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昭平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昭平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群众文化活动这一时期,昭平县的演艺团体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截至2018年,《桂江文艺》共发表作品约500篇,约100万字。在2015年贺州市有奖征文比赛中,何源、雷应钧、黄来章分获一、二、三等奖。以元旦、春节、五一等传统节庆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身边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共组织开展篮球、足球、气排球、田径、冬泳等群众性体育活动60余场。

昭平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一)群众文化活动

这一时期,昭平县的演艺团体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县里有县文工团(歌舞团),辖专业演职员20多人,为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012—2018年,县文工团(歌舞团)并入县文化馆,配备有专用舞台车、音响等演出设施。每年根据国家形势和重点工作自编自导部分节目,同时学习演出一些外地节目,规定到基层、下乡镇、下村演出任务160场次,还接受县直有关单位应聘编导一些专题节目。

2018年,昭平县以元旦春节、“壮族三月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在县城区域、行政村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村村演”(含“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等活动)152场,“舞动广西全区广场舞比赛”“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文艺演出、“五月十三农村基层文艺汇演”“2018奔跑吧·广西”“中国·龙舟赛(昭平站)”“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迎国庆幸福之夜”“书香昭平·阅读圆梦”等其他专场演出30余场;举办各类书画摄影展共13场,展出作品700多幅;组织书法家协会成员开展“义务写春联送下乡”活动,免费为群众写春联1000多副;组织电影放映队到上岸村放映电影3场。通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群众节日活动,使全县约30万人从中受益,共享丰盛文化大餐。

黄姚三月三抛绣球(昭平县委宣传部 供图)

(二)文化出版

《文化昭平》是昭平县内部综合性刊物,反映昭平县文化建设、综合新闻为主,也刊登少量小说散文诗歌等文艺作品,不定期出版。

昭平县文联主办有《桂江文艺》内部文艺刊物,主要刊登本地作者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定期出版,为本地作者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园地,至2018年已经编印20期。昭平县文联高度重视《桂江文艺》编辑出版工作,成立了《桂江文艺》编委会,由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编委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任编委会副主任,县文联主席、副主席分别担任主编、副主编,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截至2018年,《桂江文艺》共发表作品约500篇,约100万字。为广大本土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刊物的艺术品位和知名度不断提升,赢得广大读者的赞誉,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主要特色及成效有3个方面:一是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化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桂江文艺》特开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栏,选登纪念文章,一起追忆可歌可泣的昭平抗日烽火,共同回顾昭平人民艰苦卓绝的难忘岁月,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为配合昭平县开展“美丽昭平·清洁乡村”活动,每期刊出一篇以上的有关“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的文章或者图片。二是向重点作家约稿。每期《桂江文艺》除从来稿中精心挑选部分稿件外,还向一些重点作家约稿,比如向广西著名作家朱山坡、林虹约稿,极大地提高了《桂江文艺》的品位。三是获奖作品多。《桂江文艺》选登的很多文章推荐到市级以刊物上共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80多篇,其中20多篇作品获奖。叶可可获自由读书社首届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李林松、林秀娇、李孺在2015年广西“和谐建设在基层”春联征集中分获铜奖、优秀奖。在2015年贺州市有奖征文比赛中,何源、雷应钧、黄来章分获一、二、三等奖。2018年贺州市“喜看乡村新变化”有奖征文活动中,何源获一等奖,温水莲、赵妹扬等获二等奖。

(三)广播电视电影

按照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自治区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17年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截至2018年,全县圆满完成2200套设备发放工作,覆盖人口8800余人,切实解决了偏远地区贫困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对县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616平方米,已经竣工投入使用。

2012—2018年,自治区下达昭平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1800场左右。如2018年,实际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824场,累计观影群众14.8万人次,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四)体育事业

体育工作主要有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业余体校等工作。昭平县每隔几年举办一次全县性的体育运动会,积极组队参加贺州市历届体育运动会和自治区组织的各种赛事,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8年,自治区下达昭平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任务13个,项目总投资559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栋文化综合楼、一个篮球场、一个戏台、一个文化宣传栏,组建一支文艺队、一支体育队。

这一时期,全县组织成功举办了一批大型体育赛事。2018年,举办“奔跑吧·广西”生态马拉松系列赛暨智慧马拉松(昭平站),共有来自区内外20多个城市的专业跑者、跑步爱好者及当地群众近4000人参加比赛,有力促进“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招商引资”“体育+生态”“体育+扶贫”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动“长生福地·美丽昭平”建设。9月26—29日,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中国龙舟公开赛(广西·昭平站)暨昭平县长寿文化旅游节;昭平县第十五届运动会。以元旦、春节、五一等传统节庆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身边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共组织开展篮球、足球、气排球田径冬泳等群众性体育活动60余场。组织开展以“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为主题的体育娱乐活动,设立板鞋、抛绣球、竹杠舞、陀螺、跳绳、拔河等多项体现民族性、健身性、群众性、体验性、趣味性的健身运动项目,营造深厚的节日氛围。组织开展第五届“广西万村篮球赛”,参赛者来自全县12个乡镇。

群众骑行活动(昭平县委宣传部 供图)

(五)图书、文物保护工作

2012—2018年,昭平县图书馆年均增加新书4000多册,总共有馆藏图书12.5万册。年订阅报纸120多份,杂志600多份。

2018年,昭平县文物管理所有馆藏历史文物实物420件、出土文物实物357件,确定为户外不可移动文物的有146处。比较重要的库存文物有铜人吊灯、兽形铜笔座、“位至三公”镜、“长宜高官”镜、玻璃耳珰、琉璃料珠、镂孔座陶灯、陶屋、青釉褐彩绘花鸟纹壶,户外文物主要有黄姚古镇文物群、县城凌霄塔、仙回文笔塔、北莱银牛(陨石)、北陀汉墓群等。(www.xing528.com)

昭平桂江中国龙舟公开赛(昭平县委宣传部 供图)

2018年,昭平县文物管理所与黄姚产业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在黄姚古镇联合举办以《黄姚古镇保护条例》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为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关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昭平县黄姚豆豉加工技艺、昭平县仙回瑶族调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瑶族长鼓舞、昭平疍家五将庙炮会、樟木林客家三山国王庙会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捉龟舞、蝴蝶舞、木偶戏、上刀山和过火海、雕刻神像和菩萨、彩茶调、黄皮糖加工技艺、封龙口歌和茶叶加工等。

2018年,昭平在县文化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非遗项目黄姚豆豉、黄皮糖、象棋山茶制作技艺参加了现场展示,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

(六)异军突起的旅游产业

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旅游产业定位为战略型支柱产业,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在旅游招商引资、旅游项目推进、旅游景区打造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果。2016年,昭平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7年,昭平县成为第四批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2018年,全县有旅游集散中心1座、游客服务中心8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4个、旅游驿站6处,增(改)建旅游厕所43座。同时,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地图广告牌、景区导游标识等基础设施,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全县旅游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实现质的提升。全县拥有4A景区4家、3A景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星级汽车营地2家、旅游宾馆和饭店412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家、特色民宿203家。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780.65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到99.24亿元。

黄姚古镇(昭平县委宣传部 供图)

这一时期,全县的旅游景区建设成效显著。昭平县地处漓江下游、桂江中段,气候宜人,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达85.5%,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资源,是旅游资源富集地,是“中国长寿之乡”。其中,南山茶海4A级景区位于昭平县城南,距县城3千米,总规划面积为3平方千米,约300公顷。它以旖旎的自然风光称绝,以盛产古今名茶闻名。景区高处海拔约1200米,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登到高处观景平台,可俯瞰茶园,根据时节变化伴有野花、彩叶点缀,构建成的美景宛如画卷,令人流连忘返。南山茶海是一个集康体运动、休闲养生、主题度假、研学体验、观光摄影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2018年,景区建成观光玻璃桥一座,长208米。

黄姚花海4A级景区位于昭平县黄姚镇罗望村周家水库旁,占地面积26.67公顷,整体空间格局以凤为形,与黄姚古镇相互映衬,花卉品种多样,花卉摆放特点突出,色彩搭配鲜明,花语标识到位为建设基础,景区配备路灯以及音响等齐全设备,游客能够在优美音乐的伴随下徜徉在一片花的海洋之中。

黄姚花海(昭平县委宣传部 供图)

桂江生态旅游4A景区上起文竹镇临江村,下至昭平镇富裕村下福电站,全长约25千米。以昭平县旅游集散中心为主,主要浏览景区节点包含宝塔公园、松林峡、临江新村、翡翠湾半岛等。2015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诗人宋之问李商隐、罗隐等也留下吟咏桂江脍炙人口的诗篇。“桂水春犹早,昭州日正西。虎当官路斗,猿上驿楼啼”是李商隐咏桂江的名篇。

故乡茶博园3A景区位于昭平镇马圣村宝鼎山下,海拔156米,面积约40公顷,拥有大片原生态茶园,空气清新,茶香弥漫,绿意醉人。茶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光照条件好,气候温暖,降雨量适宜,茶叶品质好,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故乡茶博园景区由茶文化展示区、茶园观光体验区、游客服务中心、茶宴休美食闲区、休闲农业体验区及文化风情长廊组成,从原生态自然美景、休闲养生、茶文化体验、民俗文化展示等方面,打造出综合性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区。故乡茶博园是集休闲、养生、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景区。茶园内部设有景观台,茶园大门进去便是茶溪谷;茶文化饮食方面设有茶宴农庄,服务方面有茶文化服务中心;除了观光、饮食、服务,景区内部还设有文化长廊、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各种必要服务。

昭平县走马观画无边界3A景区起于黄姚旅游集散中心,止于昭平旅游集散中心,主要由走马观画景观带绿道串联起公荒坪驿站、公戍驿站、古邓驿站以及福行驿站等旅游观光场所构成。走马观画绿道全长约70千米,以黄姚古镇、思勤江沿岸优美的山水风光、生态茶园和古村落文化、长寿文化资源为依托,突破传统的山水观光旅游发展模式,突出优美山水风光,沿途风景优美。两岸山谷相间,植被茂密,村落、山林、农田、茶园掩映其中。

公荒坪驿站位于走马镇庙枒村,驿站建筑面积约607平方米;公荒坪驿站位于207省道旁,西坪路段蔡家坪果园对面,驿站总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驿站的建造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休憩观景、休闲度假、餐饮等多功能的旅游综合服务。

德缘庄园位于黄姚镇北莱古村,园区采用台湾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是一家集生产、观光、旅游、科普、生态于一体的新型农业观光园。境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古建筑错落有致,历史绵长,文化底蕴深厚,是观光、旅游、亲子活动的好去处。

黄姚姚江漂流度假区项目以姚江水域为基础,以漂流为主线,策划以“十里画廊、情定姚江”为主题,整合姚江两岸资源,串联周边田园、村落、溶洞等,建有游客中心、潮江停车场、诗画田园、竹排码头等旅游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