在审美修养的培养方面,不同于德育以强制性的道德观念灌输来使学生获得某种道德标准,审美教育以对个体个性的尊重为出发点,特别强调氛围对学生审美修养的潜在影响和激发学生主动培养自身修养的积极性,以此为基础,不断改善自身行为,提升精神境界,在散发独特魅力的同时,收获大众的认可与尊重。

3)审美实践教育。审美实践教育的方向在于促进完整人格的形成,这一方向实现的途径就是以感性的发展来推动其向审美情感教育的转变。感性是美育的起点,具有现实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感性发展的层次同样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满足与解放感性要求,二是提升与塑造感性。与之相对应的,审美实践教育也包括主体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等内容。从本质上而言,审美实践其实是人的实践活动,这种自主实践以最直接、最集中的方式将美的内涵进行了展现,并以对自由的体验自主进行审美创造。作为功利与超功利的统一结合体,审美实践教育既体现了美的无功利性,又体现了美的功利性,即实现人格养成。

从生命的角度而言,人的生命具有自然性,人在生活与社会活动过程中会萌发自然需要与内心欲望。但是,人的感性生命会在人类进化中被理性所规范,进而成为社会文化的内容,赋予感性生命更多的内涵。所以,人们总会将人的感悟能力看作是一种社会人的感性能力,这种感性的能力又展现了一个人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认知力等。

审美教育的过程是以审美形式使人的感性得到解放、人的文化得到提升,从而使深层心理活动的非理性因素得到激发。在审美实践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的基本感性需要得到满足为出发点,二是以学生的感性能力提升为落脚点。这两个基本原则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感性需要的满足要以感性能力的提升为前提,感性能力的提升可以满足学生的感性需求,同时激发学生更多、更高层次的感性需求。

现阶段我国的美育实践侧重于对学生实践理论的教学,而对学生的审美需要、兴趣和个性的关注度尚显不足,进而导致学生的感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的感性能力得不到显著提升。当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发生时,学生为了自身感性需求的满足和感性能力的提升,不得不寻求校外帮助,因而学生的感性能力会带有一定程度的大众审美倾向。但大众审美对缺乏感性能力的学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消极色彩,比如会让学生陷入对感性世界的沉溺中,对个人主观情感宣泄的过分强调以及对单纯的感官刺激的追求等,最终导致了学生在理性思考和把握自然、艺术、人生等方面的失衡。

发展学生的感性能力是学校美育实践的首要任务,要达成这一目标,应依托于直观的审美形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之所以要坚持这一根本方向,主要在于感性与个性是相互联系的内在统一体,感性建立在个性的基础上,人在自由表达感性因素的时候,都是通过直观的审美形式来显现的,当做到这两点之后,才能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具体来说,通过美育实践活动促进人的感性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和培养个性。在美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要建立美育与现实生活和历史具体的个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将感性融入美育过程。这是因为,感性是个性的一部分,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其最基本的宗旨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感性,也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概括而言,审美教育是尊重、建构、强化学生个性的本体意义的最重要和效果最明显的选择,这也是美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相对于美育,德育强调的是适应于大多数人的道德规范,这种规范的建立在于指导人的个性建立的实践;而智育从根本上尊重和保护个体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尽管如此,不同个体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对于这个世界的把握都将与客观存在的某一真理相贴合、相联系,或者相一致。作为一项感性活动,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选择上,审美都十分强调个性化、具体化、生动化的眼光、感受、体验、直觉与洞察。

第二,尊重学生感性需要,完善学生感性机能。人的感性机能是人们开展艺术审美活动、获得审美感受的重要媒介,是以情感为核心,又超出情感体验之外的能力,既包括感官层面的机能,如感觉、知觉等,又体现在情感体验层面,如想象、情感等。感性是一个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内容的综合概念,在感性教育层面,其教育核心诚然表现为心理机能的完善,但是生理机能的完善仍旧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健全完善的生理机能是人们开展一切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础,在人们进行艺术审美实践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开展艺术审美活动时,要重视对人的生理机能的完善,尊重学生的感性需要,凸显人性和人格关怀。

第三,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相对于理性教育对逻辑结论的侧重,感性教育重点在于把握对象内蕴。但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现状是智慧教育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教育模式影响下,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通过概念和推理,而从实践和体验中获取对世界的直观感知相对要薄弱许多。而事实上,这种直观获取对世界的整体感知的方式,要比从概念获得的内容要具体、意识更丰富、影响更深远。这种感性教育在人们用单一的理性认识来感知世界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感性认识的培养和感性认识的直观作用发挥越发显得重要。基于此,可以将美育的实质理解为一种感性教育。(www.xing528.com)

3.美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教学实践是教学原则的起源。教育原则持续丰富、发展、更新的独一来源,以及赖以形成的土壤、根基,都是教育实践。自从有教育活动以来,人们在教学的实践中,经历持续的探究,渐渐发现了让教育获取成功,有规律可循的要素,并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所以,一部分思想先进的教育学家和思想家将获得的经验提炼成理论原则,用来规范教育实践。

人是集理性、非理性和感性于一体的矛盾综合体,因此,完善的教育应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和感性。现今,在大学里部分学生在欣赏、浏览文学艺术作品时,未能从其中取得审美的喜悦、心灵的悸动,也未能感受到作者的精神感情;当他们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中时,他们的态度是漠然的,当他们欣赏世界名画时,他们毫无波澜。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都缺少审美能力,这些学生不知道如何鉴赏美,不知道何为美,更谈不上表现美和创造美。但是,美育的核心要素就是以美成人,它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教育出品格上和谐发展的学生。美育并非寻常的技术教育、艺术教育、知识教育,它是全面的审美素质教育,是以教育学生完整的人格为目标的教育。通过美育,需要推进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教育美的情操,发扬美的品格,确立美的理想,同时,还应该教育学生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1)乐中施教的原则。能让人“乐”的教育才是美育。美可以激发人的情感,让感官得到愉悦的满足,人想要欣赏美,所以,乐于受教。不仅取决于审美对象,人们对于自身的力量、智慧的信任也是人们的审美愉悦性的起源。所以,进行美育活动时,受教育者经常处于愉悦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由此产生浓厚的感情经验,享受巨大的审美情趣。这种愉悦性是吸引、引导和教化人参加美育活动、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时,应联系学生的审美特点,依照教育目的,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审美教育,将简单的生理愉悦变为浸透着理性的崇高情操的原则,就是美育中乐中施教原则。审美教育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可以以乐促教、寓教于乐,将美育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教育需要保持以美成人、乐中施教的原则,把形象教育、愉悦教育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中。

(2)潜移默化的原则。美育的效果并非立见成效的,这是一个持久的培养过程;人格的培养也并非一举完成的,而是跟随一生的个体培养教育。美育应该是学校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是大学育人的关键内容。所以,发展美育的过程,不可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应坚持耳濡目染的准则。高校应该将美育置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中,让美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逐渐习惯美育教学的存在,从生活的点滴中感受美育的乐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无形中发生变化的原则即是美育所实施的潜移默化原则。这两点是美育在实施中坚持潜移默化原则的含义:①将美育贯穿、浸透到校园文化中;②将美育贯穿、浸透到教育全过程中。

1)实现美育在教育全过程的渗透。在进行教育时,由教育活动中的所作所为至课堂内外的教育活动,由后勤至管理,由教学至教育,由教育环境布置至学校布局,皆体现在审美。为推进学生包括品格在内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活动、教育目标、目的,发展所有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教育,就是包含审美设计的教育。这需要形成受教育者完整人格修养的过程,同时,还需探索学生在教育活动时,所提升的审美情趣、发展的智力体力、获取的知识技能。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对美的感受,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由创造的愉快,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争相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大胆创新。美育的特点是以情动人,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育教育,让其在受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人格,让其在潜移默化中使人格得以塑造,取得和谐全面的成长。

学校美育是教育全过程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技能、知识、艺术的教育,它表现并浸入于所有教育全过程的教育方法、教育艺术。汇入了教育者的情感创造、人生体验,这是对教育技巧的凝华、领先。学校教育的详细教学内容,每一个活动它本身都是美好的、精彩的,要让高校学生在了解知识时,能够让所有进行这项活动的人皆能够从中取得美的感受,用欣赏的态度参与其中,让教学活动能够变成特别的审美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使人格得以丰富发展。

2)实现美育在校园文化中的贯穿。实施美育的关键途径就是校园文化,它色彩显著的特征、丰富的内涵在高等教育中施展着许多功能,对塑造学生的优良人格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

第一,运用校园文化的审美性推进学生向往崇高的人格。因为,它对推进学生向往崇高的人格起到的教化作用。需要主动提倡、营建健康向上、推崇科学、团结友爱、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直觉体验与领略,融美于灵魂。主动宣传先进集体事迹、先进模范人物,完全发挥出教化人、勉励人的作用。通过优良的学校环境、学校风范,使教学科研生活得以满足,学生灵魂得以净化,学生思想情操得到熏陶。

第二,通过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美的教化。校园文化的载体就是校园环境。静谧干净的图书馆,宽阔明亮的教室,设施先进的实验室,绿叶成荫的人行道,设备齐全开放的体育场地,以及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景观,这些都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活动、学习皆产生良好的影响。校园是学生长时间生活的乐园,也是教学的关键场地。如果在凌乱不堪的学校中学习,学生会寝食不安、心猿意马;然而,在干净整洁的学校中学习,学生会无时无刻地感受到美的享受,接受着美的教化,熏陶美的情操。

(3)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美育中表现为:依照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实际情况,来对其推行不一样的美育,进而,让学生的品格可以和谐、自由地发育。推进个体完整品格的建立必须尊重学生审美的个人倾向。由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个体身心智能差异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完全尊重、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留下一定空间,这些都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由教学教育角度来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对于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教育,让学生依据不同的方法、条件、渠道来获取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材施教原则是契合学生品格发展规律的基本准则,同时,也反映了在教育中学生内心的发展规律。美育,以美成人,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从以下三点来落实:

1)从实际出发进行美育,定位准确。教师在对学生美育之前,应熟悉学生,学生擅长哪方面,哪方面又比较薄弱,教师都应该熟悉,还应对学生的审美认识水平有正确的定位,要把好所有学生的“脉搏”。辅助其认知自身的胜势,熟悉自身的审美状况,进而,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协助其获得自信心。

2)教师需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策划出最佳计划,让学生的性格获得充分的发展。在美育时,教师应全面熟悉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般知识水平,方便教师从现实出发,策划出不同性格的学生发展的最佳计划,扬长避短,让教师能够指向性地进行美育。

3)教师需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看待学生的个别差异。美育应以美成人,需完全理解学生的才华、爱好、需求,让学生在美育时,能够探索到最擅长、最喜爱的领域,还能在该领域中继续探索。这个过程中,教育需对学生有着高度的熟悉程度,尽可能地把握其爱好所在,随时找准时机鼓舞指引学生,来加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的自我美育主动性得以提升。在美育的时候,要想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培育其审美兴趣,则必须严谨落实因材施教的准则,进而,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和谐人格。

(4)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培养学生品格的美育时,需依照其认知发展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开展的原则,即在美育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依据认知的次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即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亦是如此。美育中的循序渐进的原则亦是依据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的认识次序来进行教育。学生结束了在中学时期的学习之后,进入到大学开始学习,这时他们从人生的一个时期进入到另一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多数都缺少实践经历,其行为、思想、心理都在逐步向成熟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审美观有健康之分,有高尚之分。所以,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让学生先学会欣赏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待其产生了一定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时,然后再让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审美想象得以发展,最后建立完整高尚的人格。

1)辅助学生拥有准确的审美态度。简言之,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有的审美观念即审美态度。在喜悦的心态下获得精神世界的陶醉、自由,在美的鉴赏中实现对物欲、名利的超越,以美的角度分析世界,以美的眼光去认知世界,这就是正确的审美态度。它能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三观,并能够用美的经验来化解生活中的矛盾、问题,擅长探索生活中的美,不会畏首畏尾、斤斤计较。会积极看待成长中经历的挫折、苦难,不轻言放弃,同时,善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并转化为无穷的动力,让其能够快乐地学习、工作、生活。

2)让学生的判断能力、审美欣赏得以提升。因为人们鉴赏、判断、感受、发现美的能力即判断能力、审美欣赏。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积极展开相关审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的广袤天地、俊秀的大自然中,在具体可感知的审美体验中,在校外、课外五彩缤纷的实践中,能够真正鉴赏美、感受美、了解美、学习美,在美的熏陶下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升华情感,逐渐完善其人格结构。

第二,占领课堂教学的领地,牢牢掌握知识的授予,通过教授美学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把握基础的美学理论、美学常识,理解美的内容形式、本质特点,让学生拥有基本的美学修养,然后再产生准确的审美判断标准,能够在理论上指引审美的活动。

3)让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发挥出人的创造性是建设完美人格的关键目标之一。人们在审美实践中,恪守美的准则、依据美的规律,自主创造事物的能力就是审美创造能力。非凡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身心的解放皆是美的创造力的来源。求变求新、活泼好动是学生的特征,美育需指引学生积极依据美的规律来美化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运用美的尺度来引导、评价生活,同时,还应激励其创造热情。学校美育还应为学生构建创造美的平台,激励、指引其对美的创造热情,让其有充足的机会去展示自身的才华,有充沛的能力、志气去描绘自身、世界的未来。高校学生创造能力的培育,主体创造欲望的激励,完善自身人格的有效途径就是美育。

4.美育课程建设的方法

(1)知识传授法。美育教育当中,常见的授课形式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这也是目前高校教育当中最常用的方法。除了课堂教学方法以外,也有其他一些知识传授的方式。比如说学习宣传法和知识讲授法等。

1)学习宣传法。通过各种舆论和传媒的方式,将美学知识传递给学生,通过给一些学生创造专题讲座,来让一些知名的专家为学生传达美的思想,并且在讲座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覆盖面广,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同时系统性的教学不但能够影响学生,而且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2)知识讲授法。通过教育者口头传授向学生传递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方法十分常见。知识讲授法运用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所传递的教学内容需要十分准确,对于知识的讲解需要系统又全面,并且具有科学性,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实践的结合,通过循序渐进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们有层次地学习,而不是一概的灌输。

除此之外,知识传授有一些特征,比如说具有直接性,在教育者教学过程当中,教育者首先是能够接受教育的,并且在教学之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都需要明确教育的开展,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教育目标;其次还具有系统性,教育者实行审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教育群体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接受教育,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根据受教育者接受的能力阶段进行不同时期的教育;最后还有易普及性,一般意义上来看,知识传授只需要有一两名专业的教育者,就足够对数百名受教育者进行教学活动了,覆盖面十分广阔。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美育教育,不仅仅要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们对于审美的起源和本质进行探索,正确看待审美的价值和规律,掌握基本创造美的方法。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学生们也需要亲自去感受和创造人与自然的美,并且学会有意识地自我鉴别,对美产生正确的评价。比如,“社会美”就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地与自己对照,找出差距与完善的目标,让自己处在一个合适的定位中重新审视自我并完善自我。美的认知需要感性多于理性,所以美与丑不一定有明确的界限。从理性上让学生们认识到美的规律与本质,并且通过一些艺术常识,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之后能够运用到生活与学习当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人格更全方面地发展。

(2)实践体验法。实践方法在美誉教育教学当中表现在高校组织的各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审美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能够提升审美能力的方式之一,也是一个客观改变世界,从而影响主观精神世界的过程。实践活动分为劳动实践、校园活动以及参观访问等。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逐渐形成美的认知,在潜移默化的体验过程中提升创造美和审美能力,亲身实践能够从思想意识、感官体验、情感等层面认识到价值与意义,形成独特的美的认知,让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体验能够超越理性,让人感知到生命当中的情调和生命力,在精神上让人得到满足。

以美成人的实践体验能够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心理上的变化,实践需要亲身体验,能记录学生们的心路历程,体验需要通过行动与意识互相统一结合,产生综合的反应,实践之后的感受和体验能够通过人的内化与主体化,成为精神上的养料。

以美成人理念当中,实践体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方式。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在审美上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新的感受和体验,这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增强美育理论的成果,让审美达到新的高度。

美育实践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遵循一些原则:①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让实践与认知这两个层面能够更灵活地互相配合,从而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大学生的审美过程是有波动性的,通过一次实践活动,不可能立即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所以应该通过这种长效机制为大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实践体验活动,再根据新的问题和形式灵活地将活动形式进行转变,逐步提高审美和创造能力。②通过引导来加强实践体验活动的效果。如果仅仅让学生在形式上参与体验活动,这就容易流于表面,而没有达到实际的教育效果。所以在实践体验活动中需要受教育者受到一些引导。比如提前制订体验计划,根据审美现状,制定相对应的体验方式,如需要记录和观察学生体验过程中的感受,通过一些理论知识和参考对象地提供,让学生们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体验活动中达到审美的教育的目的。

(3)环境熏陶法。环境熏陶法是指通过美的事物和美的文化,形成一个美的环境,在受教育者没有意识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感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美的意识形态。大学生们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的阶段,他们身上有许多可以开发的潜质,比如说他们具有诗人的品格、容易被激发起的情感以及浪漫主义气息。同时,他们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如果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创造美的事物,让美与他们的生活紧密关联,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中不断地被美熏陶和感染,让美育教育事半功倍。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如果学校能够具有良好的人文气息和审美精神,那么这将是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十分有利的。由此可见,以美成人的美育教育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那么校园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健康成长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身心愉悦,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审美格调,这种环境熏陶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绿化、配套设施、建筑等方面。比如,建立一个绿树婆娑的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相适应的建筑构造、干净整洁的空间等,都是能够让学生们体验和感受校园文化的方式。

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也能够为学生增强审美教育的心理体验。校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演讲、社团、兴趣小组、读书会等方面活动,都是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到美的感染力,从而震撼到他们的心灵,陶冶学生们的情操,逐渐增强他们对真善美的理解。学校可以通过一种民主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校风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再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地在思想和行动上受到校园的熏陶,建立起完善的人格和全面综合发展。

环境熏陶也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在形式上要举办一些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活动,让学生们产生共鸣,这样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够达到教育目的;其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不但要通过正确的鼓励引导让他们主动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同时也要让他们可以主动进行创作,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4)情感共鸣法。情感共鸣法是教师在美育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课堂之中,从而让学生们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一种通过教师的能力来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觉悟能力,让学生们逐渐养成完善的人格的教育方法,这种方式非常注重受教育对象的情感激发,美育教育就是一个把客观对象逐渐内化为情感的过程,所以情感的熏陶和调动是十分重要的。

找到与学生情感共鸣的方式就需要坚持情理交融的原则。教育者在审美教育过程当中,需要通过激发人们的美好情操和积极进取的情感来达到审美教育目标,这种情感是积极向上的。注重学生们的精神进步启发他们的理性思考,能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因为大学生在参加审美活动时,具有一定的情感性,所以在培育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的教育。比如说在教学手段、过程、氛围、语言,这四个方面都可以注重情感因素的设置,通过营造一个愉悦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们在温馨愉快的气氛当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学习和提升;在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们独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有意识地让学生们去感受美和接受美;教学语言上,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们感受到情感,通过语言的艺术,让学生们接受美的知识,提升美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辩论、竞赛、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5.美育课程建设的机制

机械的原理是机械运作的动作和构造,主要应用于机械学这门学科,现在更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指机器组织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运作方式和内在联系。运行机制的高效运用能够促进各个要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能够优化内在循环,并且还能确保校园事务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展。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校园管理机制,能够保证大学生的美育教育和优秀人格养成,是规范和促进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1)校院两级“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完善的领导机制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落实。“齐抓共管”是指在组织、改善、加强大学生美育工作时设置的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具体的工作落到实处。所以,在领导机制的影响下,美育工作得以正常、有效运行,因此,建设校院两级“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显得更重要。

(2)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的动力机制。建设和发展高校的美育学科促使以美成人的美育机制得以发展。伟大实践的依据是科学理论,高校在发展美育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持。美育理论对于大学生美育实践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各大高校应该不断加强高效的美育教育建设,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1)加强美育学科建设。美育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写进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但是一直以来,美育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就不乐观,相比于德、智、体教育的发展,美育教育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美育教育逐步进入复苏的状态,学界对美育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美育教育慢慢作为专门学科得到统一和发展,为了平衡各学科之间的发展,学界对美育的研究和建设更加深入,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美育教育属于新兴学科,它需要综合各类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文艺美学、脑科学等学科,在各类学科的共同关注下才能构建起美育的科学理论体系。除此之外,美育学科所具备的特殊属性还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以,在建设学科教育时,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和建设美育学科,联动相关研究人员共同攻克学术问题——研究美育学科的发展规律、功能特点和方式方法等问题。此外,学校还应该提供学科建设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基本物质条件,共同推进美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进而不断提高美育学科的高水平,让高校的美育工作能够在更加完善和系统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发展。

2)借助学校学科优势建设美育课程。高校必须紧跟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结合学科的优势,面向全体学生,综合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教育思想、文艺学思想以及现实教育,借助信息数字化的传播方式,打造独具特色、内涵新颖的美育课程。在统筹学校的各项美育工作时,要始终以学科建设为主体,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建设美育课程工作,将相关的学科课程充分融入美育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美育的课程建设,并结合其他学科教学,将美学知识渗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除此之外,美育理论的知识传授离不开戏剧、小说、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的创造和欣赏,通过实践活动,美育学科的内涵将渗入到大学生的各项实践中,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大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和升华。

(3)以“个性化评价体系”为依托的评估机制。随着美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其需要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但是因为美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在评价时也具有个性化的特征。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育评价作为学科的一个分支,产生于美国。关于教育评价的内涵众说纷纭。布卢姆认为教育评价是处理和获取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能够对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起到辅助作用,能够明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发展水平,能够实践和研究教育教学,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矫正。

总而言之,教育评价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教学活动、教学人员、教学水平进行高质量的价值判断,进而促进教育的改善和有效发展。个性化评价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法对教学任务进行自我评价并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形式,这种评价方法尤其适合学生评价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策略等方面,并且,个性化评价因为直接与所学的课程相关,融合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踪评估的学习特点,更具独特性。

实施美育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的人格水平和艺术水平更加全面、完善地发展,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体系。因为学生的价值观、情感经历、行为习惯、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个性化、独特性、差异性的一面,并且,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以其他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反映出不同的评价特点。由此,美育评价的个性化更加多样化,也更具艺术性和特色性。

6.美育课程建设的框架

设计和建设美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包含以下四点内容:

(1)理论和实践。美育课程针对的主体是所有大学生,且属于公共基础性课程,所以,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应该过分专业且隐晦难懂。美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审美实践和基础理论两部分。在学习中,应该坚持理论先行,实践起到加深作用,所以,提高审美的前提条件是学习好理论知识。但同时,只有通过审美实践,才能更深刻地学习理论知识。美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通过培养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使学生的人格能够健康地发展。

(2)美学理论知识。学习美学知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选择美学知识时,应该选择有指导性的入门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美的意义、特征、范畴和形态等内涵进行初步了解和掌握,进而做出审美判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除此之外,美学还有其他的学习内容,包括审美情感、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和创意等知识,这一类的知识需要从审美心理角度分析审美活动,进而深入探究审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3)美育理论知识。在美育课程中,虽然学习美育基础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美育的基础知识之所以不是主要的课程内容,是因为美育课程的设置并不是针对师范生的专业课程,没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学习美育基础知识,从而了解美育知识。

(4)各种类型的美育理论和审美实践内容。审美实践活动是实现美育课程的主要途径,所以,它的课程内容主要部分是各类美的创造和鉴赏。想要鉴赏各类美的理论前提是认识和了解各类美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各类美的特征、含义、形态等理论知识,才能在一定基础的理论知识上提高个人的审美实践能力。

(二)美育视域下的理想信念教育

1.理想信念教育的美育本质

特定的实践形态中存在与之对应的理想信念,在那些积极价值追求的实践中具有美的属性,由此角度出发,我国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蕴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体现了个体的生存状态、个性面貌,而且能够让个体感到身心自由、愉悦,是一个体验美的过程。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受教育的人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并且心生向往,进而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最终实现个人的审美实践。在整个大学时期,如果将理想信念教育比作一次审美活动的话,那么其核心目的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意义,用美学的规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及未来。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内心预判的理想无法落地实现,社会价值取向无法与人的价值取向相统一,归根结底,还是存在人生价值的认知与审视的问题。为了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我们应该努力激发大学生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之情,使其主动追求自我发展,实现精神世界的再塑造,从美学的角度完善主体人格,提升自身境界。

2.理想信念教育中美育的运用——工匠精神

在大学阶段,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该阶段的规律,根据大学生认知启蒙、参与体验、建立情感、内在思考、确立目标、投身实践的逻辑顺序,设定具体的教学情境,做到多层面、全覆盖、讲重点、纵向深入。作为一种审美意象,工匠精神应该贯穿于营造审美环境、整合审美资源、建立审美关系、激发审美需求、学习审美能力、参与审美实践的全过程。

(1)营造审美环境。美是一种基于形式的感官体验,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并善于利用这种首因效应,关注教育形式上的美感,在校园的建筑、生活教学场所融入工匠文化元素,营造浓厚的工匠文化氛围,充分展现工匠文化的形式美,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美感体验进而形成深刻的心灵烙印。融入工匠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拼接、装饰,而是精心雕琢艺术作品,这本身也体现了工匠精神。它不仅要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特点相符,而且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我们要把工匠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既有历史色彩又有现代高度的精神内涵,就要将传统的美学思想与现代工业化的理念相互借鉴,营造一种有特色的精神标识。

我们应当以动态开放的理念去营造工匠文化环境,使它成为学生参与、贡献的重要实践平台。只有借助特定的载体,工匠精神才能够成为具体且可以感知的审美对象。在宏观方面,我们可以从办学历史、文化底蕴专业发展与改革的发展方向中深入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内涵;在微观方面,可以通过对中西方匠人的成功经验、优秀校友学成报国的过程中,发现传承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经过整理筛选这些例子,形成多维度多阶段的高效资源体系,同时可以通过匠心故事汇编、匠心数字博物馆、匠心寻访与宣讲等线上活动进行宣传,做到与线下相结合。

(2)构建审美体系。站在美育的角度来说,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在各个主体以及客体之间构建审美体系,同时依据美学规律进行。在以学生为核心的前提下,建立自我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生之间为代表的四种审美关系。依托于这些审美关系,才能够进行人格完善与培育,传递理想信念价值。

1)入学教育时可以为学生详尽地介绍学校历史与文化、办学定位、社会责任、育人成果等,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及责任感,并贯穿于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在细节中体现学校的管理、教育与服务质量,让学生从内心真正地认同、信任学校,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

2)教师在教学内外要始终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在德行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成为学生楷模,在每一次师生互动中都适时地加入理想信念教育。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团结协作、良性竞争,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重塑认知、磨砺品格,努力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之星,将工匠文化铭记于心,并以此规范自身,努力竞逐。

4)除了学习外界的知识,学生要更加注重对自我认知的定位、对自身状态进行评估,合理规划自身发展,利用工匠精神带来的审美启示与力量,激发实现自身审美的需求,拓宽实现人身价值的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