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空间特征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空间特征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突出了资本空间化和空间正义危机问题,并把这一问题作为主要矛盾加以解决。如所周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全面而科学地审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之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重大历史性判断。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空间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伟大成绩为解决我国资本空间化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最大障碍。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就是我国发展过程中资本空间化造成的系列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正义之问题。可以这样认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与资本空间化是一体两面,资本空间化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正是不平衡不充分这一后果。进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是实现空间正义这一目标。事实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突出了资本空间化和空间正义危机问题,并把这一问题作为主要矛盾加以解决。

如所周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全面而科学地审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之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重大历史性判断。总体小康已经实现,全面小康正在实现,人民群众对今后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不再停留于满足物质文化要求温饱阶段,而是在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方面都有了内涵更深、样式更多、层次更高的新要求。同时,经济短缺和物质匮乏的阶段业已过去,落后生产力不但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且我国在较多领域已经达到了领先世界的水平。但是,在生产力总体显著发展的时候,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不过,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只是物理空间问题,还是空间形式内化了的整个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以,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整个社会层面的问题,从而成为制约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主要障碍。

具体而言,如何理解当下我国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空间问题,如何分析人民群众对多维空间的美好生活需求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空间维度

首先,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和辩证关系

什么是不平衡发展呢?不平衡发展是指,社会经济发展横向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样态是失衡的和失调的。所谓发展的横向结构是指相关的行业种类、关系体系、范畴等形成的网络平面,也是行业种类、关系体系、范畴范域的拓宽和拓展性质的运动。由此,发展的横向结构主要呈现为物理空间结构、供需关系结构、产业分布结构、领域体系结构、精神文化结构、群类分属结构等等。这些结构具体展开为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东中西部、农业和工业、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轻工业重工业、生产投资比重和出售消费数额等等。当这些结构的比例、分布、数量、质量之间失衡和失调,就会表现为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不平衡发展现象。

什么是不充分发展呢?不充分发展是指社会经济发展纵向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样态的程度层次和优化级别不足、缺乏。所谓发展的纵向结构是指相关的发展层次和发展程度。这主要体现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水平、体制机制改革程度、供给与需求结构性改革的协调程度等等。在纵向层次上,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通过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生产力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生产力的创新发展和集成规模来体现的。体制机制改革体现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精神、社会民生、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改革方面。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改革既是为了解决当前问题,也是为了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需要,它包括供给侧的结构、质量、数量的改革,为了更好地满足和适应需求;而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引导、调整市场需求,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条途径来改善和改进需求侧状况。总的说来,就是要深度开发纵向的结构层次,要着重提高内在质量效益,使其内生力得到充分发挥。

不平衡发展和不充分发展的内在关联。从运动逻辑的无限性看,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从我国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看,不平衡发展事实上是不充分发展的事实前提。发展横向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样态的失衡失调表明发展的布局战略存在问题,发展纵向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样态的缺乏不足表明了发展的战术深入存在问题。一方面,有了正确的全面的战略布局,才能制定更好的战术和更好地实施战术。另一方面,不充分的发展会加剧不平衡问题。纵向发展的空间不充分会严重影响到全面的合理空间战略布局的整体推进,进而阻碍了横向发展的空间平衡格局。如此一来,不平衡和不充分二者间就呈现为正相关,不平衡会导致不充分问题而不充分也会加剧不平衡发展格局。相反,日益平衡的横向发展空间会不断提升纵向发展空间,充分发展会为平衡发展提供经验基础和物质基础。所以,横向的不平衡发展空间和纵向的不充分发展空间是相互融合的,必须视之为全面综合的一个整体来分析。

其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缘由的空间分析。(www.xing528.com)

根本成因分析。造成我国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缘由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包括机制体制的不完善也包括政策措施的不合理。但最大原因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底子太薄,加上资本积累的运行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等因素综合影响而成。自然地理空间差异是最大的实际情况。幅员辽阔、地域广茂,自然地理空间多样性、差异性十分显著。在整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空间环境中,地理风貌的差异会成为协调性和互补性发展的自然优势;但在整个经济不发达的社会空间环境中,这会成为分化进一步拉大的自然条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大量完善的阶段,以资本积累逻辑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必然会扩大这一不平衡发展的空间格局,并把这种物理自然差异扩展延伸到社会历史和政治文化层面。不平衡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随着市场资本的运动发展而扩大再生产出来,从而加剧了城乡之间、区域城市之间、产业部门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衡状态。物理空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空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而且还通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生产等方面的空间形式内化和扩大化,再由空间生产呈现出来。最初缘由的地理空间进而成为社会空间发展问题的本源性肇因。

不平衡发展的主要方面。①地理空间的不平衡。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人口结构城镇化率不平衡。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有更加明显的经济优势和空间地理优势,人才流动和人口聚集在沿海地区的趋势显著,虽然内陆空间资源富集但资源利用率很低。沿海则相反。沿海地区的产业部门结构分布更加全面合理,高精尖企业、创新型企业积聚在沿海,因此沿海地区利润率高、回报率大,而内陆地区生态问题严重,传统落后产能居多,可持续发展问题严峻。城乡二元空间结构不平衡。城市人口素质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城市就业岗位比农村地区多很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远远强于农村地区。地域空间内部的不平衡,一个省市内部也出现了“核心空间区域—半核心空间区域—边缘空间区域”的金字塔结构,由此造成了投资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分布不平衡。②民生发展不平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应该通过全面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的现实合理需求,不断改善民生。目前民生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教育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住房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平衡等等。③“五位一体”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的区域空间分布不平衡、供给和需求结构配置不平衡、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平衡、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势必带来政治建设的不平衡。沿海地区和市场化经济发展程度更为成熟的地区,政治建设会更加健全,政府透明度会更高,行政效率会更高,党组织建设和政府结构建设更全面,政策也会更加惠民。在内陆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地区,情况则刚好相反。文化建设也有失衡现象。沿海东部城市(群)的文化事业建设水平更高,文化产业更加发达,文化理念更为超前,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满意程度也会更高。事实上,文化建设既关涉精神文明,也关涉物质文明,而文化建设的不平衡成为提升我国文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社会空间建设发展失衡、社区治理不平衡,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公用性、公益性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建设投入不合理,不同地区省市差距较大。生态环境问题依旧比较突出。有些区域的生态文明保护得很好,但有些区域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破坏程度严重,如祁连山的生态破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的土地荒漠化、东北湿地的退化、华北的土地盐碱化、滇黔桂的石漠化等。

不充分发展的主要方面。①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从基本类型看,生产力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部类。就我国发展现状而言,我国精神生产力滞后于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我国生产力又滞后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劳动力的积极性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生产力结构不对称、不协调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生产力发展速度缓慢。其中,生产力发展不充分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农业生产力方面,同时工业生产力方面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相关数据,能够更加清楚这一事实。就人均GDP而言,我国目前接近1万美元(2018年),按照世界银行的国家分类来看,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并且这一国际地位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就GDP总量而言,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大约到2030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现代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我国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上有所提升,但在具有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政治制度等软实力方面较为薄弱。②我国的科技创新以消化集成创新居多,原始创新和系统继承创新能力还不够,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占有率偏低。虽然,在航空航天技术、高铁运输技术、杂交水稻技术等一些科技创新已经走到了世界和时代前列,但整个国家科学技术体系的创新能力仍较弱,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不是制造业强国,核心材料和关键装备的对外依存度高。可见,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不够强。③资源利用不充分。我国单位GNP的能源消费量是西方发达国家的4—14倍,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远远高于工业发达国家。从理论上讲,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决定了资源利用率的高低。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可能使资源利用率接近国际水平。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国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粮食作物的平均水分生产率约为每立方米水产出1公斤粮食,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节能型居住建筑仅占全国城市居住建筑面积的3.5%。这些翔实的数据充分说明我们的资源利用率在世界上所处的相对较低的位置。④民生工程发展不充分。我国在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仍然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就业并不是非常充分,每年1000多万的大中专毕业生,仍有一部分没有工作。大量农民工因年龄、技能、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赋闲在家。收入分配不充分。虽然经过国民收入的第一次、第二次分配,但贫富差距依旧较大。住房改革不充分。房价过高,望楼兴叹,居无所居,心无所寄。社保改革不充分,特别是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2018年我国还有1600多万贫困人口。总之,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法治等方面面临不少难点痛点。

(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空间维度

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内涵是什么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自然不断提升,这也是人类社会在普遍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之后的必然追求。到底什么是美好生活需求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生活的“美好”是一个相对标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总是存在于不同的境况之中。对于不同人而言,衡量生活美好的标准是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同原来生活境况纵向的比较、体会、衡量后的价值判断。所以,美好生活没有一个绝对标准。但是,没有绝对标准不等于没有判断依据。这个依据就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水平。1978年,逐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衣食温饱的问题,劳动力的积极性得到解放,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期待。以今天的标准看,改革初期的那种生活标准是简单的和低级的。随着国家整体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从简单的追求手表自行车到现代化智能化商品,从电灯电话到飞机高铁,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生活的渴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以前只有少数人和城市人才有能力和可能消费的内容如今走进了普通农民家庭。可见,美好生活的依据是客观的,而这个客观依据是随着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美好生活的具体标准是变化的,但是其性质和基本空间类型是可以把握的。

其次,美好生活的基本空间类型。①美好生活是生活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和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2]要想实现更高层次的生活样态,就必须通过物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小康。在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好满足的情况下,人民群众自然会更加渴望精神生活的满足。当然,要满足美好的精神生活需求也对物质生产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人民群众生活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是彼此协调的和相互促进的。如今国内外的旅游空间动态能够很好地体现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国旅游研究院和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各地区、各国家的风土人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好奇心和精神愿景。在物质充裕的新时代,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更愿意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更渴望自己的精神空间不断被充实,让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的升华和洗礼。②美好生活是人与人的社会空间的和谐。和谐的社会空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氛围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并致力于实现的伦理关系。在全面现代化转型的新时代,人们呼唤更加理性、更加普遍的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建设和谐的美好生活是每一个公民的诉求。改革开放带来了多元化、多样化社会变革。在世界和中国处于高速发展和快速调整的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的利益出现差异,进而呈现出人民内部矛盾多发和复杂的特征。因此,和谐的社会空间环境构成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都贯穿着建构和谐社会空间的价值取向,都在引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心灵互动、社会关系的和谐搭建、化解不同社群和地域行业的对立分裂状态。所以,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空间必然构成美好生活的内容之一。③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的生态空间的和谐。自然环境空间是人类存续的基础,和谐的生态空间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外部自然环境,让人们有清新的幸福感和愉悦感。和谐的生态空间寄托着人类在优美自然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现代性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生态的“新陈代谢”的断裂,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受到了损坏。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社会性的物质和精神,还包括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健康生活需求是生活质量的一项硬指标,安全的食品、干净的饮水、新鲜的空气、宜居的环境等等。没有和谐的生态空间,就没有人的健康身体;没有健康身体,就没有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因此,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形塑和谐的生态空间,有利于人的健康美满生活,进而人民群众才能实现美好生活,才能享受美好生活。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实现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要求。这些要求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来实现,实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空间维度、各类空间形式的公平和公正。深刻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能够升华我们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这个规律也与近现代资本空间化造成的空间正义危机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在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空间效应更为重要和更加凸显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必然以空间结构、空间样态、空间形式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必须解析空间生产逻辑、理解资本空间化路径、论证空间正义理论脉络、寻求空间正义实践的当代方案。当然,理想的实现应该始于客观基本国情的认知,即分析我国资本空间化的矛盾之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