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佚名题览胜亭、江西馆乐楼碑联等名胜古迹

佚名题览胜亭、江西馆乐楼碑联等名胜古迹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佚名题览胜亭[16]临水起高楼, 览尽嘉陵春色;凭轩披襟帻, 阅遍果州沧桑。横批: 文明主宰佚名题江西馆乐楼联[22]风月此无边, 居然击坏尧衢鼓吹休明熙世乐;神人同一快, 疑是卷帘滕阁登临歌舞故乡秋。横额: 为善万古不朽落款: 皇清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八日立隆兴乡福龙桥村告化岩刻功德碑联[24]继修庙貌今似古, 团结福田故如新。太和乡石床院寨子山南门对联能使千百贼匪丧胆, 定为亿万生灵固城。

佚名题览胜亭、江西馆乐楼碑联等名胜古迹

顺庆区

明·任瀚题读易亭[1]

修身齐家而治国, 存心养性心事天。

明·任瀚题嘉陵江浮桥联[2]

(一)

江关雄栈, 联屯画舫千寻, 直穿云雾通山峡;

天錾长虹, 锁断沧波万顷, 不放春光下五湖。

(二)

神京西下八千里, 见乌鹊横江, 夹岸烟花迎使节;

阆苑南来第一桥, 象螭龙饮渭, 中天云雾拥山槎。

张受谦题龙门场[3]

峭壁起龙门是充国雄关嘉陵古画, 通衢侔蜃市有卫邦富庶鲁邑弦歌。

李耀仙万卷楼

季汉出英雄, 操平淮右, 策据江东, 孔明先定三分计;

益州多硕彦, 宓启其前, 周承之后, 陈寿惟能万古传。

临川题万卷楼

桑梓仰清辉, 楼建西山怀万卷;

丹青留胜业, 史承东汉志三分。

周虚白题万卷楼

国志合称史汉三家, 义法独张, 尤见荣褒, 知音难得文中子;

楼藏旧拥图书万卷, 流风远被, 何关物论, 取辩应参崔伯渊。

康咸熙[4]题万卷楼

审时度势, 宏文几篇, 破碎山河趋一统;

秉笔直书, 青史万卷, 光辉日月照千秋

台湾胡自逢[5]题万卷楼

书比司马, 威仰郁郁史篇, 断千古是非, 领华阳国志在往昔;

地依嘉陵, 伫看浩浩江水, 扬万里烟波, 开果郡文运于将来。

杨宪邦[6]题万卷楼

破万卷书, 求索宇宙人生真谛;

三国志,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何剑青[7]题万卷楼

魏书蜀书吴书, 马班继, 信史存, 演义凭君, 焕彩岂唯丰菊部;

才气清气骨气, 神鬼钦, 玉碑兀, 春秋在我, 流光何止照文坛。

李良辉题万卷楼

三国志名垂百世, 万卷楼地重千秋。

海生题万卷楼

钟灵得地, 问鼎属文。

喻贵森题万卷楼

千秋史鉴三国志, 百世文台万卷楼。

潘大德[8]题万卷楼

登临送目, 重楼穿空, 通衢列阵, 长虹横江, 山河一改容貌, 唯嘉水荡漾依旧烟波渺渺;

凭高回首, 良史挥毫, 枭雄停骖, 虎将捐躯, 人世几经沧桑, 令游客踯躅难禁思绪悠悠。

冯心共[9]题万卷楼

重修万卷楼, 迎来万卷史籍再放万丈光芒辉映北斗;

泛览三国志, 仰慕三国文化遍及三千世界源起南充

胡鸿猷[10]题万卷楼

承祚倘无三书, 神州竟成千古恨;

果城幸有万卷, 举世得仰一名楼。

胡六皆[11]题万卷楼

南充史笔三分国, 西晋文风万卷楼。

吕子房[12]题万卷楼

良史名充国, 陈寿呕心求是志魏吴蜀鼎立兴衰一统;

奎星灿安汉, 谯周着意识时表天地人相依辩证三才。

陈忠民题万卷楼

两代奇才, 继司马遗风, 谴黜含冤, 读书破万卷;

一朝良史, 承董狐直笔, 述评求实, 著志耀千秋。

周子瑜[13]题万卷楼

古城出俊才, 学富五车步迁固;

嘉水滋灵秀, 志传三国壮巴峨。

章润瑞题谯公祠[14]

手载是非谁论定, 九州同轨话兴亡。

杨世明[15]题谯公祠

三分难恃, 亡蜀至今恨庸主;

一邦蒙损, 保民当世倚硕儒。

谯公祠大门联

察兴亡之势, 休兵倡和, 谯公当年不得已;

明分合之理, 全国保民, 硕儒千载有善声。

佚名题览胜亭[16]

临水起高楼, 览尽嘉陵春色;

凭轩披襟帻, 阅遍果州沧桑。

柏林、 净慧题栖乐寺牌坊联[17]

栖身非世外, 千障雲山凭我隐;

乐国在当前, 五湖风月有谁争。

唐君励题西山开汉楼联[18]

登楼环眺, 果城满秀色, 嘉陵卧彩虹, 舞凤振翅冲云汉;

凝神遐思, 纪信扬忠义, 陈寿挥史笔, 任瀚习易释乾坤。

柏庵题开汉楼联

亭接星空, 遥观碧蓝嘉水奔万里;

楼征汉统, 足证忠义功臣耀千秋。

何剑青题栖乐寨门联[19]

西隐洞中任瀚学易参天地, 乐居寨上黄辉修史鉴古今

何剑青题览秀亭联

几重云嶂俯脚下, 千里秀色入襟怀。

张慰祖题北湖[20]

门衔白塔, 俯仰嘉江贯烟山, 何况绿树葱葱, 泼墨还仗吴道子;

背枕西山, 左右廊回线湖水, 更兼幽篁处处, 修褉不假王右军。

郑临川题北湖 “水天一色” 茶楼联

清嘉莲影镜中赏, 客与龙舟画里游。

果山公园 “魁星楼” 联[21]

百尺琼楼高望果州甲第, 一只彩笔大书嘉水文章。

横批: 文明主宰

佚名题江西馆乐楼联[22]

风月此无边, 居然击坏尧衢鼓吹休明熙世乐;

神人同一快, 疑是卷帘滕阁登临歌舞故乡秋。

李蹊言题玉皇观财神药王殿

妙药难医冤业病, 浮财不养命穷人

高坪区

鄢家乡灯台山村八社石马山观音石刻对联[23]

(一)

岩屋同金城巩固, 玉屏与石马增辉。

横额: 积福亿代流芳

(二)

石马灵勺成万古, 金城秀岭映千秋。

横额: 为善万古不朽

落款: 皇清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八日立

隆兴乡福龙桥村告化岩刻功德碑联[24]

继修庙貌今似古, 团结福田故如新。

横额: 补装慈云

落款: 大清道光九年岁在己丑九月

隆兴乡沁水寨村关门岩关圣寨石刻联

有修无忠永口山真岳奠, 居安思危咸歌舜目尧天。

落款: 正□□清道光□□

金城山南京门石刻对联

重门竖为金城围, 夹道生成磐石安。

浸水乡熊山村发祥山宝龙岩石刻联[25]

宝龙岩寻身赴咸, 发祥山救劫灵丹。

横额: 慈航普度

会龙镇桂花井村千足寨社菩萨岩石龛对联[26]

神貌显化中秋地, 慈颜灵感普陀岩。

横额: 慈航普度

嘉陵区

桃园乡高店子庙功德碑[27]

仰苍天, 钦上圣, 环观古庙, 两层栋宇跨山腰;

得胜地, 建灵宫, 俯瞰深沟, 万顷烟波浮水面。

蜀农题大通场川祖殿[28]

辟隩区以成陆海, 功德在川民, 不随大江东去;

循吏而荐馨香, 精灵昭井络, 更祝华盖西临。

七宝寺镇王家嘴字库塔联

(一) 掌库宫联

我亦沾点诗书气, 保尔称为土地神。

(二) 焚字宫联

漫道学士珠玑都成灰烬, 须知圣贤心血不付泥塗。

横批: 敬惜字纸

(三) 第三层桂香堂联

天上文衡归吾掌, 人间字迹顺尔眼。

金宝镇字库塔联

惜字啟人文, 珍书出俊彦。

横批: 敬惜字纸

桥龙乡羊龙庙石牌坊

正面: 宝嫯辉长祥云庇远, 竖冰节历湛露恩深。

背面: 岭梅傲雪晖丹桂, 湘竹凝班灿玉兰。

横额: 旌表节孝

双桂镇田坝会馆楹联

功同大禹昭千古, 德沛苍生祀万年。

横批: 利泽及人

太和乡邓家沟牌坊联

上: 孑身遭叠难, 数年来哭夫未已, 哭子重逢, 伤心处不堪是孤灯一盏,缺月三更;

下: 立志撑家资, 儿多事如泣难鸣, 如诉无语, 隐忍情感弗能大限双飞,螳螂再堵。

太和乡石床院寨子山南门对联

能使千百贼匪丧胆, 定为亿万生灵固城。

阆中市

大罗山寨联

山寨嵯峨雄蜀北, 石门巩固赛马西。

横批: 天生雄镇

落款: 督力培修南剑, 寨主王永珍、 姜崇昆、 剑州贡员李庚行年七十赠。

华光楼联[29]

底层匾额: 古镇江楼

二层匾额: 阆苑第一楼

对联: 风景这边独好, 江山如此多娇。

三层匾额: 江城如画

四层匾额: 大观

对联: 嘉陵三百里, 阆苑十二楼。

南部县

敬洪琳题南部县灵云山联[30]

拂出绅灵山, 将雨乎? 将日乎? 问昊昊穹苍, 阴阳谁主? 望四壁青山腾细浪。

搅流辉夜月, 是盘也? 是弦也? 观茫茫宇宙, 圆缺自为! 迎一江碧水涌朝阳。

李光照题灵云楼联[31]

远道负尘劳观云兴雨作放怀宇宙, 高台瞻胜迹威地异天新畅谈古今。

史今律题灵云楼联

楼外是嘉陵山水, 正好临窗绘画, 总想起道子一支笔;

山中有古洞灵崖, 恰宜面壁题诗, 何须拾吕翁半片爪。

范朝钧题灵云楼联

山虽不高有古洞通幽灵云山岫, 楼可谓雅存仙人遗韵硕彦书碑。

张鉴匾题灵云楼联

灵云化雨昔时胜迈几兴度, 紫气盈虚今日乐园任息游。

邵培德题灵云山云廊联[32]

自春秋以下, 汉统宇内, 唐威海外, 宋安江南, 元跨欧亚, 明通西洋,清惧列强, 道兴亡, 三千年历史但看云过巴山夕照美;

沿昆仑而东, 冰盖珠峰, 雪满祁连, 雾锁秦岭, 雨浥剑门, 秀拥峨眉,翠笼巫峡, 望锦绣, 九万里江山更添波迎神女世惊殊。

刘家虞题灵云山云廊联

广设曲栏为临水, 不镶四壁怕遮山。

史今律题灵云山云廊联

不为屏障, 恐风踪云迹受它约束;

尽敝门栏, 任水色山光入我胸怀。

张文兴题灵云山长廊联

展宏图, 豪登灵云览美景;

寻诗篇, 漫步长廊抒胸怀。

范朝钧题灵云山览秀亭联[33]

乘兴上高岑, 望千里嘉陵环北郭;

骋怀观胜境, 见四周瑞气拥南隆。

王玉题灵云山一览亭联[34]

一览山川多锦绣, 三思世事多沧桑。

郑其祥题灵云山颐心亭联

清气若兰虚怀若谷, 怡情在水励志在山。

李明镜题灵云山颐心亭联

心如闲云野鹤, 静观山前花开花落;(www.xing528.com)

性似空谷幽兰, 任凭天外云卷云舒。

史今律题灵云山鹤知亭联[35]

曾忆湾深栖白鹤, 细观山势起苍龙

张鉴睻题灵云山鹤知亭联

野花迎宾至, 茂林待鹤归。

杨浒题灵云山晓月轩[36]

晓月临窗天欲曙, 惠风舞柳地方春。

张文兴题灵云山晓月轩

晨迎晓霞照东壁, 暮待夜月映西窗。

王玉题灵云山折桂台联[37]

他年欲早步蟾宫欣折桂, 今日当先航学海巧推舟。

邵培德题灵云山折桂台联

一县出三状元二宰相, 堪重千秋典范;

诸生读五洲史四海书, 欲建万世功勋。

杨立容题灵云山折桂台联

岩穴吐瑞霭而腾九天绕蟾宫仙桂, 杏坛育精英以展千古添艺苑丽葩。

袁天阶题灵云山观澜亭联[38]

心随逝水流明月, 面对斜阳写山川。

郭万邦题灵云山观澜亭联

莽莽群山青来剑外, 滔滔一水绿去江南。

杨浒题灵云山云荷苑联

修身师菡萏, 不为污染;

立志法青云, 欲与天齐。

王玉题灵云山云荷苑联

朝云丽日亭台影, 晓月清风杜宇声。

袁天阶题灵云山云荷苑联

岭放晴岚人来早, 山流秀色花落迟。

王玉题灵云山养生阁联

闲玩山水, 勤登常涉, 定可强身健体;

雅爱诗书, 博览细吟, 自将养性怡心。

杨浒题灵云山养生阁联[39]

缘都为道水可养, 用志宜专事能成。

彭天阶题灵云山听涛居联

闲邀明月听涛语, 静坐春风识鸟音。

王玉题灵云山西大门联

山岭连绵, 江流浩荡, 乃自然造化, 触目处皆呈画意, 人尽叹为观止;

楼亭绮丽, 花木扶疏, 实才慧凝成, 留心时俱是诗情, 君将乐不思归。

邵培德题灵云山东大门联

白龙跃地灵, 望嘉陵浪涛, 入广元, 过南部, 奔重庆, 蜿蜒浩荡汇长江,道子绘三百里河山, 试问形胜地, 谁画红岩平湖锁逝水;

巴国荟人杰, 忆历代英豪, 纪武曌, 怀陈氏[40], 赞邹容, 壮阔波澜创伟业, 杜宇开数千年川蜀, 请看当今人, 共继前贤风范建新天。

高舜德火峰山联[41]

漫步火峰, 袖清风, 邀明月, 笑看嘉陵涛翻浪涌;

钟情山水, 友子美, 会稼轩, 任凭世界雨骤云飞。

王济民题火峰山联

四面青山朝圣地, 一湾碧水拥南城。

夏春松题火峰山大门联

武功煊赫, 龙王沱畔一骁将;

文采风流, 新井陈门三状元。

佚名题火峰山大门联

请吴道子重挥画笔, 描入火峰公园景;

邀杜少陵再颂诗篇, 咏出古渡电站歌。

夏春松题火峰山湖山一览楼阁联[42]

登楼望山川形胜, 升钟湖阔, 东坝埝大, 嘉陵浩荡, 众水融汇而交辉,千里清涟碧渏, 万顷粼影波光, 移山造海光华夏;

临厦思故离人杰, 新井状元, 枣儿尚书, 安坝军魂, 群英蔚然以荟萃,四方专士云集, 三元文风灿烂, 起风腾蛟耀神州。

史今律题火峰山湖山一览楼阁联

凭栏望江流, 正好看烟笼柳岸, 船行桥孔, 漫卷长堤, 画耶诗耶, 竟是谁家手笔;

把酒对城郭, 实难得旗飘层楼, 车驰大街, 歌舞深巷, 都乎市乎, 何当任我翱翔。

夏春松火峰山翠柳山庄联[43]

嘉水毓英杰, 一面红旗千秋灿;

火峰揽胜迹, 满园翠柳万代春。

何希凡题火峰山牡丹亭联[44]

何处寻良辰美景, 燕语声声, 妙笔常思汤显祖;

此地有国色天香, 莺歌呖呖, 痴情每忆杜丽娘

邵培德题火峰山牡丹亭联

江水含烟, 游人携手春日艳;

火峰吐翠, 佳景映霞牡丹开。

郭发杨题火峰山牡丹亭联

满地芍药, 云破月来花弄影;

一亭牡丹, 风飘露坠香袭人。

赖明题火峰山牡丹亭联

不喜人间夸富贵, 甘居山野伴烟霞。

郭发杨题火峰山醉翁亭[45]

亭名醉翁, 意不在酒, 在山水之间也;

江谓嘉陵, 兴而有诗, 有美景其中焉。

范朝钧题火峰山醉翁亭联

有亭曰醉翁, 移来胜景添风雅;

吾辈怀永叔, 畅饮酿泉乐山林

李光照题火峰山望江亭联[46]

一亭林影窗前月, 千里江波月底天。

望江亭, 绿水亭前罗带绕;

衣月洞, 青水洞外画屏开。

皓月照亭来月照如画, 碧江流水去江流有声。

亭栏俯清波, 扁舟去云间, 斜阳半山, 波地倒影悬亭台;

江岸摇翠柳, 波雾游水面, 月夜中天, 柳荫深锁处江堤。

夏春松题火峰山望江亭联

登楼欣远眺, 看凌云彩岫, 鳌峰笔塔, 玉台烟霞, 碑院佛光, 一派南部风光来眼底;

临馆乐观光, 赏夜月琴台, 安坝渔歌, 醴井美酒, 回龙碑记, 千里嘉陵图画荡心中。

史今律题火峰山望江亭联

往事如烟, 最难忘徐帅[47]挥师, 红军跃马;

人生非梦, 总莫负吕翁备酒, 仙女拂琴。

范朝钧题火峰山望江亭联

凭轩朝北瞩, 望秦关隐隐, 蜀道盘盘, 剑阁巍巍, 锦屏熠熠, 千里江陵来天际;

倚栏向天歌, 咏火峰煌煌, 灵云冉冉, 晚霞艳艳, 西水悠悠, 四周瑞气拥南城。

赖明题火峰山望江亭联

碧水青山千里秀, 白云绿树两亭幽。

邵培德题火峰山望江亭联

子在川上, 逝水不舍长夜短夜;

君立岩前, 触景常思新亭旧亭。

何希凡题火峰山望江亭联

试登绝壁危峰, 望雪流滚滚, 长桥巍巍, 但见晓霞凌空, 柔柳夹岸, 触目无不雄姿秀色;

漫步青山画阁, 思古道绵绵, 仙人渺渺, 唯有猛士浴血, 俊才兴邦, 荡胸俱是壮志豪情。

史今律题火峰山伟业千秋亭联[48]

徐帅曾登临, 六十余年未曾闻鼓角;

红军常驻节, 千百后世纵情奏笙歌。

史今律题火峰山洞天夜月联[49]

洞天探月月色如故, 亭下望江江下有声。

郭发杨题火峰山洞天夜月联

吕仙翁[50]曾卧此洞, 赏嘉陵清风明月;

何道姑[51]每登其山, 游云岭翠柏苍松

赖明题火峰山红岩白塔联[52]

凭栏望大江, 心随流水到东海;

扶枝登高塔, 身伴白云上碧霄。

佚名题火峰山凌云洞联

古洞白云, 莫问蓬莱在何处;

青山绿水, 别有天地非人间。

邵培德题火峰山凌云洞联

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大士岂求天地外;

德泽无为知白守黑, 神仙只在我心中。

肖伯阳题火峰山松云洞联

古洞白云封, 欣逢创世重开, 光被四表;

深山红日照, 喜得神思普荫, 福佑两川。

何正兴题火峰山灵云洞联

洞云缭绕拂心地, 水月空灵见性天。

仪陇县

龙母宫联[53]

后德薄三才, 扶阴桑, 理阳纲, 阐明天秩天序;

母仪周四海, 息洪波, 平巨浪, 训养龙子龙身。

营山县

清·杨上容题营山县舍利塔联[54]

砥柱回润波澄朗水, 奇峰拔地秀启绥山。

营山县舍利塔联[55]

东山应对青狮形, 西峰譬喻白象身。

横批: 五蕴空冢

舍利塔前利山碑联

祖德源流遗产万代, 恩师泽被子孙千秋。

横批: 源远流长

太蓬山朝阳洞石刻对联[56]

丹灶点流霞不待人候, 青羊眠古洞好问行踪。

[1] 读易亭在玉屏公园内。

[2] 引自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顺庆艺文撷英》 (内部资料), 2012年印刷, 第48页。 另见吴翟编著 《三国文化源顺庆》 (内部资料), 2000年, 第37页。

[3] 参见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顺庆艺文撷英》, (内部资料),2012年印刷, 第50页。

[4] 康咸熙, 原南充地委书记。

[5] 胡自逢, 原中国台湾中大文学院院长。

[6] 杨宪邦, 1922年生, 四川南充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7] 何剑青, 原南充地区创作办公室编剧

[8] 潘大德, 原南充市职工大学教师。

[9] 冯心共, 原西充县文化教育局局长。

[10] 胡鸿猷, 原南充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

[11] 胡六皆 (1920~1997), 湖南长沙人, 湖南省著名书法家。

[12] 吕子房, 原南充地区群众艺术馆副研究员。

[13] 周子瑜,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

[14] 章润瑞 (1919~2016), 四川叙永人, 原南充师院 (现西华师范大学) 党委书记兼院长。 此联撰于2005年冬, 时年86岁。 以下关于谯公祠的三幅楹联均引自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顺庆艺文撷英》 (内部资料), 2012年印刷, 第54页。

[15] 杨世明,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

[16] 览胜亭在顺庆区西山风景区内。

[17] 栖乐寺在顺庆区西山风景区内。

[18] 开汉楼在顺庆区西山风景区石材山顶。

[19] 栖乐寨在顺庆区西山风景区内。

[20] 北湖位于顺庆区文化路。

[21] 此联为清嘉庆九年 (1804) 城中孝廉贾孙发起募捐, 时任南充县知县王慎初允准, 于嘉庆十二年 (1807) 十月动工, 翌年六月建成。 正门题此联。

[22] 参见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顺庆艺文撷英》 (内部资料), 2012年印刷, 第50页。

[23] 鄢家乡在高坪城区南30公里。

[24] 隆兴乡在高坪区城东40公里。

[25] 浸水乡在高坪区城东15公里。

[26] 会龙镇在高坪区东北38公里。

[27] 此联据说为当地清代的塾师周元伯所撰。

[28] 参见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顺庆艺文撷英》 (内部资料), 2012年印刷, 第50页。

[29] 华光楼在阆中城东南临江, 正对南津关连峰楼。

[30] 灵云山在南部县城北滨江大道内, 东临红岩子风景区, 西接石子岭生态植物园, 是一座生态园林公园。

[31] 在灵云山公园内。

[32] 在灵云山公园内。

[33] 览秀亭在灵云山公园内。

[34] 一览亭在灵云山公园内。

[35] 鹤知亭在灵云山公园内。

[36] 晓月轩在灵云山公园内。

[37] 折桂台在灵云山公园内。

[38] 观澜亭在灵云山公园内。

[39] 养生阁在灵云山公园内。

[40] 此 “陈氏” 为南部县境内新进北宋年间陈尧叟, 陈尧咨、 陈尧佐三状元也。

[41] 火峰山, 位于南部县城郊, 前临嘉陵江, 西对红岩子电站大坝, 建有火峰山公园。

[42] 湖山一览楼在火峰山公园内。

[43] 翠柳山庄在火峰山公园内。

[44] 牡丹亭在火峰山公园内。

[45] 醉翁亭在火峰山公园内。

[46] 望江亭在火峰山公园内。

[47] 徐帅即徐向前元帅。

[48] 伟业千秋亭在火峰山公园内。

[49] 洞天夜月在火峰山公园内。

[50] 吕仙翁, 传说中八仙之吕洞宾。

[51] 何道姑, 传说中八仙之何仙姑。

[52] 红岩白塔在火峰山公园内。

[53] 龙母宫在仪陇县马鞍镇, 距新县城新政镇79公里。

[54] 此联题于道光甲申 (1824), 杨上容为营山县知县。

[55] 舍利塔在营山县城北45公里, 太蓬山北面的判沟湾内, 是一座七级舍利塔。

[56] 太蓬山位于营山县城北45公里, 唐代即为佛教圣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