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与室内空间艺术规范范围与研究汇编

建筑与室内空间艺术规范范围与研究汇编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建筑外观的艺术处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境内建筑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类的日常主要需求和少量的祭祀需要。

建筑与室内空间艺术规范范围与研究汇编

1.2.1 中国古建筑的概念

中国古建筑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字面意思理解,“古”是指古代的、古时候的,或者是传统的、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建筑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古代的建筑,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的传统建筑。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不同区域的建筑。从已发现的遗址而言,中国古代的建筑活动至少可以上溯到七千年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影响下,通过中国古代能工巧匠技艺的不断发展,中国古建筑逐步形成了以木架结构房屋为主,采取在平面上拓展院落式布局的独特建筑体系。

1.2.2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建筑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其所处环境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影响,中国古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材料特征。中国古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材为主,砖、瓦、土、石为辅。

二、结构特征。中国古建筑以木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从原始社会末期传承下来,其中包括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的方式使用最为广泛。

三、布局特征。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形式。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作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群组。

四、外观特征。中国古建筑外观的艺术处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从外观整体到各个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与材料本身的质感进行艺术处理与加工,民居较为简朴、灵活,宫殿较为华丽、稳重。在屋顶的造型上也是追求功能与美感并存。中国古建筑的色彩,从春秋到明代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手法,春秋时,宫殿建筑使用的是原色,经过发展,北朝、隋、唐时期的宫殿、庙宇、府邸多用白墙、红柱。到宋、金时期发展成了红墙、白石阶梯,到元、明时期开始被制度化。在南方,建筑色彩受阶级制度与地域环境影响多使用白墙黑瓦,形成素雅清秀的风格。

1.2.3 中国古建筑的分类

中国古建筑的分类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以历史发展时期来分类的话可以分为:

(一)原始社会(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建筑

在这个阶段,我国能勘察到的人类所居住的最早的建筑是岩洞。之后在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发现了干阑式建筑、在黄河流域发现了木骨头泥墙的建筑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建筑遗址中发现了用榫卯技术的木结构房屋。在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由于地质等自然环境的原因,木结构的使用并没有长江流域的广泛,大部分使用的是窑洞这种类型住所,在山西陶寺村发现了“地坑式”的窑洞。在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中,出现了私宅化的住所,这些住宅室内已经有了装饰的雏形。随着考察的推进,在浙江余杭、内蒙古大青山、辽宁喀山县陆续发现了具有祭祀功能的神庙与祭坛。这是我国可考察的最早的一批公共建筑(见图1-1)。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境内建筑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类的日常主要需求和少量的祭祀需要。

图1-1 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前476)建筑

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是中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在这段时期,建筑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考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已经发现了夯土木架结构的院落式建筑。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由于生产工具的提升,建筑水平明显提高,在宫城的建筑上,庭院式建筑群已经趋向成熟,夯土与木架结构的使用技术也有了提高。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西周消灭商朝,奴隶社会发展达到了顶峰,西周通过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点在建筑的建造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诸侯所拥有城池的城墙,使用的建筑、道路等级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僭越。在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四合院形式的建筑群遗址(见图1-2)。这一时期在技术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瓦开始在建筑中使用。

图1-2 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复原(傅熹年复原)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时期,奴隶主、贵族手中开始拥有了大量的私田,导致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开始土崩瓦解,商业手工业开始发展。这一时期的建筑在对瓦的使用上已经开始普遍,贵族王室开始使用高台建筑。在凤翔秦城遗址中还发现了表面带有花纹的空心砖,这说明了砖在我国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

(三)封建社会前期(战国至南北朝,公元前475—公元589)建筑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原来的奴隶主和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高台建筑在宫殿建设中成为主流。台上建筑中包括过厅、居室、浴室与殿堂。随着手工业的进步,建造工具日益完善,斧头、锯子、凿子等工具的运用提高了木架建筑的施工水平与质量。

秦(公元前221—前206),在秦朝统治期间,高度的中央集权提高了生产效率,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与六国的建造技术,修建了秦始皇陵阿房宫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汉朝是我国古建筑技艺的一个上升繁荣期,这期间抬梁式与穿斗式这两种在后代木框架建筑中经常使用的木结构已经形成。建筑功能类型开始增加(见图1-3),而且由于工具的升级,石材开始被大量运用。在两汉时期,中国古建筑的建筑体系开始成型。

图1-3 汉长安明堂、辟雍遗址复原(王世仁复原)

三国、晋、南北朝(220—589),这一时期的建筑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是,东南地区的城市与建筑开始快速发展,由于佛教的兴盛,宗教建筑的发展加快,而魏晋时期的文人风骨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发展,形成了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并立的格局。

(四)封建社会中期(隋至宋,581—1279)建筑

隋(581—618),隋朝的统治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在其统治时期兴建了大兴与洛阳两座都城,为后期唐代建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赵州桥的建成可以看作是当时建造技术的体现。

唐(618—907),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封建统治时期发展最强盛的国家,其统治前期百余年的统一、发展与繁荣带动了建筑技术上的巨大提高。唐朝时期的建筑有几个特点。第一,建筑的规模宏伟,建筑群的建筑关系处理区域成熟,建筑布局合理。第二,木构建筑的建造技术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第三,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第四,砖石在建筑中的使用日趋成熟。第五,解决了木材料在大体量建筑中的技术壁垒(见图1-4)。

图1-4 唐大明宫麟德殿复原(杨鸿勋复原)

五代(907—960),五代时期,中国土地上地方割据,战乱不断,建筑水平难有发展,仅在吴越、南唐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上较唐朝有了一定进步,其他方面还是沿用唐朝的技术。

宋(960—1279),宋朝在我国封建统治史上,其政治军事发展较弱,但是在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上较唐朝有了很大发展。这一时期,在建筑上,北宋政府颁布了《营造法式》,这意味着我国古代的木构建筑已经达到了规范定性化的严密程度。宋朝的建筑整体体量较唐朝都有所缩小,在建筑装饰及色彩上都更加精致,建筑类型也有增加。建筑地域化特色开始明显,园林建筑兴盛。

(五)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清,1279—1911)建筑

元(1279—1368),元朝的统治阶级来自游牧民族,他们在建立统治、开疆拓土的同时,因为常年的战乱严重地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发展也出现了停滞。元朝建国后,忽必烈发布鼓励农桑的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才恢复了一定的元气,由于元朝统治者迷信宗教,所以在元朝时期我国宗教建筑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藏传佛教,在内地开始出现了喇嘛寺院,其中的佛塔也成了我国宗教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明(1368—1644),明朝是一个由农民起义建立起的地主阶级的政权。在其政权建立初期,为了稳固统治,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发展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水平也有了提升。第一,砖开始在居民砌墙时被普遍使用,在明朝之前,砌墙时大部分还是使用木架式的夯土墙。第二,琉璃砖与琉璃瓦的制作水平提高了,无论是形态和色彩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制作水平。第三,在木结构方面,因为墙体使用砖石砌成,因此斗拱的承载功能被弱化了,在体量尺度上都有所缩小。第四,在江南地区,地主官僚阶级的园林兴盛。第五,在墓葬、祭祀等建筑群中的建筑布局更加考究,强调人伦君权。

清(1636—1911),清朝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统治政权,其对社会的封建专制达到了顶峰,在文化思想上对人民进行封锁,压制了文化与科学的发展。在建筑上,清朝大多继承了明朝的建筑传统(见图1-5),但是在个别方面有一定的发展。

图1-5 明、清北京紫禁城总平面

第一,对建筑木造工艺有了系统详细的官方规定,在雍正时期颁布了《工程做法》,书中对建筑的材料、尺寸、造型、工艺都有了严格的规定,在单体建筑的实际上化繁为简,更加注重群体建筑的布局与装饰。第二,与元朝统治阶级一样,少数民族政权迷信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这就导致这一时期喇嘛庙建筑在我国再次兴盛。第三,园林建筑的发展达到顶峰,在清朝,皇家园林无论是数量还是建造规模在历朝历代中都达到顶峰。除了皇家园林,官僚统治阶级以及江南地区富商的私家园林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第四,在建造技术上的突破,通过水湿打压的方法,使木结构弯曲,可以制作小型的木质结构穹顶。乾隆年间,玻璃的引进也改变了一些传统的建造结构。

中国古建筑按功能类型来分类可以分为(见图1-6):

图1-6 中国古建筑分类图(www.xing528.com)

(一)宫殿建筑

宫殿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住宿和办公的场所,是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古建筑中是形制最高、最奢华的建筑类型。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第二,流行高台的阶段。第三,宫苑与宏伟的前殿结合阶段。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现在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建筑是北京与沈阳的故宫。

(二)礼祭建筑

礼祭建筑的出现起源于祭祀,在礼祭建筑中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祭祀自然神的坛、庙。第二类是祭祀祖先的庙宇、祭祀皇家祖先的称为太庙,祭祀大臣祖先的称为家庙或者祠堂。第三种是纪念古代先贤的祠庙,如孔庙、关帝庙等。

(三)陵墓

中国自古就注重孝道,修造陵墓是后人表达孝道的一种方式,由于中国古代有人死而灵魂不灭的封建观念,以至于陵墓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据了重要的部分。由于等级制度的森严,陵墓在修建上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中国陵墓在商代不设立地面的坟,在地下深埋。秦汉开始在陵园地下开始修建墓室,墓前有石兽、石碑、石柱等。唐代因为山势原因,在地上设殿,地下设寝,形成上下宫制。宋、明时期大部分继承唐制,明朝时在祭祀区为了突出朝拜仪式的重要性,形成了院落式二进或是三进的格局,中轴线上修建明道。清朝与明朝大体相同,只是明道被分别设立。

(四)宗教建筑

中国古代盛行过多种宗教,这些宗教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建筑财富。这其中包括: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寺院中除了寺庙还有佛塔、经栋。佛塔的类型包括阁楼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塔、傣族佛塔。石窟与摩崖造像也属于宗教建筑的范畴

(五)园林

中国的造园历史悠久,在汉代,皇庭宫苑为了模仿仙境,修建“一池三山”,富商官宦修建家苑。魏晋时期,文人园开始发展,在明清时达到了顶峰。中国园林按使用类型来区分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按地域来划分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六)城市公共建筑

中国古代城市为了战争防御保护都修有城墙、城门、城楼。明朝时,发展出了多层箭楼。古代报时是靠击鼓敲钟,城市内会修建钟楼鼓楼等具备报时功能的建筑。现存的钟鼓楼在北京与西安。

(七)住宅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区域、每个民族的住宅各具特色,以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汉族住宅为例,汉族住宅一般都是院落式布局,房屋向内围合,大门向外,遵循长幼尊卑的礼法要求。以院落为单位,小宅有单院,大宅为前后套院。有前厅、内宅、书房、花厅等。因为南北气候的差异,北方庭院开阔,房屋四周又相隔距离,南方则房屋距离相连,屋顶也连接在一起。除了这种院落式住宅外。如江南的邻水民居,河南、陕西的窑洞、闽西的土楼,傣族的干阑竹楼等都各具特色。

1.2.4 纪念碑的概念

为纪念重大事件或有特殊贡献的人物而立的石碑。(来源:《辞海》修订版)

为纪念重大事件、功绩或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所立的石碑。(来源:《辞海》简编版)

1.2.5 “纪念碑性”的概念

“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在《新韦伯斯特国际英文词典》中被定义为纪念的状态和内涵,是指纪念碑的纪念功能及其延续。“纪念碑性”与纪念碑的关系类似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来源:《新韦伯斯特国际英文词典》)

1.2.6 中国古建筑与纪念碑的关系

纪念碑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见图1-7),无论是何种的材料形式,总是要承担保存记忆、构造历史的功能,总是力图使某位人物、某个事件或某种制度不朽,总要巩固某种社会关系或者个体的纽带,总要界定某个政治活动或礼制行为的中心,总要实现生者与亡者的沟通,或是现在与未来的联系,对于历史文明而言,作为当时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的精神物质载体,中国古建筑完全具备了纪念碑所拥有的功能(美国艺术史学家巫鸿先生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证)。

图1-7 中国古建筑与纪念碑的关系

1.2.7 中国古建筑与“纪念碑性”的关系

“纪念碑性”是纪念碑的性质,是纪念碑所蕴含的内容,这种形式也存在于中国古建筑中,中国古建筑是“纪念碑性”内容的物质载体,是对其内涵的实体化表达。所以“纪念碑性”与中国古建筑是所属关系,它以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存在于中国古建筑之中(见图1-8)。

图1-8 中国古建筑与“纪念碑性”的关系

1.2.8 博览型建筑的概念及分类

博览型建筑的定义:

博览型建筑是博物馆建筑与展览型建筑的总称,博物馆一词起源于希腊语——Mouesion,意即供奉缪斯(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的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处所。17世纪,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Museum才成为博物馆的通用名称。我国古代没有博物馆之说。19世纪中期以来,到过西方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外国博物馆。他们把Museum翻译成博物馆。自此以后,博物馆之称逐渐通用于中国。

20世纪以来,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广泛发展,各国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及综合国力的差异,博物馆的建设也有所不同。

1951年,日本制定的博物馆法把博物馆规定为“收集、保管(包括培育)、陈列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从教育角度,以供一般民众提高文化修养、调查研究、消遣娱乐为目的机构。

美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资料,并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关。

苏联百科大全书》提出,博物馆是征集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学研究机构。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从1946年11月成立以来,为了适应于概括世界博物馆的发展与演进,也不断修改对博物馆的解释。1946年制定的章程规定:“博物馆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遗迹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植物园,但图书馆如无常设陈列室则除外。”

195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修订后的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以公开开放为目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展览型建筑逐渐单独发展起来,博览型建筑的展览一般为临时性的且商业性较强。

博览型建筑类型的划分。全世界对博览型建筑类型的划分方式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主张精简化,有的主张细致化,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博览型建筑类型的划分方法(见图1-9)。

图1-9 博览型建筑分类图

国内,关于博览型建筑类型分类的讨论一直在继续,我国革命纪念类博览型建筑数量庞大,有人主张将它从历史类中分隔出来,还有人主张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一类的历史遗址性质的博览型建筑单独归类。

因为本文研究主题与传统文化有间接或直接的关系,所以本文研究的博览型建筑以历史类和纪念类为主,其他类型为辅。

1.2.9 综述题目释义

本论文所做的研究是通过分析“纪念碑性”在中国古建筑的表现形式,探索出这些形式所纪念的内容,再通过对当代博览型建筑与中国古建筑进行分析与对比,最后总结出“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中显性与隐性的表达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