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意识形态领导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网信时代对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加强意识形态领导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网信时代对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毋庸置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运用新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培养有隐性的引导作用,积极的、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活动是目前高校应该重点培育的部分。

加强意识形态领导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网信时代对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毋庸置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抵御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说高校要不遗余力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运用新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

首先,至关重要的是,高校应坚守、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地。我们要从根本上肃清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毒害就必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自觉对新自由主义等西方思潮进行反思、批判与抵制。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思想理论阵地的管理,确保各类阵地传播先进思想文化。要从理论的高度努力去揭示并证明新自由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及其危害;要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揭示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代表读物、基本思想主张、价值诉求认同等中所存在的缺陷、漏洞。比如,伴随人们全球性金融危机认识的提高,对格林斯潘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就应该做更为深入的清查、曝光。

其次,要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理论内涵的迁移阐发、比较对照入手,深刻论证它们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加深我们对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思想外延、外显的理解,深入检视新自由主义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应对之策。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就是要加强高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引导师生思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武器。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敏锐地指出一窝蜂地盲目推崇西方哲学思潮、西方经济学思潮、西方社会政治思潮和西方文学艺术思潮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我们要抓住诸如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历史契机及其丰功伟绩,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广大师生,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确保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真正为广大师生所理解、所接受。

概而言之,我们需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加强主流思想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形色色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坚决抵制其不良影响,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变化的发展本质,引导他们有效规避历史长河中的旋涡和逆流的迷惑,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内在精神追求和外在自觉行为。目前高校的“四课”并没有很好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而现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不鲜明、“进课堂”不深入、“进头脑”差距大。[52]所以高校接下来应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形成系统的专题教育。例如,对这四门课进行理论知识的提炼,形成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授课体系。

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践行。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培养有隐性的引导作用,积极的、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活动是目前高校应该重点培育的部分。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持续性不强、覆盖面不广、无法长期形成校园文化品牌。[53]所以要重点培养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队伍,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环境。同时高校文化宣传部门可以在校园内悬挂各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标语、“校园榜样”小故事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的调查显示,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负相关[54]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越高,越不易受其他社会思潮的影响。新媒体的崛起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影响方式。由于大学生群体数量达到占领着我国网民的半壁江山,所以为了适应时代所需,我们应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把网络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流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多运用故事的形式,我们要学会运用网络讲故事,如央视的《朗读者》栏目就是通过请一些名人名家或者普通人进行朗诵以宣传中国文化,我们可以这种形式,邀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人物来给大学生讲故事,这样可以引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短视频”“幽默图画”等做大做强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流平台。虽然我们无法从网络信息上根除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有害信息,但我们要努力抢占网络话语权。同时,我们也要牢记“谁赢得了网络,谁就赢得了世界”这句话,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和深造,提高对“黑客”等网络病毒的防范。

总之,无论是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复兴,还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华盛顿共识”的定调,抑或是全球化中的理论执牛耳者,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对其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我们应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旗帜,站在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战略目标的高度,深刻洞察、反思新自由主义及其对高校师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大对新自由主义的研究,要在理论高度上予以反思批判、正本清源;同时还应密切监控新自由主义在各个领域、各种渠道的传播与渗透,加大对师生思想动态的切实掌握,提高防患与治理的能力。

【注释】

[1]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72.

[2]贺武华.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高校师生群体的影响和防范[J].教育学术月刊,2011,143(4):21-24.

[3][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9-11.

[4][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50-55.

[5][英]佛·奥·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12-113.

[6]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1-103.

[7]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21-123.

[8]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5-8.

[9][奥地利]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8-80.

[10][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2-95.

[11]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21-23.

[12][英]约翰·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0-81.

[13][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93-95.

[14][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6-38.

[15][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4-55.

[16]程敏.论“中国模式”的意识形态之坚守[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2(1):43-46.

[17][俄]谢·格拉济耶夫.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M].北京: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45-47.

[18][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与全球秩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3-36.

[19][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0-103.

[20][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06-114.

[21]赵海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及对策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23-26.

[22][法]皮埃尔·布迪厄.无止境剥夺的乌托邦——新自由的本质[J].外交世界,1998,8(6):34-37.(www.xing528.com)

[23][美]大卫·科茨.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8-30.

[24][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6-38.

[25]鲁力,崔欣玉.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17,271(2):68-73.

[26]王超.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评析[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08:12-15.

[2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9:8-10.

[28]贺武华.新自由主义思想对高校师生群体的影响与防范[J].教育学术月刊.2011:143(4):21-24.

[29]柴彦.基于共词聚类分析方法的知识管理国内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15,33(4):149-153.

[30]杨颖,崔雷.基于共词分析的学科结构可视化表达方法的探讨[J].现代情报,2011,31(1):91-96.

[31]鲁力.关于新自由主义的产生、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影响研究综述[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9-13.

[32]刘军.整体网分析: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13.

[33]赵磊磊.我国MOOC领域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3):12-18.

[34]赵纯.自由主义思潮研究述要[J].中国文化研究,2015,20(2):47-58.

[35][美]肯尼思·蔡克纳.新自由主义思想和美国教师教育的变革[J].基础教育,2009(4):7.

[36]莫家豪.新自由主义与亚洲高等教育发展——呼唤当代大学“公共意识”的回归[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41-47.

[37]刘利华.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毒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4):181-182.

[38]冉文伟.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其原因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7):38-44.

[39]雷菁.论强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J].当代经济研究,2007(2):57.

[40]吴易风.当前经济理论界的几个理论误区[J].中国流通经济,2006(2):4-6.

[41]程恩富.“刘国光热”强烈反映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严重问题[A]//刘贻清,张勤德.刘国光旋风实录——改革开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讨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

[42]袁宏松.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研究[J].学理论,2013(4):31-34.

[43]毕红梅,李婉玉.微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作用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75-77.

[44]彭丽娜.社会化媒体介入下的省域旅游形象传播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37-39.

[45]李建秋,李晓红.新媒体传播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9-3-21.

[46]安娜,林建成.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思潮传播的特征及其引领[J].社会主义研究,2016(6):118-124.

[47]王婷婷,林文,郭慧.微博新媒体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19-123.

[48]毕红梅,李婉玉.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征及引领路径——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6(5):47-51.

[49]严涛.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实用主义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25-29.

[50]吴海江,包炜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思潮传播机理及其对策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22(6):67-70.

[51]柴宝勇.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6(1):115-121.

[52]袁久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论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9):66-70.

[53]韩文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68-71.

[54]佘双好.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5(6):34-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