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文明史: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

西方文明史: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文化生活。现代哲学20世纪的西方哲学派别林立,变化多端,但是大体上沿着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由分化到聚合的方向演变。20世纪形成的存在主义,最突出地论述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价值与地位、生活与遭遇、自由与命运等等问题,从而成为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和最具代表性的流派。

西方文明史: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

2.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文化生活。它除了对文化发展有着表层的作用,如通过某项技术的发明,在绘画或文学作品中直接反映出来外,更主要的是能够重塑社会的整体系统,从根本上制约社会现实和观念形态,影响包括日常衣食住行的文化活动和高层次的文学艺术,从而深层地影响了文化。

(1)现代哲学

20世纪的西方哲学派别林立,变化多端,但是大体上沿着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由分化到聚合的方向演变。随着人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受到社会力量的制约也越大。一方面是科学、死板的理性化及其技术体现,强迫人按照一定方式行动的无个性力量;另一方面是活的、具体的个人及其独有的内心世界道德理想等。这种情况给西方现代文化带来一个重要特点,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分离,这种文化上的矛盾最尖锐最集中地表现在哲学领域,反映为科学与道德、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与对立。

(2)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运动是在近代科学相对成熟,现代科学尚在孕育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它始于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后来又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变换形态,形成马赫主义。科学主义思潮标榜自己尊崇科学与理性,主张按照“实证科学”或“精确科学”的模式来建立哲学,认为知识即科学,真理性的认识只有在科学中才能找到。它要求按照科学的精神来解释人以及有关人的问题,企图用某种自然科学的理论对之做出说明,它或者把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当作科学范围以外的问题,或者认为这些问题都应当服从于科学技术的制约,强调人无非是技术和机器文明的材料,不是科学技术服从于人的目的,而是人服从于科学技术的要求。与此相关,他们认为,为了解决有关人的社会政治问题,不能像人本主义哲学家所主张的那样撇开现代技术的影响,回到原始的本真的人,而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以此解决有关人的问题。本世纪20年代,马赫主义已不能解释自然科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在理论上日趋软弱,逻辑实证主义逐渐发展成影响最大的一种科学主义流派,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逻辑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学派等流派。

逻辑实证主义的倡导者力图实现一切科学的大统一,把实证主义经验论传统与对科学理论的严格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不应该过问经验以外的问题,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假命题,而追求绝对真理、寻求看不见的本质,都是远离事实和生活而毫无意义的。他们认为,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它们的结构的纯粹形式,并创造一个符号系统,把这项纯粹的形式用符号表达出来。这些符号、形式的意义只能用“经验”(即主观感觉)来证实。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方法论上是归纳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的归纳,演绎推理不能给人以新知识。他们承认归纳真理不是必然推理,而是或然推理,它所获得的知识是不必然性知识,而只是或然性知识,但他们强调,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永恒的必然的事实知识,一切事实知识都是或然的,企图寻找永恒的必然的事实真理,这本身就是一种绝对主义或教条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采用“语言”的形式,拒绝“形而上学”;二是突出以逻辑分析为中心的方法论。从实质上看,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分析,否定形而上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范畴,但是它强调“科学的统一”,符合现代科学发展一体化的趋向,其相对主义思考方式也影响许多科学家不自觉地接近了辩证的自然观和科学方法论。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是20世纪30—40年代,50年代随着自然科学向微观、高速领域的发展,它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始走向衰落,同实用主义等流派合流。

(3)现代人本主义

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是19世纪上半期由德国唯意志主义者叔本华和丹麦神秘主义者基尔克戈尔等人开创的,他们最早公开举起非理性主义的旗帜,要求哲学摆脱外在的虚幻世界而回到内心世界,提出维护个人的价值和使命等口号,以此来改变欧洲哲学思想发展的方向。这股思潮按照历史的顺序,中间经历了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等流派。现代人本主义最大的特征就是非理性主义。西方历史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丰富的物质财富反而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不仅未能保障人的尊严和个性发展,反而使人受物的支配。两次世界大战人类造成了空前的浩劫。现代人本主义者认为科学方法不能揭示真正的实在,因而转向各种不可名状的情感意志和心理本能活动,企图摆脱自己所处的客观的物质的生活条件的限制,去寻找个人内心精神生活的自由。20世纪形成的存在主义,最突出地论述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价值与地位、生活与遭遇、自由与命运等等问题,从而成为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和最具代表性的流派。

存在主义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创始人为海德格尔和雅思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存在主义流派在法国获得大发展,出现了萨特、梅洛-庞蒂、马塞尔等代表人物,其中以萨特的影响最大。存在主义将人的问题作为基本的问题,人被看作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主题,人之外的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存在,只是“自在”或“持存”,唯独人有自我意识,不但知道自己存在,还知道个人之外的各种东西的存在,故而成为真正的存在。存在主义的一般特点:一是人本主义,即以人的生存和人的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二是反传统理性,在认识论中深入研究人的非理性心态,探讨它在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中的表现和作用,试图揭开人类自身精神现象之谜;三是否定一切道德规范,把个人自由推向极致,鼓吹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由;四是悲观主义,对个人自由选择行为的结果惘然失措,对人类的前途也不抱任何希望;五是使用现象学的方法,解释学意境。存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性的压抑、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否定以及对人的主体性的抹煞,紧紧抓住了西方“现代人”这个主题,因而能震撼无数人的心,并且一度在西方广泛传播。但是它仅仅是从人的本身去探索,回避和忽视了西方文明病症的社会根源,不能为西方文明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反而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自然科学经历了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结构方法的转变,并推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融合。一批人文科学家在探索新的社会认识方法的过程中,努力适应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进程,把自然科学、精密科学的方法移植进社会科学,特别是采用客观主义立场和系统-结构方法,将研究对象模型化、程序化、数学化,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模式把知识形式化,把人文科学知识列成逻辑数学公式,从而在各自研究的领域内取得了独特的见解或成果。这样,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结构主义哲学,对存在主义哲学形成挑战,并具取而代之之势。

结构主义与其他哲学流派不同,它不是稳定的哲学流派,而是以结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不注重于研究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而是囊括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人文科学,形成一个包罗万象、庞大繁杂的哲学运动。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总和就是结构,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可以自我调节,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构中各个部分可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无所谓进化发展。结构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和基本研究方法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强调整体性,认为孤立地研究各个部分尽管有时也能说明一些表面现象,但不可能说明这些部分的本性及其真正的意义;二是强调深层结构,反对停留在表面外观,认为只有把握了深层结构,才能把握现象后面的本质;三是强调结构的客观性,认为一切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命定”的,人只能体现结构的作用,是结构的“载体”,而不能改变结构成为历史的主人;四是强调结构是具有自调性的有机整体,不包含任何使它发生显著变化的因素,更没有将会摧毁它的成分,矛盾只能存在于两个结构之间;五是强调静态和共时态的研究,反对动态和历史时态的研究,认为把握事物的深层结构无需也不应该历史地去研究事物的变化,只需要静态地考察现象结构的横断面就行了。

结构主义哲学家的初衷是想摒弃传统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观性”,坚持“客观性”,移植自然科学中的理性主义方法去研究人文科学的问题,但是,他们在深层结构的来源以及如何把握深层结构的问题上,却陷入了主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此外,结构主义也存在明显的形而上学的倾向。它把共时态研究绝对化,反对历史主义的方法,无法解释结构之间的相互转换;它把结构的和谐、协调和完美绝对化,否定社会结构中存在矛盾,不能消除社会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弊端和冲突;它把客观条件的重要性绝对化,完全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消除结构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一部分结构主义哲学家从结构主义理论内部进行自我批评和改造,形成“后结构主义”,并导致了结构主义的终结。后结构主义试图恢复结构主义忽略的非理性事物和伦理性事物,主张通过引进异质事物来创造多层次事物,将封闭结构改为开放结构,并反对总体性,认为总体性是一种会导致事物停滞、思想僵化的形而上学原则,只有消除总体性,才能防止社会和文化的僵化。

(4)现代文学

社会化的大生产在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劳动者在体力和精神上成为机器的附庸和奴隶,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了社会、心理和政治生活的紧张状态,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被迫发生变化。20世纪前半期,西方社会的各种基本矛盾比较尖锐,社会贫富悬殊,世风日下,人的尊严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短时期内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这些激烈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折射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科技革命,既为文学艺术作品提供了新的题材,又增强和扩大了文艺作品的表现途径和手段。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是对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思想上具有反思和批判色彩,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和创新的诸多文学流派的统称。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萌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文学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表现主义文学和存在主义文学等。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的兴起绝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背景的。进入20世纪,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城市的普通居民时刻面临着失业的危险。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流水线生产模式,使人越来越像机器。和农业社会相比,城市生活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残酷的竞争和互不信任感使人们在面对他人时如临大敌。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相对论量子力学确立的原则使人们有理由怀疑一切既定的标准。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使资产阶级理性、民主和博爱的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传统价值观的动摇一度让作家们感到无所适从,世界的荒谬性和无秩序性的观念成了许多作家热衷表现的题材。

现代主义文学虽然流派繁多,风格各不相同,但还是具有一些普遍性的特征。首先在思想上,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表现出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作家们喜欢表现荒诞和毫无意义的生活,其背后则是作家们对西方社会和西方文明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其次,20世纪初作家个人定位的变化导致了很多现代主义作家都有从社会中退出的倾向。他们宁愿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和整个社会针锋相对,也不愿让自己成为社会某个阶层的代言人。这一方面使很多现代主义作家具有浓厚的精英色彩,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作家和读者的疏离。在艺术表现上,现代主义文学喜欢探索人类隐秘的心灵世界。由于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作家们普遍认为,心理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传统的现实主义很快被心理现实主义所代替。现代主义作家也非常热衷于对文学表现手法进行大胆的创新。寓意形象化、任务对象化、叙事非程序化、情节的错乱无序等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经常使用的手法。

后期象征主义 后期象征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第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有爱尔兰诗人叶芝、法国诗人瓦雷离、德国诗人里尔克英国诗人T.S.艾略特和美国诗人庞德。后象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象征主义的传统,主张真实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里,提倡通过暗示、隐喻和联想等传达微妙的思想感情,并通过音乐般的诗歌节奏帮助达到心灵沟通的目的。T.S.艾略特是后象征主义诗歌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歌大量描绘了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人们的苦闷、彷徨和迷茫的情绪,他相信只有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在诗歌艺术上,艾略特认为诗歌不应当直接表现人的感情,而应该寻找“客观对应物”,用具体明朗的事物来象征变化不定的情绪。《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也是后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一题目本身就象征了西方文明的崩溃和精神世界的荒芜。

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最初源于绘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流行于欧美各国。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德国作家格奥尔格·恺撒、美国作家奥尼尔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等。表现主义文学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模仿观,强调艺术着重表现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精神世界。文学作品不是简单的再现生活,而是表现生活,展示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表现主义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往往把梦境、幻想和现实同等看待。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主义比较重视对抽象和象征的运用,语言简洁冷峻,多客观描写而少抒情和修饰,人物形象往往比较简单,甚至有符号化的倾向。比如卡夫卡就喜欢用K做主人公,或者直接用父亲、母亲、儿子、女人指代主人公。卡夫卡是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主要作品包括《审判》、《城堡》、《变形记》和《饥饿艺术家》等。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原本是一个心理学和哲学术语。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意识不是片段的连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一股流水来比喻是十分合适的。意识流理论被文学家直接借用到文学创作中来,形成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意识流小说的布局突破了物理时间的限制,注重表现人物心理时空的变化,展示人微妙的主观感受和意识的自由流动。变态扭曲的心理、白痴特征和性欲的躁动等都是意识流作家喜欢表现的对象。由于重视表现流动的意识,意识流小说的情节比较松散,跳跃性很大,故事要随着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达罗威夫人》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等。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及欧美各国,影响一直持续到70年代。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主要是法国作家,如萨特、加缪和波伏娃等。存在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作家很喜欢将存在主义的思想融入小说、戏剧创作中。在存在主义文学中很容易发现对“存在”与“自由”、“他人即地狱”、“世界的荒谬性”等存在主义哲学命题的阐释。存在主义文学一般都十分重视对特定情境的塑造和设定,特定的情境和人物的命运、性格等息息相关,它们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是人物做出自由选择的条件。在人物塑造上,存在主义文学追求真实,他们对人物没有过多的描摹,人物的思想和选择基本上就是人物形象的全部内涵。存在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包括萨特的小说《恶心》、《自由之路》,戏剧《苍蝇》、《禁闭》、《魔鬼与上帝》等;加缪的小说《局外人》、《鼠疫》和哲学随笔集《西绪弗斯神话》等。

②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文学潮流,包括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等文学流派和一些无法具体划分到某一流派的作家,如纳博科夫和米兰·昆德拉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巨变密切相关。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西方社会迅速进入信息时代,大规模的机械复制和数码复制技术使信息飞速膨胀。一方面。图像和影视文化对传统文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文学作品通过网络等电子媒介方便地扩散,网络平台为普通人提供了廉价迅捷的作品发表途径,五花八门的文学形式如网络文学、超文本小说等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这些新因素不断挤压着现代主义精英文学的生存空间,日益把文学推向大众化、平民化和娱乐化。文学艺术日渐失去昔日的光环,作家们也不再板着面孔面对读者和文学本身,而是更多地采取一种戏谑、调侃的态度。(www.xing528.com)

后现代主义文学虽然各具特色,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特点的。从20世纪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背离和超越。他们继承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和创新精神,并进一步将其推向极端。从艺术形式上看,如果说现代主义对文学表现形式的探索还停留在打破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传统手法并力图有创新的阶段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文学则倾向于放弃艺术形式,甚至从根本上反对艺术形式本身。从思想倾向上看,如果说现代主义文学对西方文化还抱有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对人生的无意义和世界的荒谬性还表现出痛苦和焦虑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作家则换了一副嘲讽和调侃的面孔,他们相信与其毫无结果地思考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如对它们投以轻蔑的一笑。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也称先锋派戏剧和反戏剧,代表作品主要有法国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让·热内的《女仆》等。荒诞派戏剧受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惨剧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很大,多以表现人生的荒诞为主题。在荒诞派作家笔下,人的存在方式和人所在的世界都是荒诞可笑的。比如尤奈斯库的《椅子》,描述了椅子塞满房间,主人公被挤得无立足之地,最后只能从世界上消失的故事。在戏剧形式上,荒诞派打破了以制造戏剧冲突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剧情简单,缺少冲突,有的甚至没有什么情节。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讲述了两个来历不明的流浪汉在树下等待戈多的故事,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等他,剧本都没有交代,剧中充满了琐碎无聊的对话,而多次等待的结果都是“戈多今天不来了”。

新小说 新小说同样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是战后西方最重要的小说流派之一,代表作品有法国作家罗伯-格里耶的《橡皮》、《窥视者》,娜塔丽·萨洛特的《马特洛》、《无名氏肖像》,米歇尔·布托的《日程表》、《变》和克洛德·西蒙的《风》、《草》、《弗兰德公路》等。新小说作家对小说的含义和叙事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们不认为小说要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也反对利用小说来表达作者个人的感情,或者如存在主义文学那样传达深刻的哲学思考。他们认为,小说的人物就是要客观地复制生活,将现代人混乱不堪的生存环境和声讯方式表现出来。新小说作家喜欢用散乱的拼贴结构代替连贯的小说情节,破坏规范的时空结构,把现实、回忆和幻想交织在一起。新小说的人物形象大多淡薄,缺乏精神维度,无名无氏甚至没有意识的人物比比皆是。在新小说中,客观的物体成了小说的主角,人物反而变成了物。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坛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曼编辑了一本名为《黑色幽默》的短篇小说集,收入12位作家的作品,黑色幽默由此得名。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包括约瑟夫·海勒、约翰·巴思、托马斯·品钦等。黑色幽默受存在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的影响很大,作家们还有一种沉重的绝望感,在小说中把周围世界中丑恶、畸形、残忍、阴暗的人物与事件,艺术地加以渲染和夸大,使之荒诞化,随后以一种带有喜剧效果的冷幽默加以讽刺和嘲笑。这些作家比较关心社会现实,他们的嘲弄与讽刺,实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这种批判常常带有某种玩世不恭、嬉笑怒骂、唐突无忌的态度。约瑟夫·海勒的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它以夸张、滑稽、讽刺的笔触,刻意描写了官僚体制的荒诞和残忍。

(5)现代艺术

和文学的发展一样,20世纪的西方艺术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发展在迅速改变着世界面貌的同时,也改变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方式,照相术和摄影技术的发展给重视模仿的传统画带来致命的打击。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给艺术家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由重视表现外在世界向重视表现内心和无意识转变,成为20世纪前期西方现代美术的重要趋势。同时,由于考古发现和世界范围内艺术交流的新进展,很多原始艺术和东方艺术逐渐被西方艺术家所认识,新的艺术因素的注入推动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变革。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

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十多年,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出现了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四个重要的现代美术流派。

野兽派 1905年,法国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展出了马蒂斯、弗拉芒克、杜飞等9位青年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艺术评论家沃克塞勒评论说如“置身于野兽的包围之中”,野兽派由此得名。野兽派的美术变革主要体现在对色彩的运用上,野兽派画家反对模仿自然的原色,而宁愿使用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的颜料,在画布上随意涂抹,形成鲜明夸张的色块。马蒂斯是野兽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豪华·宁静·欢乐》和《戴帽子的女人》等。

立体主义 继野兽派之后,1907年法国艺术界又兴起了另一个重要的美术流派——立体主义。立体主义将绘画变革的重点放在对物体的形的研究上,注重探索怎样在平面上表现出具有多维空间感的立体的自然形象。1907年毕加索以几何块面画成了《亚威农的少女》,标志着立体派的诞生。立体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前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冈沃拉肖像》和勃拉克的《水壶与提琴》等;后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藤椅上的静物》和勃拉克的《圆桌》等。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兴起于德国的一个美术流派。表现主义画家不重视外在真实,而是强调艺术中的主观精神和强烈的情感表现。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主义画家常常喜欢对画面进行变形、夸张乃至怪诞化的处理。挪威画家蒙克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有《呐喊》。德国的表现主义主要包括雷蒙斯顿的“桥”社和慕尼黑的“青骑士”集团。“桥”社画家喜欢描绘自然和城市生活,画面带有强烈的愁闷和空虚感,代表画家有基尔希耶、赫克尔等;“青骑士”集团画家则专注于抽象绘画语言的运用,喜欢采用抽象的色彩和线条表达深刻的内在精神世界,代表画家是康定斯基。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运动发端于意大利,广泛涉及文学、建筑、雕塑和绘画等各个领域。未来主义绘画的代表有波菊尼、巴拉等。他们主张把同时发生的声音、光线和运动在一幅画中以可见的形式并置。比如他们在绘画中用连续运动的车轮和有无数条腿的狗来表现时间的延续和连续的运动等。在雕塑上,未来主义彻底抛弃了雕塑的外轮廓和封闭的形状,代表作品有波菊尼的《跨大步的人》等。

②达达和超现实主义

达达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普遍不安、狂热的战争和革命的影响之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的艺术流派。达达信仰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一句口号“破坏就是创造”,主张在反艺术中建立新艺术。达达的灵魂人物是马塞尔·杜尚。杜尚对传统艺术的挑战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比如,他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给蒙娜丽莎勾上胡子,并命名为《L·H·O·O·Q》(意为“她的屁股热烘烘”)。达达被认为是艺术从理性转向非理性的关键,但是由于其最终走上了反艺术的极端,20年代就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

超现实主义是继达达之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影响最大的艺术流派。超现实主义艺术深受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影响,主张艺术应当表现人的无意识世界的图像,开创了20世纪西方艺术表现对象的革命。超现实主义者主要采取两种创作方式:一是“偏执狂批判”,注重挖掘潜意识的思维方式;一是“心理自动化”,注重按照无意识的随意性进行创作,不受任何理性和成规束缚。达利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永恒的记忆》、《内乱的预感》都是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

③抽象表现主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批欧洲艺术家,如杜尚、达利、米罗、康定斯基等迁居美国,给美国带来了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等艺术观念。在新的环境中,这些不同的艺术流派相互碰撞,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主要包括行动绘画和色域绘画两种形式。行动绘画主张通过任意自发的行为进行创作,他们常常采用抛洒、流淌和滴漏的形式作画,如行动绘画的代表人物波洛克就喜欢将大幅画布平铺在地上,再在它周围走来走去,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的方法作画。色域绘画喜欢采用经过严格选择的抽象形象,以抽象的线、画和几何形状组成有秩序的画面空间。色域绘画的代表人物有罗斯科、纽曼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复苏和物质的极大丰富,西方艺术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波普艺术、欧普艺术、环境艺术、偶发艺术、最低限度艺术、大地艺术、身体艺术等流派如走马灯似的更替变化。

④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起源于英国,繁盛于美国。波普这个名称,是由英国艺术评论家阿劳威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波普(POP)”是大众、流行的意思,所以波普艺术也被称为流行艺术。波普艺术打破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成为西方后现代艺术转折的一个重要表现。英国早期波普艺术的代表作品是汉密尔顿于1956年创作的拼贴画《到底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作者采用拼贴手法,将现代文明的成果集于一处,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60年代,波普艺术在美国得到大发展。美国的波普艺术带有浓烈的商业色彩和明显的实用主义和拜物特征,罐头盒、可乐瓶、广告招贴画、明星宣传画,甚至美钞等都成了波普艺术家广泛利用的材料和表现的对象。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作品包括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印刷肖像》,劳申贝格的《信号》、《土耳其宫女》,约翰斯的《三面美国国旗》等。

⑤欧普艺术

欧普(OP)艺术,又称“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是继波普艺术后,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美术派别。欧普艺术家不主张通过绘画反映重大事件或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也反对将绘画变成再现自然景物的工具。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探讨纯粹的色彩和图形的视觉效果方面,强调画面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欧普艺术竭力追求利用视觉变化造成的幻境来吸引观众。创作中,欧普艺术家经常使用尺子、圆规等绘画仪器来代替画笔,从而使作品构图严整精致,有很强的装饰性。欧普艺术被广泛应用到欧美的建筑装饰、都市规划、家具设计、橱窗布置、广告宣传、纺织品印染等多种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效果。欧普艺术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瓦萨雷利的《索拉塔-T》,赖利的《水流》、《领悟》,帕莱克的《三棱镜视幻作品》等。

⑥照相现实主义

照相现实主义也称“超级现实主义”或“高度现实主义”,是一股包括现代美术和雕塑等领域在内的后现代主义运动。照相现实主义展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观念。从野兽派开始,西方现代美术的所有流派几乎都在竭力反对传统的“摹仿论”,认为这是对绘画艺术的否定。照相现实主义相反,它充分利用现代摄影技术反映现实,表现出和现代主义迥然相异的艺术思想。照相现实主义认为,绘画艺术应当着力追求逼真性,如实地记录我们视觉范围内形象的巨大变革。因此,照相现实主义艺术家常常把照片和幻灯加以放大,然后在上面进行复杂的描绘,以达到比照片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照相现实主义画家都具有惊人的绘画技巧,尤其是高超的素描功夫,使得整个画面获得了如现实世界般的完美统一,取得比照片更加逼真的效果。照相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主要有艾斯蒂斯、莫利、波森、弗莱克等。在雕塑方面,为了追求逼真性,照相现实主义者还使用真人翻铸人物模型,给雕塑人物穿上了服装,而且还给人物装上毛发,使人物雕塑达到了几乎和真人无法区别的程度,代表作有安德烈的《坐凳子的女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