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寅恪在哈佛大学的学习历程

陈寅恪在哈佛大学的学习历程

时间:2024-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寅恪在哈佛留学一共待了三十一个月左右,据目前的材料,至少在三个地方住过,以下将对寅恪的住处及其相关问题一一说明。这里对寅恪入学前后哈佛的情况略作说明。根据校报1月29日的消息,寅恪先生在哈佛正式注册这天,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事情,这里略举一二。此人当时已是哈佛校冰球队队长,领导能力已初露锋芒。

陈寅恪在哈佛大学的学习历程

寅恪在哈佛留学一共待了三十一个月左右,据目前的材料,至少在三个地方住过,以下将对寅恪的住处及其相关问题一一说明。根据哈佛大学1919年出版的《哈佛大学目录》(3),寅恪注册哈佛文理研究院的时间是1月29日,当时他的状态被注为1G,即一年级文理研究院研究生,专业为历史。G指文理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该院正式成立于1905年,但行政上仍受文理学院管理。当时颇有一些学生只是来寻求教育经历,非为学位入读研究院。因此像寅恪这样不拿学位的学生并非罕见。

这里对寅恪入学前后哈佛的情况略作说明。根据哈佛大学校报(The Crimson《绯红》)1919年1月20日的消息,这一年哈佛学院注册的本科生为1740人,其中46人为新成立的工程院学生。新成立的工程院院长是休斯(H.J.Hughes)教授。他在1月23日校报上阐述了该院的培养目标和学位课程,以及申请学位及毕业要求。该院主要培养有志从事工程行业的理学士,其入学标准和普通哈佛本科生一样,入学时希望学生已学过拉丁文,但非必需,毕业时要求已学过两门现代语言。如果完成四年学习继续学习一年,则可获得硕士学位。根据1月23日的消息,全校注册人数为2706人,其中文理研究院195人。根据校报1月29日的消息,寅恪先生在哈佛正式注册这天,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事情,这里略举一二。这一天学生会选出1919届格罗斯(Robert Ellsworth Gross,1897—1961)同学为主席。此人当时已是哈佛校冰球队队长,领导能力已初露锋芒。他后来成为美国航空业传奇式巨子,1932年以四万美金买下洛克希德公司,十年工夫其销售额已接近一亿五千万美金。其后二十多年,他将这家公司发展成庞大的军火和空间探险公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919年1月29日这一天哈佛宣布春假为3月21日周五至27日周四,5月31日结束课程,6月14日结束整个学期。

图一 20世纪20年代的哈佛广场旧照片

当时哈佛校长是罗维尔(A.Lawrence Lowell,1856—1943;1909—1933任哈佛校长,法学家),文理研究院院长是中古史学者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1870—1937)(4),代理院长是穆尔(Clifford H.Moore,1866—1931;1898年从芝加哥大学转任哈佛,1918年12月1日—1919年3月31日任代理院长,系古典学家,尤其是拉丁文)。哈斯金斯住在弗朗西斯街53号,这栋住宅建于1913年,就在神学院旁边。2月14日的校报宣布当晚7点半文理研究院、商学院、神学院以及安多佛神学院举行招待会,前校长埃利奥特(Charles Eliot)和文理研究院代理院长穆尔、雷克(Kirsopp Lake)教授讲话。不过,不清楚寅恪是否参加了这个招待会。2月24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访问波士顿,哈佛大学从下午1点开始停课,以便学生去参加活动。4月7日哈佛医学院聘用了第一位女教授哈密尔顿(Alice Hamilton)。这些事件寅恪应该会从校报上或者从其他同学那里获知,但不知他如何反应。当时哈佛的古代史教授为费格森(William Scott Furgeson,1875—1954),他1913年刚出版了《希腊帝国主义》(Greek Imperialism)一书。欧洲中古史教授是哈斯金斯,他在美国开创了中世纪史研究。不过,当寅恪1919年1月29日注册入校时,哈斯金斯任哈佛文理研究院院长,而当时实际主持工作者乃是代理院长穆尔。因为哈斯金斯是美国总统威尔逊的顾问,从1918年12月1日至1919年6月30日请假离校。1919年1月18—21日陪同总统在巴黎凡尔赛参加和平会议(5)

根据哈佛文理研究院的统计,1918—1919学年申请奖学金的人数,语文学专业是67人,15人获奖;历史、政治学、哲学、教育专业一共是81人,也是15人获奖(6)。寅恪先生不在获奖者之列,也不知道他是否申请奖学金。寅恪来哈佛之前的身份是德国柏林大学学生,《目录》显示寅恪申请入读哈佛的背景填的是他1910—1912年在柏林大学的经历,但1912—1919年之间的身份未注明。其实,他1912年因脚气病回国治疗,1913年再返欧洲,入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经济部学习。1914年因欧战爆发再次回国,之后为江西省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电召到南昌阅留德考生考卷,其间“连阅考卷三年”,后因健康问题回家休养。1915—1916年间受父亲三立先生的好友,全国经界局督办蔡锷、湖南省长兼督军谭延闿照应,先后短期在北京任蔡锷秘书、在长沙任湖南交涉使署交涉股长。同时,这份《目录》亦注明寅恪来自中国上海,注册时他在哈佛的住址是坎布里奇镇麻省大道1134号(1134 Mass.Ave.)(7)。这个地址很重要。因为《长编》引用吴宓的话,提及寅恪初到哈佛住在赭山(Mt.Auburn),似乎是他和寅恪认识之时寅恪的住址。寅恪1919年1月29日最初入读哈佛时注册的地址是麻省大道,而非赭山,后来才搬至赭山,我们下文再交代。

图二 麻省大道1134号建筑

图三 麻省大道1134号近景。张业松摄

麻省大道1134号是个很有意思的地址,面积大,住宿人口多。同样根据《目录》,当时住在此处的还有俞大维(1897—1993)与金麒章两人。两人都来自中国上海,这表明寅恪是和两位同乡住在一起。俞大维注册的名字是David Yule,初看之下,容易被认为是夷狄之人。相比于寅恪的名字在《目录》中仅出现一次,俞大维的大名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在178页的哈佛文理研究生院的学生名单中,注明来自中国上海,现住址为麻省大道1134号,之前于1918年获圣约翰大学文学士,现为一年级研究生,大学奖学金获得者(University Scholar),专业为哲学。第二次是在260页奖学金获得者名录,其中大学奖学金获得者一共14人,俞大维因为姓氏的关系,按照音序排在最末一名(8)。第三次出现在956页的大学成员名录之中,列出住址为麻省大道1134号。该目录184页注明金麒章也来自上海,1918年圣约翰大学理学士,主修商科。而924页标明其住址也在麻省大道1134号。根据1920年出版的《哈佛校友通讯》,可知其1920年毕业于哈佛,论文为《银价与上海和香港交易,1916—1920》,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就职于纽约圣勒克塔迪的国际通用电气公司(9)

综上所述,当寅恪先生1919年1月29日在哈佛注册时,他的专业是历史,主要是世界史(10)。实际上,他这个学期选了两门课,即《歌德之〈意大利之旅〉》与《现代德国史》(11)。他住在麻省大道1134号公寓,室友是文理研究院哲学专业一年级学生俞大维和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金麒章,三人均登记来自上海,算是同乡。俞大维实际上是1918年入校,而寅恪是1919年1月入校,两人在文理研究院分别学哲学和历史。按照吴宓的说法,俞大维首先注意到兰曼(Charles R.Lanman,1850—1941)在教授梵文和巴利文,后来寅恪、汤用彤才因俞大维介绍而往学焉(12)。俞大维是1918年下半年开学不久即发现兰曼的梵文和巴利文课,据他1918年11月27日致兰曼的信,他当时正在学习伍兹的印度哲学课程,想要学习梵文,以便将一些汉文佛经翻译成英文,通过伍兹认识兰曼。俞大维旁听梵文的时间是1918年11月27日—1919年5月5日(13)。兰曼当时除了教梵文,也在主持梵文哲学文本《摄一切见论》(Sarva-daŕsanasaṃgraha)研讨班。

图四 兰曼教授

根据1919年《哈佛大学目录》(1918—1919学年)的信息,我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哈佛的课程设计以及有关兰曼教学的一些情况。这个《目录》提供了截至1919年2月的教学情况。当时哈佛一学年分三个学期(three terms),中间由12月的寒假和3月的春假分割开,一门课上三个学期,即每学期各上整个课程(full course)的三分之一。按照这个算法,1月到6月包括冬季和春季两个学期,即1月到3月,4月到6月,两学期下来其课程算是整个课程的三分之二。这意味着,寅恪因为是一月才入校注册,他如选三学期构成的整个课程,则在1919年1月至6月只能完成三分之二。以下我们会提到兰曼的梵文和巴利文从1月上到6月,构成整个学年课程的三分之二。当时哈佛文理学院全部课程分成以下四大学部(Divisions):

Ⅰ.语言、文学、美术音乐

Ⅱ.自然科学

Ⅲ.历史、政治学、社会科学(也通常指历史、政府和经济学);

Ⅳ.哲学与数学

一个专业学生必须所修课程的一半来自某个学部,另外一半课程要分摊到其他三个学部之中。比如一个学生要完成四大学部12门课,其中六门课是来自选定四大学部之一的专业,而其他六门则分别来自其他三大学部。一般来说,一门课约上一小时。按照这个分野,寅恪应该是选择了第三学部的历史,而俞大维是选定了第四学部的哲学。但俞大维又学习数学,所以选择了第四学部的数理逻辑专业,这样正好哲学、数学都全了。赵元任也是同样这个修法。后来寅恪是从第三学部的历史专业跳到了第一学部的古代语言学专业。

当时第一学部的语言类课程首先列出的便是闪米特诸语言与历史(Semitic Languages and History),其次是印度语文学(Indic Philology)。我在这里列出当时闪米特诸语言与历史名下的课程(14)读者或可从中略窥当时哈佛训练学生的课程设置内容以及规模。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四种: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主要面向研究生的课程,研究课,讨论会(The Semitic Conference)。先说最后一种,这是老师和高级研究生每月一次的讨论课,讨论较新的研究进展。而第一类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从低到高按照编号包括以下七门:

E1《基础希伯来语》,周一、三、五上午十点,凯尔勒教授授课(15)

2《希伯来语》,周二、四下午两点半,里昂教授授课(16)

4《旧约》,周一、三、五上午十一点,里昂授课;

8《后圣经希伯来语》,1—6月,每周两次,沃夫森讲师授课(17)

9《二世纪至今的犹太文学与生活》,1—6月,周一、三、五上午九点,沃夫森授课;

21《中世纪犹太哲学导论》,每周三次,沃夫森授课;

22《希伯来语》,1—6月,周二、四上午九点,沃夫森授课。

第二类研究生课程包括:

A3《希伯来语》(预言书),周二、四下午两点半,阿诺德教授授课(18)

A4《以色列史》,阿诺德授课;

A5《旧约导论》,阿诺德授课;

A6《以色列之宗教》,周一、三、五上午十点,阿诺德授课;

A7《希伯来语——旧约诗歌文学》,周二、四下午两点半,阿诺德授课;

10《亚述语》(语法),每周两次,里昂授课;

11《亚述语》(历史、诗学法律文献),每周两次,里昂授课;

12《巴比伦和亚述史》,周一、三、五上午十点,里昂授课;

13《阿拉伯语》,周一、三、五上午十一点,耶维特教授授课(19)

14《阿拉伯语》,周二、四下午三点半,耶维特授课;

17《犹太阿拉米文》(20),1—6月,周三、五中午十二点,沃夫森授课;

18《叙利亚文》(21),每周两次,里昂、耶维特合上;

19《叙利亚文》(22),每周两次,耶维特、里昂合上;

25《斯宾诺莎与中古犹太哲学》,1—6月,每周两小时,沃夫森授课。(www.xing528.com)

第三类为研究课程,包括:

20a《亚述语》,研究未刊铭文,里昂授课;

A20《旧约诸问题》,阿诺德授课;

20b《阿拉伯语》,研究十字军史料,耶维特任教。

1918—1919这一学年,寅恪尚在学世界历史,并未选这些课。

印度语文学专业当时列出六门课,其中兰曼教五门,哲学教授伍兹(James Haughton Woods,1864—1935)教一门。当时兰曼已经69岁了,住在哈佛校园东侧的法雷尔街9号(23)。他是威尔斯梵文讲座教授、哈佛东方学丛书主编、印度古代写本保管人(24)

1918—1919学年《目录》列出的兰曼的课程列在印度语文学之下。

首先是给本科生、研究生的课:

1b.《基础梵文》(继续,算整个基础梵文课程2/3),课程材料包括以下三种:古典文献(《兰曼读本》)选读、梵文史诗寓言故事选读、《薄伽梵歌》,1919年1—6月,周一、三、五下午两点半。

其次是主要面向研究生的课程为下列三门:

3.《高级梵文》(算整个高级梵文课程2/3),课程材料包括以下三种:《薄提诃利》(Bharti-hari)短诗及注释、兰曼的《吠陀》选本、惠特尼的《阿闼婆吠陀》,1919年1—6月,周一、三、五下午三点半。

5.巴利文(继续),课程材料为:佛教圣书、《长部》(Dīgha Nikāya)佛经选读,1919年1—6月,每周三次,时间待定(25)

第三是两门特殊学习课程:

20a.印度语文学讨论课,主要讲文献批评的原则及其在一件古代巴利文文本上的运用,此课未列出具体时间;

20c.梵文讨论会(Sanskrit Conference),每周一次在兰曼图书馆,快速阅读和讨论哲学文本《摄一切见论》,未列出具体时间(26),估计是按照学生和老师的时间需要聚会。

课程目录再往下是第一学部有关语言文学的其他课程,如希腊、拉丁文、古典语文学、古典考古学、英文、德文、斯堪的纳维亚语、罗曼语言及文学、凯尔特语、斯拉夫语及文学、比较文学、比较语文学、美术、音乐等专业的课程,因大多和寅恪的学习和训练关系不太密切,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哈佛登记手册》提供的信息,寅恪在哈佛文理研究院成为二年级研究生(2G)之后,估计是在1919年秋季学期开始之前,就搬到了赭山街36号(36 Mt.Auburn St.)(27)。这里应该是哈佛本科生宿舍罗维尔堂(Lowell House),一共东西两个入口,东口为赭山街52号,西口包括赭山街60、36、68等号。不过根据目前该宿舍的信息,似有偏差,可能目前的名牌号有历史变化。根据《登记手册》243页的信息,当时列名住在这个36号的哈佛学生有四人:道格拉斯(F.P.Douglas)、杭福瑞斯(F.S.T.Humphries)、顾泰来(T.H.Koo)、塔夫(A.E.Taff),电话号码是3236-J。

不过我发现这个地址还住着一位名为隆德荷姆(O.H.Lundholm)的一年级研究生。不知为何他和寅恪没有列在宿舍住宿名单之中,可能是研究生蹭住本科生宿舍,估计是本科生组织六人一起组团申请宿舍,毕竟共同申请中标率较个别人自己申请要高一些。顾泰来是中国苏州东吴大学来的一年级研究生,除了他和寅恪、隆德荷姆,其他人都是本科生(28)。塔夫来自新泽西迪尔滩。道格拉斯来自密苏里圣路易斯,此人比较活跃,是本科生ATO(Alpha Tau Omega)兄弟会、哈佛宇航协会成员。杭福瑞斯来自马里兰巴尔的摩。这样看来,这里是个小型国际社区,住着美、中、瑞三国学生,其中一半是外国留学生,而美国学生来自新泽西、密苏里、马里兰三个州。

寅恪在赭山街36号的新住处距离麻省大道1134号仅220米,顺着箭街(Arrow Street)走路三分钟就到。俞大维仍旧住在麻省大道1134号(29)。这样看来,似乎寅恪刚来哈佛时,和俞大维、金麒章等同乡一起挤在麻省大道1134号,后来生活逐渐安定,熟悉了哈佛的环境,就找到自己的住处,即赭山街36号,但仍可与俞大维互相照应。寅恪搬走之后,俞大维、金麒章继续住在那儿,接着搬进来一位新生朱展宜,来自浙江杭州,圣约翰1918年文学士,看来是俞大维和金麒章以前的同学,当时来哈佛商学院读一年级。金麒章1920年夏季毕业后,三年级研究生俞大维与二年级研究生朱展宜搬到荷约克宿舍10号房间。这个新地址离他们以前的住处并不远,荷约克宿舍的门牌号码是麻省大道1324号(30)

赭山街附近居住的哈佛学生很多,尤以本科生为主(31)。吴宓在《自编年谱》中说他通过俞大维介绍认识寅恪。当时吴宓是1920届本科生(32),汤用彤则是哈佛文理研究院一年级研究生,他们住在维尔德堂(Weld Hall)北口(North Entry)51号(33)。据《吴宓日记》,他和汤用彤于1919年9月15日入住维尔德堂,一学年九个月房租为140美金。1920年出版的《哈佛大学名录》将来自北京的吴宓列入哈佛文理研究院学生名单,地址为W51,应是维尔德堂51号缩写,名字下注明吴宓已获文学士,专业为英文、历史、政府(34)。维尔德堂是哈佛核心校区的宿舍,距离威德纳图书馆仅数十步之遥。哈佛历史上,在这栋建于1870年的楼里住过的本科生名人非常多,包括前总统肯尼迪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这里离赭山街上的寅恪住处的确不远,数百米,走路五分钟左右可达(35)。基本上,1919年秋至1920年,汤用彤和吴宓同住于维尔德堂(36),而顾泰来也搬出靠近查尔斯河的本科生宿舍斯坦迪许堂(Standish Hall),到赭山街36号与寅恪同住于罗维尔堂。

图五 维尔德堂历史照片

图六 维尔德堂现状,吴宓与汤用彤曾居于此

当时寅恪与吴宓、汤用彤过从很密,因为吴、汤是室友,他们又常常去找比较文学系的教授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白璧德的住处亦可确定。根据1919年《哈佛大学登记手册》第45卷,白璧德的地址是科克兰路6号(6 Kirkland Road)。这应该就是寅恪、吴宓等人1919年7月14日拜访的白府了。这里距离寅恪在赭山街的住址步行仅有一公里,十几分钟就走到了。当时吴宓与汤用彤住在斯坦迪许堂,距离白府更远,估计是吴宓和汤用彤先出发,半路与寅恪会合,再去白府。

图七 白璧德旧居

白璧德常常在自己家上课,比如1919年《哈佛大学目录》429页列出白璧德所上《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一课就在其住址进行。赖恩(Claes G.Ryn)在给新版白璧德著作《卢梭与浪漫主义》一书所作的前言中指出白璧德早期虽在哈佛任教,但并非永久性工作,薪水不高,为寻求额外收入,不得不去拉德克利夫学院教课,在那里结识了女生朵拉(Dora May Drew),开始了一段师生恋。朵拉1899年毕业,之后两人在1900年6月12日喜结良缘,婚后开始租住科克兰路6号的三层楼独立屋,再未离开过(37)。总之这栋宅子是寅恪、吴宓、汤用彤等人与白璧德夫妇一起吃过点心、聊过天的地方,值得留意。

这一年寅恪上的课程可略知一二。1919年秋季学期兰曼上的课有二,1a《印度语文学》,2《印度语文学》,估计前者是导论课,后者提供给有基础的人。也许寅恪上的是2《印度语文学》,主要讨论巴利文写本。前者上课时间是周一、三、五下午两点半,后者是周一、三、五下午三点半。兰曼坐班时间是周一、三、五下午四点半。讨论课上课和坐班都在威德纳图书馆A室(Widener A)(38)。《印度语文学》则在兰曼家进行。寅恪这一年秋季选修了《初级希腊文》、《印度语文学:梵文及其与英文、拉丁文、希腊文之关联》(a、b),1919年9月24日出现在兰曼的课上。《印度语文学》上学期主要讲梵文文法,下学期则讲兰曼自己编的《梵文读本》。这门课只有几个学生,在兰曼家进行。1919—1920学年上学期寅恪的梵文成绩是B,此后梵文和巴利文成绩都是A,成绩非常优秀(39)。实际上,寅恪同时学习梵文和希腊文,虽然也算当时学习梵文的惯例,但肯定得到兰曼本人的点拨。兰曼在耶鲁求学时即主要跟哈德利(James Hadley,1821—1872)学习希腊文,跟惠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1827—1894)学习梵文。寅恪几乎是接受了跟老师年轻时一样的训练。

1920年秋季,寅恪进入研究生三年级。据《哈佛大学名录》,他注册时填的地址是特罗桥街14号,见于《登记手册》全校人员名录260页,但《登记手册》187页学生宿舍名录却将寅恪列在神学堂38号房间之下(40)。综合两处的信息,寅恪应该是住在特罗桥街14号,这是独栋小楼,并非大学宿舍。查遍这一期《登记手册》,并无其他哈佛学生住在此楼,似乎是寅恪单独租住的民房(41)

根据1920年哈佛出版的《哈佛大学目录》,和这个住址一起登记的信息包括寅恪的专业古代诸语言(ancient languages)。当时哈佛大学全部专业分成十五个学部(Divisions),包括闪米特语言与历史、古代语言、现代语言、历史—政府—经济学、哲学、教育、美术、音乐、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人类学、医学。其中古代语言学部下分印度语文学和古典学两个系,学部主任为希腊学教授古立克(Charles Burton Gulick,1868—1962),印度语文学系系主任为兰曼,古典学系系主任为穆尔,即前文我们提到的曾任文理研究院代理院长的学者(42)

《哈佛大学名录》也提供了当时兰曼开课情况。兰曼开的梵文、巴利文课按照从低到高的程度连续编号为1、2、3、4、5。其中1是基础梵文,2~3为高级梵文,4~5为巴利文。这一年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合上的1a《梵文与英文、希腊文、拉丁文之关联》与1b《梵文与英文、希腊文、拉丁文之关联》,两者上课时间地点一样,都是周一、三、五下午两点半,但1a为课程前半段内容,1b为课程后半段内容。当时研究生课程有2~3《高级梵文》,4~5《巴利文》,其中2《高级梵文》主要讲《罗摩衍那》,3《高级梵文》主要学《薄提诃利》(Bharti-hari)短诗及注释、兰曼的《吠陀》选本、惠特尼的《阿闼婆吠陀》,4~5《巴利文》也和他以前上课的内容一样。而20c每周一次的梵文讨论会主要讨论《摄一切见论》以及《奥义书》等哲学文本。这一学年寅恪选修的课程计有《希腊文8: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希腊文A:荷马希罗多德》、《印度语文学4:巴利文》、《印度语文学5:巴利文(续)》、《印度语文学9:哲学梵文》、《梵文》讨论会、《闪米特文13:阿拉伯文》等(43)。从古典学进入印欧古代语言,这是当时典型的比较历史语言学的路数(44)

因为寅恪是单独租住,并无哈佛学生做室友,这里谈谈他的几位研究生邻居,这些友邻不乏从哈佛毕业后成就一番大事业者,可见当时能进入哈佛文理研究院的学生也确实实力非凡,不是说家里有钱就可以随便进。这一条街住了很多哈佛学生,比如19号住着三个日本研究生,即福泽八十吉(Fukuzawa Yosokichi,1893—1947)、石川林四郎(Ishikawa Rinshiro,1879—1939)、岩崎诚一郎(Iwasaki Seiichiro,1919—1921年在哈佛)。

福泽八十吉当时是三年级研究生,专业为经济学与社会伦理,从1918年庆应义塾理财科毕业来哈佛(45)。他的祖父就是著名的庆应义塾创始人福泽谕吉(1835—1901)。他的父亲是谕吉的长子一太郎(1863—1938),曾留学康奈尔大学,回国后接任庆应义塾塾长。八十吉从哈佛毕业后也回庆应义塾任社头。我们现在并不清楚寅恪是否和八十吉认识,两人的交谈应该会是非常有意思的。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重要的思想家,也开办新学;而寅恪的祖父陈宝箴(1831—1900)在湖南也支持过时务学堂,参与维新运动。

1920年的《哈佛大学目录》记录了石川(Ishikawa R.)(46),1908年东京帝大文学士,1920—1921年间在哈佛学习,1929年起任东京文理科大学教授,是日本重要的英语语言与文学专家。他1925年翻译出版了《勃朗宁诗选》,但主要以编写出版一些简明日英、英日辞典在日本英文教育界知名。

岩崎应是日本著名企业家岩崎清七的长子岩崎诚一郎。这位岩崎先生1918年从庆应义塾大学毕业,获法学士,随即于1919年来哈佛,专业为经济学与社会伦理(47)。他毕业后回到东京,住在东部深川佐贺町,开了很多间公司,业务涉及水泥、贸易、百货和保险(48)。仅看姓氏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三菱财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1835—1885)家族的人,毕竟当时上私立庆应义塾大学的人非富即贵。岩崎弥太郎的曾孙岩崎精一郎(1901—1961)名字接近,但太年轻,除非是天才,否则不可能在1918年获学士学位。不过,根据《哈佛校友名录》记载他从哈佛毕业后长期居住在东京深川佐贺町,美国战争部说他拥有岩崎清七商店,因此我推测他是佐贺町当地靠酿造酱油起家的企业家和百货商岩崎清七(1865—1946)之长子。岩崎也是庆应义塾毕业生,后留学康奈尔大学(49)。他的第三子三郎娶了名古屋旧家高桥彦二郎的长女,当时他任东京瓦斯社社长。从岩崎清七第三子的名字三郎来看,长子应叫太郎或一郎。这位哈佛校友,名字中确实有一郎字样。假设他1918年从庆应义塾本科毕业时22岁,应是1896年生。说明清七31岁时这位长子出生。这样说来,则他求学经历和父亲一样,先上庆应义塾,再出洋留美进哈佛,毕业后回家乡佐贺町继承家业。其大名很可能是岩崎诚一郎。

特罗桥街25号当时住着经济系一年级研究生乔斯林(Carl Smith Joslyn)。此人来自麻省春田,少年得志,扬名哈佛。1920年5月22日出版的《绯红》和26日出版的《晚间记录》报纸均宣布他获得毕尔论文竞赛(Walker Blaine Beale contest)一等奖,奖金6000美金,当时他年仅21岁(50)。考虑到1919—1920年哈佛的学费是200美金,全年费用约1000美金,自费读四年哈佛本科也只需4000美金;而从1920年美国生活水平来看,当年美国家庭平均年收入是1236美金,一辆福特车(Ford Runabout)是265美金,哈佛大学助理教授1919年的年薪是2500~3000美金,教授是4000~5500美金(据哈佛校报《绯红》1919年9月19日),六卧的独栋屋约需一万美金;所以这笔奖金简直是巨款。这个奖由美国知名外交家毕尔(Truxtun Beale,1856—1936)为纪念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丧生于法国的爱子(Walker Blaine Beale,1896—1918)所设(51),每年拿出一万美金,分为三等,以奖励为共和党竞选而创造的平台设计。乔斯林获奖时三个评委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当时的校长巴特勒(Nicholas Murray Butler,1862—1947)、前联邦参议员贝弗瑞奇(Albert J.Beveridge,1862—1927)、前驻外大使希尔(David Jayne Hill,1850—1932)(52)。1921年12月出版的《美国经济学评论》第11卷第4期宣布他获得美国经济学会的卡雷尔森优秀论文二等奖(Karelsen Prize),奖金500美金。他后来于1930年获得哈佛经济学博士。原本毕业后留在经济系任教,但一年后即调入新成立的社会学系,成为索罗金(Pitirim A.Sorokin,1889—1968)于1931年创办哈佛社会学系时最早任教的两位青年教员之一。而另一位是以在美国引介韦伯社会学而知名的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帕森斯原先也在经济系,后从经济系转到社会学系任教。1936年,已升任副教授的乔斯林到马里兰大学任教,1940年任社会学系系主任(53)

另外,26号住着犹太移民林菲德(Ben-Zion Linfield),一年级研究生。此人1897年6月20日出生于立陶宛,1913年从波兰来美,刚下船时尚不会说英语。后进入弗吉尼亚大学获得数学学士、硕士学位,1920年进入哈佛,1923年在别克霍夫(George Birkhoff)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成为弗吉尼亚大学数学系教授。

特罗桥14号这个住址相比于前两个住址因离热闹的麻省大道略远,似乎较为安静一些,也许更有利于专心读书。从赭山街的住址到这里仅400米,五分钟即到,搬家自然较为容易。这一带当时是研究生租房居住的主要区域,这一点从《目录》中记录的研究生地址可以看出来。当时李济是一年级研究生,住在牛津街64号,离寅恪住处约900米,走路10分钟左右。但从《吴宓日记》记录的情形来看,寅恪、李济两人似乎在哈佛交往不多,寅恪和李济的室友张歆海则因为吴宓的关系有所交往(54)。《吴宓日记》1920年12月31日,“是日为阳历除夕。晚,在李济、张鑫海君室中。”(55)可知张歆海、李济彼时同住一室,则其地址均为牛津街64号。这一点亦为当时哈佛的记录印证,如1920年《哈佛大学目录》所载学生名录141页有张歆海的记录,他住在牛津街64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文学士,哈佛大学文科硕士,当时是英文专业二年级研究生。该《目录》154页则记载李济为克拉克学院文学士(1919)、硕士(1920),人类学一年级研究生。

其实1920年时还有个人住在这儿,这就是叶企孙,系芝加哥大学理学士(1920),哈佛一年级研究生,专业为物理、数学。其中张歆海、叶企孙来自上海,李济来自北京。1921年李济二年级时搬到爱普敦街89号(89 Appleton St.)。李济、叶企孙后来均成为寅恪在清华大学的同事。叶企孙在哈佛期间表现极为优异,其成果先后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刊》(56)。寅恪、元任、李济、叶企孙都毕业于哈佛,后来均在本专业取得卓越成就,也在清华培养了一大批学生。由此可见早期清华的发展受益哈佛中国留学生颇大。1928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成立,下设历史、语言、考古三组,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分别任主任,三人无一例外全是哈佛校友。

说到赭山街和特罗桥街,这里要提一下林语堂和他的室友。根据《吴宓日记》的记录,林语堂和夫人于1919年9月18日到达哈佛。当时他们就住在特罗桥街85号(85 Trowbridge St.)。但《林语堂自传》中说自己住在赭山街51号,在卫德诺图书馆后面。看来后来他搬到赭山街51号了,不过,从《吴宓日记》来看,他和寅恪、吴宓等人或许因为理念不同,似乎来往不多。检1919年出版的《哈佛大学登记手册》214页,当时住在这个地址的还有一位中国学生曹丽明。而《登记手册》97页有当时哈佛中国同学会名录,一共46人,列出寅恪、俞大维、张歆海、吴宓等人,还有林语堂、林语堂夫人和曹丽明等人,林语堂夫人列名拉德克利夫学院。曹丽明当时是中国同学会副会长,应该是帮助林语堂在哈佛落脚的人,身为中国同学会副会长,有义务帮助初到哈佛的新生(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