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发展政策

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发展政策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筛选《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提供的数据,以创新指数排名相对靠前的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中国五国为例,阐述各国为发展创新能力采取的措施。就地取材机制主要指日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在国外就地取材的人才引入政策,包括购买或资助国外实验室、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购买或吞并外国企业、在国外设立奖学金等。众所周知,美国的创新战略使美国成为世界创新之源。

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发展政策

彼得认为,创新(Innovation)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①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市场;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因此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它严格区别于技术发明,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因此可以说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没有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正如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所说:“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在以创新为主导的大环境下,《中国数据统计年鉴》公布的2016年创新数据显示,中国从2011—2015年这5年间,R & D人员全时当量从288.3万人年增加至375.9万人年,R & D经费支出从8 687.0亿元人民币增至14 169.9亿元人民币,R & D经费支出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从1.78%增加至2.07%,随后,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也从5 48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6 553亿元人民币。可以说,创新能力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提高本国创新效率,各国政府、高校、企业纷纷采取了相关措施。许多措施在其国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筛选《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提供的数据,以创新指数排名相对靠前的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中国五国为例,阐述各国为发展创新能力采取的措施。各国具体创新数据如表3-2所示。

表3-2 日、韩、美、英、中五国创新指数和创新效率比以及相关排名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数据整理

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企业对研发费用的高比例投入以及与高校的合作,日本成为战后发达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典范。战后,日本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选择与核心动力,注重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研发投入,2013年R & D占GDP的比重已接近3.5%,成为世界研发投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政府政策的主导推动下,日本的自主创新能力跃居世界前列,科学技术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以上,促使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向新兴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本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日本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离不开日本适应驱动创新科技人才的发展机制。张豪等将该机制总结为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引入和保护(11)。日本政府从教育入手,通过建立官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机制,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学校良性互动的格局。政府在培养适应驱动创新的科技人才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制定与科研创新相关的政策和计划,为科研机构、学校和企业提供资金资助,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对科研成果卓著的个人和团体授予相应的荣誉。

日本企业在培养适应驱动创新的科技人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适应驱动创新的科技人才提供了便利的实践场所、实验设施和资金支持。日本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研究和合作培养已经形成横向培养的官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日本高校在培养适应驱动创新的科技人才中发挥了基础作用。高校是培养适应驱动创新科技人才的摇篮,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基础在于教育。日本高校在培养适应驱动创新科技人才的过程之中,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对在职研究人员的教育采取了不同的培养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日本积极引入海外优秀科技人才为本国效力,日本在大力培养国内适应驱动创新科技人才的同时,还打破了保守思想的束缚,为海外优秀人才提供优厚待遇。日本关于适应驱动创新的科技人才引入机制主要包括两种:海外引援机制和就地取材机制。日本的海外引援机制主要是利用资金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吸引海外适应驱动创新的科技人才来日本从事科研活动。就地取材机制主要指日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在国外就地取材的人才引入政策,包括购买或资助国外实验室、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购买或吞并外国企业、在国外设立奖学金等。

国家创新系统的实质是企业、政府、高等院校与公共科研机构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合作与结合,是“官、产、学、研”的良性互动。韩国政府早在新世纪初就提出“第二次科技立国”战略,构建起以“产、学、研”合作为中心的新创新体系,同时为建设一批集基础研究,尖端科技研究、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科学商务地带,将分散在各地区、各机构的研发团体和个人聚拢在一起,形成研究、生产、消费为一体的综合模式,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现改称教育部)颁布了《国际科学商务谷建设基本计(2012—2017)》即《科学谷计划》。通过由中央政府主导形成实力雄厚的研发体系和成果转换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为这些研发体系输送所需人才。因此,面对21世纪全球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韩国一方面重构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则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求增强国力,立于不败之地。

众所周知,美国的创新战略使美国成为世界创新之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奥巴马政府认识到科学技术和创新基础设施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证。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9月,美国政府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提出要加大对创新基本要素的投资,推动市场竞争,激励有效创业,促进国家在优先领域取得突破。后又在2011年1月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对美国政府采取的所有创新举措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对美国未来科技发展做出了战略规划和部署,将创新的重心转移到促进经济增长与繁荣上来,以创新“赢得未来”,这是美国创新战略的修订版。2015年10月,美国政府再度发布了最新版的创新战略,这是美国第三次发布关于支持创新的国家级战略性文件,是创新战略的升级版,显示出美国政府对创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决心。王海燕、张寒认为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成功之处,在于形成了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12)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设立的很多项目,要求大学与企业之间联合申请,开展合作研究。大学教师可以自行创业,或者到企业兼职,实现大学技术到企业的转移。正是由于联邦政府的创新引导,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相互合作使得美国实现创新导向的良性循环。

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英国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在进入21世纪以后,英国政府通过科研拨款等手段,不断加强政府对科研的管理,推动和强化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部门之间的合作,促进知识交流和转化。2004年推出“十年研发投入框架”,英国工党政府在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技术转移,促进企业参与创新,构建大学和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机制,采取税收、政府采购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罗勇、张旭经过研究发现,在2003—2007年间,英国获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方向学位的总人数增加了36 220人,取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增加了2 632人(13),同年英国专利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 233件(14);2011年12月,英国联合政府在继续保持工党政府政策框架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了《创新与研究战略》,围绕促进经济增长,提出在一些重点领域提升创新和研究能力、出台支持企业研究和创新的政策、创建更为开放和整合的创新生态系统等战略目标。2014年8月,为了更好地阐释组织角色与功能,技术战略委员会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将机构名称更名为“创新英国”。现在的“创新英国”有200多名雇员,其工作职责围绕对创新企业进行资助与支持,以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展开。自“创新英国”这个机构成立以来,包括社会资本的合作投资在内,已投资产业创新项目约30亿英镑。经过政府十多年的努力以及对R & D的巨额投入,英国专利数量及其专利质量都在世界名列前茅,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大国。

2001年,中国“十五”计划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15)这一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近年来,中国政府研发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创新效率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相继设立了多项国家科研支持计划支持科研发展,主要包括: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火炬计划、“973”计划等。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高校是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创新的重要执行主体。在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高校所占的比例在2000—2008年稳步上升,从75.20%上升到80.50%,承担和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所占比例年度之间波动较大,最高比例出现在2001年,占70.20%,近年来稳定在65.00%左右。在R & D方面,高校作为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地,近年来对科技活动的参与程度也表现出明显增高的态势,2011—2015年间,高校R & D机构增加了35.94%,R & D全时当量增加了18.73%,专利申请授权数增加了140.00%,由此可见,5年间,高校对于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有了很大提升,并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成果,成为中国主要创新发展主体之一。具体数据如表3-3所示。

表3-3 中国高校科技活动与创新成果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数据统计年鉴》数据本文整理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中国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不足。具体表现在:虽然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但是中国高校创新教育依然面临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创新创业教育尚未有效融入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较为稀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参与程度不足等问题。因此,中国高校在创新创业发展方面必须做到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相关师资团队,将教育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以实现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实践中,企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2013—2014年,张彬等人调查发现,64.6万家企业中有26.6万家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占比41.3%。这与10年前的规模相比,有了大幅提升。在工业领域方面,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比重从10年前的28.8%增长到了46.8%。根据《中国数据统计年鉴》公布的2016年相关数据,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 & D人员全时当量从2011年的54.2万人年增长至2015年的263.8万人年,增长率为386.72%,正是由于企业对R & D高效的资源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才实现了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11年的10.056万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15.09万亿元,增长率为49.98%;企业创新活跃度高的领域大多分布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在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企业,R & D人员全时当量从2011年的51.12万人年增长至2015年的72.70万人年,增长率为42.21%;新产品销售收入也从2011年的22 473.35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41 413.50亿元,增长率为84.28%。(www.xing528.com)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以新能源、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的崛起,在重塑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将引发新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以及国家间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正是由于创新带来的巨大效益,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要国策。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各国都在为本国的创新发展而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发展国家创新能力进行引导和支持;高校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以及通过高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兼职,实现高新技术由高校向企业转移;创新型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资金及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等),积极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增强企业内部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中国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支持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创新能力偏弱,创新效率不高。因此,中国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营造和改善创新环境,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促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发展,以提高本国的创新效率以及创新竞争力。

(1) 国内研发总支出(GERD),即“研发支出总量”,用以描述国家或地区在科研发展方面的总支出。

(2) 全球创新指数(GII),通过使用推动创新、增加作为创新活动成果的产出等多个因素,衡量各国如何从创新中受益。GII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指标,它是通过评估制度和政策、基础设施、商业和市场的成熟度以及人力技能来衡量一个经济体广泛的经济创新能力。

(3) 欧盟(EU),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EC)发展而来。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获得通过之后,欧盟形势发生了变化,但本书中的数据和研究均为英国脱欧公投前情况,故本书依然按欧盟28国处理。

(4) 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21世纪初,八国集团在冲绳发表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中认为ICT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一些运营商来说,目前更多地把ICT作为一种向客户提供的服务,这种服务是IT(信息业)与CT(通信业)两种服务的结合和交融,通信业、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传媒业都将融合在ICT的范围内。

(5) 欧盟2020战略是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3月3日公布的未来十年欧盟经济发展计划,旨在加强各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在未来十年内欧盟将重点关注科技创新、研发、教育、清洁能源及劳动力市场自由化。欧盟委员会在欧盟发展战略中设定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其中包括研发投入占欧盟总体GDP比重由1.9%增加至3%。

(6) 欧洲研究区(European Research Area,ERA)国家指通过与欧盟签署协议加入欧盟研发框架计划,在参加欧盟研发框架计划方面享受欧盟成员国同等待遇的国家。

(7) 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

(8) “再工业化”是针对工业化进程完成以来出现的过度“去工业化”趋势以及由此引发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节等问题,逐步形成的一种回归实体经济的纠正机制,通过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回归实体经济是对“去工业化”下社会资本过度脱离实体产业的反思,重新审视制造业的价值,但并非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归。“再工业化”将通过不断吸收、运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重构实体经济。

(9) 工业4.0也称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德国政府在《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10) 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通过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CPS实现计算、通信与物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可使系统更加可靠、高效、实时协同。

(11) 张豪,张向前.日本适应驱动创新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6(1):76-85.

(12) 王海燕,张寒.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与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14(6):72-74.

(13) 罗勇,张旭.英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测度体系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42-146.

(14) 李敏,刘彦.从专利角度看英国创新能力[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168-174.

(15)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