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者教育研究主要成果:详细简介

作者教育研究主要成果:详细简介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获得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8项,获得甘肃省委和省政府授予的“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连续获得“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主要教育教学及研究成果如下:一、近十年来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和奖励1.2001年9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作者教育研究主要成果:详细简介

建设,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教育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毕业,正高级教师,甘肃省特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甘肃省人民政府督学,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家视导员,全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评审专家,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评审专家,全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评审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实验研究分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促进西部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兼学术委员;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物理学科组组长,甘肃省学前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基础教育课程》《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编委。

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2001年)、“甘肃省骨干教师”(2003年)、首届“甘肃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2001年)等荣誉。获得“甘肃省中学物理优秀教学观摩课”“全国创新专题优秀录像课”“2005年甘肃省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2005年全国杰出教育研究者”“2006年度中国教育英才”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科研进步奖与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2007年中国科教创新贡献奖”“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2009年11月)等表彰奖励。

自1982年8月以来,先后在民勤四中和兰州一中任教中学物理24年,历任年级组长、物理教研组长、教导副主任、教研处主任兼信息办主任、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书记兼副所长、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以及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等职。在24年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倡导并实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和“养德、开智、健体、立美”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过程和方法等科学素质培养,加强基础,激发潜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连续18年指导学生高考复习,先后任教13年高三物理教学,成绩突出,在全省名列前茅。在优秀拔尖学生的培养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辅导26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一等奖和全国奖励,均被北京大学等名牌院校破格免试录取,本人多次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得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8项,获得甘肃省委和省政府授予的“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连续获得“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有20多篇论文在全国中学物理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有2篇论文在“国际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上获二等奖;《养德、开智、健体、审美——课堂教学功能研究》等8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发表于《物理实验》《中小学教师培训》《物理通报》《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国家级和全国中文核心学术刊物上,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出版的《中学物理教与学》上全文转载十余篇。出版《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物理课程教学新思维》等多部专著,主编《中学创新教育探究与实践》《西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新常态下甘肃教育发展新思考》等教育研究图书4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或项目30余项,均通过国家级或省级鉴定。

主要教育教学及研究成果如下:

一、近十年来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和奖励

1.2001年9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2001年7月获得甘肃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

3.2001年7月获得甘肃省教育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甘肃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2003年12月获得“甘肃省骨干教师”称号。

5.2005年6月荣获“2005年甘肃省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

6.2001年4月被评为“全国创新专题优秀录像课”。

7.1995年被评为“甘肃省中学物理优秀教学观摩课”。

8.1991年9月被中共武威地委和武威地区行署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9.1992年—1995年多次被评为县级“课堂教学优胜者”“教改教研成果突出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10.2005年7月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未来研究会联合授予“2005年全国杰出教育研究者”荣誉称号。

11.2006年7月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未来研究会联合授予“2006年度中国教育英才”荣誉称号。

12.2006年9月被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和中教创新教育研究院授予“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科研进步奖”“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大会颁奖。

13.2006年10月26日被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评为“优秀科研个人”,荣获“最佳科研奖”。

14.2007年8月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未来研究会联合评为“2007年中国科教创新贡献奖”。

15.2008年5月被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评选为“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所长”。

16.2009年9月,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为在2009年度教研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优秀教师”。

17.2009年12月,被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评为“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

18.2011年7月被甘肃省教育厅党组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19.2013年5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特级教师”。

20.2013年6月被省教育厅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21.2015年11月被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甘肃省高中课改“先进个人”。

22.2017年12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

二、主要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奖:

1.《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论文),于1996年9月被甘肃省教育委员会评为“甘肃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2.《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论文),于1996年5月被国家教委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中国当代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

3.《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探讨》(系列论文),于1998年10月被甘肃省教育委员会评为“甘肃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4.《高中物理解题与思维方法导引》(著作),于2000年10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5.《高一年级考试教程——物理》(著作),于2000年10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6.《物理学科创新能力结构分析》(论文),于2002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评为“中国教育创新成就奖二等奖”。

7.《素质教育新教案(高二物理)》(著作),于2002年10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8.《中学物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实验》(实验报告),于2002年10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9.《科学开发课程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创新教育实施途径研究》(研究报告),于2002年10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0.《中学创新教育探究与实践》(著作),于2004年9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1.《构建“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报告),于2004年10月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全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评为“全国教育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2.《中学创新教育探究与实践》(著作),于2005年3月被中共甘肃省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甘肃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3.《中学物理课堂创新教育功能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论文),于2005年6月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评为“第四届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2005年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

14.《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于2005年9月12日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评为“2005年度新课程优秀教研成果”三等奖。

15.《基于新课程观下的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研究》(研究报告),2006年8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16.《兰州一中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著作),2006年8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17.《新课程观下的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研究》(研究报告),2006年8月15日被中央教科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中国教研网评为“第三届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课题研究类优秀成果一等奖”。

18.《物理课程与教学“一体化整合目标”取向研究》(研究论文),2006年7月26日被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与中教创新教育研究院评为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阶段性科研成果一等奖。证书文号:CTF0601216.

19.《文化管理,学校管理新概念》(研究论文),2007年1月被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评为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阶段性科研成果一等奖,证书文号:CTF0701063.

20.《中学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著作),2007年1月被“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评为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科研论著成果三等奖。

21.《新课程观下的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系列论文),于2007年3月被中共甘肃省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著作),2008年9月被评为“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甘肃省教育厅)。

23.《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著作),2009年11月15日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奖”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24.《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著作),2009年9月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等单位评为“2009年影响教师成长百部科研论著”,并获得三等奖。

25.《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设计》(项目报告及专著),于2010年12月8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本人独立完成。

26.《甘肃义务教育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实践研究》,于2010年12月8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本人排名第二。

27.《甘肃义务教育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实践研究》,于2010年12月被评为“甘肃省第八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特等奖(甘肃省教育厅)。本人排名第二。

28.《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西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著作),于2010年12月被评为“甘肃省第八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甘肃省教育厅)。

29.《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西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专著)于2011年1月13日被中共甘肃省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0.《“重建更美好”教育援助项目实施及第三方监测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于2013年2月被评为“甘肃省第九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甘肃省教育厅)。本人排名第一。

31.《学科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及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于2013年2月被评为“甘肃省第九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甘肃省教育厅)。本人排名第一。

32.《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研究报告),于2013年3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本人排名第二。

33.由省教科所申报、本人主持完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成果,在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展出,并被评为“优秀成果”。

34.《基于课程标准的“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研究》成果,2016年10月被评为2016年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典型案例一等奖。

35.《以“学科基地”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成果,2016年10月被评为2016年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典型案例一等奖。

三、近十年来正式发表的主要论文:

1.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甘肃教育,1994,(1)-(2).

2.高考物理选择题命题方式探微[J].理科应试研究,1994,(2).

3.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物理教学探讨,1996,(3).

4.举错辩误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1996,(1).

5.思维过程的教学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1997,(12).

6.高考物理探索性试题的类型与解题研究[J].理科应试研究,1998,(12).

7.轻绳拉力做功分析[J].物理通报,1999,(6).

8.养德开智健体审美[J].物理教学探讨,2000,(10).

9.“楞次定律”一课的教学设计[J].中学教育科研,2000,(9).

10.“贫困地区(甘肃)中学创新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实施方案[J].中学教育科研,2000,(12).

11.物理学科创新能力结构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7).

12.研究性学习——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新视野[J].中学教育科研,2001,(6).

13.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验[J].河南教育,2001,(11).

14.科学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整合课程结构——中学创新教育实施途径研究之一[J].甘肃教育报,2002.

15.养德开智健体立美——中学创新教育实施途径研究之二[J].甘肃教育报,2002,(4).

16.深化活动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发展创新——中学创新教育实施途径研究之三[J].甘肃教育报,2002.

17.求真崇善立美,强化隐性课程建设——中学创新教育实施途径研究之四[J].甘肃教育报,2002.

18.中学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建构研究[J].深圳:时代教育研究,2003,(4).

19.中学教育科研——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力[J].中学教育科研,2004,(4).

20.中学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建构研究[A].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C].中央教科所,2003(8).

2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自觉适应课程改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4).

22.构建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7).

23.中学教育科研的“五科”理念与“六点”策略[J].教育家,2003,(9).

24.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研究[J].教育家,2003,(11).

25.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新理念[J].物理教学,2004,(3).

26.基于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新理念[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3).

27.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调查[J].中学教育科研,2004,(4).

28.中学教育科研的理念及其价值趋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3).

29.基于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分类研究[J].物理实验,2004,(8).

30.兰州一中实施教师“校本培训”个案研究[A].甘肃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文集[C].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8).

31.基于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分类研究[J].物理通报,2004,(10).

32.基于新课程观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新理念[J].中学物理教与学,2004,(8).

33.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10).

34.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J].中国教育博览,2004,(9).

35.基于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一体化模型建构研究[J].教育家,2004,(10).

36.新课程观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J].中学物理教与学,2005,(1).

37.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Ⅱ卷、Ⅲ卷物理试题评析[J].物理教学,2005,11.

38.高考理综对教学的启示[J].物理教学,2005,12.

39.对2006年高考理综卷物理试题命题趋势的展望[J].中学教育科研,2006,3.

40.悉心研究考试大纲,突出重点明确方向[J].中学教育科研,2006,4.

41.优化备考策略,有效指导复习[J].中学教育科研,2006,5.

42.浅论走向学校文化管理[J].当代教育,2006,6.

43.校本教研五要素[J].教育革新,2006,5.

44.浅论学校文化管理[J].基础教育参考,2006,11.

45.文化管理——学校管理新概念[J].人民教师,2007,1.

46.加强校本研究支持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革新,2007,5.

47.甘肃省市(州)教研部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革新,2008,10.

48.甘肃高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N].未来导报,2008-10-17(6).

49.甘肃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研究报告[A].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

50.甘肃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革新,2009,(4),(5),(6).

51.学业质量评价,突破课改“瓶颈”(专家访谈稿)[J].基础教育课程,2009,(9).

52.创新教研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专家访谈稿)[J].基础教育课程,2010,(5).(www.xing528.com)

53.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解读[N].中学生导报(教育前沿专刊),2010-05.

54.新课程的七大变化——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上、下)(专家访谈稿)[J].甘肃教育,2010,(6),(7)。

55.素质教育引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N].未来导报,2012-05-04(5).

56.创设载体彰显特色,扎实推进创先争优[N].甘肃日报,2012-8-10(5).

57.突出八大重点领域,推进科研创先争优[J].教育革新,2012,(10).

58.加强“五项”建设,创建学习型支部[J].党的建设,2012,(10).

59.突破“瓶颈”全力推进新课改[N].未来导报,2013-01-04(4).

60.我的教育梦[N].中国教师报,2013-03-13(04).

61.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N].中国教师报,2013-04-03(05).

62.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坚定不移地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常态化实施[J].教育革新,2013,(5).

63.建立课改推进机制全面深化课程改革[J].基础教育课程,2014,(7).

64.扬帆追梦,启程远航[J].教育革新,2014,(10).

65.以专项课题研究引领样本校健康发展[J].新课程研究,2014,(12).

66.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专业支持能力[J].教育革新,2015,(1).

67.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甘肃教育智库[J].教育革新,2015,(2).

68.质量监测——撬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支点[J].教育革新,2015,(3).

69.实验技术创新是推动物理教学发展的动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6(6).

70.实验技术创新是推动物理教学发展的动力[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5,10(10).

71.新型教研员需具备四种意识[N].未来导报,2016-01-15.

72.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16,(2).

73.含电容器直流电路问题的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3(3).

74.基于课程标准的专业支持行动与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16,6(12).

75.强化使命意识,夯实党建基础[N].甘肃日报,2016-11-7(09).

76.建设西部教育强省的战略思考[J].发展,2016,11(11):26.

77.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新型教育智库策略研究[J].发展,2016,11(11):77.

78.把握核心素养内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课程,2017,(1):44-46.

79.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全面推进教科研转型科学发展[J].教育革新,2017,(2).

80.以创新驱动高中国教育优质发展的甘肃样本[J].甘肃教育,2017,(13).

81.论教研员的专业属性及其专业发展标准构建[J].基础教育课程,2017,(9).

四、近十年来编著出版的主要著作或教育图书:

1.高中物理解题与思维方法导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2.高一年级考试教程(物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高中物理同步读想用(高二物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高中全新版:物理解题规律-方法-技巧[M].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5.素质教育新教案(高二物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6.高中物理专题与创新能力设计(分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三个分册)[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

7.甘肃省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中考)指导——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8.《中学创新教育探究与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9.2005年甘肃省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中考)命题指导纲要——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5.

10.养德开智健体立美——兰州一中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及案例分析[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11.高考攻略——专题应试策略与实战演练(物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2.(新课程)2006年甘肃省初中毕业学业与升学考试物理命题指导纲要[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13.(旧课程)2006年甘肃省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中考)命题指导纲要——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14.2006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纲要与复习指导——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15.中考方向——2006年新课程中考试题分类指导与练习[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1.

16.2007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纲要与复习指导——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17.2007年甘肃省初中毕业学业与升学考试物理命题指导纲要[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18.中考方向——2007年新课程中考试题分类指导与练习[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19.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二、三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20.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二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21.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设计》[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22.物理实验报告册(高一全一册)[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23.物理实验报告册(高二全一册)[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24.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暨优秀教学案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25.甘肃省中小学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1000例(多媒体光盘)[M].兰州:飞天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

26.甘肃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27.教师成长[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28.甘肃省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设计实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29.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90问[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

30.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西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

3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

32.它山之石——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校长赴天津、江苏、深圳挂职学习调研报告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3.2011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1.

34.2011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指导纲要与解读(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1.

35.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6.2011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解读(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1.

37.课堂教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38.小课题探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39.小课题设计[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40.教学评价[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41.2012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

42.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100问[M].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

43.2012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解读(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

44.2013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

45.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解读(物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

46.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

47.义务教育语文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8.义务教育数学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9.义务教育英语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0.义务教育科学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1.新常态下甘肃教育发展新思考[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6.

52.小学学科有效教学典型案例研究(语文)(数学)(英语)[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

53.甘肃省志.教育志(1987-2005)(上下册)[M].兰州: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教育出版社,2017.

54.物理课程教学新思维[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7.

五、承担的项目和研究课题:

1.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重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一项子课题《素质教育新教案》的研究编写,并于2000年10月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

2.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甘肃省重点课题——“贫困地区(甘肃)中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工作,2000年6月16日批准立项,于2003年10月结题并通过国家级鉴定。其成果《中学创新教育探究与实践》(著作)于2004年4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33.5万字。

3.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科研实验校课题、省级重点课题——“新课程观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研究”,2003年6月立项。2005年10月结题并通过省级鉴定。

4.主要参与研究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高中物理主体—整体—群体教学模式建构与实验研究”,2001年12月立项。2005年10月结题并通过省级鉴定。

5.主持完成甘肃省校本研究课题、省级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校本教育科研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004年6月立项。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正式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养德开智健体立美——兰州一中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及案例分析》一书于2005年9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10年10月26日通过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鉴定。

6.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大成教育实验与研究》总课题的子课题“学校由小教研观向大科研观和大成教育观转变的研究”(课题组长)。(年度:2006~2010,编号:FLBO11419-0640).2006.5.31.)

7.2000年3~9月,主持进行“兰州一中校园网络建设”项目,9月18日通过省级专家组项目验收。

8.2001年9~10月主持完成“甘肃省世行贷款‘贫三’项目兰州一中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建设,10月28日通过教育厅专家组验收。

9.2002年4~8月主持完成“教育部中西部中小学网络教室示范校兰州一中网络教室”建设,8月26日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10.指导完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学教育信息平台开发及建设》”,2002年7月立项,2004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

11.2005年1~10月主持完成“兰州一中综合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10月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

12.2005年4~6月,主持完成“兰州一中网站”建设项目,6月投入运行,8月26日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

13.2005年4月~2008年主持进行“清华同方国家级信息技术资源建设实验校”项目研究。

14.主持进行的“甘肃省初中毕业生学业与升学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课题,于2006年9月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15.主持进行的“甘肃省高考质量分析与复习对策研究”课题,于2006年9月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16.参与“中英甘肃基础教育二期项目——教学支持系统建设项目”(2006—2010)项目研究,担任省级项目执行小组副组长、省级项目咨询专家。

17.2008年1月开始,主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7年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课题“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策略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甘肃课题组研究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数据库建设,2009年结题。

18.2008年1月开始,主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7年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课题“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甘肃课题组研究工作,完成四大课题研究报告和数据库建设,2009年结题。

19.2008年2月~2009年12月,主持完成省教育厅委托、省政府财政支持项目“甘肃省义务教育学业质量分析和反馈指导”。

20.2008年2月~2009年12月,主持完成省教育厅委托、省政府财政支持项目“甘肃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学科教育教学指导平台建设”。

21.2008年5月~2011年10月,主持实施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甘肃西和县“重建更美好”项目。2011年10月结项,通过终期评审。

22.主持进行的“低成本高效益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机制建设与重点难点工作研究”,2011年6月30日由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批准号:GS[2011]GHBZ04。

23.主持完成的“学科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于2012年6月通过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结项鉴定,并评为优秀课题(GSGB[2012]001)。

24.主持完成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委托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专项调研”(甘肃)工作,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专项调研工作(教研系统)甘肃省调研报告》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采纳。

25.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研究》课题(甘肃省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项课题——省高中课改办委托课题),于2013年1月被省高中课改办立项。

26.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甘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业支持能力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30501),2013年12月28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2018年2月5日通过国家规划办鉴定结题。

27.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委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批准号BHA140087)的子课题《小学品生(品社)、初中思品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

28.主持完成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课题——《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2014年12月通过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评审,通过鉴定(GSGB[2014]J586)。

29.主持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研制制订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2015年9月通过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专家组评审,通过鉴定(GSGB[2015]J0344),鉴定等级为优秀。

30.主持完成省教育厅委托课题《乡村教师精准培训质量评价第三方评估机构资质及认定办法研究》(甘教师函[2017]17号),课题编号:2017SFCKT004,2017年1~12月。

31.主持完成省教育厅委托课题《乡村教师精准培训质量评估机制研究》(甘教师函[2017]17号),课题编号:2017SFCKT005,2017年1~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