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我国污染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研究我国污染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我们掌握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更好地指导产业转移。资本总是从资本回报率低的地区转移到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研究我国污染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3.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或社会条件、区位的差异会影响产业转移;甚至在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由于产业政策、市场条件等的变化也会影响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我们掌握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更好地指导产业转移。

3.1.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市场主体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必要条件,通常指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以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导致生产要素流动和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

(1)自然资源的差异。

自然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能源、土地和气候资源。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所形成的经济环境也不同,即区域间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的产业发展。例如,在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中,原材料消耗大的部门往往受到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的制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移动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逐渐减小。由于某些工业的特殊要求,如土地的pH值、温度或湿度,这些资源的利用必须通过产业转移来完成。

(2)劳动力差异。

劳动力供给,又称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和劳动技能的劳动力供给,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将对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劳动力素质方面,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促进区域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低质量劳动力只能满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要。在劳动力数量上,数量供给越丰富,劳动力价格越便宜,产业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当劳动力供给紧张时,劳动力价格就会上升,产业成本就会增加,竞争力会下降。

劳动力是一种具有相当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它受到不同地区之间较高的劳动报酬和流动利益的驱动。在现实中,劳动力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受地区收入差距、家庭原因、户籍制度、劳动力流动成本、权利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给不稳定,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劳动密集型投资主要选择劳动力价格低、相对质量高、供给丰富的国家和地区。

(3)资本差异。

资本是最有力的生产要素。流动性有限且不受限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速度的不同,不同地区的资本丰度也不同。资本的区域流动有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位置选择性。资本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生产要素的区域空间分布不均匀,只有容易吸引其他生产要素和资本投入的地方才适合资本流入。

第二,边际收益。资本总是从资本回报率低的地区转移到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这样,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就具有一定的收入导向性,并且存在两种流动:由于区域间的差距太大,使得落后地区利用自身的优势来获取收入,往往无法弥补其投资环境的不足,在成本增长较差的情况下,资本将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为了填补差距,通过利用落后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使资本回报率最大化,资本将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

(4)技术差异。

技术差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技术创新和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一项新技术可以增加产量,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振兴。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要保持产业竞争优势与技术优势,必须淘汰旧技术。那些已经成熟或即将淘汰的技术可以作为商品或无形资产转让或投资到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以继续产生利润

3.1.2 区位因素

由于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不同地区的不同利益,从而出现了好坏之分。区位差异往往由区域基础设施和市场的差异决定,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布局。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设施、电信设施、能源供应、教育设施、科研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会影响区域间的产业转移。首先,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率。如运输设施,不仅影响运输成本,而且影响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效率。其次,开发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够降低获取信息所需的交易信息成本;随着市场基础设施和现代交通通信设施的发展,交易变得越来越容易,交易成本显著下降;教育程度越高,其交易者的素质越高,法律意识也越强,使得他们在交易中出现的违约行为也会相应减少,稳定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秩序的成本也会降低。此外,基础设施将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结构和产业升级。电力设施的发展,市场产生了新的需求,最终扩大了电子产品需求,促进了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教育设施的发展将影响教育消费习惯和收入水平;电信设施的发展,将影响消费和外部信息交流,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这些基础设施的差异最终会影响生产结构和消费领域的需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2)市场规模与市场成长。

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从市场角度考虑投资的区位选择,涉及三个主要因素:市场封闭性、市场规模及其增长。

市场封闭性是指企业与其销售市场之间的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越是企业市场,越能降低产品的运输和市场搜寻成本:它可以迅速得到市场的反馈,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做出新的部署。

市场规模是指由市场产生的需求和供给的总和,它的大小、购买力与客户消费观念密切相关。市场规模、企业数量和规模是产业发展、产业转移的前提与基础。通常,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是有吸引力的,这样的投资可以产生规模效应,保证其竞争优势。

市场的增长保证未来预期企业的利润,是产业转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市场增长的判断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预期、连续性、基础设施投资的政治形势与政策、产业配套设施的投资,居民期望收入和市场竞争力。

3.1.3 产业集群

根据迈克尔(Michael Porter)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公司,供应商商业、相关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在某一特定区域的一个特殊区域。产业集群是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它是由许多企业紧密连接形成的空间集聚、组织等。产业集群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不断提高激励创造的集体财富,如信息、专业系统和声誉。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增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www.xing528.com)

集群中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将推动专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类似信息的积累效应,集中和提升本地的人力资源,从而促进集群高效率生产因子的浓度提升。浓度的提升将吸引更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企业在区域聚集,也将吸引注意力和政治力量的支持。产业集群的协同作用能提高经济效率的优势,与相关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相互支持,可以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规模经济外部性、产业集群内部的合作可以减少进入产业的配套成本,如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采购、零配件的生产等,从而达到节约交易成本和提升资金占用流动性。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将提高国外投资的利润预期和吸引产业转移。

日本美能达打印机和复印机都在广东省的东莞开设工厂,许多配套企业选择跟进,最后的总装厂搬到这里。东莞美能达的生产成本低于在本土生产,其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因为东莞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打印机和复印机配套能力,和低成本的吸引力,那么美能达的竞争对手佳能、理光和其他日本企业也纷绘转移生产基地到东莞,形成一个类似产品的产业集群。在苏州吴江开发区,有十几家配套工厂,如附近的华宇电脑和大同电子等大型台资企业。他们的配套生产企业甚至在部分路段,用周转箱就可以配料到装配线。在苏州,当地产业支撑体系在承接外包的外资企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几乎所有的国家或地区在世界上的某些产业优势都是建立在完善的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具有设计、开发能力和配套能力,形成整体竞争力。如德国的工业设备制造业、意大利的皮革工业、瑞士的钟表业等。

3.1.4 产业政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规律,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作出的自主选择。对于企业而言,产业转移行为不仅要考虑自身资源的可扩展性,即实施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和实际能力,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产技术、品牌、社会关系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还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可达性,即产业转移。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体表现为:一是维护市场秩序。包括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二是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分配、出口补贴等,将对该行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通过以上措施,政府可以确保本地产业的发展,同时吸引更多的外向型产业向区域转移,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3.2 中国产业转移的历史发展过程

3.2.1 改革开放前的产业转移

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区域产业转移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的生产力落后,工业等级不全,技术水平低,区域分布极不均衡,工业和现代基础设施集中在东部城市,工业产值集中在中部。而西部地区非常低,还不到全国工业产值的10%。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接连衰落,东部产业向西南、西北方向转移,如重庆、贵阳、西安、昆明兰州等。这些地区的经济虽然暂时繁荣,但工业产值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向内地的转移是被迫做出的,而不是经济决策,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产业转移保护了我国已经十分脆弱的产业基础,有利于抗战的胜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为了全面发展,根据当时国际形势和战争危险的估计,把中国分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三个不同的地区。它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战争物资准备,把三线地区建成了中国的战略经济和军事后方。“四五”期间,中国大陆投资959.34亿元,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54.4%。其中,“三线”沿线11个省、自治区投资699.98亿元,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41.1%。可以说,这是中国第二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也是在战争的胁迫下被迫作出的经济决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政府领导下的一次产业转移,它把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3.2.2 “东迁西”战略的实施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纺织工业企业大部分亏损,经济效益迅速下降。为了保证我国纺织工业走出困境,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调整纺织工业的产业布局。通过调整“压锭技术改造”和“压锭西移”两项政策,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纺织工业基地逐步向纺织工业的原料地区转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与前两次产业转移的区别在于产业转移是在和平时期进行的。目的是提高纺织工业的经济效益,走出困境。纺织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产业转移主要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完成的,政府的行政规划是促进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产业转移的主体不是企业,企业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发挥。

3.2.3 中国中部崛起带动的西部大开发与产业转移

中国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加大。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区域产业转移。

山西在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12年11月底,山西省招商引资项目资金总额为5234.2亿元。从资金来源来看,国内资本达到4876.1亿元,占93.2%,外资达到358.1亿元,占6.8%。山西已签订合同5187项,在12个博览会上获得国内投资5447.84亿元,其中包括第一至第四届“能博会”、第一至第七届中国博览会和第一届世界山西商会。投资项目主要来自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省。近年来,外资在安徽省的投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从2007年到2012年是49.1%。2012年,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283.2亿元,是2007年的2.4倍,占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资金主要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福建。江西省引进外资占江西省引进外来资金总量的一半以上,为江西省经济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在2012年,江西省引进了来自其他省份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163个。江西省实际引资5044亿元,是2009年的2.44倍。江西省引进资金主要来自浙江、广东、福建和江苏,这4省占全省总资金的70%以上。2010年,河南省共签署产业转移项目1132个,引进省外资金2429亿元,2011年引进外资超过4000亿元,增长46%。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三个经济区是河南省外资项目资金来源的核心区域。2005—2009年,陕西省共签署省际联营项目6768个,总投资1.78万亿元,实际资金3763.67亿元。投资项目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房地产、能源、基础设施等。2011年,陕西省引进外资合同项目2390个,外资28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2009年和2010年,重庆引资1468亿元,外资2638亿元,主要来自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湖南省2012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079个,其中国际产业转移项目471个,区域产业转移项目2608个,新增税收37.9亿元,新增职工335000人。欠发达地区其他省份和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十一五”期间,云南实际利用国内资金4000多亿元,是“十五”期间的7.79倍。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主要制定适当的政策,在独立决策的基础上促进和鼓励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实践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特色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应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转变思路,积极应对,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应建立良好的信息平台,引导成熟产业有序地向中西部转移,做好政策引导工作。

3.3 中国产业转移的特征

3.3.1 产业转移集群

产业集群转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产业转移的方式是集群转移。产业集群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欠发达地区作为产业支撑点,在承接产业转移后会加速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发展将产生双重效应;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转移将给区域产业发展带来双重效应。第二,产业将转向类似的产业集群。也就是说,产业转移到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欠发达地区,或者将来可能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具有集群化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关联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合作效应。集群发展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生产效率。

3.3.2 区域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两极化效应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优势,围绕该地区的生产要素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继续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所以,生态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发达地区有强大的科技力量,具有合作生产的优越条件,便利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系统、雄厚的资金、完备的基础设施,将吸引不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到发达地区。这种极化效应将在发达地区展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北京天津河北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已成为中国的区域增长极。这一区域增长极使得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不断向发达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的极化效应使得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度提升,使发达地区不具优势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变得困难。

3.3.3 相邻产业转移

从中国产业转移的实践中,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向欠发达地区或周边地区,因此,中国的产业转移的半径一般较短。例如,珠三角产业主要转移到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西两翼,湖南和江西,这里靠近广东省,并显示转移的特点,从近到远。特别是,“双转移”政策的制定和由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区共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广东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特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的:第一,发达地区向周边地区转移是由产业集聚运输成本、市场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市场条件等选择就近迁移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更好地利用原有的市场条件。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企业更愿意选择欠发达地区或在熟悉的周边地区或行政区域。第二,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实现地方利益最大化。为了防止地方工业在产业转移之后形成“空心化”,地方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留住企业,如扩大生产基地、提高生产能力和税收优惠政策,以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因此,产业转移首先选择向行政区域转移,然后转移到其他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