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旅游胜地,丰富资源、美丽风光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旅游胜地,丰富资源、美丽风光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与丽江兰坪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大理白族自治州在低纬度、高海拔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旅游胜地,丰富资源、美丽风光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与丽江兰坪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大理白族自治州在低纬度、高海拔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缅、滇藏公路交汇地,滇西的交通枢纽;是历史上我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门户;是唐代南诏和宋代大理国五百年都邑所在地,素称“文献名邦”;以“风、花、雪、月”著称的大理市,现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南诏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宾川佛教圣地鸡足山,以及挺拔雄伟的苍山,明媚清澈的洱海,蝴蝶泉的湖光山色,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神奇的画卷。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1)大理文化

①三月街。三月街古名祭观音街、观音市,原是从观音祭祀风俗逐渐演变而成,约起始于唐永徽年间,迄今约有1300多年历史。三月街历代一直兴隆不衰,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举办,节期为7天。三月街是滇西各族人民经济和文化展示与交流的盛会,集白族和各民族历史、经济、文化、民俗为一体,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②白族绕三灵。流传于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迄今已有一千多年。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刚好是种植水稻的农忙节令之前,生活在苍山洱海一带的白族民众,身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从四面八方赶来赴会。人们祈盼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

③白族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族人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人民在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现今三道茶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巍山打歌。“打歌”是巍山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历史久远的一个舞种。相传还在部落时期,一次彝族人与傈僳族人发生了战争。彝族人节节败退,被围困于一山头,眼看夕阳西下,彝族人急中生智,在山丫口烧起篝火,大家围着篝火转圈,手舞刀棍,口里齐声喊叫。山下傈僳族人见山头火光冲天,再听呼喊声,误以为彝族人援兵赶到,慌忙退兵。为了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从此彝族人便兴起了围着篝火打歌的习俗。

⑤巍山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是彝族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在村口、路口、广场上竖起大火把,各家各户门前竖起小火把,欢度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火把头上插着写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吉祥语言的彩旗和“升斗”,火把身上挂满小梨和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小粑粑。人们欢快地围在一起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⑥南涧跳菜打歌。“南涧跳菜”历史悠久,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盛行于唐朝,是南涧民族文化的源头。当地人办宴席时,引菜人和抬菜人从厨房到餐桌,合着音乐的节拍,跳着彝族特有的舞步,诙谐幽默地按“棋子”的布局摆菜。这种融舞蹈、音乐、饮食于一体的上菜礼仪,是为尊贵宾客而跳的一种礼节性舞蹈。

“跳菜”诞生于南涧,是彝族举行婚礼丧事等活动之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相传这是古时彝族人敬奉帝王在宫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后来慢慢流传于民间,成为彝族民间艺术之独秀、饮食文化奇葩

(2)大理景点

①喜洲古镇。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部,西倚苍山,东临洱海。是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喜洲镇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原为大理河蛮的城邑,隋唐时期称“大厘城”,是南诏时期“十睑” 之一,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侨乡之一。

喜洲镇是典型的白族商业集镇,也是白族资本主义的萌芽地,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小小的喜洲形成了“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的商家,其中严家最有名。严家创始人严镇圭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纹银一万多两,创立了“永昌祥”。云南著名的沱茶即诞生于永昌祥商号,永昌祥经营沱茶在商界站稳脚跟后,又不断增加新的品种,不久便成为一个经营茶叶、生丝、布匹、洋杂、山货、药材、烟草土特产的大商号。永昌祥除原有的下关老号外,又在大理、昆明、丽江、维西和四川的叙府等地建立了新的商号。以后又把生意做到了国外,开辟了以缅甸为中心的东南亚市场。

②大理古城。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大理古城居于苍山之下,洱海之滨,古城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古城几乎成为大理的标签。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韵味,还有西洋文化的气息。自明代建城以来历经600多年,古城的规模、布局基本无大的改变。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致,为典型的棋盘式布局。主要景点包括:

大理古城南城门。“不到南门,枉到大理”,每位远道而来的游客,都会到南城门门口拍照留念;然后爬上城楼,远眺苍山洱海。清晨的南城楼,是惊喜之地,朝霞之下的城楼,熠熠生辉,多了一份庄重与神秘。轻抚城墙,感受历史的厚重、岁月的痕迹。

复兴路。复兴路作为城池的主干道,见证了历代王朝的变更。青石板路铺出的是岁月的痕迹,街边的河道流淌的是古城的柔情。现今,仍能看到往日繁华之景。道路两旁的小吃、熙熙攘攘的人群、精致的手工艺品以及流传在大街小巷的民谣,都是热闹的、富有生活气息的。

杜文秀帅府。杜文秀帅府原为康熙二年所建的云南提督衙门。1856年滇西爆发以杜文秀为首的反清起义,起义军攻占提督府,推荐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改提督府为元帅府。

五华楼。据记载,五华楼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下可建五丈旗。五华楼分为钟楼鼓楼,有贵宾至此就会钟鼓齐鸣。登上五华楼,就是站在古城的中心,可观东、西、南、北四方。它也是古城的制高点,它见证着整座城池的兴盛与变迁。

洋人街。20世纪80年代初,大理的美吸引来了大批外国友人,这里变成了富有外国文化气息的洋人街。这里是洋人聚集之地,也是大理本土文化与西洋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漫步洋人街,就像身处异国街道,小资情调满满。

文庙。大理自古崇文尚教,文风沉淀深厚,大理文庙一直是古城发展教育之所。文庙坐西朝东,内有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祭台、大成殿及其他附属建筑

蒋公祠。蒋公祠原是祭祀清代著名将领蒋宗汉的祠堂。蒋公祠为一进两院布局,是大理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和最具代表性的祠堂建筑,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入蒋公祠,就是进入了一个大理白族文化、民俗的长廊,里面可以看到白族本土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工艺、洞经古乐等大理特色民俗文化内容。

③双廊古镇。双廊镇位于洱海东北岸,紧靠碧波荡漾的洱海,可远眺苍山十九峰,集苍洱风光之精华于一处。镇上的主要景点是玉几岛和南诏风情岛。

玉几岛乃洱海三岛中最小的一座岛,面积约40亩,状似一把几(椅)子而得名。岛上有玉波阁、玉几庵、赵氏宗祠和杨丽萍的太阳宫、月亮宫,以及赵青的府邸青庐建筑。玉几岛四周环水,清光绪年间,在岛东头修了一座石拱桥与陆地相连,名为玉几桥,岛西北水中有两块礁石漂浮于水面,俗称“渔鹰石”,宛如“鸳鸯戏水”。(www.xing528.com)

南诏风情岛位于洱海东北部的双廊村对面,岛上人文自然景观相当丰富。为了展示南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以雕塑特有的艺术语言,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云南的创世神话。岛上由沙壹母群雕码头、海景别墅、云南福星——阿嵯耶观音广场、南诏避暑行宫、白族本主文化艺术广场、海滩综合游乐园、太湖石景群落及渔家傲别景八大景观组成,与别具特色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使人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寻找到那份原始的真与拙的感觉

登上小岛,一入眼便是一组巨大的石雕,这就是沙壹母群雕。这是根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有关大理地区一则神话雕刻而成的。相传,南诏的祖先是一位名叫“沙壹”的女性,她以捕鱼为生,在捕鱼的过程中,触沉木而受孕,于是生下十个儿子。后来,哀牢山下又有一对夫妇生下十个女儿,九隆兄弟就娶了这些女子为妻,后渐相滋长,繁衍至今。这些传说中的人物被雕塑家赋予了生命,雕像刻绘得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④鸡足山。宾川鸡足山是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灵山佛都、旅游胜地”“天开佛国”“华夏第一佛山”等美誉,以“四观八景”的奇风异彩名冠于世,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四十四个风景名胜区之一。

鸡足山雄踞于云贵高原滇西北宾川县境内西北隅,西与大理、洱源毗邻,北与鹤庆相连,因其山势顶耸西北,尾迤东南,前列三支,后伸一岭,形似鸡足而得名。

鸡足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迦叶菩萨的道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鸡足山上有很多寺庙,这也是来到鸡足山的必去景点。

祝圣寺处于鸡足山中心位置。经虚云法师努力,历十余年修成。寺内最主要的建筑是宏伟的大雄宝殿,正中供奉如来佛,两旁为五百罗汉,全贴有金箔,望之光彩夺目。其他建筑有天王殿、藏经楼、藏珍楼、钟楼、鼓楼、禅堂、僧舍等。藏经楼藏经四十一函,旧刻藏经三十七函。藏珍楼藏有紫衣、钵具、锡杖、如意、缅玉卧佛 、碧玉观音、名人字画等。寺内还有一青铜巨鼎,重3000多斤,竖立在月台上。寺内有池塘、石桥、八角亭。天王殿前两株云杉,高达三四十米,挺拔蓊郁,环境十分幽美。

天龙八部影视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是为《天龙八部》影视剧拍摄投资兴建的一个大型影视拍摄基地。占地面积七百余亩。整个天龙八部影视城由三大片区组成:第一局部为大理国,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宫、镇南王府;第二部分是辽国,包括辽城门和大小辽街;第三部分就是西夏王宫和女真部落。景区主要景点有大理国城门、皇宫、镇南王府、大理街、大小辽街、西夏王宫、珍珑棋局等。

⑥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崇圣寺原是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是大理历史上首个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丰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崇圣寺以寺中三塔闻名于世,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如今看到的寺院是重建的,而三塔是有千年历史的遗迹。崇圣寺三塔是由一大二小三塔组成。大塔也叫“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大塔为“文笔塔”,始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3—859年),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⑦蝴蝶泉公园。蝴蝶泉公园位于苍山云弄峰下的绿树丛中,公园以“蝴蝶泉”闻名,牌坊上的“蝴蝶泉”三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游大理时留下的墨迹。蝴蝶泉公园的“泉”“蝶”“树”号称“天下三绝”。

蝴蝶泉是一个方形潭,泉池二三丈见方,四周用透亮的大理石砌成护栏。泉水清澈见底,一串串银色水泡,自沙石中汩汩冒出水面,泛起片片水花。这泉水得苍山化雪之功,不仅水量稳定,水质也十分优良。泉边绿荫如盖,一株古树,横卧泉上,人称“蝴蝶树”。每年春夏之交,特别是4月中旬,蝴蝶树会吐出特有的芬芳招引蝴蝶。成千上万只蝴蝶聚于泉边,满天飞舞。最奇的是难以计数的彩蝶,交尾相随,倒挂蝴蝶树上,形成无数条蝶串,垂及水面,蔚为壮观。

⑧苍山国家地质公园。苍山山脉由十九峰自北向南连脊屏列组成,最高点海拔4122米(马龙峰),最低点海拔1360米(漾濞江与西洱河交汇处),4000米以上山峰有七座。苍山一年四季美景都不一样,其中夏季和冬季最有特色。夏季洗马潭景区有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五彩缤纷,斑斓一片;冬季的雪景,使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而且由于山势陡峭,气候的垂直差异极大,具有寒带、温带和亚热带的垂直气候,这里植被茂密,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苍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是第四纪冰川遗迹、高山陡峻构造侵蚀地貌和峡谷地貌景观;变质岩变质变形遗迹——伸展体制横向构造置换形成的构造形迹、挤压构造体制下的构造变形、反映造山后山脉隆升阶段的构造形迹、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石峰、峰林地貌地质遗迹、大理岩、大理岩地质遗迹等。地质公园划分为四个景区:苍山景区、花甸坝景区、百丈岩桥景区和石门关景区。苍山景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第四纪冰川遗迹景观,变质岩变质变形遗迹,反映造山后山脉隆升阶段的构造形迹,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其形成的峰丛、峰林景观,东西坡陡坡陡崖地貌景观及峡谷、溪流、瀑布景观,大理岩地质遗迹、植被等观赏性好及景观突出的景群和景点,苍山脚的冲洪积扇群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花甸坝景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岩溶地貌及高山草甸景观;白丈岩桥景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峡谷地貌景观;石门关景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峡谷地貌景观。

⑨洱海。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大理下关,海拔1972米,南北长41.5千米,面积约251平方千米,因为湖的形状酷似人耳,故名洱海。洱海属构造湖,湖岸东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为沙洲。洱海水深清澈,宛若无瑕的美玉,秀丽无比。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月亮格外地亮、格外地圆,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水天辉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此外,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⑩巍山古城与魏宝山。巍山古城号称南诏古城、南诏文化发源地。巍山古城又叫蒙化城,是南诏古国大理古城的发祥地,云南省设置郡县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元代的时候,由大理段氏总管开始建筑土城,到明朝才正式建城,至今整座县城依然较为完整地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时候的棋盘格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巍宝山是中国的十三座道教名山之一。宫观依山就势,布局巧妙,出阁架斗,工艺精湛,雄浑古雅,雕塑形象逼真传神,雕刻壁画和图案丰富多姿,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文昌宫内文龙亭桥墩上的清代壁画“松下踏歌图”,画面上反映的是彝族打歌的欢乐情景,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摹本曾送北京展出,评价甚高。巍宝山宫观密布,蔚为壮观。其山分前、后两边,宫观建筑布局总的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特点。

⑪剑川石宝山。剑川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千米处,因山上的红砂石呈龟背状裂纹,如狮似象像钟,得石宝之名。这里林木茂盛,石趣无限,庙宇别致,景色独特,尤以石窟和摩崖造像而声名久远。山中开凿于唐宋年间的石窟,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誉,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艺术瑰宝有:17个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内容独特、地方民族色彩浓郁的石窟。这些石窟分布在石宝山的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3处,绵延六七千米的地带,约造像140躯。 白族所崇信的佛教密宗神祇在这里栩栩如生;阁罗凤出巡的宏大场面也不再神秘,为寻常老百姓目睹;善男信女们还在神佛边虔诚地跪拜“阿央白”,祈求子孙。 石窟所选细奴罗、阁罗凤、异牟寻三代南诏国主,是三个极有代表性的人物。透过这些形象,反映了南诏历代历史。它既是南诏艺术珍品,也是珍贵的民族史料,为后人研究南诏的政治、军事、文化,以至服饰、风尚等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次是栩栩如生的宗教人物。在石窟中雕像最多的是宗教人物,如观音、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八大名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等。这些形象,大都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各有个性。

⑫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9′~100°45′,北纬24°17′~24°55′,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南北长约83千米,东西宽约5~7千米,保护区总面积31313公顷,核心区面积17644公顷,缓冲区面积10804公顷,实验区面积2865公顷。2000年4月,国务院将合并后的景东和南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定名为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黑长臂猿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长蕊木兰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华桫椤、苏铁蕨、水青树、云南榧树等7种;云南省级保护植物鸡血藤、冬樱花、滇西紫树等19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