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组织运行的社会学分析:主要概念及框架结构

大学组织运行的社会学分析:主要概念及框架结构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作为正式组织,具有权力社会学所称的权力组织的所有特征,要分析大学的组织权力,也可从动态的大学组织运行和静态的大学组织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组织过程中权力的运行,包括权力在大学组织过程中的场景、特点和后果。大学中党务权力的主体主要是指中共党员在大学中的各级基层机构及人员,其目的是保障党的思想和主张在大学内得以落实。

大学组织运行的社会学分析:主要概念及框架结构

有关权力的理论是本书的逻辑基础,其概念辨析将在后文集中展开,其他概念根据所涉及的语境,在后文还将进一步阐述,主要有:

大学。从国内外学者在各个时期对大学的表述来看,对大学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是教育场所而非教学场所(纽曼);二是大学是以纯学术研究为任务的教育机关,必须将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洪堡);三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即大学是汇集和传播学问的场所(蔡元培);四是大学不仅要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同时应当成为一个社会服务机构(赫钦斯);五是大学是以探索为方向的知识机构,是探究的场所(克拉克)。显然,从以上的对大学的认识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大学:一是泛指意义上的“大学”,包括综合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成人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等。二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这类大学是指那些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的综合性、多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而泛指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可以称之为高等教育。本书所指的大学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是指大学这种社会机构培养人的活动。这种认识也和大学(university)的起源密切相关,一般兼具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是一个自由追求学问、探索真理的场所,它不仅被赋予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职能,而且还担负着创造知识、推动人类知识进步的神圣使命。不同的研究各自有其侧重点,本书主要以组织社会学角度,从整体意义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大学”,所以,为了强调这个涵义,有时候用“大学组织”来指称大学,凸显其整体性组织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组织”与“大学”可作为同义语互换。

组织权力。所谓的组织权力,就是主导或控制一个社会组织的运行的方向性力量。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大致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静态部分即组织结构,动态即组织运行,亦称组织过程。静态的组织结构设置反映了一个社会组织的权力敷设架构,动态的组织运行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组织的权力运行状态。大学作为正式组织,具有权力社会学所称的权力组织的所有特征,要分析大学的组织权力,也可从动态的大学组织运行和静态的大学组织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大学组织运行就是履行管理职能、实现大学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决策、实施、控制等。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组织过程中权力的运行,包括权力在大学组织过程中的场景、特点和后果。

学人权力。本书分析大学内部的权力结构遵循权力主体分类。大学组织内,以承担知识生产、传递和使用这一大学组织内生功能的教授等教学人员、研究人员甚或发挥学术功能的学术组织成员等为代表的大学“学人”[129],对大学组织运行所具有的控制、影响作用,构成大学学人权力。

学人权力与学术权力高度相关。学术权力就是根据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及学术关系等的特点和规律对其施加的影响和干预的力量,是学科规训和管理技术的结合,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而对其特定的管理对象进行的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权力,它主要由学术民主管理权力和学术行政管理权力构成。其显著特性是扎根于学科和专业,高度自主而又松散,体现的是学术的逻辑。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人权力就是学术权力的主体化表达,而学术权力的实施者未必一定是学人,一旦学人不遵循学术的逻辑,譬如“一入宦途”就以“管理逻辑”处理学术问题,即使顶着“管理教授”或“管理研究员”的头衔,但他行使的也不是真正的学人权力。因为学术权力主体“即权力的掌握者或行使者,可以是教师民主管理机构或教师,也可以是学校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还可以是政府及其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等”[130]。由于普通的大学学生在知识基础上尚处于学习阶段,在整体意义上尚不是以“知识”生产为主要任务,故暂不被纳入学人之列。

岗位权力。岗位权力在本研究中的定义为学界广泛使用的行政权力与党务权力的集合体。大学的行政权力是依靠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意志、社会要求、学校规章等制定的强制手段形成的影响和支配大学内部成员和机构的一种权力形式,其主体为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及其机关。其目的是要保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目标的实现[131]。大学中党务权力的主体主要是指中共党员在大学中的各级基层机构及人员,其目的是保障党的思想和主张在大学内得以落实。行政权力和党务权力的相互可替代性,使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分析,集体构成“岗位权力”。岗位权力的作用方式是通过指示、指令、文件、决议等,以效率化为行动的追求目标,以严格的等级制度为依托,自上而下贯彻。岗位权力一定与某个职位在相联系,又可称之为“制度化”了的权力。大学岗位权力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突出整体性,有一个最高主宰;强调封闭性,要求照章办事和等级服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一级控制一级。

这些概念以及其他相关概念在书中相应部分还要进一步作相关背景梳理,此处不赘。

本书以一种“俯瞰”式的眼光,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从社会学意义上勾画大学组织运行中的权力分布,通过一种过程分析来描述组织运行中的权力外观,批判大学组织权力现状,探讨现代大学组织运作表象背后的权力逻辑,共分七章。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权力的真相之思”。通过对权力的词源学考察,把握权力特征,分析权力的来源、种类,然后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三个视角分析权力现象。以此为基础,剖析权力与组织运行的关系,分析权力如何与组织结盟,组织运行如何关涉权力,权力在组织中的运行状态如何,并特别分析权力在中国式“单位”组织中的独特作用。最后概括权力在组织中运行场景的三种描述方式,即拟剧社会学描述、科层制描述、场域描述,为后续研究作铺垫。

第三章,“大学组织权力之考”。通过对中外大学组织的文献梳理,探讨组织权力在大学产生、发展与运行过程中的基础性关涉作用,描述不同时期大学组织内的权力配置与权利敷设状况及其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着重分析他们对于当今的大学组织有何启发意义。在描述中隐含着批判,在叙述中体现着价值。

第四章,“权力的在场之析”。组织架构是组织权力的附着体,也是组织行为开展的基础。本章首先描述国内大学组织内外的普遍权力架构,指出其“权力板块”性特征,并进一步指出每一个“权力板块”性状,探讨其与大学组织内生功能的关系,分析大学组织权力两种分类方法,指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分法的虚妄与语义缘起,详细解剖“会议”这一权力制度仪式和“文件”这一权力运作场景,映照出组织运行中“权力的逻辑”。本章及随后两章一起构成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权力的冲突之辨”。接承上文论述权力何以如此。通过对三类主体权力的细致分析,在描述的过程中揭示权力的冲突实质——一个超组织的控制过程而不是什么博弈的过程,并指出三类主体权力间有一个内在隐含的相关理路,因此而产生一些权力的后果。

第六章,“权力的逻辑之用”。本章是前面数章的逻辑推演结论,指出其核心是官僚的逻辑,管理权力的逻辑,不是知识的逻辑,不是大学的逻辑。它是一个各级“干部”能够脱颖而出的场域,不是一个学人的“原典”思想能够展开驰骋的空间,里面蕴含的是深深的“领导发生学”原理。

第七章,余论。简单梳理总结中国大学组织发展与权力的关系,谈一些个人体会。

以上即为本书的总体状况。虽然本书未必能够踏出一条康庄大道,但一定可以看到一道真实风景;未必能够开创一片创新的天地,但这却是本人的一条解释学“蹊径”;未必能够字字珠玑、篇篇锦绣,但愚者千虑,似必有一得。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为学术立论,对于问题的总结自然是需要典型性特征,需要适度地综合和提炼,而所有的评价,仅仅是基于研究主题而发出的“一家之言”,于生动活泼、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来说未必全面,也未必中肯,也未必准确,但——吾言他人之未言,属于“自我的言说”,能做到这一点,余愿足矣。

[1]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48.

[2]王承绪,徐辉,徐小洲.《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总序[M]//纽曼.大学的理想.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第2版总序.

[3]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9.

[4]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M].别敦荣,等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6-7.

[5]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01-128.

[6]李零.学校不是养鸡场[M]//李零.花间一壶酒.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201-215.

[7]李零.说校园政治[M]//李零.花间一壶酒.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189.

[8]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大学如何应对市场压力[M].吕博,张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

[9]熊丙奇.大学有问题[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4.

[10]谢泳,智效民,等.逝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11]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2]王逢振.美国大学批判[M].王义国,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3]乔治·M.马斯登.美国大学之魂[M].徐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14]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15]陈平原.民国大学:遥想大学当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

[16]权力零和赛局(zero-sum games),又译为“零和博弈”,指的是参与赛局的双方,其权力运作是立足于剥夺对方的权力与既得利益之上,因而一方所得,乃是建立在另外一方所失之上,双方均无法达到双赢的结果。

[17]权力正当性不足指学校组织成员在权力竞技场中为获取胜利,期望能够迫使他人进行妥协与顺从,其所运用的权力策略会以控制、压迫他人为目的。这种促使权力宰制与压迫关系所产生的权力策略,会剥夺与伤害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情感需求和他人利益实践的可能性,因此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同,此种不合乎道德性的权力运作,将导致权力运作丧失正当性。

[18]徐建平.学校: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探索及启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5.

[19]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16.

[20]Foucault M.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6.

[21]受到福柯“泛权力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倡导的“微观政治”的影响,从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社会运动(如女性主义运动、少数民族权利运动、绿色和平运动等)反对关于国家阶层的“宏大叙事”,力图以涵盖所有社会关系的面向,对社会权力关系做更复杂、更细致的分析和辨认,结果形成各种派别不同的“行动主义”和“行动形式”。因而,权力的探究不再仅仅扩及国家社会的层级,而是从组织内部探讨个人累积资源和权力,以及增加在组织内部影响力的过程,以满足行动者的愿望。

[22]社会分工体系造就了不同的阶层职务和满足社会运行的各种机构,并赋予它们一定的“法定权威”,各种机构和职位权威产生的密切交错,促使社会运作趋于结构化,因此产生“权力结构化”的特性,社会机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形成一个绵密的网络来规训社会大众。

[23]姜添辉.资本社会中的社会流动与学校体系:批判教育社会学的分析[M].台北:高等教育出版公司,2002:128.

[24]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25]转引自: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50-251.

[26]传统的功能主义社会学从系统的视角来分析教育在社会化、社会选拔、角色培养、社会控制中的角色。正如许多批判者所指出的那样,此取向在过度整合的社会观中运作,与过度整合的社会观携手而来的是人的过度社会化,人被视为具形化的系统需求的原子体,这种贬抑人文的取向所导致的是人不再被视为历史过程中积极的行动者、主动者,而是被管理者、被规训者。制度、律令、规则的存在不是为“主动的”人服务,而是要“人”去适应这种规则。在大学组织日常过程中,笔者不止一次(相信许多人会有同样的体会)听到当一个方案出台时,都会有出于“这个不好管理”、“这个怕出问题”担心而产生的阻力,考察这一思想背后的深层渊源,实际上就是浓厚的“管理中心”主义在作怪。参见:刘云彬.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27]Hoyle E.The Politics of School Mangement[M].London:Hodder &Stoughton,1986:36.

[28]Hoyle E.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J].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1982(10):87.

[29]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30]Robbins S P.Managing Organizational Conflict:A Nontraditional Approach[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74:90-93.

[3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0-61.

[32]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

[33]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殷企平,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0-143.

[34]万力维.控制与分等:大学学科制度的权力逻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

[35]布列克里局·杭特.教育社会学理论[M].李锦旭,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7:299.

[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

[37]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43.

[38]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9]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9.

[40]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77.

[41]刘云彬.走入日常生活的教育社会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6.

[4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0-31.

[43]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608.

[44]周作宇.论“中国教育学现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5.

[45]吴康宁.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46]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6.

[47]振兴 批判 整合 建构:社会转型期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使命[R].教育社会学简讯,2002(15):7-10.

[48]董泽芳.关于社会转型期教育社会学使命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39-42.

[49]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

[50]Foucault M.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1.

[51]Foucault M.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Other Writings 1972-1977[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0.

[52]吴康宁.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试验,2006(4):1-5.

[53]鲁迅.《绛洞花主》小引[M]//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9.

[54]吴康宁.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试验,2006(4):1-5.

[55]社会平等是一种具体追求所要达到的后果,是社会运行追求的一个目标所在;而“秩序”标定、概括了社会运行的一种本质内涵,具备一定“秩序”的社会就可以满足社会平等的目标。这个正如经济学的“利润之眼”一样,“获利”是要达到的目标所在,但不能说“获利”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学科之眼”。

[56]郑也夫.博览与勤思:治学之道[J].博览群书,2006(1):48-57.

[57]董泽芳.高等教育与社会[R].武汉:在教育部中南高校管理干部培训班上报告,2004.

[58]2003年3月,北京大学推出了以“非升即走”、学科末位淘汰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案,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者、机构都参与了讨论,持续了近两年之久,实际成为一个对中国大学制度进行反思和辩论的公共舆论事件。其中反方主要是以甘阳、钱理群、张旭东、韩水法、刘东、李猛等为代表的人文学者。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的张维迎教授是人事改革方案起草小组组长,系正方代表。双方讨论的大量论文除了流传于网络空间外,代表性文章结集的还有张维迎2004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的逻辑》及2003年钱理群、高远东主编的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www.xing528.com)

[59]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60]杨移贻.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7.

[61]本书所论,也仅及大陆地区公立普通大学。

[62]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

[63]事实上,通常意义上的“定性研究”所指比较宽泛,几乎所有非定量的东西都可以包括,如哲学思辨、个人见解、政策宣传和解释,以及对问题的界定和对数据的分析等。

[6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23.

[65]白芸.质的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66]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7.

[67]胡森.教育研究的范式[C]//瞿葆奎,叶澜.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77.

[68]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9.

[69]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J].教育研究,2006(2):54-60.

[70]丁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8(1):32-37.

[71]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36-40.

[72]王枬.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推广及争辩[J].教育研究,2006(10):13-18.

[73]张琼,张广君.教育叙事在中国:成就、问题、影响与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2012(4):58-64.

[74]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J].教育研究,2006(2):54-60.

[75]张天雪.权力理解的中西检视及其教育学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43-46;57.

[76]王川.教育学理论建设的“成本”问题[J].读书,2001(9):155-157.

[77]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M].花海燕,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序6.

[78]赵蒙成.教育学的迷茫[J].读书,2001(5):93-95.

[79]庞国辉,扈中平.逻辑与问题:教育学真理和价值的源泉[J].教育研究,2016(7):4-11.

[80]赵蒙成.教育学的迷茫[J].读书,2001(5):93-95.

[81]赵蒙成.教育学的迷茫[J].读书,2001(5):93-95.

[82]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83.

[83]翟楠.教育权力及其正当性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9.

[84]金生鈜教授将教育中的权力分为五种类型:知识权力、国家权力、规训权力、教师权力和生命权力。进一步请参见:金生鈜.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85]Fairholm G W.Sixteen Power Tactics Principals Can Use to Impro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R].NASSP Bulletin,1984:472.

[86]转引自:胡石明.国民中学教职员运用微观政治策略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4:11.

[87]潘慧玲.学校效能研究领域的发展[M].台北:教育研究集刊,1999(43).

[88]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M].别敦荣,等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4-5.

[89]参见:谢安邦,阎光才.高校的权力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8(2).陈笃彬.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科学,2001(11).谭志合.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2(8).武立勋,李汉邦,徐枞巍.对大学组织特性及行政与学术权力关系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别敦荣.学术管理、学术权力等概念释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李承先.高校行政学术化:我国高校内部权力整合模式初探[J].江苏高教,2003(2).姚锡远.关于高校学术权力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颜丙峰.论高等学校学术权力的实施保障及扩张限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赵世奎,卢晓斌.教授治学:自下而上配置学术权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6(1).刘金龙.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在大学章程中的设计与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5(10).王庆林.论“去行政化”背景下大学学院的学术权力[J].江苏高教,2015(12).

[90]参见:沈刘峡.对高校内部管理中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几点认识[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殷朝峰,夏民.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比较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袁祖望.论高校学术权力的弱化与强化[J].高教管理,2004(3).谭志合.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2(8).胡仁东.高校质量保证: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合理配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董培军.福柯微观权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身体规训[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5).刘献君.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7).柳友荣.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交叉,还是全异[J].江苏高教,2009(7).关辉.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J].江苏高教,2008(11).

[91]参见:董云川.论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0(2).眭依凡.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J].现代大学教育,2001(4).张烨.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袁琦,袁新娣.高校内部管理权力关系的分析及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3(6).贾超翔,张新民.论大学学术权力的性质、结构与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李海萍.高校学术权力运行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1(10).周作宇.论大学组织冲突[J].教育研究,2012(9).

[92]参见:张德祥.美德日三国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的现状:结构及其运行[J].辽宁高教育,1998(1).毕宪顺.国外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及其趋势[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谢安邦,阎光才.高校的权力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8(2).向东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权力运行的协商模式[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李红伟,石卫林.大学章程关于学术权力制约机制的规定:基于美、英、德三国大学章程的文本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13(7).王卫宁,石文华.中美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比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丁建洋.学术权力的凝视:日本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与运行逻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

[93]参见:袁飞.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统一、冲突与平衡[J].高等教育研究,2015(7).贾玉明,王佳方.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诉求冲突与调和[J].现代教育管理,2016(7).李杭春.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间寻找平衡[N].社会科学报,2016-07-14(4).

[94]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5]王英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55-65.

[96]毕宪顺.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耦合及其机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4(9):30-37.

[97]宋维强,廖媛红.大学竞争的政治学分析:以“985工程”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4(6):25-31.

[98]刘尧.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演变[J].现代教育科学,2006(2):1-5.

[99]参见:宋伟.存在与本质:研究型大学中的学术权力[J].教育研究,2006(3):60-66.宋伟.大学组织行政权力生成的哲学基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5-10.

[100]周光礼.问题重估与理论重构: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元对立质疑[J].现代大学教育,2004(4):31-37.

[101]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为研究重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0.

[102]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角色、权力与文化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3]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大学学科制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4]张正峰.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105]赵俊芳.论大学学术权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06]徐文娜.学术权力主导的大学组织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1.

[107]朱杰君.现代大学制度下中国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108]林永柏.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秩序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109]李硕豪教授于2007年6月2日答辩通过,当时笔者承蒙恩师董泽芳教授提供资料学习,现该论文已出版。参见:李硕豪.权力博弈:一所中国大学内部权力运行的故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10]庄西真.科层制与关系网络:学校中权力与资源的配置[J].当代教育科学,2005(8):17-22.

[111]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失范及其规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5(6):14-17.

[112]任初明,付清香.权力为轴心: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22-25.

[113]相关研究参见:王有升.理想的限度:学校教育的现实构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卢祺,黄莹.学校场域中的规训权力[J].知识经济,2010(5):85-86.

[114]关于知识对人的控制,请参见: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李步楼,尚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麦克·F.D.杨.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5]具体参见: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太原:山西大学,2004.

[116]马维娜.控制与悬置:学校场域中的权力运作(上)[J].学科教育,2004(1):1-7;18.

[117]基于本人特殊的身份,“研究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研究”,对于工作中的诸多安排、调研、交流场景,非是专门为研究而刻意进行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似可称为“工作性访谈”。而现象学在方法上,也就是要“存而不论”,强调人们行为的主观意义,试图进入人们的头脑,以了解人们如何建构和解释他们的日常生活。强调“回到事实本身”,通过把一切经验、知识或先见放入括号里悬置的方式直观现实,面向事实;主张描述所看到的事实,并按照事物本身呈现的面貌描述;关注事实背后的意义,要求从直接感受到的“显像”出发,以直接的、交互的和生活的态度走进教育世界,面向教育实践,反思教育价值,建构教育意义。所以研究者如何在情境脉络中理解他人是十分关键的。从这一点上说,“工作性访谈”方法正可实践其精髓。当然,笔者这种访谈极多,仅有极小部分纳入本书视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种方法不具有普遍意义。

[118]鲁迅.出关的关[M]//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71.

[119]郭文安.对2005级博士生开题报告的点评[R].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

[120]艾·丽·伏尼契.牛虻[M].淘涛,谷兰,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13.

[121]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M]//鲁迅.鲁迅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154.

[122]引自叶澜教授在2007年6月5日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方向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谢师聚会上的即席发言。笔者当时无缘听训,凭同门师兄弟后来转述记录。

[123]王小波.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M]//王小波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124]朱学勤.书斋里面的革命[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7.

[125]“《江村经济》——但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还是叫作‘中国农民的生活’为好。它的长处在于十分诚实地描述了江南农村的生活景象,像这样的诚实在中国人写的书里还未曾有过。马林诺夫斯基给《江村经济》做序,也称赞了费先生的诚实。所以费先生这项研究中的诚实程度,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上参见:王小波.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M]//王小波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126]邓正来.社会的眼睛与独行的个人[M]//三一集:邓正来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551.

[127]陈平原.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N].中华读书报,2003-03-05(4).

[128]陈平原.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N].中华读书报,2003-03-05(4).

[129]“学人”一词,受启发于陈平原教授等人的著作。20世纪90年代,知识人有一种退回书斋不问世事的思潮,作为一篇较有影响的文章,《学者的人间情怀》表明了部分知识分子对于介入社会、干预生活、批评时政的原则和态度。作者写道:中国传统士大夫追求内圣外王,做官是正途,故读书人很少满足于单纯的“清议”。当官的固然看不起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也看不起当官的。清流们将政治视为肮脏的勾当,将学者、文人的从政称为“堕落”,其结果只能人为地扩大政治权威与知识集团的距离。我主张有能力、有兴趣的读书人不妨从政,只是不该顶着“管理教授”或“管理研究员”的头衔,那显得对“政治”缺乏诚意和自信。所谓“一入宦途便无足观”,就像过去的“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一样,是一种情绪化的谩骂。而选择“述学”的知识者,如何既保持其人间情怀,又发挥其专业特长。我的想法说来很简单,首先是为学术而学术,其次是保持人间情怀——前者是学者风范,后者是学人本色。我赞成有一批学者“不问政治”,埋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研究,其学术成果才可能支撑起整个相对贫弱的思想文化界。之所以苦苦维护学术的独立与尊严,不外认为它比政治更代表人类对于真理的永恒不懈的追求。学者以治学为第一天职,可以介入也可以不介入现实政治论争。应该提倡这么一种观念:允许并尊重那些钻进象牙塔的纯粹书生的选择。学者选择学科、选择课题时不可能不受现实人生的制约,可一旦进入具体研究,从搜集资料、设计理论框架到撰写论文,都要依循理性和科学的原则,尽量避免因为政治见解或现实需要而曲学阿世。后来作为实践其主张的一个行动,作者主编有人文学术集刊《学人》。这里“学人”被定义为从事学术研究的公民,与学者、专家等词汇相比,其平民化特色较浓,强调态度,淡化成就。因为在我们的语境中,一说“学者”、“专家”好似都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大腕”。这里,只要以学术为天职,追求“为学术而学术”的理想“述学”的,均称“学人”。以上请参见: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J].读书,1993(5):75-80.

[130]别敦荣.学术管理、学术权力等概念释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44-47.

[131]谢安邦,阎光才.高校的权力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8(2):20-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