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经营目标与选择资源

学校经营目标与选择资源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对经营的概念缺乏深刻的认识,就无法全面把握学校经营的本质,更无法确定学校经营的目标。学校经营倾向于追求多目标,而不是像企业那样主要以利润为目标。对于学校经营者来说,要想实现所有目标是很困难的,必须善于从中选择较为重要的目标,以便有效地配置资源。

学校经营目标与选择资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市场因素介入教育领域,这些因素的介入,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现代学校制度为学校新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制度为保障,学校如何获取更多的资源、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提高教育质量、在新的形势下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赖于学校管理者增强对学校经营的认识。

一、学校经营的内涵

分析和界定“经营”的内涵,是理解和把握学校经营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如果对经营的概念缺乏深刻的认识,就无法全面把握学校经营的本质,更无法确定学校经营的目标。

(一)经营的内涵

诗经·大雅·灵台》中已有“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之句,其中“经之营之”引申为筹划营谋之意。《战国策·楚策》中也有言:“许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意为规划治理。宋代曾巩《荡州学记》中也有“经营于其春,而落成于八月之望”之用,意为筹划营造。到了现代,人们对经营赋予了新的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经营的含义是“筹划并管理,泛指计划和组织”。《辞源》把经营解释为“建筑,营造;规划,创业周旋、往来”。《辞海》对经营解释是“乃经营者策划营谋也,有开拓、发展、谋划未来之意”。所以,经营在汉语中的意思主要是“筹划”、“营谋”、“管理”、“构思”等。

英语中,没有特定词汇与中文的“经营”相对应,《新现代汉英词典》将经营释义为manage, operate, run, engage in ;[1]《新汉英经济词典》中经营一词对应于deal, manage, management, operation 。[2]目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是operating一词,operating主要有四个意思:履行职能;起作用;进行一项或一系列操作活动,做手术,进行军事行动;实施不规则管理。[3]因此,英语意义上“经营”主要是指“操作”、“起作用”、“实行”、“活动”等。

从上述对“经营”的中西文表述的分析来看,经营一词本义为治理、筹划、营谋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营的适用范围日益扩大,其意义也日渐丰富。

(二)企业经营

20世纪初,随着社会进步和分工发展,自然经济逐渐发展为商品经济,手工生产时期依附于商品买卖的原始经营阶段逐步向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古典经营阶段转变,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内容日趋复杂,促使人们对“企业经营”展开研究。

最早对“企业经营”进行研究的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他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首次对企业经营的内涵和职能进行了归纳分类。他认为,“企业经营包括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六种活动”。[4]随后,众多学者也都从各自的视角对企业经营进行了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内众多学者也开始对企业经营进行研究。例如,刘秋华等认为,“企业经营是指企业的经济系统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把握计划,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有组织的活动”;[5]王炳润等认为,“企业经营管理是指企业面向市场和用户,充分地利用外部条件和企业内部经济资源,通过制定与实施经营战略计划和市场营销决策,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6]虽然,各位学者对企业经营的表述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企业经营是企业以市场为媒介,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为手段,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使企业投资、生产、销售等经济活动与企业的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一系列筹划、营谋活动。

(三)学校经营的内涵

学校经营的概念是从企业经营演变而来的,但学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毕竟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不同,因此,并不能将学校经营与企业经营中的“经营”完全等同。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里指出的:“我们应当首先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同一术语或同一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不同境势中的人来使用时,所表示的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学校经营与企业经营虽然存在一些共同特点,但是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其经营活动形成与演进路线不能完全亦步亦趋于企业经营,不能简单地加以复制,而是要结合学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特殊性来实现其经营活动。宁本涛在其博士后研究报告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中指出,学校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多公众性。学校必须引起消费者群体的广泛重视,除了通过资源配置和资源吸引来建立良好基础,学校还须借助经营方式处理与公众的各种关系。一所学校可以以未来学生、现有学生、学生家长、教职员工、当地企业、当地政府等为目标来开展经营活动。而企业的目标群相对要小得多。第二,多目标性。学校经营倾向于追求多目标,而不是像企业那样主要以利润为目标。对于学校经营者来说,要想实现所有目标是很困难的,必须善于从中选择较为重要的目标,以便有效地配置资源。第三,专供服务性。学校从事的主要是服务产品的生产与供应,而服务具有迟效性、多效性、易变性等特征。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与提供服务的教师紧密相连,不同教师的授课质量又各不相同。第四,公众监督性。学校要受到公众的严格监督,因为大多数学校提供的必要性公共服务是享受公众资助和政府免税的,所以其经营活动必须要服从或服务于公众利益。

学校的这四个特性本质决定了学校要通过合理的使用教育资源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这就需要学校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降低成本。然而,教育产品作为融合产品,国家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培养成本。学校办学所遵循的理念往往可能并不是成本最小化,或者说作为学校管理者,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或科学研究计划时,较少考虑成本约束。学校的管理者为了人才培养达到高质量,往往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配置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并且为吸引优秀的师资,还要提供令人羡慕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所以,在学校的办学行为取向始终追求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师资的背景下,办学成本必然会相应地上升,即学校始终有一种使其办学经费最大化,从而办学成本最大化的倾向,期望的是生均培养经费、单位科研产出经费更高。这种办学成本最大化的倾向在以往的学校管理体制中难以改变,而在现代学校制度下,学校通过经营活动,在竞争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办学成本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将成为最佳方法。

通过对经营、企业经营内涵以及学校特殊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校经营是指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充分获取办学资源、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组织实施的各种活动。为了在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条件下降低办学成本,增加产出,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学校就应该进行适当经营,使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机统一和不断提高。

二、学校经营目标构建

学校经营所追求的是通过有效获取充足办学资源、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而实现其经营目标。但是,学校作为专门实施教育活动的一种社会机构或社会组织决定其不能仅仅追求利益,而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融合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来确定其经营的目标。

(一)经济学视角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是在承认稀缺性是现实存在的基础上,探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其资源。[7]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把已有的和将要获得的教育资源诸,如教育资产、教师人力资本等进行有效的配置、整合,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因为教育资源也是市场的一种稀缺资源,不仅要扩充存量也要拓展增量,而且在使用时还要避免浪费,从而保证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最大效能,不断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8]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学校经营的目标是通过最好的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而提高学校经营效率。

学校经营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教育过程是从教育资源的投入利用到教育产品产出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加的双边劳动过程。这一劳动过程与其他劳动过程一样,都有一个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关系问题,因而提高效率能够减小在这一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其次,学校提高经营效率,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学校获得充足办学资源的保证。社会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部门对资源的需要是无限的、多种多样的,在社会资源总量固定的情况下,社会资源会按照“宏观上的所得大于宏观上所失”的原则进行配置,即资源会流向效率高的部门,否则,就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平、低效率、浪费和扭曲等矛盾。学校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流入,就必须通过相应的措施、手段和方法,使教育资源从低效率的环节、地方,向高效率的环节、地方流动,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部门,以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

再次,对于学校经营效率的认识,可以促使我们形成比较自觉的教育效率的观念或意识,可以使我们自觉地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使其更加符合教育效率的原则,可以以教育效率原则去评价我们的教育活动,从而使教育事业形成良性发展。

最后,学校经营的研究始终伴随着对效率的研究。西方对学校经营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以科学管理的“崇拜效率”为起点而引进的学校统计技术、量表以及成本核算程序等,至今仍被普遍应用。20世纪60年代,詹姆斯·科尔曼提出《教育机会均等》大型研究报告后,世界各国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始探索“如何在学校经营中实现效能的最大化”,追求效能的热潮一浪接着一浪。20世纪80年代之后,市场力量介入教育领域,欧美国家开始了学校重建运动。学校重建强调从教育理念、制度和学校运行方式等,都要以多样化和市场化为主旨,以优良的教育质量和系统的教育效率及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性变革。

(二)管理学视角

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管理既要关注效率又要注重质量,因为,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单纯是量的概念,更是质的概念。换言之,在教育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教育资源只有转化为“有效的”,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产品,才能谈得上教育资源的使用具有效率,才能在教育资源消耗和有效教育产品之间进行比较,或者说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进行比较。因此,学校管理的任务是提高教育产品的质量。学校组织作为育人的社会组织和部门,其管理目标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随着市场因素渗入教育领域以及随之而来的各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政府、社会和个人(家庭)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数量,而是更加关心教育的质量。在当前大多数的教育改革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都是核心问题。这种对教育质量的强调势必影响传统的学校管理工作。同时,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效率能够表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浪费,但它不能保证结果的有用性或者质量要求。鉴于此,要获得有效的学校产出,学校经营活动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学校经营活动的管理目标就是学校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经营效率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学校经营对教育质量的不断追求是因为教育质量既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校存在的价值;既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充分体现。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学校经营就是通过管理对影响教育质量各种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来实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效,使得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学校在经营活动中就需要建立并实施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在学校内部机构建立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制度健全、职责权利相结合的学校管理队伍,以保证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和教育质量绩效的测评体系,运用科学的信息搜集方法来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调控,以此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改善,从而实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经营目标。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学校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很多,但是,不论通过何种途径,都必须以教育质量为基础。没有教育质量的优势,其他一切手段都将软弱无力,只能得益于一时,而不可能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正如《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所指出的那样:“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由数量向质量的转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重视质量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教育学视角

学校经营是从经济学的范畴进入教育研究的视阈的,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的是学校如何获取和利用稀缺的社会资源,关注的是教育的经济价值。但是,学校并不是追求利润的经济实体,“学校经营”只是一种时代要求,并不是学校的本质属性。学校最主要的功能是育人,离开这一功能学校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www.xing528.com)

学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是指学校根据社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不同的个性特征对学生施加影响。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能力和体力,形成品德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学校及其教育的本体功能,也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更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主要目标。

学校经营是学校在一定时代条件和一定资源条件下开展的活动。现代社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具体到学校管理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学校的目标也不得不注意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不得不通过提高办学质量来求生存、求发展。但是,学校经营不是把其他目标无限膨胀,而忽略或削弱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只能说,学校经营的目标既体现在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上,也体现在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程度和素质的提高程度上,尤其体现在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上,以及进而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敬业精神上。同时,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衡量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最终标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衡量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往往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使教育目标产生偏离,只注重发展学生智力,只注意知识的积累和熟练程度,并不注意学生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审美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学校教育不能全效或者有效地获得应有的产出。因此,学校经营活动是否实现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都要以学生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衡量标准。

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对学校目标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而同一时期的不同目标也不是要一个或不要一个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各种目标之间取得一种适度平衡,使教育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经营活动从三个不同维度确定的目标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整体,只有“三个维度的目标”共同实现(如图8-1所示),学校的经营才能成为成功的经营。

图8-1 学校经营目标

三、实现学校经营目标的影响因素

目标是一切行为主体的行动动力与方向,但目标不会自动达成,它需要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工具,通过相应的途径来实现。学校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可以借助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指导,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控制适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来实现。

(一)学校经营的规模和范围问题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是一种多产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组织,其经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降低学校办学成本以及提高学校教育产品产出的数量和质量。这就需要学校在经营活动中通过控制学校规模与范围,使学校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9]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经济学中研究产业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产业的经营需要运用各种资源,而资源各具特性,有赖于适当的经营规模与范围才能充分运用资源,发挥其效能。学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指学校在经营活动(教学和科研等)过程中,随着学校规模与范围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是反映学校规模和范围与成本收益变动关系的经济现象。首先,学校的适度规模可以提高学校校舍的占用率,提高图书资料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学生培养成本,使学校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组合达到合理结构,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其次,学校可以通过拓展学校各项资源的有效组合和共享,提高师资、教学设备、图书文献资源等的综合利用率来降低学校生产的边际成本。最后,学校可以通过以普通教育资源为基础拓展与之关联的成人教育国际教育、网络教育等使学校产生范围经济,高等院校还可以以研究生培养资源为基础拓展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等产生范围经济,降低办学成本。总之,借助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指导学校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化,在社会总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节省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活动

在一般产业中,产品一般指劳动结果,但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的结果是不可准确预期的,所以学校经营的目标实现与否往往很难用教育的结果来衡量。然而,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与机构,其一切活动都以教学活动为核心而展开,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等教育产出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经营的目标可以通过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来实现。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他们都是具有能动性的行为主体。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知识传授,发展学生的智力,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教师也有自主性、选择性。他们有自己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教育价值的定位以及对教育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他们对于教育目标的理解,或正确,或错误,或全面,或片面,或自觉,或盲目,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由此而产生的教育结果也可能完全不同。学生也同样具有自主性、选择性,并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有自己的个性。这些价值取向和个性可能会超越教育目标的范围。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学生的价值取向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强,而教育目标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抽象性。这样,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的要求很有可能会发生冲突、相互偏离。由此可见,教学活动固然是学校经营效率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的过程,但它也可能是降低学校经营效率和质量、偏离学校经营目标的重要活动。因此,对教学活动的研究,特别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的经济分析,非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等问题,进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实现途径和过程等核心问题。

(三)正确处理学校经营规模、范围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对教育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是受经济学对一般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成果的影响而开展起来的。教育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研究是经济学中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可以理解为随着教育机构活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规模与范围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反映了学校规模、范围与成本收益变动的关系。学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节约成本来提高学校经营效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相辅相成,它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就成本而论,范围经济可以抵偿每一种产品的规模经济的损失。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综合考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其规模和范围应该在合理区间内,使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空间和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人力资源的潜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学校的经营效率和教育质量。

首先,学校规模与经营范围适度,可以使教学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化,物尽其用。学校规模与范围过小会出现人力资源和教学设施因学生人数过少等因素而出现闲置浪费。反之,学校规模或范围较大则会出现因学生人数过多而导致的教学设施不够,学生与教师比例过大,不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交流和教育信息的反馈,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

其次,学校规模和经营范围适度,教师平均任课的科目合理,有利于教师专心钻研学用一致的本专业课程,发挥出教师的专长。同时,学校规模和经营范围适度还可以使教师有效参与学校决策。这些都有利于学校吸引知名教师任教,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果学校规模和范围较小,由于教师编制有限,为应付课程需要,教师兼任非其所长的科目,就势必导致教学效率和质量低下。如果学校规模和经营范围过大,又会影响教师和学生学习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规模和范围的大小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学校规模与经营范围适度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质量,避免人浮于事。学校规模和经营范围较小时,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是各种管理人员都需要配备,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学校规模和经营范围过大,又会造成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困难,产生部门本位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疏离,特别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离,使大多数表现不突出的学生感到不被注意或重视,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在实现学校经营目标的途径上,应该综合考虑学校宏观层面的规模和范围及其对微观层面教学活动效率和质量的影响。这样有助于我们形成比较自觉的学校经营效率和质量的观念和意识;有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校经营实践活动;也有助于我们优化和改进学校经营活动,使其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促使学校经营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学校经营的目标和教育教学目标。

[1] 谢振清.新现代汉英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523.

[2] 柳葆青.新汉英经济词典[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253.

[3] 英文原文分别:to perform a function; to produce an appropriate efect; to perform an operation or a series of operation, to perform surgery, to carry on a military or naval action or mission; to follow a course of conduct that is often irregular.

[4]孙祖君.西方管理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142-143.

[5]刘秋华,等.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9.

[6]王炳润.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8.

[7]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原理[M].第17版.萧琛,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

[8]周游.试论学校经营的理论、模式与策略:一种教育经济学视角[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3).

[9] 关于学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将在下一节做详细说明,此处只介绍学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对学校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