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有效性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德育有效性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有效性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道德在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圣的名词,德育在现代中国既是诸育之首却往往在教育实践中被人忽视,甚至成为分数的附属,德育低效已成为一个不争的教育事实。德育,狭义来说就是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与此同时,在德育方式上,规训式德育一直占中国德育的统治地位。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德育一直是教育的重心。

德育有效性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德育有效性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道德在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圣的名词,德育在现代中国既是诸育之首却往往在教育实践中被人忽视,甚至成为分数的附属,德育低效已成为一个不争的教育事实。今天,当我们昂首跨入新世纪之门,我们的教育面对信息爆炸与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猛烈冲击,中国的德育再受考验!当我们眼看新一代中国人经济大潮中正在成为“经济人”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德育该怎么办?而其核心的内容是德育的有效性。

一、道德、德育与我国目前的德育状况

道德,在中国古代,是指道与德之关系,认为“德”是气之体,“道”是气之用;后来,“道德”一词逐渐成了一种社会价值形态,即“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道德此时成为一个评述用词,说某人是有道德之人,即意味着此人是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在西方,“道德”一词源于拉丁文moralis,意谓风俗、品性等。《辞海》中,“道德”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表现为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会形成不同的道德类型;主观方面,道德又与利益密切相关,总是反映和维护一定的利益,既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

德育,狭义来说就是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广义的德育,在中国,除了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

在西方,德育的基本范畴是道德教育。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教育领域就提出了德、智、体三育,而且将德育作为成人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苏格拉底提出,通过“最优美高尚的故事来培养儿童的美德”;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更是把德育列为首位;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道德目的。

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出人生哲学体系中的“道德”的。他认为,道德是人的基础和终结,是人生的决定因素。所以,德育也基本局限在道德范畴。受孔子及儒家学说的影响,德育在中国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在德育方式上,规训式德育一直占中国德育的统治地位。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德育的范畴日益扩大。到今天,我国的德育观总体上是一种“大德育观”,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五育之首。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中华民传统文化的影响,德育重社会本位轻视人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德育甚至成了分数的修饰品。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德育现状如何?现在,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看当前中国德育的现状。

据2003年《北京市中小学德育现状与分析》一文,目前中小学最为重视主旋律教育,80%以上的师生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放在前三位。进一步地调查研究发现,即使被师生认同的主旋律教育,其教育方法形式化、简单化、表面化,缺少行之有效、小型多样、寓德于教、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法;其教育途径单一,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强调说教,缺少社会实践,效益低下。

2001年,我们在平乐中学做过一次学生调查。当问到他喜欢的教师有几位时?52%的学生回答只有2位及以下;当问到他不喜欢的教师有几位时?近31%的学生称有3位以上;另有21%的学生对学校教育失去了信心,并成为教育意义上的学习困难生。进一步地调查我们发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误解、不理解充满幻想的生命体——学生的一些行为,同时学生又误解、不理解教师将学生“物化”(非人化)的教育行为,久而久之,这种误解和不理解日甚,学生抗拒教育和教师的现象由此而产生,教育走向低效,甚至无效。

另据上海普教所(2003年)调查结果显示:今天的德育效益还存在不小的问题!如对“挣钱越多,人生的价值越大”,有33.6%的学生对此认同;15%的学生感到“富足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最高目标;6.1%的小学生、10%的初中生、15.4%的高中生认为“没有监督员时可以随地吐痰”。同时,学生心理问题仍很严重,17.8%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缺乏信心”;高中学生的“强迫症状”、“焦虑”、“偏执”、“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五项不良心理反应人数检出率分别为41.18%、35.33%、30.99%、29.89%和28.26%,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2006年的一份调查“勤劳俭朴”、“乐于助人”等传统优秀品质的认同率分别由小学时的39.5%和37.5%下降到中学时的31.4%左右。

从上面的三个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德育低效乃至无效已是一个普遍的教育现象。

面对这种情景,改变德育思想、丰富德育内容、改革德育方法与途径、提升现代德育的有效性成了我们的必然选择。下面我从对德育的认识与实践两个纬度来说明我对有效德育的理解和近年来的一些新德育实践。

二、提高认识:德育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与最终目标,教育过程就是德育过程

今天的中国社会,由于受功利思想的影响,有人认为,中国人正成为“经济人”,特别是新一代中国人!这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绝非危言耸听!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确立德育的地位,让德育真正成为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与最终目标;同时,教育者必须清醒认识到:教育过程就是德育过程!这是德育有效性的前提与保证。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今中外的圣贤与一些国家对德育的一些看法。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在中国谓之“万世之表”、“文化圣人”。我们的这位“先贤”认为,道德是通过“仁”、“悌”、“孝”体现的,是人之谓人的基础和终结,是人生的决定因素。孔子的这种道德思想一直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

新中国建立后,党的教育方针就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德育为五育之首。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德育一直是教育的重心。2003年,中共中央又发表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突显德育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德育也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心。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重德是我国文化的传统,是教育的优秀传统。

在西方,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在他的《理想国》里明确指出:教育就是训练身体和陶冶心灵,理想国社会秩序主要依靠智慧、勇敢、正义和节制四种美德。由此可见,柏拉图把美德教育视作社会的支柱。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智体三育。夸美纽斯认为:“只有受过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而德育是诸育的首位。赫尔巴特更是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道德目的。到了杜威,他不仅认为德育是最重要的内容,而且提出了:“道德的过程就是经历不断把坏经验转变为好经验的过程,所以,道德的过程和教育的过程是完全一致的。”杜威还在他的著作《道德教育原理》中有这样一个盖棺之论:“如果把借助于教育的道德成长的全部领域考虑在内,直接的道德教学影响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在数量上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少,在影响上则比较轻微。”所以,在现代西方,不仅把美德的形成看成是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目的,甚至有人认为是唯一目的。

我们再从教育角度来进一步阐述德育的地位。

教育之最重要目的是使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尽管这个定义并不能反映教育之全部,但作为社会性生物的人,让一个自然人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并为这个社会发展服务,绝对是教育之基本任务和核心内容。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西方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就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军人、平民;英国国民教育目标明确提出:教育让人发展并服务于国家;美国更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要求教育不让一个孩子落伍(布什政府的教育报告)。而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知道,维系社会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法律,而是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准则,这种道德准则决定了什么是社会人应该做的、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教育本身来看,道德教育(狭义的德育)必然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当然,在中国社会的今天,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还包括了劳动教育、心理教育、爱国教育、理想教育等等,德育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从德育课程来说,在西方,他们认为,德育存在于所有的课程中、存在于学校所有的活动中、存在于宗教活动中、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中等,很少单独开列德育课程。在中国,受传统教育和中华民传统文化的影响,规训式德育一直占中国德育的统治地位,从而使德育重社会本位轻视人的地位。而且,为了显示德育的地位与重要性,德育常常独立于其他课程之外,德育内容往往容易被物化,德育方式重说教轻体验,德育途径相对单一。

由此我们不难推出:德育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和目标,教育过程应该就是德育过程。

所以,作为教育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德育的这个特性,才有可能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三、寻找德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在对德育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根据德育的规律与金山教育的特点,在两年多的有效德育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以下几种与金山教育实践相符的有效德育途径与方法。

1.理解型德育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传统教育(应试)的影响,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僵化,经常处于对立状态。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必须相互走进对方的“视域”,这就是理解。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我们在部分学校实践研究理解教育。

我们发现,理解教育中的理解具有认识性、道德性、感情性、创造性、实践性。如果我们在德育过程中以理解作为德育的手段和目的,我们就能很好解决现行德育的不少弊病,如缺乏主动性、针对性、感情性、实践性、实效性和创造性。我们不妨把这种德育模式称作理解型德育。所以,我们的理解型德育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相互走进对方的“视域”,通过师生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合理发挥实现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从而在认知、情感与行为上实现人的生命意义。从这段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解型德育过程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认识、体验、感悟、抉择、践行的过程,是师生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均得到合理张扬的过程。若教师的主体性过分张扬而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就会导致传统德育方式的某些弊端;反之,学生主体性过分张扬,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说,又会失去道德的方向性,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所以,理解型德育强调了师生主体间要保持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追求人的有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让其成为社会人。所以,人性化的德育承认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体,尊重学生自身生命发展规律,即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是能动的、创造性的人。这就意味着,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他既是德育的接受者,同样,通过他能动地理解和理解德育内容与实践(德育文本),从而主动提升学生的德性。

而理解型德育就实现了这样的德育理想。

上海市平乐中学、亭林中学、金山教师进修学院附中等在理解型德育实践与研究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其成果被评为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www.xing528.com)

2.德育生活化

我们通过对德育低效现象的研究发现: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其他课程。同时,我们通过对德育规律的研究和一些德育成功学校的实践发现,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有效德育的重要途径和策略。

我们理解的学校德育生活化就是让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理解、体验、践行所要求的价值和美德,让学生在同他们置身的生活世界中有意义地交流,在与他人、自然、社会的交往中理解、体验、践行所要求的价值和美德,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树立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的观念。

为此,我们在本次有效德育实践研究中,将德育生活化主要设定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生活交往、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五个方面,并在两年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小学的“一笔一划写好字,一言一行做好人”;上海市亭林中学的学生“节日文化“建设;金山区辅读学校在校园内构建“小社会”的尝试;金山区兴塔幼儿园城郊2~3岁散居婴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指导等等,均取得了很好成果,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召开市、区德育现场会。

3.德育专题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德育专题教育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途径与内容,如教育部制订的最新《中学德育大纲》中对德育目标进行分层解读,如德育目标中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可分解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成才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可分解为基础道德教育、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教育、劳动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教育等;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可分解为个性发展教育、自我意识教育、意志品格教育、自尊、自信、自强教育等。而这些德育目标的实现除了贯彻在日常教育与生活中外,还要通过大量德育专题教育来实现。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均有一定的优良品质:礼、孝、诚、仁爱等,而这些品质的形成除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外,还有就是教育机构、社会、家庭等对下一代的一个个专题教育。如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十三亿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心、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前赴后继抗震救灾的精神就反映了这种中国特有的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所以,在这次研究实践中,我们突出了这方面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张堰中学配合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建设了“南社”、“车镜基地”等大量社会德育基地,形成了基地、社区、家庭等德育资源;松隐中学的国防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的品牌;亭新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为学校的教育特色,等等。

4.家校社会互动,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有效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养成教育,也就是说,优秀的德性是不能像认知一样在课堂内全部完成,而是在一定道德价值观指导下在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德育是全时空教育,不可能由学校一家来完成。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们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1/3之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少年儿童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增强。

但我们的调查与访问表明:目前,由于受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社会、家庭教育有很大的消极一面,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在校所学的,一到社会上就失效。”——这种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的最大困境之一。而我们知道“如果儿童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的意识与卫生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困难。”(马连柯)。因此,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社会、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努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如金山区海棠小学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大大提升了该校的德育效益。因此,提升家校互动是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和内容。

5.行为偏差生帮教转化对策研究

我们知道,行为偏差生现象是教育过程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故必然也是德育的重要对象和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解决了行为偏差生现象就是解决了有效德育的最大瓶颈。所以,行为偏差生现象仍然是今天世界教育的难题。为此,我们在此次有效德育研究过程中,特别关注行为偏差生教育的研究。值得欣慰的是,参与研究的各校均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成功转化了一大批行为偏差生,成为有效德育的重要内容与成果。下面是我们研究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策略。

(1)校内“留学”策略。我们让在一定环境下遭受误解或自我误解的学生到另外一个集体去“留学”,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重新认识自我,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2)理解室策略,主要由发泄室、舒缓室、对话室等构成。因误解而难以自制的学生可以到理解室,发泄心中的冤屈、平息内心的不平、吐露心中的苦闷,在心理辅导员的指导下消除误解。理解室策略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是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理想场所,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良好道德行为品质形成的阵地。

(3)教师奖励策略,指的是教师将自己的个性品质如热情、个人资源如时间,作为奖品奖励给学生,去感动学生,逐渐消除误解。例如与学生一起共进午餐或开展文娱活动,一起参加公益劳动,一起参加体育运动等,想方设法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教师奖励策略对转化后进生颇为有效。

(4)罚后安抚策略,即对违纪学生进行一定处罚后的跟踪理解和加倍厚爱。现行教育中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常用惩罚作为教育手段,并衍生成多种形式,如批评、行政处分等。“罚后安抚策略”认为:对犯错误学生进行批评与惩罚后,要利用适当的机会与学生沟通,用行动证明对被批评学生的关爱,以免产生不应有的隔阂及负效应。

由于批评与惩罚本身的特性,无论是哪种形式,在达到一定效果的同时,必然会引起各种负效应,如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矛盾,被批评者产生消极情绪等。因此,教师应增强批评与惩罚的后续意识,即做好安抚工作,使教育环节得以完善。

(5)合同约束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制订合同来约束并矫正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教育策略。它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双方逐步制定一些小目标以及相应的约束条件,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我,使双方在相互鼓励、相互督促的过程中共同完成目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消除其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6)暗示意会策略,是指在学生犯错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需要激励时,教师可以不直接批评或说出具体要求,而是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等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意图并按之行动。此策略主要适用于自觉性强或经常被别人批评或指派而心中不悦的对象。

四、对有效德育的再思考

德育是人德性的形成过程,而德性是个体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与行为的优秀特质。美国教育家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是人类后天获得的,内蕴于实践活动的各种好的性质、品质和倾向。”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社会与时代,对好的性质、品质和倾向的定义不同,不同的人群在同一社会和时代由于其经历与价值观不同,对这种好的性质、品质和倾向解释也不同,则对德性的理解也不同,从而使我们对有效德育的解释产生了极大的困难!我们不可能用工业化的名字来解释有效德育,如在相同的时空下完成更多的德育内容和目标等,这完全是违背德育本意的。

但有效德育恰恰在实际德育过程中存在,怎么办?由于本人学识浅薄,实践与研究德育远不够,故无法给出科学、人性、全面的定义,只能根据自己的一孔之见来做一粗浅的定义:有效德育就是让一定社会或阶层确定的德育目标与内容(德性标准)能在一定时空内为个体所主动接受,内蕴于此个体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并能使个体在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进行自我德行修正。这就是我们梦想的有效德育。

我们对有效德育有了这样的思考,站在这样的高度,再对本次实践研究与理论思考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首先,我们的研究表明:德育存在于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中,人的德行的形成也是我们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德育的生活化,让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让这样的品质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一种“人之谓人的德性”。这里,我们特别要指出的是:德行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而非灌输过程;是一种好的行为得到强化而成为人的一种习惯的过程,而非学习一个榜样、一种社会提倡的道德即可形成的。

其次,道德的认知效率与学生的成熟度有关。即良好道德的传播不能违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廉正的概念是不可能为小学生所接受,但可进行一些如“孔融让梨”、“为民办事”等的故事教育。我们这次研究的单位覆盖了基础教育15年,即从幼儿园到高中。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这方面的认知规律,从而保证了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第三,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德育是规约性的教育,但其过程却应该是人性化的。根据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的德育思想与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有效德育根本上说是为了人的发展,它虽然是一种外部强加的教育,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但它应该是青少年学生主动理解外部的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是学生一段重要的学习经历。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特别重视人性化德育的研究与实践,平乐中学、亭林中学等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成果分别获得长三角德育二等奖、金山区第四届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第四,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效德育的一个重要纬度是:德育应当传递正向价值,营造道德文化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和态度。我们在所有的研究项目设计过程中,都关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在德育过程中的贯彻,并注意将这种价值观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为学生的人生观、理想观。

第五,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道德文化背景下其行为表现与内在思想是不同的。所以,德育的有效性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校本特色,灵活调度教育时空,营造道德文化环境。在本次研究中,12所学校都从本校实际出发,为学生创造不同的道德文化背景,实现有效德育。

第六,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中华文化的影响,英雄故事、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在德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西方的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异。张堰中学、松隐中学、亭新中学等学校在这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松隐中学的国防教育享誉国内,亭新中学的青春期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特色。

德育的有效性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2009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