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域文化与理想景观旅游文化学

地域文化与理想景观旅游文化学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地域范围内文化的演进可以用文化层表现。通过观察文化层的堆积,就能了解这个地区不同文化发展的先后。地域文化的第三大特点是包容性。地域文化不仅依靠代代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还通过人类迁徙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得以丰富。新的文化现象出现了,旧的文化被取代、被改变、被提升,从而景物易貌,文化的地理疆域变得模糊。

地域文化与理想景观旅游文化学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人类历史上,尽管数千年前已有各地人群之间相互的流动,但由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一定地域范围内生活的人群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环境、经济结构,形成了不同地域各具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

文化最初形成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敬畏和依恋,文化的创新和成长得益于人类与自然不断深入的互动。由于人类群落相对固定地生活在自己的区域,因而形成一种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4]学术界目前关于地域文化的划分一般有三个标准:“一是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关东文化等;二是以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如长江三角洲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岛文化、大陆文化、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绿洲文化等;三是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如齐文化、鲁文化、秦文化、晋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云贵文化等。”[5]

荷兰居民

地域文化有三大特点:第一大特点是独特性(含丰富性)。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影响人类的活动与思维对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早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交通条件所限制,处于相对封闭的地域空间内,人类只有通过自我调适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改变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同推动文化不断整合,以其独特的趋势发展。一定区域内人类群落的社会生活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于是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打上了这种环境的深刻烙印,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个性,即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针对丰富性,英国人类学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6]特定区域内的文化性格渗透于地域范围内人们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体现在政治、经济、艺术、语言宗教、风俗等多方面。比如,语言是地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没有哪个人能精确统计过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和有多少种方言。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7]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是地域文化最显著的表现。譬如,吴语细腻婉约,非常动人;东北方言简洁、豪放、富于节奏感;四川话活泼、诙谐、机智。在建筑方面,人们受自然条件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世界各地通过最朴素的方式建筑自己传统的居住场所,因而在不同的地理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建筑类型与建筑风格,如北京的四合院、西北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蒙古的蒙古包、西南地区的吊脚楼、西藏的牦牛毛帐篷等。再以饮食为例,四川阴冷潮湿的气候特点使人们的三餐中少不了辣椒,腌腊方式是食物储藏的普遍做法;山东丰富的海产品让鲁菜独具鲜美之特点;安徽物产丰富,体现在徽菜的烹饪上则是选料严谨、注重本味。

地域文化的第二大特点是动态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时空概念,只要人类存在,文化便生生不息,因为人类的斗争无休无止,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无休无止。文化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积累、传承、蜕变、创新,永远不可能凝固不变。地域范围内文化的演进可以用文化层表现。文化层是指“在一种文化内的历史上的层面,或一种文化被认为所归属的历史层面。一个文化层面是由或多或少联结于同一时期及同一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所组成的一个文化丛构成的。”[8]考古学上,人类居住的痕迹或使用的器物常会留在地层表面,称之为“文化层”。文化层犹如树木的年轮会随着时间越积越厚,只要没有经过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扰乱,上层的年代必定晚于下层的年代。通过观察文化层的堆积,就能了解这个地区不同文化发展的先后。根据这个原理,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海因希利·施莱曼在被人遗忘的废墟中找到了历史名城特洛伊城,他的发现向人们揭示了:“文化在历史的发掘上是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反映着不同时期由各种文化要素所联结起来的平面分布特征。这种文化历史层面就谓之文化层。”[9]此外,历史的推进具有其复杂性与偶然性。文化在演变过程,不仅仅受到某个单一因素的影响,因此地域文化的文化特质往往极少雷同,当然这正是各处地域文化的个性之处,也多是其令人羡眼的魅力之处。同时,地域发展时间漫长,经过长达成百上千年的变迁,所沉积下的文化元素稳定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长期影响着区域内的人们。藏传佛教青藏高原特有的宗教,它既不同于中原地区信奉的大乘佛教,更不同于东南亚普遍盛行的小乘佛教,它是在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共同作用下的宗教文化,独具特色并且影响深远。

地域文化的第三大特点是包容性。地域文化不仅依靠代代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还通过人类迁徙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得以丰富。例如,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的青岩镇是布依族的聚居地,自明朝初期以来因为军镇而保存完整,几百年来,天主教、佛教、道教、基督新教、本土宗教等都曾在这里汇集,并与本土文化互相碰撞而逐渐融合于当地,成为当地老百姓日常信仰与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药王庙、黑神庙、奎光阁、龙泉寺天主教堂古建筑在这个狭小的地域空间内错落有致,协调共存。这是地域文化包容性的典范。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迁徙从未停止,不同文化间的碰触迸发出新的感悟、新的理念。新的文化现象出现了,旧的文化被取代、被改变、被提升,从而景物易貌,文化的地理疆域变得模糊。当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当今的文化无不带有历史的痕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传播学派的一些人类学家如博厄斯和克罗伯等就认为,透过某些历史遗存下的文化特质在当代的空间分布,可以发现文化在演变过程中留下的蛛丝马迹。因此,采用文化区的概念研究文化的空间分布与特征是有很有意义的。

说到文化区域这个概念,不得不了解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圈等这几个层次的概念。

文化特质,又称“文化元素“,是指一种文化组成中可见的最小单位。[10]文化特质是文化体系中基本的具有独立文化意义的单位,它可以是具体的、物质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的。比如,风筝青花瓷气功孝道等等都属于中华文化的特质。

文化丛是指“一组功能上整合的文化特质。它在时空中成为一个单位而持续存在。”[11]通常,它是与另一个文化特质相关的文化特质有规律的组合。也就是说,一个文化特质产生了,以它为中心会产生许多相关的文化特质。如商周时代,自从青铜锻造技术被发现以后,围绕青铜的功能,可以产生青铜的文化丛。比如,围绕青铜制成食器产生了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围绕青铜制成酒器产生了爵、角、斝、觯、觚、兕、觥、尊、卣、盉、方彝、勺、罍、壶等;围绕青铜制成水器产生了盘、匜、盂、鉴、缶等;围绕青铜制成乐器产生了铙、钟、钲、铎、句鑃、铃、鼓等;围绕青铜制成兵器产生了戈、矛、戟、镞、胄、剑、刀、弩机等;围绕青铜制成车马器产生了軎、衔、毂轭、銮铃、当卢、马冠等。文化丛作为相关文化特质发展整合的单位,可以帮助人们观察文化形态的形成发展。文化丛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在文化交互错杂的情况下可以传播,并且因为“文化丛最早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契合”,[12]所以人们可以以文化丛为线索,寻找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文化与空间布局的联系。

文化圈是由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德国学者F·格雷布纳、奥地利学者W·施密特等人提出的,指的是“文化特质构成的一个复合素。这个复合素辗转播迁,历久而不变。因此在世界的各地区有同一的文化圈。有的把文化圈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这一有机体的元素,在功能上是互相关联的,由这概念演绎而成为文化圈理论。”[13]文化层则是文化圈在历史上的沉积。该派学者认为,人类文化是由若干文化圈或其组合在世界范围内迁徙构成的;他们常用“文化圈”的概念说明文化的空间分布。然而,他们多从文化传播的观点论述“文化圈”的片段性和永久性,而没有从发展的观点对文化区域分析作深入地历史研究。(www.xing528.com)

理解了上述几个基本概念,有助于理解“文化区域”的概念。文化区域,简称“文化区”,指的是“一个地理上的空间单位,该处可见到相似的一种文化或多种文化,因此它仅是一种文化之空间分类的方法”。[14]这一术语和“文化地域”一词具有相等的意义。“文化区域”一词来自于文化地理学派,人类学领域中最早使用“文化区域”一词的人是美国学者O·T·梅森,他对美国的文化区域进行了划定。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文化历史学派的学者如C·威斯勒、A·克鲁伯等人就采用“文化区域”的概念来研究民族文化的分布。

尽管文化区域是一个地理上的空间单位,但它同时有着空间与时间上的两大特性:

在空间上,文化区域是文化特质的空间载体。自然环境是文化形成的土壤,不同的地理空间结出不同的文化果实。当人们说巴蜀文化区时,实质是说古时巴蜀地区作为巴文化蜀文化这两种文化发源地与生存地。

在时间上,文化区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如今人们常说的三晋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等,从名称上看不难发现,晋、齐、鲁、楚、燕、赵等都是历史上古国的名称。为什么它们至今还有使用意义呢?答案是:文化的一个特性是稳定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文化特质被淘汰、被遗忘,但是也有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文化特质在成百上千年后依然存活并有发展,并且深深扎根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三晋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的核心特质,其承载空间被称为三晋文化区、齐鲁文化区、楚文化区,燕赵文化区。

文化区域的观察视角对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通过文化区域的历史性挖掘回顾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历程,为族群认定提供线索,而且可以通过文化区域特殊的文化特征帮助认识文化区内居民的群体性格、价值取向和审美能力。“文化区作为一种历史形成的文化环境,其居民的心理、性格、行为都带有区域文化的特征。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文化区域的环境中,共享同一种文化,自然要接受区域文化的教化。因此其居民的心理、性格、行为也必然带有区域文化的特征。”[15]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譬如,来自不同国度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美国人热情、英国人保守、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瑞士人勤劳,等等。从更小的区域来看,提起江浙人,闪现在人们脑海里的映像是一些生活得温婉闲适、非常细腻的人群;说起东北人,使人们想起他们刚毅豪爽的性格;谈到广东人,一定会呈现精明强干、懂得经营以及善于赚钱的形象。

另一类学者更喜欢用“文化模式”的概念来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她在其《文化模式》一书中最先使用“文化模式”。在这位学者眼里,“文化模式”是指“社会中文化特质或文化复合素之组成”,[16]它是在一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多种文化特质或多个文化丛经过长期的接触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人类在相互之间的关系中以及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模式,而文化模式反过来又对人的社会观和自然观产生影响,其中理想景观便是一例。自古以来,理想景观模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那么,何为理想景观?这得先从“景观”这个概念说起。最初,景观作为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是人类视觉所接受的地表景物,是审美的对象,与景色、风景等意义接近。后来,随着各学科的发展,人们开始从各种视角入手来研究景观,得出了不同的理解,也丰富了景观的内涵。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17世纪,“景观”(landschaft)作为绘画术语从荷兰语中再次引入英语,特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具体表达为“描绘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17]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与地形、地物同义,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美学意义。19世纪初,德国著名地理学家A·冯·洪堡特将景观概念首次引入地理学,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18]生态学家把景观看做是生态系统的载体,如德国地理学家布赫瓦尔德将其理解为“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包括景观的结构特征和表现为景观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的景观收支,人的视觉所触及的景观像、景观的功能结构和景观像的历史发展。”[19]

综合看来,景观是指“自然及人类社会过程在土地上的烙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理想与追求在大地上的投影。”[20]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自然作用演变而形成的,人文景观是指人类通过他们的文化行为(生活方式)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改变自然景观的面貌而造成的结果。自然景观包括星球、大气、水、土壤、岩石、生物等各种物体所组成的世界;人文景观则包括农、林、渔、牧、矿等各类人文活动、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如都市、乡村、工矿、油田、梯田、交通、仓库、房屋等。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

所谓“理想景观”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的景观范式,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来源于现实景观,受制于文化的发展,得益于人们的选择、改造和创造。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现实中的景观与理想的景观必定存在一定差距,后者比前者更完美,更典型。对理想景观的追求过程也是理想景观指导人们选择、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空间并逐步摆脱必然王国从而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正如美的概念从未得到确定,理想景观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深入,客观条件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理想景观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与整个人类的世界观、社会制度和社会实践要求密切相关,是整个社会审美观的反映,带有历史发展的明显痕迹。以中国古园林设计为例,中国园林设计反映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理想生活空间的追求,在各个时代体现了不同的追求。在殷商时代,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囿”就是在圈定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保持其朴素的天然景色,后来人们才挖池筑台,专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出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人们创造了山水环绕的昆仑山模式,使之成为仙境神域景观模式之一。秦汉时期的园林,如上林苑,开始有了与山水相结合的大量建筑的布局,汉武帝海神山景观所创作的宫苑造型尤为典型。隋唐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交流增加,山水诗、山水画颇为流行,北方的宫苑向南方的自然山水园演变,成为山水建筑宫苑,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明清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江浙一带,民间私家园林增多,风格迥异,在同一院内再分为若干景点,有其独特的主题与意境,如拙政园、留园等。

从共时的角度看,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内,对景观审美的趣味、风尚和趋向也有所不同。如前文所述,不同的文化区域有不同的特征,而文化区域作为一个文化环境影响着区域内居民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区域内群体的心理性格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决定了其对理想景观的定义。又以西方古园林为例,希腊神话中的阿卡迪亚位于古希腊一山区,在今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以其军民田园牧歌一般的简朴生活而著称,成为西方式理想景观或世外桃源的代名词。古代中国因地理因素所限,南北以秦岭淮水为分界线,进而决定了中国南北方园林的发展方向,其间尽管有所交流,但整体风格在古代仍然各树一帜。北方乃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历代皇权的主要所在地,因此园林多为皇家园林,其中有皇城禁苑、近郊宫苑和远郊离宫,如颐和园、圆明园等。园内富丽堂皇,气势恢弘,厚重沉稳,主体突出,强调中心,格局严谨,园林内分为政务活动区、生活居住区、宗教祭奠区和游览观赏区等功能小区。而私家居所和四合院的格局实为对皇家宫殿格局的模仿,它们讲究方正有序、风水朝向,体现了北方普通居民以皇家宫殿为理想居所以及以皇家园林为理想景观的审美观。对比之下,南方物产丰盛,景色优美,人文环境宽松,所以园林多为私家花园,其特征为结构不拘定式、建筑淡雅朴素、小巧玲珑、布局自由、曲折幽深、诗意画境,折射出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在明清时代,南北方交流加强,康熙乾隆两帝南巡,出于对南方园林的喜爱,在皇家园林中加入南方园林的元素,如圆明园仿照了杭州的“断桥残雪”、“柳浪闻鸳”、“平湖秋月”等,与西湖的堤、桥、岛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工匠们将南方园林的一些文化特质借用至北方,造成了南方园林文化区的延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