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广东戏班文书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广东戏班文书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戏剧爱好者手中购进了戏曲演出相关的资料群,现在作为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文书资料,整理成《广东地方戏班演出五种文书》。《广东地方戏班演出五种文书》是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已经公开的资料之一。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广东戏班文书

20世纪90年代,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戏剧爱好者手中购进了戏曲演出相关的资料群,现在作为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收藏文书资料,整理成《广东地方戏班演出五种文书》。但是香港的戏剧爱好者以什么理由获得并且收藏了《广东地方戏班演出五种文书》?相关过程目前尚不清楚。

《广东地方戏班演出五种文书》是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已经公开的资料之一。日本学者田仲一成先生在分析中国乡村祭祀戏剧演出的构造之际,从广东地方戏曲演出与乡村社会祭祀的关系的视角,对这一资料有所触及。但是,尚未对包括这些资料详细的目录和具体内容进行整理与说明,当然也还没有利用这些文书资料进行系统的研究〔5〕。在作为资料公开的约160件文书中,没有编定的目录,但每件都附有东文研资料收藏号码,这些文书被分成几个部分存放保管,每一部分的分类是用什么基准进行的?并不明确。下面,我想就东洋文化研究所“广东地方戏班文书”的具体状况,包括主要文书的形式与内容,通过几个具体的文书作一介绍,并且尽可能地尝试作一部分文书的目录、特别是给各文书制作一个合适的标题。

第一部分:有16件。

(1)“执照”;(2)“金记鸣盛茶园剧场广告”;(3)“颂太平戏班广告”;(4)“中华印刷局出版的各种脚本一览表”;(5)“照实”;(6)“吉庆介绍总处合同和经立合同通知单”;(7)“吉庆公所合同”;(8)“戏馆合同”;(9)“一统太平戏班广告”;(10)“一统太平戏班广告”;(11)“祝太平戏班广告”;(12)“藉福戏班合同”;(13)“吉庆公所合同”;(14)“吉庆介绍总处合同”;(15)“经立合同通知单”;(16)“吉庆公所合同”。

如以上的标题所示,在这组文书中,包括有番禺县警察长签批的公演许可书,剧场的海报与戏园广告,戏班的节目表,销售用的各种印刷剧本目录,戏班与演出委托人签订的契约文书。其中,契约是这一部分文书的主要内容。有关第(7)的“吉庆公所合同”在第五章有具体介绍,在此不作详细分析。以下,将整理的主要对象放在“金记鸣盛茶园”的剧场广告上。

这个广告为印刷品,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A.主要的部分:

金 记

鸣盛茶园

开设大西关平康街后福徳楼内 二月二十日早十一点半开,六点半

名  角 筱奎官 胜 春 大 头 五台会兄

名  角 池寿平 刘双处 大 头 清 三 许春胜 许林春

     山海关

超群名角 王春翠 苏云喜 刘双喜 怀 子 小 蟒 柱 头

     林春珠 卿 三 殿 武 李凤桥 傻 子 九 恩

     邱殿奎 全 平 九 春 奎林 (全)武行 蟠桃会

第一坤角 邱桂宝 筱福仙 刘海峰 许 长 胜 春 李筱秋

     条 合 王崇聚 奎 官 小 廷 青 三 双 双

     拜 寿 算 粮

超群名角 王长奎 刘双喜 刘海山 许春林 王吉顺 刘双处

     刘九好 青风寨

名坤角  丁月泉 筱香云 九 好 青 三 大 头 双锁山

超群名角 月明珠 疤拉红 王崇聚 清 山 全 平 胜 春

     条 合 三堂会审 玉堂春

头等坤角 筱云英 筱凤英 筱月英 筱 秋 筱 廷 全 平

     二进宫

出众坤角 筱来凤 迟寿平 张祥珍 大 头 李小秋 许春林

     长 宝 浣花溪

头等第一出众坤角名角

     樊永在 丁月泉 筱香云 筱凤英 筱来凤 筱月英

     王长奎 王春翠 苏云喜 刘双喜 李凤樵 王吉顺

     刘春瑞 高奎林 刘福山 林春珠 全 平 傻 子

     怀 子 三 六 九 春 邱殿奎 许殿五 长 宝

     王柱头 九 恩 双 虎 喜 安 喜 巨 喜 祥

     全武行 大溪皇庄 烦友特邀各班坤角 诗调大鼓十样杂耍

新历四月七号 礼拜日 灯下七点开,十一点止

名  角 王崇聚 筱 秋 许 长 全 平 金刚

名  角 迟寿平 齐徳峰  筱 廷 九更天

超群头等名角

     王春翠 苏云喜 李峰樵 喜 安 刘双喜 怀 子

     刘春瑞 傻 子 邱殿奎 三 六 双 虎 九 恩

     小 蟒 喜 巨 柱 头 九 春 全武行 百草山

名角坤角 刘海峰 筱福仙 刘九好 奎官 青三 拾万金

出众坤角 筱凤英 筱月英 赵福顺 条 合 许 长 青 山

     黄金台

超群坤角 筱香云 筱来凤 刘福顺 拾玉镯

超群头等出众名角

     丁月泉 王长奎 樊永在 刘双喜 李凤樵 刘福山

     王吉顺 刘春瑞 小 蟒 怀 子 条 合 青 山

     奎 林 傻 子 春 珠 殿 奎 喜 安 双 虎

     九 恩 九 春 喜 巨 喜 祥 殿 武

     《全武行》阳平关 定军山

第一坤角 月明珠 齐徳峰 刘双处  托兆 碰碑

头等坤角 筱凤英 筱来凤 张祥珍  乌龙院

超群出众坤角名角

     筱香云 丁月泉 大 头 长 宝 盛 春 红梅

     遊 西 胡 代 阴 配 阴 阳 扇 救 白 生

B.广告的右侧:

本园特请京都永盛玉班,并由上海办来平金加绣新箱

现奉示谕,由十月初一日起,包箱每箱加费银元二角,池座一角。以上每票加收铜元一枚,籍充省城议事董事自治会经费,特此声明(奉传谕)。

声明

绅商贵客

得知

□□ 手巾 椅垫 茶水

各项敛钱□□□□,今奉警务公所传谕,每箱加小费洋三角,楼座、池座每位小费铜币六,台耳廊、廊小□每位铜币二枚,此外该园丁等额外需索,准各客通知,□园□巡警拿送本公所罚办,将此载明戏单,通谕知之。

C.广告的左侧:

大减价

早包箱 二元

楼上女座 一角五

池 座 前七排四角 中四排三角 后二排二角

廊外台耳 一角

两廊内 头排一毛 后排半毛

童子半票

晩包箱 二元五毛

楼上女座 一毛五

池座 前七排四毛 中四排三毛 后二排二角

廊外台耳 一角

两廊 头排一角 后排半毛

童子半票

D.广告的下侧:

奉天钟楼南大徳山房排印

广业股份有限机器织布工厂广告

启者:人生要素,衣食为先。査近年来,各村屯机杼之声直绝于耳,以故所用布匹无不借助于人,似此不思自造,则要素大端,何以补救?即以利权计之,当权轻重之分。本工厂为谋利权起见,现在省城大西门里顺城街南头路东特设织布工厂一处,专造花旗布,阔与外洋来者相同,使用煤油自动机器,系由外洋购来,所出布匹,工料优足,成色佳美,自去年开工以来,已蒙各界欢迎,销路畅旺,然犹恐组织失宜,被人疵议,且系试办,诸多冗忙,所以未敢登诸广告,以广招徕。迺此事有端倪,已见成效,特此奉告,用布周知。本场布价随时低昂,其有多行预购者,请至本场面议可也。

清末民初,一些大众媒体上开始发表各种类型的广告,戏曲演出与戏园的广告也有通过这些公共媒体发布的,而印刷单件广告通过有限的戏园——向观众来传达相关信息,而且附载产业信息广告的,的确是比较少的事情。有关此广告的具体内容将在后面做详细分析。

第二部分:一共有77件。内容也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戏班与公演委托人之间契约合同用“吉庆介绍总处”信封,剧场(剧院火灾损失一览表,关于戏班和公演委托人的定金(保证金)、再次定金(公演中间所要求的保证金)的记录,戏班和中介人、利益相关者(第三者)之间来往的书信信件(包括和委托人的合同纠纷),戏班演出场地和收支状况的记录,演员收入扣除的记录,有关戏班中止公演的告示等等。下面,就本部分举几个文书例子。

(1)公演和收支记录(无件名,文书编号1)

因新历三月十三孙总理忌辰,停演正本一套,减扣戏金三百四十七元,作欠数记。

文书中没有名称,只有戏班经营者收支的记录,而收支的记录中也没有签署日期,但能够推测它是在1920年代孙中山总理逝世(1925年)后的一年或两年间。根据清朝的法令,当皇帝和皇太后去世后,戏剧演出等娱乐活动在一定期间都将被禁止。从这份文书看来,进入民国时期,即使没有类似清朝中央政府的禁令,但地方规定与行业惯例还依然存在。

(2)收支记录(编号5)

江门四月十九三套不到

河南五月十五二套不登台

容奇院五月十六八套不到

西瓜院扣银三百八元

元亨占壹百二元

一十三套不登台,每套约二十八元,共二百六元,又西瓜院壹百二元,合共三百八元。

所对尚欠二百一元

存关期壹百七元

本文书是有关戏班管理者对未参加演出的演员所做薪金扣除的记录。本文书中所指的“江门”在广州以南的地区,所谓“河南”并非河南省,而是广州的一个演出剧场。从中我们可以推测“容奇院”和“西瓜院”都是在广州或者周边地区的某个戏剧演出的娱乐设施名称或者地点。根据本文书记载,元亨(靓元亨)这一演员,仅仅一套戏的演出所得就是二十八元(当时一元可以购买约五十公斤大米)。

(3)收支记录(编号6)

扣靓元亨壹百二十元

扣小莺莺壹百元

扣新珠公十元

扣小湘子三十元

扣谭炳庸三十元

扣白边秋三十元

共银三百二十元

本文书中没有显示时间和记录人之名,靓元亨(1892—1964)和新珠公(1893—1968)是民国时期活跃于广州的著名演员〔6〕。根据此文书可以推测,这是靓元亨和新珠公所属的戏班负责人给他们薪金时所做的相关收支记录。

(4)收支记录(编号7)

十一月十九晩

包会 梅阁四本开台

价银三千三元

交定一千八元

班收壹千五元

中宵

配景

据本文书记载,戏班在某个公演委托地(包会)表演四个剧目,其演出报酬为3003元,当双方签订合同之时,请求公演单位向戏班预付演出费用1008元。

(5)书简(编号8)

秩初

业荣   先生  启者:今日收到驷(原文)马乡交来定银九百元正,经立收条,清祈知之。今同主会订过正本日交戏金银五百元,届时请往收他。初二早在仙村站上车,至常平站落车,由班打点在仙村站买卡,三十日请着任庆前往司马乡打点人伕,兼作下手为美。致于红船或放回省河,初一着伴到班通知。弟  柳山  上  十一月二十八日

太安

这是戏班负责人和中介机构相关人士间就公演合同、契约金、戏班交通移动方式等问题的联系书信。虽然没有与此信件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可是从书信中可以推断一些与当时戏班营业性演出相关的情况。戏班演出的地点在广州府东莞县司马乡,演出之前戏班已经收到契约金(首付款)900元,剩下应付费用500元在公演的当天,委托人再行支付给戏班。戏班使用的交通工具为“红船”,即从仙村到常平,除船只以外,还有列车。另外,此书信的写信人为“柳山”。从文书杂类(52)号「信封」中,有一个写“信并合同一张烦交太安公司区柳山先生启祝太平书柬”文书,从这一内容我们大致了解到“柳山”是太安公司的职员。根据《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的整理,太安公司是当时广东地方的一个文娱演出公司,有几个戏班隶属于太安公司旗下,我们从中可以推测“泳太平班”就是其中的一个〔7〕

(6)书简(编号9)

敬启者:本班在堤田乡唱演,该处主会万分野蛮,强逼点“买胭脂出头”,否则不找数,不落箱。本班无奈,迫得哑忍,勉强演“买胭脂”一出,不跴乔要强罚扣戏金。经弟多方理论,无奈主会恃蛮硬减扣戏金九十四元,兼之逼完合同,否则要罚戏及不落箱,不保护等语。弟等见在强权之下,下台紧要,祗得将合同完了。并主会不肯写减银字样。其蛮横之处,实从来所少见。现计欠各款如下:

欠戏金九拾四元

欠什箱什用三十四元

欠开台银十三元

请新立即标贴为荷。又该乡付近一带,贼匪极为猖獗,情形极为危险。此次虽无意外,然亦受惊不少耳。所可取者,主会保护戏箱、老倌,上落亦算得力而已。此致。

柳山仝事先生鉴。

弟业荣  勉卿 八月二十日(印鉴——泳太平书柬)

这也同样是“泳太平戏班”负责人和中介机构相关者之间的联系用书信。写信人和收件人的位置关系,正好与前面一封书信相反。且这封书信的内容恰好反映了当时戏班在公演地演出的实际情况,双方的矛盾冲突以及社会治安等重要的信息。另外,民国六年八月十六、十七日,“泳太平班”在南海县堤田乡进行了公演,有关公演的具体情况在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的广东戏班文书中,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而文书杂类(58)号是有关契约的“信封”资料,其上面写有:

欠四十四元

泳班丁巳八月十六、七、三本开台

南邑堤田乡

船泊丰年滨

另外,还有同文书群中编号(30)的“收支记录”,其内容为:

堤田价一千壹百六十元

省定五百三十四元

到收二百五十元、又二百元、又七十元

扣补更练十元、又搭床板四元

欠九拾四元

另外,同文书群编号(17)“吉庆公所各地欠各戏班戏款记录”,是吉庆公所依据各合同文书所作的委托地未缴纳戏款的记录。其中有“南邑堤田泳班丁年八月十六—十七   除  欠    九十五元”这一记载。这里提到的“泳班”是“泳太平班”的略称。“南邑堤田”是南海县的堤田乡。“丁年”是丁巳年,即中华民国六年(1917)。对照上面三点内容,加上前面所提到的书简(编号9)中的时间,以合计四点文书的内容来分析可以知道它描述的是“泳太平班”民国六年八月十六、十七日,在南海县的堤田乡进行公演之间,与邀演主办方发生矛盾冲突,委托地寻找各种理由拖欠演出费用这一事实。

(7)略式契约(编号10)

兹接到会邑梅兰乡日期戊辰十一月十八至十九 九套。倘班午前到步,多演一套,价照九套伸算,九套实价三千元。如主会找妥戏金三千三百元,祈凭此单交回他三百元便合。此据。

民国十七年戊辰十一月初十日 新纪元(印鉴:江门籍福戏馆)

此文书与附有详细权利和义务条款的印刷合同书格式相比,它不算是一个正规的合同文件,是一份仅把重要内容写进一张普通纸上的简单契约文书。也可以说它是一张简略形式的合同书或者收据。从内容方面解释,这是“新纪元”戏班通过“江门藉福戏馆”这一中介机构与新会县梅兰乡缔结的公演契约合同,合同的内容是在民国十七年(1928)十一月十八、十九日戏班演出九个剧目,报酬为3000元。

(8)吉庆公所各地欠各戏班戏款记录(编号16)

这份文书是记录邀演地方未支付戏班公演费用的地名、公演时间和金额的一览表。此表由“吉庆公所”作成,从民国丁(巳1917年)年至己(巳1929年)年,从广州市内的常设剧场到周边地区的农村、市镇,不少的邀演委托地方对“颂(颂太平)”“祝(祝太平)”“泳(泳太平)”“一(一统太平)”等戏班的公演未支付费用的记录。

以上,在第二部分的77件文书中,选择了主要的文书类型,作了简单的整理与介绍,将在后面作更详细的分析和考察。

第三部分有19件文书。这是“颂太平”“泳太平”“一统太平”“祝太平”“新纪元”等戏班的演出剧目表。它由“泳太平”(6件)“祝太平”(2件)“颂太平”(8件)“新纪元”(1件)“一统太平”(2件)组成。以下,列举二件文书做具体整理与分析。

(1)新纪元

用传统中国戏剧的专业术语可以称“节目表”为“戏单”。戏单的尺寸,一般而言,其大小如同A4或B4的打印纸尺寸。一般选用红色纸张,看起来既鲜艳明亮又有醒目的广告效果。戏单从形式上看也有几种类型,下面,选择二例文书,观察其特征。

A.(大的框架内——纵向文字)

新纪元

武生 赛子龙(大文字)(正本不登殿——小文字) 赛新华 枝

小武 陈铁英(大文字)陈锦堂、靓少雨(不分第二) 祥

花旦 小莺莺(大文字)

花旦 小京娘 蔡飞燕(中文字)花旗仔、奇仔 黄少堂 靓华丽 吴少兰 芬仔

正旦 林超群(大文字)

正旦 广辉

正生 寿(普通文字)

总生 桂但香(普通文字)

公脚 新颠(普通)

小生 白驹全(中文字) 白云朗 有(普通)

大花面 王醒伯(大文字)

大花面 高佬朋(www.xing528.com)

二花面 薛刚林(普通文字)

顽笑旦 骆锡源

顽笑旦 梁太真

男女丑 郭玉麟 王伯元 麦苗生

B.上(横向文字,从右往左):

本班改良戏剧,“六国封相”元帅不掛鬚,日夜不演打武、过场、大番、成套、古尾,宫灯不扎脚。

C.左侧(纵向文字):

如用配景,另每晩公益费银一元正。

倘蒙点演电机配景戏,每晩收回电费画费银三十大元。如不开机,祗收回画费十五元。或遇电机损坏,不能开用,不得籍端扣减戏金。先此声明,以免后论。此订。

另搭孖仔棚二座,以便疐机件之用,又搭挂画棚一座,其尺寸由虎道门至棚口深一丈六尺,活九丈五尺,高过虎道门尺三,用杉通连,以便挂画上之用。祈照以落上尺寸搭至坚固为合。此布。

D.下(横向文字、从右往左)广州市西砲台弘文阁图章印务局承印

这张戏单的A部分是戏剧的角色以及演员名,其名字的书写大小表示各个演员不同的重要性和知名度。B部分的内容是对上演一部分剧目进行的补充说明。C部分是附加说明部分,即戏班对新舞台设备利用与收费方面的补充说明。D部分是印刷戏单的公司名称。

(2)一统太平(85799-1)

A.(大的框架内——从右往左——纵向文字)

一统太平

武生 新珠(大文字)(正本不登殿——小文字)

武生 莫鉴多  靓添(文字普通)

小武 靓元亨(大文字)(正本不送子——手写的小文字)

小武 陈少南(中文字) 少白候 周瑜三 周瑜湛 刘志禧(普通文字)

花旦 小莺莺(大文字)

花旦 白边秋(大文字)

花旦 小京娘 何卓云(中文字)(不分第二) 李苏苏 胡少侬 非侬第二(比中文字小) 桂花容 梁郁伦 贵妃棠 靓荣仔(文字比前面小)

正旦 玉香(普通文字)

正生 显(普通文字)

总生 仲扬顺(普通文字)

小生 潇湘子(大文字)

小生 白驹全(中文字) 邓满朝 亚森(比中文字小、普通)

公脚 出海虾(普通)

大花面 董卓全(普通文字)

二花面 牛精祥(普通文字)

男丑 伦有为(大文字)

男丑 谭秉镛(大文字)

男丑 声帆 罗醒魂 潘警声(普通文字)

女丑 朱聘兰 子喉北

B.上:

中央部框架:上:客 价钱另议 串

      下:文武 全材 丑生 神童 新马 师僧

框架的右侧:上:用余茂隆全副(中文字)

      下:本班改良戏剧,六国封相元帅不掛鬚,日夜不演打武(普通文字)

框架的左侧:上:特別顾绣新箱(中文字)

      下:不演过场、大番、成套、古尾、罗伞、宫灯、桃花女俱不扎脚(普通文字)

C.左侧:

如用配景,每晩主会另加机器总工费,公益费银一大元。

蒙开电机配画景,言明每晩头出戏,主会补回电费银三十大元。头出戏完场立即停机,毋得异言。不用电机,只收掛画费十五元。倘遇电机损坏,不能开机,不得籍端将戏金减除。此订。

图4-1 粤剧“六国封相”

主会搭掛画棚并搭孖仔棚二座,场外左便加搭一度板阔,以便疐配景大箱等物之用。另吉地搭开机厂一座为要。

D.右侧:寓广州市黄沙海旁街太安号

E.下:广州市联兴马路文业印务局承印

这张戏单与前面列举的事例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而B部分中“客价钱另议串”应该是“客串价钱另议”。这意味着由其他戏班的演员出场的友情出演以及相关的演出报酬规定。B框架内左右侧文字排列的位置,实际上是“用余茂隆全副特别顾绣新箱”和“本班改良戏剧,六国封相元帅不掛鬚,日夜不演打武、不演过场、大番、成套、古尾、罗伞、宫灯,桃花女俱不扎脚”这一顺序(图4-1)。内容即戏班正使用由余茂隆公司特制的顾绣新装——相关的戏装与道具等。另外,还有戏班对上演部分剧目做的补充性说明。D部分的内容是“一统太平班”的联系地址。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一统太平班”隶属于太安公司。

在第四部分中有6件文书,文书的内容是“颂太平”“泳太平”“祝太平”和“新纪元”等戏班向公演地方所在的地方政府提交申请后获得的地方当局颁发的营业演出许可证。主要为中华民国七年至十七年(1918—1928)之间的许可证,演出地点是广州市附近的南海县和番禺县。文书形式大致相同,以下,举一例说明。

执照(南海县兼警察长)

兹收到

泳太平班赴   杏市    地方,定于十二月廿四日起,二十五日止

演戏七套,共缴警費银壹拾七圆伍毫正

给泳太平班主收执。

中华民国七年十二月十八号发

执照的上部(印鉴):本所代收贵邑警费,以水印为凭,如无水印与本所无涉。吉庆公所谨启。

这是演出地方的县政府和警察机关所印发的公演许可证书。此外,与缴纳地方税款的同时,还要支付警察当局所规定的警察费用。

第五部分有7件文书。这类文书是广州地方戏班于1937年至1938年在香港进行公演时,由英国殖民地政府发放的演出许可证。许可证书的内容包括中英两种文字。以下,列举一例作说明。

第  号

按照一千八百八十八年

第三条则例第二十七款

华民政务司(那)为

给发演戏特照事照得现准 温焯明先生 住 街第 号门牌在 太平戏院 处、由西历本年七月二十六日起至十月二十五日止演戏,在此期内每晩准演至十二点止。动用鼓乐惟须凛遵下列各章程,毋违切切特照。

(二十)凡剧员无论男女,如华民政务司任(认)为不合在戏院演戏,用书面通知戏院,则院主不得准其在院内表演。

一千九百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给

戏院内演戏章程计开

一、演戏每晩限至十二点钟止,如经路督宪批准,不在此谕。

二、院内必须常时予(预)备救火所需之器具,该器具由灭火官验明妥当,方为合例,遇演戏时须安设齐整,有事即可应用。

三、行走小路并各座位前后左右相离之处,其阔窄度数均由灭火官定夺。

四、凡行走小路并各座位前后左右相离之处不得稍有堵塞,凡院内门扇必须设法使能自开,从内便力推而出。

五、院内各门扇务要掩出外便。

六、院内各座位均要安梗,不能移动。

七、院内座位之数不得多过,灭火官所限定之额,每座位必出铁枝或木条间开,该铁木条不得矮过一英寸半。

八、准进院内之人数不得多过,灭火官所限定之额。

九、院内小巷不准有人站立。

十、戏台上不准看戏者登临。

十一、凡座位除确实有人号定并间开之外者,不得将空位留为后用。

十二、院内须疏通,日光与天气倶要足用,洒扫灰水每季至少一次,又当常时整洁,均要合卫生医官主意方可。

十三、院内所设之男女厕所及一切整洁该厕之物,均要合卫生医官主意方可。

十四、院内必须常时巩固,不得变动更改,务合演戏所用,如领有特别人情,方得为作别等事业。

十五、凡院内演唱戏本,每出喬叚必须开明呈递华民政务司察阅。

十六、凡戏本未经华民政务司批准,一概不得演唱。

十七、戏院东主必须觅有殷实保家,经华民政务司批准,该保家应允一力担承戏院东主恪守执照内所载各条款。

十八、倘有人在戏院违反执照内所载之条款,均为保家是问。

十九、该执照、督宪随时可以缴回或注销,在领得该执照之人不得藉端向国家索补银两。

20.No persons shall be permitted to take part in any play as actors or actresses in respect of whom the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has expressed in writing his objection to their so taking part.

(G.

No(33)

HONG KONG

PERMISSION

TO HOLD CHINESE PUBLIC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Ordinance No.22 of 1919,Section 7 as enacted by Ordinance No.24 of 1930 Section 2.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Mr.Wan Cheuk Ming)of(No)(the Tai Ping Theatre)to hold Chinese public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accompanied by Music(up to 12 mid-night)in the(Tai Ping)theatre from the(26th)of(July)to the(25th)of(October,1938)on the conditions mentioned hereunder.

Dated(27th)day of(August)19(38)Nlleer

(P.)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CONDITIONS.

PERMISSION TO HOLD CHINESE PUBLIC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IN

A PERMANENT BUILDING

1.The theatre shall close not later than 12P.M.daily,unless with the express authority of the Governor.

2.Appliances for the extinction of fire shall be fitted up in the theatre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the Fire Brigade and shall be kept ready for immediate use during the performance

3.The number position and width of gangways exits,passages and staircases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approval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the Fire Brigade.

4.All gangways and exits shall be kept free from obstruction and the doors shall be fastened only in such a way as to open of themselves on pressure from the inside

5.All the doors of the theatre shall open outwards

6.All seats used in the theatre shall be permanent fixed seats.

7.The theatre shall be provided with no seats in excess of a number to be approved by the Superintendent of the Fire Brigade Each seat shall be separated from the next by a rail or by a bar of wood not less than an inch and a half in height

8.No persons shall be admitted into the theatre in excess of the number approved by the Superintendent of the Fire Brigade

9.No persons shall be permitted to stand in the gangways.

10.No member of the audience shall be permitted access to the stage.

11.No unnumbered seats shall be allowed to be reserved.All reserved seats must be numbered and partitioned off by means of a permanent rail.

12.The theatre shall be ventilated&lighted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Medical Officer of Health and shall be thoroughly cleansed&limewashed once a quarter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Medical Officer of Health.

13.Separate latrine accommodation for both sexes shall be provided and other sanitary arrangements made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Medical Officer of Health.

14.The theatre shall be maintained in a proper and safe condition&used solely for the purpose of theatricals except by special permission for any specified object.

15.A list of the plays to be acted at any performance shall be supplied to the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16.No play shall be acted the title and plot of which have not been approved by the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17.Security shall be found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for due observance of all conditions of the permit

18.The licensee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any breach of the above conditions by any person employed in or about the theatre.

19.This permit may be cancelled or withdrawn by the Governor at any time and the person to whom this permit has been issued shall not be entitled to receive any compensation in respect of any description of loss or damage which he may sustain by reason of the withdrawal or cancellation of the permit.

20.New condition added—see top of this license.

这一文书主要是香港英殖民地政府发给戏班允许在太平剧院公开演出的许可证,其中涉及有关于剧场内部的设施与结构、环境卫生、火灾消防、场内秩序,以及戏曲演出内容的规定。由此规定可以知道殖民地政府对于戏曲表演这一公共性活动以及常设剧场这一公共场所,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标准与措施,而且殖民地政府通过这些措施直接干预人们的公共性活动。

第六部分共有34件文书。主要是“吉庆公所合同”“籍福戏馆合同”“吉庆介绍总处合同”等内容的契约文书,是戏班和公演委托人之间经过中介机构签订的契约合同。印刷的合同形式与内容因中介机构的不同略有差异,但是基本的内容构成部分与“吉庆公所合同”大致相同。以下,以“吉庆公所合同”(85797:1)为例介绍其具体内容。

这是一份典型的戏班演出合同,文书分成三个部分:A是印刷在契约上的部分,即合同的主要条款,B在契约文书的天头部分,以印章印字等形式追加了一些补充说明与规定,C是书面合同上手写的契约金额支付信息等。

A.合同

窃惟梨园歌舞乃升平之事,虽跋涉江湖,人俱安份守己,罔敢非为,所演戏齣亦本忠孝节义等剧,故实有启发善心而惩创逸志也。

凡蒙光顾,请照合同规款,以免后论是感。

凡城乡市镇及各埠戏院过爱,不可听信戏祃惑言,务要亲到本馆订允,写立合同,任班酌量应推,约于    日主会亲到本馆听班回话,如不合式,任班恭辞,主会另买别班。如肯应允,依期赴演。

倘有贪图别往故误者,定银加倍交还,每本扣回登记银壹元正,但班赔定该义点银元如数送复,例无加倍。如主会因事推班不演,所交定银及义号银元一概挞了,该合同仍要缴回本馆注销。

倘或在外私立合同,及交收定银以及改换日期不由本馆登记者,如有失误,概与本馆无涉。

倘班遇官府传唤,及班意外之事以及霎时散班,不能赴演,祗将原定及义号银送回,并无加倍。如班到步,官绅禁演及因一切意外不能演唱,其戏金亦要如数找足,毋得少欠。

贵邑经费、警费、学费、戏捐,主会自理。

倘各伴到步,上落有被人掳掠打单等情、为主会是问。

凡演七套,无论正本,开台齣头均要交开台银八大员,但合同所订经演外,若再续连演戏尾及先演戏头者,按照义点登记各项银元一律加收,毋得短少。周年新埋班,倘不能开行,照原定及再定一并交还,例无加倍。如在期外,仍复开行,亦将原定及再定一并交还,过后不得执拗。

优界改良,祗遣掌班拜客,不循旧例,合并声明。近因百物腾贵,集行公议,由民国三年七月起,各班戏价及杂项每元均收七贰以擞毫计,免用平兑,并不折不扣,倘有固执历年向章,将戏价银元七壹折交,及低(抵)扣等情,作欠戏金追收,先此声明,以免后论。

立合同 莞邑北柵乡 定到 颂太平班 庆贺

三界千秋 京戏 四本、言明共戏价银壹千壹百五十大员(印鉴)

每元重七钱二分,不折不扣。每日中宵白米贰石六斗,要官斗。鲜鱼壹拾陸斤,猪肉壹拾叁斤,豆腐拾斤,青菜三拾斤,姜盐糖各贰斤,生油七斤,干柴百斤,以上倶用司码秤足。每日开箱利市,戏桥纸,打面油,颜色溪纸,脚香,茶叶共银八毫正。另每日公项银贰大元正。每台棚色银五毫正,开台利市银捌大元,另公项银贰大元,开箱茶银贰毫五仙,每本现交登记银壹元,现交点心银壹元,每台现交登殿利市银贰大元,现交掛红鸡银壹毫五仙,其余凭合同按日交收,如有赌博,私债等项,不得在戏金扣除,以杜行友之弊端,当面言明二家允肯订明,赴演日期详列于左:

定旧历乙卯五月二十一至二十二(1915年7月3-4日)晩到乡开台。当交定银五十元正。(印鉴形式)

回话若允准五月十七再交定银三百元。逾期不交足前定无追,此合同视为故纸。

其戏照单点演,毋得多生枝节,台上戏服,什物接送,俱系主会料理。

倘有失漏,为主会是问。戏完即刻送箱回船,毋得阻误,路途远涉,主会备办夫役船艇盘运行李,伙食,戏箱,什物,上落一切倘有失漏,为主会赔偿。上馆居住,上下马,中宵多壹日,水夫贰名,床铺板凳柴水足用,过驳盘船,每日白米贰石陸,官斗。生油柒斤,鱼菜折银贰大元,干柴足用,原应有中,毋得包办,如违照罚。

就日当交定银 一百四十一元八毫五仙。

每逢起庆摆席,每日折席金银四大元,如演“落地八仙”“贺寿”“加官”“送子”,每次利市银四大元。但遇咸水,要主会雇夫挑淡水足用,如有主会到戏船或别处定戏,要每本照现收登记银壹元,点心银壹元,每台照现收登殿银贰大元,掛红鸡银壹毫五仙,班内各友间有适遇别故,不能出台唱演,祇许在其人身上壹年之工银多少按日算除,不得籍词多扣,致伤和气,各脚色要凭合同盖有挂角掛图章人名单为据,班内各友并无滋事犯法,所演亦无悖逆之戏,倘间或有行为不轨,务当鸣鼓而攻,幸务自贻伊戚,是为至要。

(手写的部分)

言明中宵集用,开台银各项,均照合同交收。戏完即送箱回船,毋得失漏延误。淡水供足用。本班各伴到步,及上落如有被人打单掳掠等情,为主会是问。倘有损失,要主会如数赔偿。官绅禁演,其戏金亦要如数找足,毋得异言。此订。

民国四年六月二十七日

值事 陈宁生 陈祝南 等立

B.契约(合同)上半部分:

1.(印鉴)启者:本公所奉宪禁赌,各乡定班演戏,倘戏场有违禁开赌情事,立即停演下箱解舟别往,其戏金仍要照戏价找足。先此声明,以免后论。

宣统三年三月初一日 吉庆公所谨启

2.(手写)省城又收定三百元

又收舟定六十元

五月二十三 交二百元

二十四日 交二百元

二十五日 交银一百八十元

又交银一百元

3.(印鉴:旗帜状——两个):启发善心 惩创逸志

4.(印鉴):各班在本所写立合同,请照中央印花税法,如不采买税票贴用,倘被官厅处罚,为该班执事人是问。概与本公所无涉。吉庆公所敬。

这份契约签订的日期为中华民国四年(1915),在合同的天头部分,用印章盖印形式补充说明的内容日期实际上是清朝的最后一年(1911)。合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可以说基本上沿袭了清朝的格式与内容。这份合同文书包含了多样性的信息:反映了从清末至民国时期,广东地方的戏班和公演委托人之间在中介机构中经过相互协商而签约这一事实,契约明确了戏曲表演相关的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当时广东地方戏曲演出市场的发展动向。

以上,介绍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的“广东地方戏班文书”的主要类型和内容。但是,仔细研究这些契约文书的内容以及格式,发现上述的文书分类,并不一定符合文书内容的实际情况。在第一部分中,也有一部分的文书与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以及第五部分的文书类型完全相同。其原因可以推测——当时的文书分类可能遵从了购买文书时的状态。

上面介绍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的“广东戏班文书”,这一收藏主要包含了清末至1938年广东省尤其是广州以及周边市镇和村落的戏曲演出关联的文献。具体的有通过中介组织签订的委托者和戏班间的公演合同、剧场的营业广告、向观众散发的戏单、分发给观众和戏迷的剧本等出版物目录、戏班内部的收支帐簿、公演契约专用信封(合同的规定以及与合同相关的记录)、戏班购买的戏服和道具清单以及价格表、戏班开具的支付定金收条、委托地不要退还已付定金的承诺书、缴交税收与治安费用的证明书、对政治团体捐款的记录、因邀演地与戏班产生纠纷问题的书简、英国香港殖民地政府颁发的公演许可书等等。从文书内容看,文书本身并不太涉及戏曲表演中的内部问题,至多也就是有关营业演出的戏曲类型与剧目、剧本和角色的安排、有名演员的名字、戏班使用的最新舞台装置与道具等,亦即没有多少能够直接理解戏剧自身形态问题的内容。

图4-2 金记鸣盛茶园

另一方面,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相关信息,例如,关于营业性演出的种类、营业性演出的地理范围和形式、营业性演出必须具备的条件、与社会治安和财政收入相关的地方政府费税相关的法律程序、营业性演出实施之际,戏班与委托人之间的契约及其合同的形式、契约关联的基本规则、合同金的支付方式与金额、公演时期、有关一次演出(一天)的时间规定、观剧座位设置与票价、与委托人之间的纠纷形式与处置方法、戏曲演出与战争、政治的关联等等。到目前为止,有关宫廷戏曲演出的研究中,清朝政府的娱乐管理机构升平署比较详细地记录了与北京有关的一些著名的演员、戏班和演出剧目等资料〔8〕。然而,上述的“广东地方戏班文书”是以契约等形式呈现出来的民间戏班演出形态的第一手资料,在具体分析地方的戏曲演出与市场间关系的时候,是具有非常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9〕

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的“广东地方戏班文书”,作为考察广东地方戏剧的存在形态以及全国性戏剧展开状况的研究资料,提供了非常具体而且真实的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