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林省医学科研单位简介

吉林省医学科研单位简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授权点,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6人。承担着吉林省鼠疫、布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科研、干部培养及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的各项任务。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省卫生厅直属单位。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主要担负全省碘缺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3种地方病的防治和科研任务。拥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吉林省医学科研单位简介

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1986年,位于长春市西安大路137号,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重组干扰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森林脑炎纯化疫苗、冻干水痘活疫苗、流感疫苗等。建立中国第一个干扰素、白介素和乙肝基因工程(CHO细胞)疫苗中试基地

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2年起,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且每年以15%~20%的速度递增。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全国。1993年,组建成立进出口公司,获得进出口经营权,有16种产品出口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年出口创汇额达100万美元。1995年,划定为国有大型企业,跻身“全国500强最佳经济效益企业”。1999年,与国家卫生部脱钩,归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管理。同年,通过国家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GMP认证车间2.5万平方米,水痘麻疹生产车间、分包装冻干车间、生化制品生产车间、狂犬疫苗车间、细胞因子车间等也通过国家GMP认证。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吉林省知名制药企业。自行开发的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1999年中标国债专项资金项目,获取产业化国债贴息资金2亿元人民币

2000年,在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4个控股和参股公司,公司总资产2亿元,年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5000万元。建立健全三级(所、室、组)质量监督网,把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作为日常工作。获得生物制品生产批件115个,产品种类涵盖疫苗、类毒素、抗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免疫学诊断试剂等诸多类型。水痘疫苗、乙肝疫苗、抗狂犬血清、伤寒VI菌苗等产品出口10余个国家。有员工1200余人,百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设专门研究室2个,专职研究人员100余人。选派近百人赴国外考察进修,聘请国内外客座研究员来所讲学,受聘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微生物学免疫学杂志》《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论坛》《中国公共卫生管理》《医药世界》《生物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863、火炬计划等项目,建立研究课题100余项。年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累计新开发产品58项,获各项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奖143项,获国家一类新药奖4项,二类三类新药奖19项。成为集科技、开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国有大型医药生物技术企业,是预防、治疗、诊断用生物制品和高科技产品生产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东北地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研究中心。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授权点,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6人。

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1986年,位于白城市海明西路85号,承担全省鼠疫、布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的技术指导、科学研究和业务培训任务。

1987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成为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隶属省卫生厅。承担着吉林省鼠疫、布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科研、干部培养及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的各项任务。内设机构主要有鼠疫微生物研究室、鼠疫流行病研究室、布氏菌病防治研究室、地氟病防治研究室、《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编辑部、技术开发科、情报资料室以及附属医院。开展科研项目,组织鉴定课题,获奖成果丰硕,其中,“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协作)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吉林省控制羊、牛、猪布氏菌病和鹿布氏菌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末,考察南方鼠疫之后,提出云南省有发生人间鼠疫可能性预测。

1989年,主持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临河、杭锦后旗、科右前旗稳定控制鼠疫考核验收工作。

1990年,云南家鼠疫源地暴发人间鼠疫,人间鼠疫预测应验。

1991年,选派4名专业技术人员,协助云南控制鼠疫疫情

1992年,选派2名专业技术人员赴西藏培训鼠防人员,并到山南地区参加鼠防工作,证实2个县为新疫源县。“达乌尔黄鼠鼠疫监测指标和方法的研究”获得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起,对重点鼠疫监测点内固定监测检验室进行布病血清学检验质量控制。

1994年,增加地方性砷中毒筛查任务。基地和中国兽药监察室在河南省辉县共同主持召开全国布病监测工作交流会,主张在布病监测基础上,落实以畜间免疫、检疫和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布病防治措施。

1996年,省卫生厅确定鼠疫研究室为重点研究室。

1997年,国家计委、卫生部和吉林省投资720万元,新建实验楼和培训中心3356平方米,新建职工住宅6200平方米,维修实验室3300平方米,更新交通工具5台。购进PCR扩增仪、血液全自动分析仪、彩色微循环仪、X线机、B超仪、低温冰箱,还配备光盘、传真等信息通信设备,微机、复印、电脑打字速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施及摄像、录像、编辑设备。

1998年,在全国各类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建立24个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和15个布病监测点,并负责对各监测点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参与起草及修改《鼠疫地区捕猎旱獭安全卫生规定》《地方病防治管理条例》。

2000年,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787平方米,其中,实验室和办公室面积6782平方米,培训中心等辅助用房3227平方米。有价值800多万元的科研及信息处理设备。工作人员1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9人,占基地总人数的77.7%。专业人员中,鼠防专业32人,布防专业12人,并有2人担任国家卫生部鼠疫、布病专家组副组长,2人为国家卫生部跨世纪科技人才。出国研修8人(美国4人、法国1人、俄罗斯3人)。15年间,共完成国家和省科研课题52项,获奖成果29项。

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 始建于1950年,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省卫生厅直属单位。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主要担负全省碘缺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3种地方病的防治和科研任务。设有碘缺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3个研究室,其中碘缺乏病研究室是省卫生厅命名的重点研究室。自1986年起,受国家卫生部地病司委托,承办国家级地方病防治专业期刊《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拥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骨密度仪、核素扫描仪甲状腺功能测定仪、单导热阵心电图机、同位素分装柜、分光光度计、血液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50余台。

1988年7月,美国环境保护署毒理学专家瑞内特·金布拉夫博士等一行来所合作进行大骨节病病因研究。12月,迎接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会曼纳博士等一行参观考察,并交流防治碘缺乏病的经验。

1990年5月,迎接以印度国家卫生部秘书(副部级)MG8·达亚尔先生为团长的卫生代表团,对吉林省的碘缺乏病控制情况进行考察,并一同对吉林市丰满区青山村等进行现场调查。同年,接待国际克汀病神经研究协调组组长、美国杜克大学教授Delog先生和夫人等一行,考察地方性克汀病神经病理情况。

1991年8月,与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合作,进行“碘缺乏地区长期供碘后甲状腺形态研究”。首次对青山村应用先进的浅表超声仪设备检查1615名居民甲状腺疾病情况。

1992年8月,迎接日本长崎大学斋藤宽教授等一行4人,考察大骨节病非病区与大骨节病重病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地区,获得新启示。荣获省部级四等奖以上科研成果20余项。其中,“微生物毒素及其他有机物致大骨节病作用的研究”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克山病发展趋势与环境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行研制的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标准于1994年1月25日经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地方病标准分会评审通过。

1995年,“缺碘地区长期供碘后甲状腺形态的研究”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地方性克汀病形态学研究及发病机理的探讨”和“食用碘盐前后甲亢流行病学对比研究”荣获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9年,在加强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周边产业,成立地方病医院,开设甲状腺疾病治疗门诊、骨质疏松门诊、钼靶X射线检查室和地方病医院心脏病门诊。

2000年,有职工112名,其中,科技人员76名,包括高级职称18名,国家卫生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人,省卫生厅重点研究室学科带头人1人。

吉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1985年名为吉林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1986年,获省科委科学技术奖、长春市发明协会首届发明革新奖。

1987年,获省卫生厅科研成果三等奖。

1988年,“高效液相色谱仪日产F3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联机定量检测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白僵菌安全性及应用技术的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汽油中毒诊断标准的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获省卫生厅新技术一等奖,“鼠尾神经传导速度的恒温等距离的测定方法”获省卫生厅重大新技术奖,“甲醛中毒诊断标准的研究”获省卫生厅三等奖。

1990年,“氯乙烯中毒性肝病诊断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国家卫生部科学进步一等奖,“桡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表面电极检查法”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奖,“炭素肿瘤的调查研究”获省卫生厅三等奖,“车间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碳测定方法的研究”获省卫生厅新技术一等奖。

1992年4月25日,成为独立的省级职业病防治科研机构,用名吉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恢复为独立事业单位,设一类科室9个,二类科室10个。承担全省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全省职业病鉴定管理和质量控制;劳动能力鉴定、就业体检和职业性健康体检;职业中毒的鉴定、治疗的等职能。同年,编撰并发布《化学毒物大全》,并获全国科技图书一等奖。

1993年,“各型自动分析仪国产试剂盒的研制”获省科委三等奖。

1995年,“作业场所的空气中白僵菌测定方法的研究”获省卫生厅新技术二等奖。“慢性二硫化碳中毒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获省科委四等奖。“复方白芪片治疗尘肺病的研究”获省卫生厅三等奖。“全国职业病报告及监测”获国家科技成果奖。

1996年,“白僵菌安全性及应用技术的研究”获省科委二等奖。

1997年,“机械吸出式通风除尘卫生效果评价”获省卫生厅新技术二等奖。

1998年,“三硝基甲苯中毒性白内障发病机理的研究”获省科委二等奖。“糖尿病流行特点的研究”获省卫生厅二等奖。

1999年,“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获省卫生厅二等奖。

2000年12月,在长春市建政路获批组建为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隶属于省卫生厅,县处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保持原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体制,编制员额206名,下设13个科室。开办资金7021万元,固定资产2400余万元。承担全省职业卫生专业技术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健康监护(对接触粉尘、有毒物质、物理因素和放射性物质等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治疗、康复和劳动能力鉴定,职业病诊断质量考核;农药生产使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预防;急性职业病和中毒预防控制;化学品毒性鉴定与安全性评价等项职能。

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所1984年11月,经省人事厅批准成立吉林省肿瘤研究所,隶属于省卫生厅,为全民全额肿瘤专业防治研究事业法人机构。

1987年12月,更名为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内设药物毒理研究室、分子生物研究室、细胞生物研究室、病理研究室、生物化学研究室、免疫研究室等科室。主要研究肿瘤及相关疾病(骨及软组织疾病、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等)的深度热疗、干细胞胎盘/脐带血造血、脐带血间充质、脐带、胚胎、骨髓、外周血、组织等干细胞)、药物毒理、抗肿瘤药效、肿瘤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肿瘤特殊检测方法、肿瘤免疫制剂、现代肿瘤综合治疗方案、多药耐药基因等方面的研究。(www.xing528.com)

对外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筛选抗肿瘤化合物,与天津血研所和国家协和干细胞研发中心合作成立分中心开展干细胞研究,与北华大学合作成立“北华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与江南大学合作成立“博士研究生培训基地”。并分别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长春中医学院、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多年来,重视人才培养,1986~1987年,送4人去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进修;1989~1996年,选送8人到省卫生厅外语进修班学习;1996年1人去美国WHO访问学习;1996~1999年,选送2人去白求恩医大在职硕士研修班学习。2000年,有职工25人,均为科技人员。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2项。

吉林省卫生信息研究所1986年,用名吉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为全国19个科技成果鉴定查新指定单位之一。

1987年,成立科技咨询服务部,主要开展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科技咨询服务。

1993年,更名为吉林省卫生信息研究所,下设办公室、省卫生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情报研究室、文献室、咨询部。承担全省卫生信息化网络建设推广、卫生信息软科学研究、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成果鉴定、科技项目立项、成果申报和查新咨询等。同年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首批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

1995年,世界银行卫生项目贷款办公室(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并入,增加信息化建设工作职能,原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承担的卫生统计工作划归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执行事业编制19名。又被省科委重新认定吉林省科技成果查新单位。

1998年9月24日,社会医疗康复保健中心更名为吉林省卫生信息研究所门诊部。同年,启动卫生信息化项目,为各市(州)配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2000年,核定人员编制20人,实有人员18人,其中,主任医师资格7人,副主任医师资格7人。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1986年,位于长春市工农大路43号。“骨科名医系列接骨中药——三七活血丸、接骨丹、壮筋续骨丸”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1987年,“中国吉林红参”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0年,徐东铭主持课题“贝母属新甾体皂苷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至1991年,设有中医研究所、中药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

1992年9月,成立中医基础研究所、针灸按摩研究所。1991年和1993年,徐东铭“南沙参化学成分研究”“伊贝母与川贝母化学成分研究”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1995年,省科委批复获准建立“吉林省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部局级重点研究室,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防治研究,研制和开发出优质高效的中药新药,创产值30多亿元。年内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4项。至199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2项。有千元以上科研仪器490台(件),其中万元以上84台(件),总价值556.5万元。

1996年,徐东铭主持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攻关“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划研究”项目,中标国家科委产业化项目2项。

1997年,中标国家新药研究基金项目2项、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项、省科委课题41项。同年,开发长白山和西部草原的药物资源,开发研究新药,中药产值不断扩大。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中医药重点研究室。

1998年,中标国家中药“九五”攀登预选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新药研究基金1项。

1999年,中标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1项。1995~1999年,共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8项。

2000年,中标国家科技部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为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长春分中心。有专业技术人员460人,其中高级职称135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1人,终身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吉林省名医5人。为全国七大重点中药科研基地之一和国家卫生部中医药临床药理基地,是吉林省唯一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长白山药用资源人参鹿茸、贝母的研究开发居国内领先地位。研制出妇炎康、复肝宁、胃康灵、治痫灵,以及院内制剂全蛇注射液、糖可消等。1986~2000年,获省科技进步奖11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9项。

吉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 1994年12月经吉林省科委批准成立,隶属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主要研究喉癌病因学、基因治疗、耳聋的病因学及预防。首次在国内推广耳蜗铺片技术,并为国内其他院校培训技术人员30余名。在国内首次进行听觉的客观测定方法(大脑皮层电位、耳蜗电位、耳蜗电图、脑干电位)。在感音神经性耳聋研究中成就显著,通过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An)家族史的调查及研究,提出AmAn耳毒性有家族聚集性,并确定为母系遗传,这一结论比日本还早。在国内最先开展聋儿语言康复工作,并在吉林省成立国内第一个聋儿语言康复中心,负责配戴助听器、小儿的语言训练指导及语言检测工作。

1995年,首次采用钕铁硼磁性人工假体,研究开发出半植入式人工中耳,成果通过省级鉴定。

1996年,获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资助,在耳聋的发病机理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国内最先开展喉癌抗癌基因研究。获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卫生部项目资助1项。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顾问,其中包括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教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头颈外科系韦霖教授和美国Buffalo大学听力研究中Salvi教授。与美国州立大学听力耳聋中心合作研究耳蜗神经元延迟性死亡和外周听觉系统破坏后的中枢重组,研究结论在国际学术会上交流。

到2000年,设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电生理实验室、病理实验室、膜片钳实验室、基因芯片检测实验室、颞骨解剖实验室以及中国—澳大利亚电子耳蜗植入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耳聋相关基因生物芯片诊断基地、德国西门子助听器验配中心。有职工16人,其中科研人员15人。共培养硕士57名,博士34名,博士后1名。1996年起,派出13名研究生去国外研修。承担国家、省级等科研课题29项,共获科研资助资金303.6万元。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项。发表国家级论文61篇,编写专著、译著9部。

吉林省皮肤性病防治研究所 1994年,经省科委批准,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皮肤科成立,开展皮肤性病的防治、诊断与科研。善于诊治皮肤科的疑难病例,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日门诊量350~400人,有17张床位。开展皮肤科组织病理学研究、荧光免疫病理研究、性病的规范化系列检测,率先引进德国“敏筛”过敏源定量检测系统,率先在省内引进UV光疗、系列美容设备治疗各种皮肤病。内设皮肤组织病理研究室、真菌研究室、变态反应检查室、物理治疗室、光疗室、分子研究室、激光美容室等。

2000年,有职工26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7人,高资主治医生1人,经治医生2人,技术员2人。有博士学位的9人,硕士学位的5人,硕士生导师5人。并负责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大批进修生的教学工作。

吉林省脑血管病研究所(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实验室)1985年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刘多三教授领导组建,主要研究神经内科疾病。把脑血管病作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对脑血管病的临床、病理、发病机理、流病以及防治等进行研究。共承担课题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重点攻关课题2项、国家卫生部课题4项、省卫生厅课题5项、省科委课题2项。获奖15项,其中,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奖3项、省科委奖1项、省卫生厅奖2项、校科技进步奖6项、医疗成果奖3项。学术队伍科研力量雄厚。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6名。教授6名,副教授7名,讲师15名,助教3名。31人中有博士后2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生9人,硕士7人,在读硕士1人。

2000年,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实验病理研究室、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日本产业大学医科大学神经科、日本新潟大学、日本弘前大学、日本国立精神神经中心研究所、瑞典Hudding医院保持密切联系,进行合作研究,联合培养人才。

吉林省放射介入研究所1988年,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成立介入病房。1996年,在介入病房基础上,建立吉林省放射介入研究所,开展介入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主要研究门脉高压出血的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急性脑血栓介入治疗和肿瘤介入治疗。基础研究主要有生物可降解支架、肿瘤抑癌基因实验研究、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基因治疗肝癌的临床实验研究等。有职工35人,其中科技人员31人,中青年教师占80%以上,省管专家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0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青年1名,长春市百名科技工作者1名。博士20名,硕士53名。教授6名,副教授10名。1991~1998年,有9名科技人员到日本、美国学习。

1993~2000年间,获取科研成果25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4项、长春市科技进步奖2项、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成果奖11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研究所 1983年,经省科委批准,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成立,叶维法教授任所长,由传染科、消化科、普通外科、中心实验室、MRI、CT及影像等科室组成的非独立科研机构。

1988年,“鸭乙肝病毒感染与乙肝、肝硬变、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从流行病学、病毒学、病理学等方面,研究鸭乙肝病毒感染后过同乙肝病毒感染人类一致性,论证了鸭作为乙肝感染的动物模型的可靠性,对肝炎、肝癌的防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997年,主要由感染科与消化内科组成。

2000年,改名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研究所,主要研究病毒性肝炎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干扰α及多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观察、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抗肝纤维化中药的筛选等。科技人员中,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共26名。与日本、美国等国家进行相关科研机构保持协作关系。

吉林省眼科研究所198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在省人民医院眼科基础上创建吉林省眼科研究所,位于长春市工农大路83号,眼科主任刘景奎兼任所长,吴承斌为副所长,有医护人员29名。

1986年,成立全省首家斜视弱视专业组,接诊斜视、弱视、眼球震颤及各种眼外肌患者4万余人,其中手术治疗各种斜视7000余例。

1987年,“液氧白内障冷冻摘除器的研制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奖。同年,吴承斌等“笔式多功能眼内磁性异物吸出器”获长春市发明奖。开展干燥板层角膜移植术及透明角膜移植术,推进干燥板层角巩膜植片的制备、保存及临床应用。

1989年,任命吴承斌为所长,杜本仁为副所长、副主任。同年吴承斌等“汞磁强力眼内吸铁器”获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

1991年,杜本仁、吴承斌负责开展的“异体干燥角膜代替黏膜组织修复眼睑缺损的研究”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奖。

1992年10月,设置独立疗区,病床36张。同年参加松花江甲基汞污染对沿江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1993年,“立体式多功能眼科诊治仪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奖。“垂直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分离性斜视、眼球震颤等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省内领先。

1997年,率先在吉林省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各种复杂的白内障及各种特殊类型的人工晶体的植入有深入研究。对于眼外伤患者开辟眼科急诊手术绿色通道,实施近千例眼外伤的急诊手术治疗。同年,王淑霞“三硝基甲苯中毒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获省科技进步奖。

1998年,“手控式同步可调注吸器”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2000年,王淑霞为眼科主任兼眼科研究所所长。在吉林省率先引进Humphery静态视野计,提高了青光眼发病机制的认识和青光眼诊断的准确率。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开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阀植入术以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等多种联合手术,同时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王淑霞“睑外式眼球异物定位器的研制”与周小英“智能眼压计的研制”获长春市科技进步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全省各地区专业人员,进行吉林省防盲及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被调查人数达80224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