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多元形态

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多元形态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互联网时代的现代音乐教育辐射众所周知,互联网思维有很多特点。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自主探究是核心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忘教育初心,将学生作为主体,把体验感放在核心,这才是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转型进入生态圈最重要的转变。

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多元形态

(一)互联网时代的现代音乐教育辐射

众所周知,互联网思维有很多特点。首先,我们总说“互联网+”战略,“+”也就是我们说的跨界,互联网+任何一个传统行业,这是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其创新成果与某一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在未来的音乐教育领域中,从互联网思维入手,在技术上引入多媒体信息科技,改变固有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感;在社会环境中提升音乐教育的影响力,尤其在网络歌曲的范畴里尽量保证音乐市场的纯粹性。

中教传媒的总裁夏巍峰曾就在线教育的发展提到:“构建生态型公司布局和构建生态圈是趋势”。生态圈作为一个共存的环境,强调共创、共享和共赢,从音乐的创作表演、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家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学校精英音乐教育等等方面,缩短各个音乐教育环节的距离,加强每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再加之传统音乐、民族音乐、通俗音乐、西方音乐等多个层面的构建,从而建立音乐教育生态圈则是未来音乐教育态势的根本。这就需要我们真正把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融入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要让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做到对于互联网思维的指导意义有深层次的解读,并进而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真正实现互联网与传统音乐教育的结合。

1.显性学校音乐教育——互联网思维下在线教育的发展

在线教育,即e-learning,是一种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运用信息科技进行快速学习的方法。它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也是目前为止“互联网+教育”最成功的发展体验。2017年5月10日,UNK2017在线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开幕,多位专家教授围绕“连接、共享、智能化”的主题,对于在线教育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深度的研讨。

在全球信息革命的冲击下,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原本的传统模式和社会结构,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模式都进行了重新建构。在音乐教育层面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转变是最基本的,其次还有教学模式的改变,而模式转变最重要的则是音乐教育理念在互联网时代的重塑,达到“互联网+”战略连接一切的目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民众与高雅音乐艺术的距离。在此社会背景下,在线教育行业迅猛地开始发展起来,许多的教育机构在稳固线下教育的同时,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互联网世界中抢占了一片新天地。

通过搜索国外的网站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在线教育产品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传统讲授模式为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在线教育方式,另外一类是以动画展示和互动为主的在线教育产品。著名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基本就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讲授模式。可汗学院在学习中使用电子黑板系统,通过观看视频、在线练习和答疑辅导的方式搭配一系列数字教材由浅入深地进行线上学习。而近年来,我们国内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在线教育产品,其中2015年北京大学推出了自主的慕课平台“华文慕课”,其中大部分是北大自己的课程,充盈着很多知名课程。

在UNK2017在线教育论坛中,福建宁德柘荣县英山中心校的林阿团校长针对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教育的新发展的演讲令人印象深刻。他通过生动丰富的资料,向大家展现了信息化技术给乡村教育带来的改变,同时,也将大山深处独特的教育实践搬到了北京的大舞台。他的演讲也向我们强有力地佐证了,互联网时代下社会资源最大可能地公平化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化这一事实。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这一现实性问题,互联网成了我们跨越时空、走向未来的最强保障。

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自主探究是核心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音乐艺术自身所独有的审美性,它要求课堂形式尽可能地灵动多变,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种“自主学习”丰富成为更加具有乐趣性的“个性化学习”,打破原有的方法和模式。现如今,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多媒体资源所带来的知识信息如此丰富,音乐基础设备更是如此完备,我们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不能够再单一地停留在PPT课件的制作运用中。对于一些先进的音乐软件,如MIDI音乐系统的运用上力度还非常欠缺。对于MIDI音乐,教师可以用其进行一些简单的乐曲再现、创新等;在中学音乐课堂中,还可以利用MIDI音乐进行音乐理论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会让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变得非常直观,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本体的理解,提升音乐课堂的整体层次和效果。这也是将教育和审美放在核心位置的音乐教学方式之一,而不是再像之前的许多中小学课堂一样,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课件的简单制作上。不忘教育初心,将学生作为主体,把体验感放在核心,这才是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转型进入生态圈最重要的转变。

现如今,许多的教育机构在稳固线下教育的同时,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上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目的就在于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和线下教育的结合,这其中应运而生的就有可以说是在线教育代表的“慕课”。慕课的英文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其中Massive、Open、Online三个词汇就直观地概述了慕课的三大特点,也就是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它是通过教育联系起来的一种大规模的虚拟教室,它可以把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老师学生联系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学习社区,进而实现资源共享。

慕课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互联网时代数据性的特点,提高了教学效率。数据是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形成的基础,使用互联网的人在网络上的每一次点击浏览都会产生相应的使用数据,这些零零星星的数据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互联网庞大的数据库,而能够给世界各地的老师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社区的慕课,所支撑的就在于此。在慕课中,专业、国界、年龄等等条件都不再是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它使得跨学校、跨专业等等不同方面的跨界成为可能,增强了教育行业的平等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慕课的受众群体广泛,它面向社会各类想要参与学习的学习者,丰富了大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由于互联网支撑下知识库的丰富程度,再加上互联网技术下高速传输的特点,则充分提高了课程中学习反馈的速度,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互动性。尤其对于形式复杂、种类多样、学科性质特殊、资源分配不均的音乐艺术教育发展来说,这种地区、国界、专业的融合性则是意义非凡。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需求将受到最大程度上的重视,数据库可以充分评估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为不同的群体定制个性化的课程产品以此来满足用户间的差异性需求。这种满足不同受众的差异性需求的能力,则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各传统行业想要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的基本要求。如今,数据的采样从传统随机样本的精准性转变为全体数据的混杂性,最终再找到这些总体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例如,在慕课的课程产品制作中,制作者就可以根据学生群体每一次的点击,每一次观看课程的类型,每一次观看时间的长短,每一次的反馈等等信息而制作出更具有针对性,更适合每一个受众的优良课程内容。这种大数据下的针对性在如今非常常见,比如,我们打开一个视频APP,它总会在最明显的一栏给我们推荐出比较符合自己口味的影片,这就是网络后台根据我们每一次的点击进行相应的分析而得出的顾客的喜好,其依托的就是数据库。甚至也可以说,有些时候大数据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偏好。这种大数据思维在我们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我们一直强调的针对性分析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支撑,也是一种开放广泛的思维模式。同时,对于一些优秀的慕课音乐课程,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在线教育课程,我们可以将它引入学校音乐课堂内,让快节奏城市的学生走进大山音乐,真正感受到多民族国家的音乐文化特色,同时再辅以教师的讲解,则会将课堂的效果推至顶峰。

新世纪新时代下,依托互联网思维,共享生活成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共享经济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共享单车、共享雨伞等等资源间的分享,使得我们整个社会连成了一个圈。共享时代,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教育资源的分享者,人人也都可能成为创业者,这在慕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慕课的大规模性注定了它不是一两个人发布的几门课程。它的大规模性是指可以由任何一个参与者进行发布,同时给了全世界范围内所有对某一事物有求知欲望的人在互联网上搜寻到自己想要课程的一个空间,并提供了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

在“互联网+”音乐教育的新形态下,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改变,“能者为师、愿者为生”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专业领域的参与者和发布者。因此,作为不同资源文化的连接点,慕课不仅将一线城市甚至国外优秀音乐教育的各种资源辐射到各县市,同时又做到了将地方上的民族性音乐特色实践活动带向了快节奏一线城市的舞台,让我们国人可以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民族最原汁原味的音乐特色文化,和地方音乐艺术的民族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提到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线教育的发展则一定程度上对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艺术教育资源分配进行了一些改善。同时,慕课的产生帮助人们开阔了眼界,使我们的国民能够有机会认识到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音乐的异同性,也将我们国家自己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推向世界,其改革性意义不容小觑。

当然,凡事有利便有弊,如此便捷丰富的慕课,其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也是巨大的。在慕课中,教学不再是一个传统课堂意义上的个人讲授,它成了需要一个团队支撑的集体行为。在一门课程的制作中,需要优秀的主讲教师,还要多个辅导老师,若干个助教,技术工作人员的制作,最后还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这些无一不是慕课所必需的条件。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这显然也都是慕课发展中所不可避免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诚然,在线教育和互联网的发展势必会给传统教育行业形成一定的冲击,但这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一些思考,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多媒体手段的支持下大力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作用是我们要长久思考的。上海科技大学的虞晶怡教授在LINK在线教育论坛上说到的一句话,给笔者触动颇深,他说:“今后的教育,一定会带你到答应带你去的地方,到山和海相邻的地方。”蓝图憧憬如此美好,互联网思维下的音乐教育,必将冲破牢笼,展望到山和海的交汇处。

2.隐性社会音乐教育——互联网时代网络歌曲发展的导向

现如今,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逐渐渗入大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加之音乐艺术在社会中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使得互联网下应运而生的产物——网络歌曲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力越来越引人注意,同时对于青少年成长历程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而网络歌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其曲调简单、语言通俗、朗朗上口、语言幽默诙谐等特点,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精神娱乐世界,并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同时也给那些钟爱音乐的普通民众提供了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性,的的确确是一项便利又广泛的潜在社会音乐教育手段。那么,既然是肩负了教育任务,那相应就拥有了许多教化功能、道德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内容形式上控制其发展导向。

由于互联网宽松和自由的创作环境、快速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等因素,使得互联网中每年网络歌曲的产量之多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在这众多作品中,创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网络歌曲的自由性使得其许多作品的创作初衷也都不尽相同,太多为了迎合部分大众的低级趣味,博取眼球进而获取点击率的作品如毒蛇般在网络中快速蔓延开来。如此饥不择食,歌词不堪入目,大量黑、灰、黄色的词曲充斥网络环境的现状实在是不得不引起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的重视。然而,我们一贯称赞互联网的便捷、快速、广泛等等优点,在此时却让我们显得有些踌躇不已,对于这些负能量产物在网络环境的传播之深、之广、之快,我们却无法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

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总是同每个时代的社会与政治息息相关,每个时代的音乐总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特点与时代现象。音乐的教化功能一直是其最重要的一项特征,另外其审美功能更是我们在国民教育中最不可替代的特色。网络歌曲在分类上隶属流行歌曲,它与艺术歌曲和民歌不同,艺术歌曲可以选择古典诗词作为歌词,民歌可以沿用多年流传下来的歌词,而流行歌曲的要求则是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当下人民的思想和情感。歌词需要随时捕捉生活中的问题与动态,汇集大众心态,因此,每个时代总会有每个时代背景下特定的流行歌曲。之于广泛传播的网络歌曲,首抓人心的是旋律,深入人心的则是歌词,在如此广泛快速的互联网传播下,歌词的文化功能性之重要程度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在百花齐放的当今社会,歌曲从素材到风格再到歌词表意都多种多样,形式之多令人眼花缭乱。音乐的形式美是音乐审美中第一位的,它是人的审美理想在声音形式中的展现。茅原曾在文章中提到过“形式美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是不可被替代的属性。看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代替不了欣赏普罗科菲耶夫的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甚至欣赏普罗科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也代替不了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每一首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盛行以来,仍旧无法动摇民族音乐和美声歌曲的地位,就算如今流行音乐风行全世界,也终究无法一枝独秀。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加之互联网的大发展,注定了我们必然不能抑制网络歌曲的发展,但是在其逐渐成为隐形社会音乐教育的一项强有力手段的当今,我们必须要将其发展成为我们自己音乐教育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严格把控网络歌曲的审核大关,究其深层次审美走向偏差的原因。对于网络歌曲的现状来看,审美偏差必然是有一定原因的,究其根本,创作初衷的病态、歌词创作的变态、音乐表演的丑态、粉丝群体的盲态、传播媒体的异态等等都是导致网络歌曲方向迷失的幕后推手。对于这些网络中乘虚而入的负能量,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大众媒体不要给其创造广泛传播的余地,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给网络歌曲一片净土,给我们的学生精神生活多一个选择,也给我们音乐教育的多样化形式一个品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曾提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虽然网络歌曲这样一种文艺形式在创作中要一定程度地估计市场化经济,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但文艺作品归根究底毕竟不是商品,必然是不能够彻底臣服于市场的,它始终要有自己相应的精神内涵和必要的审美价值。审美不可屈从低俗,效益不能颠覆品味,炒作更加不能取代实力。(www.xing528.com)

对于网络歌曲而言,它是21世纪的一个新兴产业,确实为流行音乐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平台。但是,它就像一个正在慢慢成长的孩子,经历了咿呀学语一一蹒跚学步一一天真烂漫的阶段,而逐渐迈入了青春的叛逆期,不够稳定且不够成熟,发展方向又相当难把握。它需要“家长”的包容督促,需要“老师”在旁教导勉励。今天,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网络传媒相应而来的冲击与挑战,我们无法也不应阻隔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渗透,而是应该迎难而上,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利用其优势来正确引导网络歌曲的审美导向,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以此对青少年成长以及社会风气带来一个积极向上的引导性,使如此广泛传播的网络歌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成为引导社会音乐教育积极向上的一把利器。

(二)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态势

1.僵化误区里的传统音乐教育模式

作为艺术这一大学科来说,不论是音乐还是美术,其在人类教育生活中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感性素质,使人拥有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并产生对良好感性环境的要求,进而创造文明的物质生活。艺术教育培养感性素质,感性素质也必须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我们的音乐教育也的确在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一点。然而从199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始至今,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校园中都并未真正落实到本质意义上。比如说,大多数提供给学校使用的素质教育手册多存在知识僵化现象,第一部分是文学原著,第二部分是音乐常识,第三部分是美术作品的背景内容讲解。

音乐教育乃至艺术教育,是一项体验性的活动,学生由实际体验感而建立美的概念,而不像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是一种知识性的思维。在国民音乐教育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习和教授的,不单单是音乐知识和背景内容,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从背景内容去体验音乐的美。

互联网时代下,学习的方式是多元交叉的,自媒体的出现,搜集信息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环境挑战下,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好奇心与创新相互依靠,是我们民族最急需的一项宝贵特质。ETalk100第九期推送的朱永新在关于未来教育的演讲中也提到过:“中国学生思维模式固化很严重。”的确,近年来,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样一个教育现状问题。我们一直呼吁审美教育,要求培养感性素质,但是,整个国民音乐教育体系在观念上对于技术性教育还是总有偏颇。高等院校总是执行着模式化的学校音乐教育,幼儿园及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也是禁锢在歌曲学唱的套路里,即便是在普通教育中,学生仍旧跳不出高考的桎梏,这是传统音乐教育陷入僵化误区的现状。

2.“唯技术化”迷雾内的音乐教育

随着互联网+传统教育的融合发展,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学习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展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其中,电子音乐的发展日趋成熟,一系列音乐软件的产生使我们音乐教育的多样化色彩更加浓重。ETalk100第十七期推送的首届孔苏未来教育论坛上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戚万学教授关于教育之“道”一讲中提出,“不管环境怎么变,技术怎么先进,时势如何变迀,我们教育的初心不能变。要做有思想、有情怀、有境界、有温度的教育。”在互联网技术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应用中,根据音乐教育的本质初心,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唯技术化”的音乐教育理念,但也必须看到互联网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高效性。在教学中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电脑音乐教学软件、MIDI制作、电脑制谱等高科技音乐教学手段,把这些互联网技术应用进音乐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二度创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非常高效有力的辅助支撑。与此同时,必须谨记一切的技术性应用都是为了教育本身而服务的,真正做到在保留自己传统文化“根”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技术进行物尽其用。“不要让艺术,沦为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包括幼儿园时期的音乐舞蹈教学中,培养兴趣最为重要。过早地将一些技能性的包揪添加到学生的身上,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和乐趣,反而逐渐丧失了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兴趣,则更加无法顺利地通过音乐学习去掌握感悟美和领悟美的能力。

现代传媒能够开发丰富多彩的音乐教材资源,能够让抽象的知识技能形象化,还能够让教学手段多样化,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了我们音乐教育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这样的技术变革中,我们面临的也是更大的考验。如何正确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为人服务,运用现代媒体活用课内外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达到人文性的音乐审美要求是重点。未来的音乐教育中,我们拒绝没有感情的技术化音乐教育,在对互联网物尽其用的基础下,秉承人本性、审美性、实践性的音乐教学要求打造五彩缤纷的音乐课堂。在突破“唯技术化”的迷雾后,努力到达有关怀、有胸怀、有情怀的教育理想的彼岸。

3.停留在审美表层的音乐教育现状

音乐艺术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审美体验作用,在国民教育中,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音乐常识和乐理知识的逻辑教育,音乐教学也不是知识累积性的学习过程。在音乐课堂实践中,我们不能将音乐课程的学习变成理论上的知识性学习,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学唱奏乐。而是应该真正参悟审美的精神要求,将学生的体验放在中心位置,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层次挖掘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心理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对音乐本身形成自己的独特性见解,使其热爱音乐,培养学生建立自己的感性思维逻辑,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并将此思维逻辑运用于生活工作中,对科学创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指导作用,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真正意义。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对于学生心理需求的挖掘也变得不再那么举步维艰。不论是互联网思维的数据性还是互联网技术下的大数据库,都为我们的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我们可以依靠数据库的支撑对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情绪和心理波动进行监测,然后根据反馈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真正了解学生对于整堂课程教学的兴趣点,进而抓住学生的情绪点进行教学,真正做到人本性的审美音乐教育,这对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只有这样,音乐教育才能够真正地到达我们所理想的审美层面。这一点并不是天方夜谭,在今年3月的杭州第十一中学建立试行的一套“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中对这一点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窥探。该系统对学生上课时的表情进行监测分析,开心、愤怒、疑惑、疲惫等等都有反馈,系统最终再根据数据的信息反馈来研究分析教师进行哪个环节时,使学生产生或疲惫或疑惑或开心的情绪,进而通过这个分析结果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进行改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杭州十一中学试行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深层次挖掘学生内心真实需求的可能性,人本性的课堂和了解学生内心不再是一句泛泛的空话。

审美与实践是互不干涉的两个方面,在实践中体现审美,在审美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审美”与“实践”绝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无论是从中国的音乐教育现实出发,还是就音乐教育的内在品质而言,中国音乐教育要在坚持审美的本质属性基础上进行实践。就审美而言,感性素质的培养是我们现在音乐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什么是感性素质?周海宏教授曾对这个词有详尽的解释。它是人感受世界,体验生活幸福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发现美的能力,感性素质使人们对于良好感性环境产生了的需求。周教授说到过,它的构成要素是敏感的体验能力与对良好感性体验的要求。艺术的创造非常需要这种素质的存在,是艺术创造的根本动力,也是目前美化生存环境的心理意识。它活动于艺术领域,时刻没有停止过对于“美”这个层面的追求。

(三)互联网思维下的未来音乐教育生态圈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真切的实惠,可以说,生活没有一个角落被互联网遗落。尤其是当信息技术运用在传统教育领域时,更是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互联网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样,在当今互联网科技如此大力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一个质的飞跃,如何改变,怎样前进,如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传承,这些都考验着我们的众多音乐教育工作者。

未来的音乐教育态势,构建音乐教育生态圈是关键,而这个生态圈所依靠的则是数据库的支撑。作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又是互联网时代背景支撑的大数据库,其体量之浩大、种类之繁多、生成之快速、价值之巨大使其成为信息科技时代新的关注焦点,大数据下蕴藏的知识资源库的潜在价值和无穷的能力则又是一笔巨大财富。笔者曾在英国《金融时报》上看到一篇2013年的文章,文章中说到美国一家食品饮料公司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使用大数据技术检测消费者的行为上。在这个检测过程中,该公司观察的并不仅仅是顾客喜欢买什么不喜欢买什么,而是逐渐开始研究美国各地区工资与福利金的发放周期这种极其细微的事情。在大家看来,对于一家食品饮料公司将大笔资金投入到这样可有可无的调查上,实属令人费解。而该公司的老板解释到,这是因为在2007年之前,大多数美国城市消费金额是比较稳定的,而在2007年以后,消费模式逐渐变得没有规律可循,消费能力开始下降,只有在工资和福利金到手之后,美国民众才会进行一些消费。这一消费模式的变化,就使得研究各地区工资与福利金发放周期这一事情变得尤为重要,在同行业竞争中想要保证发展,就要在思想上先人一步,对于现象背后深层次成因的了解首当其冲。我们只有通过这种大范围、深层次的挖掘,进而真正地掌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力争做到比用户自身还要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在这个时代获得更快更稳更高效的发展。

在传统电视媒体时代,这种工资与福利金的发放周期的研究开展起来面临的困难比较大,其工作量也是非常的繁杂,我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一些抽样数据调查。这样的数据调查虽然保证了取样数据的精准性,但却无法统计到更多更广的数据,了解更多用户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互联网时代这一切都迎刃而解,大数据的预测未来性,是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宝库。“内容为王”的互联网时代,音乐教学的课堂内容则是决定我们发展走向的重中之重。

首先,在未来的学校音乐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一些优秀的音乐课程产品,我们可以引入教学课堂,辅以教师的知识讲解与课堂把控,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大山中的孩子有机会通过一线城市的艺术资源了解到更多的音乐艺术形式,走出大山;让城市中的孩子能够真正了解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走入原生态,这一切在互联网时代都不再是难题。信息技术的支撑,思维理念的指导,未来的音乐教育在生态圈的引领下将没有界限,音乐教育将朝着全民教育的目标发展,从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再到老年大学等教育层次,音乐教育生态圈将在彼此间建立一个紧密的联系。不论是国外高雅音乐还是民族民间音乐,不论是精英音乐教育还是社会音乐教育,不论是学校的音乐教育还是成人的终身音乐教育,都将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和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形成一个生态圈。就像上海科技大学的虞晶怡教授在LINK在线教育论坛上说到的那句话,“今后的教育,一定会带你到答应带你去的地方,到山和海相邻的地方。”

其次,以理解为核心,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不仅仅以学唱作为单一目标,真正将课程性质上升到审美层面,加强学生在音乐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感性素质,将国家要求我们教师做到的职责和新课标赋予我们课程的任务真正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不以分数为考量学生最重要的标杆,也不以分数作为考量教师绩效的天秤”,一直以来这都是我们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然而却始终没有学校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做到这种观念性的转变,则使得这句话变成了一个美好的愿景,这也是大环境民众观念的限制。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该是教学生成为他自己,将每个人自己的个性、潜能挖掘出来,而这些深层次美育任务显然不是仅仅的学唱歌曲、观看视频就能够达到的。因此,未来的音乐教育,学生体验是关键,感性素质是课堂的核心,以真正的理解为重,从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实际感触,远比照本宣科的音乐教学方式来的高效得多。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广物博,音乐文化不可不谓是丰富多彩。但由于一些地域环境因素的限制,太多埋藏在大山高原中的优秀民族民间特色音乐文化缺少传播交流,鲜少被世人知晓,许多民族乐器的传承演绎也正濒临失传的尴尬局面,绝大部分人都无法认全我们国家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不多说,只说拨弦和击弦类乐器,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呢,大概就连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大概也都不能一一认全。二胡根据琴筒形状分有多少类,根据用料材质分又有多少类,二胡、京胡、中胡、高胡区别又在哪里。对于专业学生来讲,也许二胡表演的学生是可以分清这些问题的,但是与此同时他也许就不那么了解琵琶的特点,更妄论我们国家那众多的民族特色乐器了,这就是我们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的现状。而这,却也是我们特色民族音乐文化极为珍贵的一部分。因此,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很重要。在前文第三章中也提到过,在线教育深入民族音乐,发展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在线教育产品,珍视我们自己的特色音乐,传播特色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具有传统民族元素的音乐,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音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绵延不绝的流传。保护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也不能只落实在表面皮毛上,对于现今互联网思维的启发,信息技术的便利,数据库的广泛,我们应当真正利用起来,将传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提上日程,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成为文化大国,使音乐教育生态圈在整个国民教育银河中成为一片璀璨繁星。

民族的是世界的,世界的是民族的,不立足于根本去认识自我,终将在历史发展的选择中被蚕食淘汰。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建立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音乐教育体系是当前音乐教育转型的重中之重。将音乐表演、音乐传播、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等领域连接成一个生态圈,在时代发展中不再以一个个的孤岛形式独自前进;同时加之传统民族音乐、当代通俗音乐、网络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黑人音乐等等音乐艺术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下地交融连接;另外,将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放在一个大的系统里,缩小自我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精英音乐教育与大众音乐教育间的距离,从而真正地构建互联网思维下的未来音乐教育生态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