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治年间首建,汪宗沂撰《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

同治年间首建,汪宗沂撰《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治二年 在原址修建鸠江书院, 九年 迁址, 光绪初更名中江书院。时在光绪丁酉 仲冬, 歙浦汪宗沂叙于中江书院学礼堂。汪宗沂, 《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历官内阁中书、 礼学馆纂修、 宪政编查馆馆员、 黑龙江省抚院秘书官、 内阁统计局副局长、 国务院铨叙局局长、 国务

同治年间首建,汪宗沂撰《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

【书院简介】

芜湖中江书院, 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 咸丰三年(1853) 毁于兵燹。 同治二年(1863) 在原址修建鸠江书院, 九年(1870) 迁址, 光绪初更名中江书院。 二十九年(1903) 改为皖南中学堂, 附设小学堂。 其后为皖江中学、 芜关中学、 安徽省立五中。[88]

【版本序跋】

无刊刻年月。 汪宗沂序云:

【略】 于湖为皖南襟钥, 旧有中江讲肆, 隶障郡使者治所, 月课一文一诗, 符功令。 自渐西袁公来管权政, 观风阖属, 甄拔寒畯, 始积渐扩充之, 设季课, 增经费,益黉舍, 使士子有所容。 其间详商大府, 建尊经阁, 储书益多士, 立经艺、 治事两斋, 分设斋长, 简择肄业生徒。 近赅中夏大备之成规, 博采西域专门之实业, 以经学理学、 经制、 词章为体, 以算学、 格致、 舆地八门为用, 意在旁罗俊乂, 成全材, 而中外学术, 浑然一理贯, 诸生肃然就范围。 经今四纪, 札记、 课艺、 诗赋、 算法, 存者日多, 校定者黟胡孝廉斯迈、 无为程广文佐衡, 甄录算术者仪征刘孝廉富曾。 既编定成帙, 例得有弁言, 使者以属宗沂。 【略】

时在光绪丁酉(1897) 仲冬, 歙浦汪宗沂叙于中江书院学礼堂。

汪宗沂, 《见惜阴书院东斋课艺》。袁昶序云:

【略】 中江两斋, 为学成规, 取法于朱子治经, 兼明律算兵农; 开物成务之学,取法于慎修、 双池两先生。 弢庐山长兼治道艺, 督课有法。 诸生生于朱子之乡, 宜如何刊华就实, 以居敬穷理为之根基, 簸今扬古为之职志, 务鞭辟近里著己, 勿苟且徇外为人, 日有课, 月有程, 务收敛, 少发见, 釜入而杓居, 春耰而秋获, 以坚苦澹泊立志, 以清修介立制行, 以不妄语脚踏实地为可居之业, 如是乃可以百世之下毋堕朱子之门风。 【略】

光绪丁酉(1897) 腊月, 分巡宣歙池使者袁昶谨叙。

袁昶(袁振蟾), 见《诂经精舍三集》。

【课艺内容】

经解16 题17 篇, 题如《 〈秦风·蒹葭〉 全诗讲义》、 《投壶谱法, 古用直, 今用横,是以失传。 能就礼家所记, 推阐而证明之欤》; 论说35 题43 篇, 题如《汉通西域三十六国以制匈奴论》、 《申屠燔论》、 《学所以益才论》、 《论客户垦荒利弊》、 《考植物学》、 《中江水道今释》、 《朱子书仿魏武辨》、 《仿陈卧子删节〈农政全书〉 凡例》; 诗赋28 题42篇, 题如《拟杜牧之〈晚晴赋〉 》、 《九宫算赋》、 《书尊经阁落成(五古) 》、 《访萧尺木遗老故居(七律) 》、 《于湖棹歌(七绝) 》; 算学9 题28 篇。

【作者考略】

共130 篇, 其中: 翟凤翔14 篇, 鲍光熙10 篇, 陶宝书、 于树敏、 王泽春9 篇, 袁荣叜、 汪瑞钧、 潘祖光8 篇, 张国溶7 篇, 洪欢孙6 篇, 洪愉孙5 篇, 徐元善、 胡斯迈、 陶秉经、 洪悦孙3 篇, 苏锡岱、 张国淦、 吴云、 殷葆諴、 鲍文镳、 汪德渊、 谈珵熙、 吕祖植2 篇, 赵亿乾、 袁荣雯、 袁梁肃、 王宗祜、 经康林、 郭先濬、 戚章斌、 朱永清、 潘庆焯1篇。

翟凤翔(1867—1933), 字展成, 泾县人, 客居芜湖。 举人。 从事实业, 曾任裕中纱厂协理、 明远电气公司理事。 倡捐重印《泾县志》、 《泾川丛书》 并作跋, 又为《宁国府志》 作跋。 民国二十年(1931) 特大水灾, 凤翔通过华洋义赈会募捐款物, 救济大江南北灾民。 因积劳成疾卒于芜湖, 士人在赭山建“展成亭” 并立碑以志其事。[89]

鲍光熙, 字伯明, 芜湖人。 优廪生, 两江师范毕业。 民国七年(1918) 任海军部主事。[90]

陶宝书, 字玉堂, 芜湖人。 宣统元年(1909) 优贡。 民国三年(1914) 参与设立贞节堂。[91]

王泽春, 芜湖人。 宣统元年(1909) 捐资创办皖江法政学堂。[92]

袁荣叜 ( “叜” 一作 “叟”, 1882—1976), 字道冲, 浙江桐庐人, 松江籍, 昶(1846—1900) 子。 诸生。 历任天津久大精盐公司秘书、 国会议员、 山东教育厅长、 松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兼秘书长、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 松江政协驻会委员。 著有《胶澳志》 (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93]

汪瑞钧。 光绪二十二年(1896) 长夏庚辰望日, 汪宗沂 (1837—1906)、 沈祥龙(1835—1905)、 刘富曾(1847—1928)、 袁昶(1846—1900), 以及中江书院诸生汪瑞钧、徐元善、 汪德渊、 王泽春、 赵亿乾、 陶宝书、 袁梁肃、 袁荣叜等宴集南庵。[94]

潘祖光(1875—?), 字伯和, 芜湖人。 咨议局议员。 宣统元年(1909) 任县议会议员, 二年(1910) 任县城自治副议长。[95]

张国溶(1877/1878—1943), 字海若, 湖北蒲圻人。 幼与兄国淦(1876—1959) 随父寓居芜湖。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举人。 三十年(1904) 进士, 选庶吉士。 留学日本法政大学, 归国后授编修。 旋归鄂任汉口商业学堂监督、 湖北咨议局副议长、 汉口宪政同志会副会长兼《宪政白话报》 社长、 湖北军政府民政部编制局长、 国会众议院议员、 约法会议议员、 国务院参议。 “五四” 以后离开政界, 卖书画为生。 卒于天津。[96]

徐元善。 当涂徐元善(? —1920), 字性初, 拔贡生。 民国五年(1916) 官固安知事, 以忧劳卒于官。[97]疑即此人。

苏锡岱(1868—1918), 字岳宗, 号萼钟、 伯鲁, 太平人。 优贡生。 历官舒城教谕、无为州学正、 江苏候补道。 后弃官从商, 任南京总商会副会长、 会长。 参与创办安徽旅宁公学, 开设苏泰来、 苏同茂等茶庄。[98]

张国淦(1876—1959), 字乾若(一作潜若), 号仲嘉、 石公, 湖北蒲圻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举人。 历官内阁中书、 礼学馆纂修、 宪政编查馆馆员、 黑龙江省抚院秘书官、 内阁统计局副局长、 国务院铨叙局局长、 国务院秘书长、 教育总长、 农商总长、 司法总长、 平政院院长、 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 1949 年后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北京市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 著有《历代石经考》、 《中国古方志考》、 《辛亥革命史料》、 《北洋述闻》 等, 今人辑有《张国淦文集》 凡四编。[99]

吴云, 芜湖人。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参与创办南岸高等小学校, 民国六年(1917)参与倡捐重修管平桥。[100]

殷葆諴(1862—1930), 字亦髯, 江苏江阴人。 廪生。 肄业江阴南菁、 芜湖中江书院。 曾任教于南京高等学堂, 民国间官安徽六安知事。 著有《追忆录》、 《蜃吟室诗草》。[101]

鲍文镳(1858—?), 字筱琴、 小琴, 芜湖人。 光绪十一年(1885) 优贡, 十七年(1891) 举人。 三十一年(1905) 创办襄垣学堂。 宣统元年(1909) 任咨议局议员。 历官舒城训导、 江苏候补知县, 民国元年(1912) 官石埭知事。[102]

汪德渊(1873—1918), 字允宗, 歙县人。 少肄业中江书院。 嗣游日本, 加入同盟会。 归国初供职于金粟斋编译局, 后主编《神州日报》。 以朴属微至之文主神州坛坫, 而于种族之隐痛、 民生之疾苦, 微言寄慨, 入人尤深。 晚岁遭历世变, 发愤欲为僧, 卒抑抑以死。 遗书散佚, 惟存《孟子辑义》 十四卷、 《马氏南唐书笺》 二十卷、 《今事庐笔乘》六卷。[103]

谈珵熙。 江苏武进谈珵熙, 字小莲、 筱莲, 号澹盦。 诸生。 主编《求我报》, 创办《小说七日报》, 参与发起《国华报》。 幕游塞北, 客死吉林。 著有《澹盦闲赘》、 传奇《孝娥记》、 杂剧《风月空》、 时事新剧《烈士蹈海》。[104]未知是否即此人。

吕祖植(1873—?), 旌德人。 岁贡生。 官大理院六品推事。 民国三年(1914) 知事试验取录人员, 分发江苏。[105]

赵亿乾, 字筱斋, 芜湖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 优贡, 直隶州州判。[106]

袁荣雯, 浙江桐庐人, 昶(1846—1900) 子。 民国初任众议院议员。 抗战期间在云南大理民族文化书院任教, 主持图书馆工作。[107]

袁梁肃, 浙江桐庐人, 昶(1846—1900) 子。 官主事。[108]

王宗祜, 字笃庵, 芜湖人。 参与发起重修《芜湖县志》。[109]

经康林, 芜湖人。 早卒, 其妻余氏为之守节。[110]

戚章斌, 字子宪, 芜湖人。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岁贡, 江苏候补县丞。 与修《芜湖县志》。[111]

待考者: 于树敏、 洪欢孙、 洪愉孙、 胡斯迈、 陶秉经、 洪悦孙、 郭先濬、 朱永清、 潘庆焯。

【注释】

[1]《安庆师范学院110 年发展史》, 第3 页。

[2]光绪《重修安徽通志》 卷139 《职官志·名宦》, 第685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第12 叶;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 卷9, 第241 页。

[3]光绪《重修安徽通志》 卷139 《职官志·名宦》, 第683 页; 民国《怀宁县志》 卷14 《名宦》,第314 页; 《清人别集总目》, 第1254 页。

[4]民国《宿松县志》 卷35 《政略一》, 第39 叶。

[5]《黄山区志》 第35 章《人物》, 第1141 页。

[6]民国《南陵县志》 卷30 《人物》, 第405 页。

[7]民国《怀宁县志》 卷18 《仕业》, 第432 页。

[8]《清代硃卷集成》 第151 册, 第3 页。

[9]民国《怀宁县志》 卷19 《文苑》, 第459 页。

[10]《包拯集校注》 附录, 第325 页。

[11]《桐城吴先生年谱》, 第611、 653 页; 张裕钊: 《吴征君墓志铭》, 《濂亭文集》 卷6, 第54 页。

[12]《清代硃卷集成》 第34 册, 第145 页; 民国《续安阳县志》 卷2 《职官表》, 第1 叶。

[13]光绪《续修庐州府志》 卷90 《艺文略上》, 第5 叶。

[14]民国《怀宁县志》 卷20 《笃行》, 第496 页。

[15]《大清缙绅全书·光绪十三年冬·江西省》, 第5 叶。

[16]《开封府君年谱》, 第1 页。

[17]民国《宿松县志》 卷40 《文苑》, 第23 叶。

[18]光绪《续修庐州府志》 卷25 《职官表三》, 第14 叶。

[19]光绪《增修甘泉县志》 卷8 《名宦》, 第352 页; 民国《宿松县志》 卷38 下《仕迹二》, 第4叶。

[20]民国《芜湖县志》 卷45 《选举》, 第9 叶。

[21]同治《郧阳县志》 卷首吴葆仪序、 《纂修姓氏》, 第1、 10 页; 《大清缙绅全书·光绪七年冬·江西省》, 第8 叶;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 卷首《职名》, 第2 叶。

[22]民国《怀宁县志》 卷20 《笃行》, 第499 页。

[23]《清代硃卷集成》 第152 册, 第133 页; 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71 页。

[24]《安徽文献书目》, 第198 页。

[25]《清代硃卷集成》 第153 册, 第237 页。

[26]《清代硃卷集成》 第151 册, 第315 页; 《大清缙绅全书·光绪十三年冬·安徽省》, 第3 叶。

[27]光绪《续修庐州府志》 卷首《职名》, 第4 叶。

[28]民国《宿松县志》 卷42 下《笃行》, 第4 叶。

[29]民国《宿松县志》 卷42 中《义行》, 第19 叶。

[30]民国《怀宁县志》 卷22 《道艺》, 第516 页。

[31]民国《潜山县志》 卷14 《文苑》, 第22 叶; 卷27 《书目》, 第9 叶。

[32]《松漠纪闻扈从东巡日录启东录皇华纪程边疆叛迹》, 第63 页。

[33]《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第28 册, 第91、 394 页; 民国《黟县四志》 卷首《职名》, 第6 页;卷5 《选举》, 第39 页; 卷6 《宦业》, 第62 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 第1193 页;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第1824 页。

[34]民国《黟县四志》 卷6 《儒行》, 第66 页。

[35]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80 页。

[36]《大清缙绅全书·同治十三年冬·分发》, 第1 叶; 《海门县志》 卷23 《政权政协》, 第580 页。

[37]《新安名医考》, 第109 页。(www.xing528.com)

[38]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80 页。

[39]《清代硃卷集成》 第148 册, 第47 页; 《大清缙绅全书·光绪十三年冬·安徽省》, 第11 叶。

[40]光绪《平湖县志》 卷末《职官续遗》, 第644 页; 《温岭县志》 第17 篇《人大、 政府、 政协》,第589 页。

[41]同治《太湖县志》 卷19 《选举志三》, 第9 叶。

[42]民国《黟县四志》 卷7 《文苑》, 第102 页。

[43]《清代硃卷集成》 第159 册, 第91 页; 民国《黟县四志》 卷7 《文苑》, 第102 页; 《安徽文献书目》, 第238 页。

[44]民国《南陵县志》 卷17 《职官》, 第226 页。

[45]民国《歙县志》 卷2 《营建置·学校》, 第56 页; 《中国书院辞典》, 第87 页。

[46]《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第3 册, 第760 页。

[47]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41、 172 页; 卷15 《艺文》, 第599 页。

[48]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80 页。

[49]《清代硃卷集成》 第372 册, 第127 页; 第128 册, 第343 页;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第28册, 第369 页; 民国《黟县四志》 卷6 《宦业》, 第63 页。

[50]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72、 179 页; 《徽州古建筑丛书·瞻淇》 附录, 第147 页。

[51]《清代硃卷集成》 第201 册, 第314 页。

[52]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80 页; 卷2 《营建》, 第77 页。

[53]民国《重修婺源县志》 卷首《名籍》, 第1 叶; 卷15 《选举一》, 第49 叶; 卷42 《人物十一》, 第48 叶。

[54]民国《歙县志》 卷2 《营建》, 第59 页。

[55]《清代硃卷集成》 第196 册, 第139 页;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第1825 页。

[56]民国《歙县志》 卷首《修志职名》, 第2 页; 卷15 《艺文》, 第599 页。

[57]民国《歙县志》 卷2 《营建》, 第58 页。

[58]《中国戏台乐楼楹联精选》, 第56 页。

[59]《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 附录, 第290 页。

[60]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72 页。

[61]民国《黟县四志》 卷7 《文苑》, 第107 页; 《戊戌变法文献汇编》 第2 册, 第157 页。

[62]民国《黟县四志》 卷5 《选举》, 第39 页; 《戊戌变法文献汇编》 第2 册, 第157 页; 《大清缙绅全书·光绪二十四年冬·分发》, 第2 叶。

[63]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72、 179 页; 《歙县全县公私立学校一览表》, 《安徽教育行政周刊》 第3 卷1930 年第28 期, 第64 页。

[64]《休宁县教育志》 第20 章《人物传记、 人物简介》, 第182 页; 《徽州人物志》 卷3 《教育》,第207 页。

[65]民国《黟县四志》 卷5 《选举》, 第41 页; 卷7 《文苑》, 第106 页。

[66]民国《重修婺源县志》 卷首《名籍》, 第1 叶; 卷16 《选举四》, 第17 叶; 卷36 《人物九》,第50 叶。

[67]《清代硃卷集成》 第76 册, 第395 页; 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72 页; 《清朝进士题名录》, 第1285 页。

[68]《清代硃卷集成》 第181 册, 第379 页; 休宁县方志办: 《休宁县的典当业》, 《徽志资料选编》第2 集, 第77 页。

[69]《清代硃卷集成》 第201 册, 第314 页。

[70]《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 第3104 页。

[71]《清代硃卷集成》 第175 册, 第311 页。

[72]民国《歙县志》 卷2 《营建》, 第59 页。

[73]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80 页。

[74]《清人别集总目》, 第914 页。

[75]民国《歙县志》 卷2 《营建》, 第59 页。

[76]《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 附录, 第286 页。

[77]民国《歙县志》 卷2 《营建》, 第58 页。

[78]《清代硃卷集成》 第201 册, 第313 页; 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72、 173 页; 卷2《营建》, 第58 页; 卷首《修志职名》, 第2 页。

[79]民国《歙县志》 卷5 《仕宦》, 第195 页。

[80]《清代硃卷集成》 第419 册, 第83 页; 第65 册, 第135 页; 《安徽文献书目》, 第142 页。

[81]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80 页。

[82]《中国音乐舞蹈戏曲人名词典》, 第169 页。

[83]民国《重修婺源县志》 卷18 《选举八》, 第4 叶。

[84]民国《黟县四志》 卷5 《选举》, 第41 页; 卷7 《艺术》, 第112 页。

[85]民国《歙县志》 卷4 《选举》, 第180 页。

[86]《清代硃卷集成》 第191 册, 第121 页; 《戊戌变法文献汇编》 第2 册, 第157 页。

[87]胡广范: 《胡晋接简介》, 《绩溪文史资料》 第1 辑, 第160 页。

[88]民国《芜湖县志》 卷18 《学校》, 第1 叶; 《安徽近现代史辞典》, 第265 页。

[89]《泾县志》 第36 章《人物》, 第933 页。

[90]民国《芜湖县志》 卷45 《选举·贡监》, 第8 叶。

[91]民国《芜湖县志》 卷45 《选举·贡生》, 第9 叶; 卷12 《建置·善堂》, 第6 叶。

[92]民国《芜湖县志》 卷19 《学校·教育》, 第7 叶。

[93]张寿甫: 《我所知道的袁荣叟》, 《松江文史》 第7 辑, 第51 页。

[94]《于湖小集》 卷5 《南庵题名》, 第644 页。

[95]民国《芜湖县志》 卷45 《选举·议员》, 第1 叶; 《举步维艰: 皖江城市近代化研究》, 第54页。

[96]《湖北省志人物志稿》 卷3, 第1086 页; 《逝去的风流: 清末立宪精英传稿》, 第162 页。

[97]《固安县志》 第21 编《人物》, 第850 页。

[98]汪昌炳等: 《民国初年南京总商会会长苏锡岱》, 《黄山文史》, 第115 页。

[99]杜春和: 《张国凎先生传略》, 《张国凎文集》 附录, 第611 页。

[100]民国《芜湖县志》 卷19 《学校·教育》, 第5 叶; 卷16 《建置·桥梁》, 第4 叶。

[101]《追忆录》, 第537 页; 《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 第621 页。

[102]民国《芜湖县志》 卷45 《选举·贡生》, 第9 叶; 《选举·举人》, 第4 叶; 《选举·议员》, 第1 叶; 卷19 《学校·教育》, 第4 叶; 《举步维艰: 皖江城市近代化研究》, 第54 页。

[103]民国《歙县志》 卷7 《文苑》, 第298 页; 《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 第1201 页。

[104]王学钧: 《李伯元与白云词人谈小莲》, 《明清小说研究》 2003 年第2 期, 第224 页; 胡瑜:《近代戏曲家谈小莲事迹考》, 《文教资料》 2009 年6 月号下旬刊, 第167 页。

[105]《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 第417 页; 《政府公报》 1915 年11 月2 日第1252 号, 第71 册, 第82页;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三年五至六月份》, 第853 页。

[106]民国《芜湖县志》 卷45 《选举·贡生》, 第10 叶。

[107]刘亚朝: 《 〈永昌府文征·文录〉 重要篇目介绍》, 《西南古籍研究》 2001 年卷, 第237 页。

[108]章梫: 《袁昶传》, 《碑传集三编》 卷9, 第520 页。

[109]民国《芜湖县志》 卷首《职员录》, 第1 叶。

[110]民国《芜湖县志》 卷54 《列女·节妇》, 第8 叶。

[111]民国《芜湖县志》 卷45 《选举·贡生》, 第11 叶; 卷首《职员录》, 第1 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