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课中的学术伦理教育与治理研究

高校思政课中的学术伦理教育与治理研究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教师角度来说,学术社会责任是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前提和目的,学术伦理认知则是教师开展学术教育活动的必备技能。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是造福人类,除了制度规范外,还要依靠学术研究人员的社会责任才能确保学术研究的目的不走偏。具体而言,学术伦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关系。学术伦理教育属于“道德修养”这一课程建设重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教育内容的固有组成。

高校思政课中的学术伦理教育与治理研究

从公私德辩证角度来看,学术伦理指特定主体在学术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学术公德和个人学术私德,主要包括学术规范和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广义上还包括对学术活动的伦理认识。学术活动本身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如果将其仅看作是学术研究活动,那么其主体就局限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包括自然科学研究者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将其看作是包括学术研究活动、学术教育活动和学术宣传活动、学术评价和评论活动等在内的广义学术活动的话,那么其主体也相应地扩大到教师、学生、专职研究人员、科普人员等。从学术伦理教育的角度来说,后者更为适用。我国高校中目前开展的学术伦理教育除了专门的学术道德规范外,还包括师德师风规定和学生学习纪律、考试纪律等,很显然,我国目前的学术伦理教育,尽管没有明确其概念,但实际上对应的是广义的学术活动。然而,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非常缺乏对高校学术伦理教育成系统地探讨,对其定位和开展方式更是不清不楚。本节试图在阐明学术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基础上探讨学术伦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一)学术伦理教育的社会责任要求

学术伦理教育的公德之维主要体现在学术伦理的社会责任要求上,学术人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学术责任,学术不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会对社会公益造成侵害,而不仅仅是对学术人和学术共同体利益的损害。将学术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更能帮助学术伦理教育实现社会责任要求。

在本书第三章中,已经论述了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伦理教育的区别,一般而言,学术道德教育不能涵盖学术伦理问题,而学术伦理教育包含学术道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价值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比中小学生更需要学习学术道德,不仅因为大学生在狭义上会更多地开展学术活动,还因为大学生离成为学术研究者、学术教育和传承者更近。此外,大学生也是对学术活动进行评论的主体,而他们的评论会对整个社会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认知产生比较大的风向性影响。但学术道德主要对应学术规范,即使是广义上也只能涵盖学生论文写作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和考试纪律等,这与学术伦理所要求的学术社会责任和学术伦理认知相差甚远。所以,论述学术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关键是论述学术社会责任和学术伦理认知教育的必要性。

从教师角度来说,学术社会责任是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前提和目的,学术伦理认知则是教师开展学术教育活动的必备技能。学术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尽管具体的学术研究可以恪守‘价值中立’,但完全可以脱离社会与人生的‘纯学术’终究是不存在的”[100]。何况,从现代学术研究的规律和机制来看,缺少社会责任的学术研究一般不会获得任何外部资助,从而使这类“研究”无法开展或无法持续开展。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是造福人类,除了制度规范外,还要依靠学术研究人员的社会责任才能确保学术研究的目的不走偏。教师开展学术教育活动不是简单地讲解学术规范或学术不端案例,更基本的是要传授对学术活动的正确认知,教会学生辨别什么是善的学术活动,什么是非善的学术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术伦理自觉性。所以,教师必须要有正确而敏锐的学术伦理认知,并能通过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递。

从学生角度来说,学术社会责任是加深理解学术规范的必要条件,学术伦理认知则是评论学术活动的基本能力。学术规范不是干巴巴的条文,而是鲜艳的学术路标,它的目的是让学习者了解学术的操作标准和价值要求,学术活动规律和学术活动目的是学术规范产生的基础。学术活动目的既对应了学术规范的价值层面,也是学术社会责任的归依,要深入了解学术规范,显然必须进行学术社会责任的训练。本节所称学术评论活动和学术评价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判断,即评论学术活动的好坏、对错,由于评论的主体非常广泛,有时包括所有公众,因而其门槛虽低,影响却大。学术评价活动具有专业性,目的一般是为了评价学术活动的成效和学术研究人员的成绩,通常属于一种事实判断,但其标准却一定会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所以,学术评论活动会影响到学术评价活动,而学术评价活动也一直在努力影响学术评论活动的导向。事实上,作为价值判断的一种,学术评论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学术伦理认知的准确性上,而学术伦理认知又离不开对学术活动的事实判断。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学术活动事实判断能力,是兼具学术评价能力的学术评论主体,提高大学生的学术伦理认知能力既可行又必要。必要性在于大学生数量较多,又是网民的主要群体之一,具有比较强的网络传播影响力,由于当前的学术评论活动大多在网络进行,提高大学生的学术伦理认知能力对于整个社会正确认识学术活动,维护学术研究形象和提高学术研究公信力均有助益。

(二)学术伦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

学术伦理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质有其内在逻辑,公德和私德的辩证关系在这一逻辑中起到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公德教育也包括私德教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伦理教育的社会责任教育对应公德,学术规范教育对应私德已在前文说明,显然两者在公德和私德教育上具有统一性。公德和私德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要将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连为一体,学术伦理教育要强调社会责任和学术规范的一致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从更广的范围上将社会责任所对应的学术报国、促进社会发展和学术规范所对应的学术育人、个人学术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学术伦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关系。

首先,学术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部分内容在目的和要求上一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在“统筹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部分指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术伦理教育属于“道德修养”这一课程建设重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教育内容的固有组成。从道德修养角度,遵守学术伦理既是个人品德中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的体现,也是大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类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学术伦理所要求的学术社会责任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公德的要求重合,所以,学术伦理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不可或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术规范的基本原则,属于学术伦理教育的核心理念。此外,在法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术伦理教育也有一席之地,部分违背学术伦理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规定,而中华传统文化的见利思义、天下为公等思想正是对学术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诠释。

其次,学术伦理教育是科研育人的主途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将科研育人作为思政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指出提升科研育人质量,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除了科学精神和科研作风外,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至诚报国理想追求的培养,显然不能仅在科研活动中实现,显然不能仅通过学术道德教育来开展,而要以广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载体,通过全面的学术伦理教育实现。所以,科研育人既要靠科研活动中的学术规范训练和学术道德养成,更要依靠思政课堂的学术伦理教育,学术伦理教育是科研育人的主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再次,学术伦理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重要反映。《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模范践行高等学校教师师德规范”,而《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律不限于遵守学术规范,人格也不仅体现于学术品格,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模范践行师德,显然应该在学术伦理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素养。师德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如果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内容进行归纳,可以将其划分成宏观准则、中观准则和微观准则三个层次,坚定政治方向、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是宏观准则,关心爱护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等属于微观准则。尽管所有这些准则都必须要严格遵守,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宏观准则为方向,更加严格地践行中观和微观准则,就遵守学术规范而言,他们不但要做到学术自律和学术品格端正,还要向最广大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学术伦理教育,因此必须比一般教师更为熟悉地掌握学术伦理的原理、规范和应用。

最后,学术伦理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一环。《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将大学阶段的思政课程目标定为“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则更为具体地指出要“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显然要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必然要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及其伦理要求,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包括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活动——学术研究活动的正确伦理判断,所以学术社会责任教育和学术伦理认知教育非常重要,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意义重大。大学生要认识到学术研究为了什么、什么样的学术研究于国于民有利,所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学术伦理教育中的体现是:大学生应当成长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学术研究者或成为能够辨别什么样的学术研究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公民。

(三)学术伦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术伦理教育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载体。学术伦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采取简单增加内容的方式,而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公私德辩证关系的指导下,实现融入而不是简单的加入。

在教学内容上,不需要增加单独的章节,而应该致力于在已有的内容体系中融入学术伦理的思想和内容。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中融入学术研究方法的内容,在“真理与价值”中融入学术伦理认知的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建设美丽中国”中融入学术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遵守公民道德准则”中融入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在研究生选修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则可以系统地开展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责任教育。所有内容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绿色发展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等理论为基础,进而完成学术伦理教学内容和其他教学内容之间的承接和无缝融合,同时要以培养学术操守和学术责任感为导向,实现学术伦理教育的立德树人任务。

在教学方法上,既要坚持理论讲授,又要善于使用案例教学,既要开展课堂教学,又要结合实践训练。学术伦理的一般原理和原则规范必须要进行理论上的深入阐释,比如学术伦理的目的和演化历史以及诚信原则、社会责任原则、不伤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和公平原则等基本伦理原则。学术伦理的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分析案例,而应该更多地通过对伦理争议的辨析来阐明伦理规范,比如共享研究数据和科学优先权之间的矛盾问题等,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可以怎么选择和应该怎么行动。除了课堂教学,为了使学术伦理能够真正的入脑入心,必须使学生进入科研活动的环境中感受学术研究的规范和伦理,比如让学生进入田野调查中感受调查方法的应用、进入实验室中了解科学知识的生产等。此外,还可以采取专题式教学方法,针对某些特别难以理解的理论问题进行讲解和辨析,国内已有高校推出了关于学术伦理的专题式课程。[101]

在教学评价上,要把教师的学术伦理素养细化成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学术伦理既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也应是教师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对于查证属实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教师要一票否决,直接适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退出机制。对于发表错误学术伦理导向言论的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对于学术伦理教育能力不足的教师要加强培训。将学术伦理素养细化为学术伦理自律情况、学术伦理认识情况和学术伦理教育情况等指标,采取自评、互评、学术委员会评价和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在学生考核上,要把学术行为表现和运用学术伦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考核内容。学术伦理教育的考核不能仅依靠统一考试的方式,更要通过学生的学术行为表现判断学生的学术伦理素质,如果学生有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或者实验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那么学生的学术伦理考核即为不合格。根据“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学生能否运用学术伦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应当是考核的主要方法,所以在考核中,要观察学生是否具有学术社会责任感,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学术研究做出理性判断,可以在试题中设置这样类型的案例分析题目,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

学术伦理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道德、法治、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其重要所以要开展,因为大学生需要,所以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因为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质,所以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但是,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学术伦理教育还要融入导师对研究生的教育中、辅导员对本科生的教育中,以及科学伦理、工程伦理等选修课程中和相关的专题讲座中。采取多元化的教育路径,才能使学术伦理教育内容转化为我国大学生的学术伦理素质(私德),进而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对社会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公德)。

【注释】

[1]秦慧杰、徐业滨:《略论毛泽东以人为本的人才观》,载《理论探讨》2004年第5期,第122-123页。

[2]易永卿:《从古代贤人政治到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观》,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65-68页。

[3]黄强:《大力实施首都人才战略——兼论江泽民全面人才观》,载《求是》2003年第12期,第15-17页。

[4]郑小明、刘浏、雷激、陈祥贵:《论胡锦涛的科学人才观》,载《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第64-66页。

[5]卢黎歌、李英豪、岳潇:《习近平人才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载《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第37-41页。

[6]胡雪梅:《科学人才观与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中国化》,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1期,第162-166页。

[7]《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82页。

[8]《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9]《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4页。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09页。

[11]《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12]《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13]《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14]《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9页。

[15]《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页。

[16]《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17]《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页。

[18]江泽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载《人民日报》2001年5月16日。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

[20]《在全国形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热潮》,载《人民日报》1995年5月27日。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

[2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2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1页。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2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7]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

[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28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8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4页。

[32]李春成:《孝行与官德:公德与私德间关系的案例分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127-133页。

[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34]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3页。

[35]Hampshire S.,Public and Private Moralit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2.

[36]梁启超:《新民说》,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9页。

[3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9页。

[38]曾德珪选编:《马君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39]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40]陈乔见:《公德与私德辨正》,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28-133页。

[41]张建英、罗承选、胡耀忠:《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载《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81-86页。(www.xing528.com)

[42]刘清平:《儒家伦理与社会公德——论儒家伦理的深度悖论》,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37-41页。

[43]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第67-74+81页。

[44]宣云凤:《私德和公德各守其位——解决道德危机的新思路》,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29-31页。

[45]张刚:《论中国传统私德和公德的关系》,载《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第38-40页。

[46]文碧方:《也论“仁”与“孝弟”以及“公德”与“私德”——兼评刘清平先生在儒家伦理上的有关观点》,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第43-48页。

[47]陈来:《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载《文史哲》2020年第1期,第5-23+165页。

[48]崔大华:《儒学的一种缺弱:私德与公德》,载《文史哲》2006第1期,第30-36页。

[49]陈琳:《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党员干部必备的三项道德修养》,载《人民论坛》2018年第9期,第54-55页。

[50]廖申白、孙春晨主编:《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51]米勒著,张伟译:《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52]Wood A W,“The Marxian Critique of Justice”,in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1,No.3,1972:244-282.

[53]Peffer R G,Marxism,Morality,and Social Justice,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188.

[54]王磊:《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7页。

[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7页。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

[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51页。

[58]卢黎歌、周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载《理论学刊》2013年第5期,第4-7+127页。

[59]王磊:《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6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3页。

[61]张之沧:《论马克思的道德实践》,载《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第8-10页。

[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1页。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0页。

[66]史蒂文·卢克斯著,袁聚录译:《马克思主义与道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67]顾智明:《论伦理本体——对马克思伦理视角的一种解读》,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82-87页。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6页。

[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0页。

[71]Nielsen K.,Marxism and the Moral Point of view:Morality,Ideolog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Boulder,Cobo:Westview Press,1989:109.

[72]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编:《徐特立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37页。

[73]张晓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74]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四个全面”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81页。

[75]《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2020-01-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moe_776/s3258/202001/t20200115_415589.html.

[76]闫笑:《罗尔斯原初状态中立约人特性——作为公平的正义利己主义》,载《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4期,第91-97页。

[77]Rawls J.,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568.

[78]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09-11,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911/c64094-31858756.html.

[7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80]段朝洁、吴洪疆、谭亲毅:《〈道德经〉文本研究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情怀教育》,载《当代青年研究》2017第1期,第12-16页。

[81]蔡扬波、徐承英:《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探析》,载《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第125-129页。

[82]李辽宁:《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与时代特征》,载《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第27-30页。

[83]邓小华:《博士研究生学术情怀的概念构建及培育路径》,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第35-39+75页。

[84]张功震:《医学生职业情怀教育的遮蔽与彰显》,载《医学与哲学(A)》2016年第9期,第49-51+57页。

[85]段朝洁、吴洪疆、谭亲毅:《〈道德经〉文本研究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情怀教育》,载《当代青年研究》2017第1期,第12-16页。

[86]禚明亮:《学术界“家国情怀”研究述评——兼论对“家国情怀”研究的几点建议》,载《高校社科动态》2015年第1期,第30-32页。

[87]刘虎、苏奕、邱利民、王占仁:《国际化语境下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基于家国情怀培养视角的实证分析》,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第13-20页。

[88]刘紫春、汪红亮:《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载《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第41-46页。

[89]张军:《共同体意识下的家国情怀论》,载《伦理学研究》2019年第3期,第113-119页。

[90]李辽宁:《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与时代特征》,载《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第27-30页。

[91]张功震:《医学生职业情怀教育的遮蔽与彰显》,载《医学与哲学(A)》2016年第9期,第49-51+57页。

[92]薛栋:《学术情怀: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精神灵魂》,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第44-48页。

[93]邓小华:《博士研究生学术情怀的概念构建及培育路径》,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第35-39+75页。

[94]李培根:《人文情怀与工程实践教育》,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第10-13页。

[95]〔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伦理之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96]〔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3页。

[97]〔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页。

[98]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第11-14+42页。

[99]〔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1页。

[100]胡伟希:《20世纪中国哲学的学术伦理:“日神类型”与“酒神类型”》,载《学术月刊》1999年第3期,第36-43页。

[101]《华东师大探索推出〈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课程名师与学生互动树良风》,2019-02-18,http://www.chinanews.com/sh/2019/02-18/8757606.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