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核心价值与人文医学:庄子哲学与中国人的灵魂

核心价值与人文医学:庄子哲学与中国人的灵魂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几乎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庄子》是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蕴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阶层的中国人的灵魂与生活,尤其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一个极富弹性的人格缓冲区。该书与他另外两部著作《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构成其庞大的批判哲学思想体系。

核心价值与人文医学:庄子哲学与中国人的灵魂

哲学智慧思想宝库

◆《哲学导论》

张世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内容简介:哲学不是“知识”,哲学是“爱智慧”,哲学家必须经常保持着对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的批判态度,永远处在自我怀疑之中,不停地拷问自己,因为哲学是一种无前提设定的探索真理的无尽的事业,所以即使你掌握了足够的“准确的哲学史知识”,如果缺乏对人类文明精神之根的追问和对人的真实价值的探求精神,不能说是拥有了哲学的思维和精神。《哲学导论》是一门关于哲学的入门课程或理论,它向读者提示哲学问题的缘起、性质、意义、求解的动力与途径以及这些问题与人类生活体系的关系。

◆《周易译注》

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

内容简介:《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被誉为六经之首,三玄之一。内容博大精深、广大悉备、玄奥神妙,千百年来一直为帝王将相、学者专家、平民百姓们所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一直内塑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它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有如无际的天,也像广漠的地,更如无尽的清泉,值得一读。有人仅仅把它当成一本看命算卦的书,其实它蕴涵着丰富深奥的哲理

◆《老子

康德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内容简介:《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计5000余言,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其思想震古铄今,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倾向。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几乎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该著作文字简约,说理透彻,含义深邃,富有辩证精神,特别能启发人的思考。

◆《庄子导读》

谢祥皓著,巴蜀书社1988年版

内容简介: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最伟大的道家思想的建构者、发展者与代表;《庄子》与《老子》一起合称“老庄”,并成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至尊宝典之一《南华真经》。《庄子》是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蕴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阶层的中国人的灵魂与生活,尤其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一个极富弹性的人格缓冲区。《庄子》与《论语》作为两种力量相对立相抗衡而又和谐地构筑起中国传统思想完整、周全的人生境界与哲学境界。《庄子》对中国的美学艺术也有极其深刻而又广远的影响。

◆《孟子选译》

杨伯峻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内容简介:孟子比孔子晚出生100年,其出生地离孔子故乡——曲阜仅20里,他一生追求并实践孔子的言论学说,成为继孔子之后儒家的最杰出代表,被尊为“亚圣”。他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描绘了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舍生取义”的大丈夫人格形象;《孟子》展示了一篇又一篇波澜起伏妙趣横生而又充满气势的唇枪舌战的精彩论辩,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丰富了汉语的传统。

◆《荀子译注》

张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内容简介:作为战国后期的儒学大师,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荀子对后世影响巨大。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的政治思想;“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强调教育劝学思想,是《荀子》一书的主要内容。

◆《韩非子选注》

沈玉成、郭咏志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内容简介:《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其思想是中国第一个在统一的封建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以力服人的“霸道”的代表,与“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一起,互为表里,历代王朝的统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

◆《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内容简介:《理想国》以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论述加强奴隶制国家统治的方案,宏观世界阐述了柏拉图的国家理想,探索了国家和社会的起源、职能、政制等问题,在欧洲的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在西方一直受到推崇。同时,在这本书中柏拉图还阐述了他的理念以及道德、政治和教育学说。

◆《形而上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内容简介:《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重要标志,并被后人公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其中的许多名词、术语、观念已深入西方各门学科领域,至今还发挥着巨大作用。亚里士多德也被称为“古代的黑格尔”,因为直到2000多年后,才出现大致能和他相匹敌的哲学家,比如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等。

◆《论自由》

[美]J. S. 密尔著,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内容简介: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法理学家、思想家。《论自由》是其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新理论,认为完全的个人自由和充分的个性发展不仅是个人幸福所系,而且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密尔认为自由有两种:一种是意志自由,一种是社会自由,该书中所讲的自由是后一种自由。其写作目的就在于宣扬个人自由,为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进行辩护。

◆《纯粹理性批判》

[德]康德著,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内容简介: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哥白尼革命”开创的人物。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知识来源于理性。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官提供的后天经验进行整理,然后才能形成科学知识。该书与他另外两部著作《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构成其庞大的批判哲学思想体系。在德国哲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将古希腊泰勒斯开创的西方哲学推向了辉煌灿烂的高峰。

◆《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www.xing528.com)

内容简介:《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但它又是一部大书,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达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史。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遨游于历史长河中,不断地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把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本书夹叙夹议,见解精到,文字简洁,明白晓畅。

◆《小逻辑》

[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内容简介:《小逻辑》主要包括“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四个部分。他所谓“逻辑”是一种跟普通理解上的逻辑完全不同的东西,一言以蔽之,逻辑就是形而上学,即研究事物存在及其本质的纯粹的哲学。本书是黑格尔哲学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的哲学体系的核心的思想和观点,如“绝对理念”以及辩证法思想,在这本书里的论述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们从教科书中已经学习过,但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必须回到原典读原著,才能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灵活自如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指导我们的实践。这种书编得较多,可以选择最新版本来阅读。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德]尼采著,尹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版

内容简介:尼采(1844~1900年)是19世纪末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全部哲学关心的是人的问题,最重要的哲学概念是:上帝死了;超人;永远轮回观。他给世界带来的震撼是:重估一切价值。《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是哲学中的诗歌。它以直觉的、片断的、格言体的形式表述了尼采几乎所有重要的哲学思想,是公认的尼采最伟大的作品。

◆《实用主义

[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纶、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内容简介:这本书引起了有历史性重要作用的实用主义运动。书中,全部内容松散而又呈一致的观点是:第一次提出既要使经验与形而上学相吻合,又要坚持约束力的检验。

◆《存在与时间》

[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内容简介:《存在与时间》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最主要的代表著作,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对哲学、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法学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或释义学的现象及方法,将“存在”与“存在者”作了区分,从分析人的存在状况中讨论“存在”的意义,突破了传统本体论依靠的逻辑推论的方法。

◆《存在与虚无》

[法]让保尔·萨特著,陈宣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7版

内容简介:萨特(1905~1980年)是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及社会活动家。他始终以“人”作为他的哲学的思考焦点。在萨特看来,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础,人之所以比物高贵,正是因为人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本质。本书基本的精神脉络是:“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是“虚无”;人是自由的;他人即地狱

◆《中国哲学史》(上、下)

img2父、李锦全主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983年版

内容简介:该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把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发展着的思维科学来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内容详备、脉络清晰。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可精读也可泛读。

◆《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内容简介:哲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神秘深奥、不为普通人所能理解的学问。但是罗素认为哲学并不是杰出的个人所作的独立的思考,而是当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盛行过某种体系的各种社会特点的产物,所以罗素的这本哲学史非常注重哲学与其时代背景的关系,把哲学与政治、科学、文化、宗教的关系阐述得非常透彻和清晰。在表述上,罗素把理论的深刻性和表达的通俗性结合起来,既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思辨性,又有伏尔泰、达·芬奇的文采,书写极其生动,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

◆《精神分析引论》

[奥地利]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内容简介:所谓精神分析的要旨正是在于对这些失误动作、梦、神经症等现象的考察与分析,揭开被压抑于意识内的本能欲望,使人以合理的途径得到宣泄或满足,使精神疾病获得治疗。作为了解、研究弗洛伊德学说的入门性读物,虽然此书写于80多年前,但今天的读者仍能从中吸收到丰富的营养。该书第一篇《失误动作》介绍的是精神分析的失误动作观,它绝非偶然,而是有自己的意义;第二篇《梦》讲的是弗洛伊德的梦理论;第三篇《神经症通论》则阐明精神分析有关神经症的理论与治疗技术,并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础原理。

◆《20世纪西方哲学名著导读》

邱仁宗主编,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20世纪影响重大的西方哲学名著148种,分别概述其历史地位、基本观点及阅读注意事项。对于我们从整体了解20世纪的主要思潮与思想演进的脉络很有裨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深入研习。

◆《后现代转向:社会理论的新视角》

[美]史蒂文·塞德曼著,吴世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内容简介:本书对后现代范式在艺术、科学、政治与理论中的发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后现代理论》中,作者对后现代的关键思想家与关键主题作了深得赞誉的导引。本书则涵盖了众多的学术与艺术领域。从建筑绘画、文学、音乐、政治学到物理学与生命科学斯蒂芬·贝斯特与道格拉斯·科尔纳批判性地介入后现代理论与文化,在现代主义的过去与为规定自身而斗争的未来之间,向我们阐明了我们的那些重大的变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