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传统绘画在社会变革中的历史性变革

江苏传统绘画在社会变革中的历史性变革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末民初,社会巨变,传统书画艺术受到极大冲击。在此语境下,传统的中国书画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随后,苏州国画馆、扬州国画院、无锡国画院相继成立。此次写生创作活动将传统绘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从题材上、思想上、笔墨上对中国画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1977年4月18日,江苏省国画院恢复建制。

江苏传统绘画在社会变革中的历史性变革

一、书画艺术走向复兴

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一种基于传统笔墨的独特艺术形式。书画艺术以其独特形态,明显区别于欧美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的艺术瑰宝。自宋元始,书画艺术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自娱自乐的雅好,因而中国画具有显著的“文人画”特征。江苏地区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历来是中国绘画的重心中国画革新的发源地。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勾连南北,城市集聚,交通发达,经济富庶,书画艺术繁盛,书画名家辈出。

清末民初,社会巨变,传统书画艺术受到极大冲击。中国文化崇古,反应在书画艺术上,即表现为艺术形式的程式化。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中国画程式化的一面被认为是故步自封、保守落后的,因而饱受革新进步人士的质疑和批判。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画被认为是落后与衰亡的艺术形式,是旧时代和旧文化的代表,是要进行革命革新的对象。陈独秀徐悲鸿等革命人士主张要用西方的美术思想来改造革新中国画艺术,提出了美术革命论。战争带来巨大的破坏,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一度陷入沉寂期。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中国美术界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开始推崇油画贬低国画。全国许多院校的美术系取消了中国画教学,或者将中国画改为“彩墨画”,只有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在傅抱石先生的竭力维护下,保留了中国画教研室和中国画课程。此时,南京、苏州、扬州一带仍是中国书画家的汇聚之地。在社会需求方面,新中国初创时期,人民群众迫切需要面目一新的积极艺术形式,来批判旧时代、讴歌新社会、畅想新生活。在此语境下,传统的中国书画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新中国对艺术家提出世界观文艺观的思想改造要求,“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画艺术要为新社会的现实生产建设服务,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社会风气和人民生活。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美术界的中国画仍旧延续着传统文人画的笔墨形式和题材,体现出与社会需求和现实明显的格格不入。直至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画坛酝酿了巨大的变革,在全国美术界开启了独领风骚的时代。1960年3月,江苏继北京国画院上海国画院之后,成立了全国第三家国画院——江苏省国画院,标志着中国画院体制的建立。随后,苏州国画馆、扬州国画院、无锡国画院相继成立。1960年9月15日,傅抱石带领“江苏国画工作组”,包括亚明、钱松嵒、宋文治、魏紫熙等在内的十三人,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此次写生创作活动将传统绘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从题材上、思想上、笔墨上对中国画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1961年5月,江苏国画院组织艺术家们在北京开展“山河新貌——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在美术界引起了轰动。以此为标志,此次发起于江苏南京,以傅抱石为首,江苏众多书画艺术精英集体参与的中国画艺术改革,与明末清初龚贤为首的“金陵画派”相对应,被称作“新金陵画派”。“新金陵画派”深化艺术实践,发扬“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创作思想,推动了中国画艺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区域内有众多书画艺术家,他们或是出生于此地,或是籍贯在此地,或是在此地工作生活,他们是“新金陵画派”改革的中坚力量,也是画派继往开来的传承者,为江苏省国画院的建立以及后期画派传承发展而生的“江苏画派”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年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时,江苏丹阳籍著名书画家吕凤子(1886—1959)任筹备委员会主任。1957年6月6日,江苏文化局艺术处与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召开会议,拟定了《关于聘请画师及召开工作会议的函》,确定了首批聘请画师、副画师、助理画师的名单,其中出自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著名书画家包括苏州余彤甫(1897—1973)、陈旧村(1898—1975)、张晋(1906—1988),无锡钱松喦(宜兴人,时任无锡美术协会主席,1899—1985)、常州龚铁梅(湖南长沙人,定居常州,1877—1969),扬州鲍娄先(1874—1958)、何其愚(1891—1958)、顾伯逵(1892—1969),徐州王琴舫(1889—1959)、喻继高(1932—),镇江吕凤子(1886—1959)、丁士青(1900—1976)等人。1961年前后,江苏省国画院又调入了多位画家,其中出自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有常州房虎卿(1889—1979)、徐孅(女,1931—1985),苏州费新我(浙江湖州人,迁居苏州,1903—1992),无锡黄养辉(1911—2001)、徐州李畹(女,1920—),扬州金志远(1930—1984)等人。1960年9月傅抱石带领的“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采风交流活动中,成员有来自无锡的钱松喦,苏州的余彤甫、张晋,镇江的丁士青等人。新金陵画派众人地域与传承不同,显示出差异化的艺术风格,使新金陵画派呈现多元丰富的群体面貌,呈现“和而不同”的绘画局面。

1966年,“文革”浩劫开始,美术院校和中国画院被迫解体,一切美术创作活动中止。直到1971年2月,江苏省文化局美术创作组成立,成为“文革”初期第一个恢复美术创作的机构。1977年4月18日,江苏省国画院恢复建制。随后,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群的苏州、镇江、扬州、徐州、常州和无锡等市相继恢复和建立国画院、书画院。江苏画坛开始恢复生机,再度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之即,社会语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民众普遍厌倦了阶级斗争的紧张气氛,思想得到了解放,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召唤下,老一辈的画家们,开始了创作上的新突破,再度实践了傅抱石的“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思想。来自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书画家们再次活跃在创作舞台上。1979年,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刘海粟(常州)再度出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开始了他一生里中国画创作的高峰期。他以腾龙翻虬的线条、恢宏淋漓的水墨和斑斓浓烈的泼彩为绘画语言,展示了中国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无穷魅力。无锡杨建候、黄养辉,苏州张辛稼、谢孝思(贵州贵阳人,长期在苏州工作生活)等人均活跃在画坛,对国画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此时,一批中青年中国画家迅速成长起来,开始形成了个人风貌,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画创作的带头人。无锡籍书画家董欣宾,是江苏画坛继傅抱石之后开创江苏画派新面貌的一代大家,其笔墨高古,姿肆而性情。徐州籍书画家喻继高成为江苏花鸟画尤其是工笔重彩领域的代表人物,是陈之佛陈式工笔画风的继承人和开拓者。来自大运河沿岸的江苏书画家,在新时代继承传统文化,吸收西方美术的造型方法,实践了新书画的理念、精神和思想,为中国书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州自古是画风繁盛之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人杰地灵,保存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明园”的老城街巷,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苏州园林、苏州评弹昆曲、吴侬软语以及独特的地域人文环境,孕育了发轫于明代的著名画派“吴门画派”,也滋养了当代的苏州画家。苏州国画馆成立于1960年,于1982年更名为苏州国画院。苏州国画院定期组织举办苏州国画院常设展览“写意·苏州”中国画双年展、“溢彩苏州”中国画苏州全国名家写生展以及写生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新吴门画派”江苏高校巡展、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画家系列双个展、苏州国画院画家作品年展全国巡展等活动,另外每年举办各类专题画展,并组织各种联展、个展以及国内外交流展。传统书画艺术和“吴门画派”的艺术传统在苏州国画院得到广泛研习、传承、创新和发展。苏州国画院在传承“吴门画派”艺术特色的同时,也成为“新吴门画派”的发祥地和大本营。在以张辛稼、吴木、孙君良、周矩敏、刘佳等历任苏州国画院院长为代表的画坛领军人物领导下,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传承吴门画派的优良艺术传统,诠释了“新吴门画派”的最新理念,推动“新吴门画派”创新,以苏州画家特有的书卷气和飘逸气,精研笔墨,立足时代,坚持吴门笔墨意趣,创新艺术思想、题材和风格,实现新时代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于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后,又分别于2008、2009年相继在江苏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巡展;2010、2012年又走出国门,赴欧洲、亚洲、美洲巡展。2010年,苏州国画院的“新吴门画派”成功入选文化部“全国画院优秀创作研究项目扶持计划”。“新吴门画派”因此获得了广泛赞誉,受到全国美术界的关注,也扩大了“新吴门画派”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扬州绘画底蕴深厚,画风延续。清代以降,扬州绘画艺术代代有传承,代代有创新。盛清时期,有“扬州八怪”达到绘画艺术的高峰。民国年间,扬州诸画家奔赴欧洲、日本求学。乃至解放后,扬州画坛上依然活跃着老一辈的一批书画家,他们的耕耘对扬州书画艺术的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比如鲍娄先、何其愚、顾伯逵、戈湘岚、何瑞生、孙龙父、支振声、徐丛慎、江轸光等著名书画家。扬州国画院是全国成立较早的画院之一。1960年,扬州国画院成立,江轸光任首任画院院长。“文革”时期,扬州国画创作陷入低谷期。1969年10月,扬州市革命委员会将扬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国画院等四家文化机构合并,合并后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馆”。1973年6月扬州国画院恢复建制。扬州画坛上,王板哉、李圣和、宗静风、董庆生、周鹤云、李亚如、吴砚耕、何庵之等均是名震一方的扬州画派传人,书画作品或融合中西,或书画双绝,或清丽温婉,或水墨酣畅,雅俗共赏,世人争相收藏。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画院涌现大批杰出画家,山水画家杨麟、吴德荣、郭荣、高顺康、徐中、鞠伏强、陈绍棣;人物画家朱旭、王野翔、李鼎成、周红;花鸟画家高德星、陈忠南、唐雨堤、顾扬、郭明、郑小珊、周雨花、刘扬山;书法家葛昕、黄永年;美术史论家薛锋等均是代表人物。2006年后,画院先后加入了刘南平、安玉民、滕强、贾修森、施鹏向、李云飞、钟丹群、徐震、王长栓等中青年画家,画院精英荟萃,朝气蓬勃。新时代以来,扬州国画院把打造新扬州画派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老中青三代画师的艺术情趣,各有千秋,“八怪”神韵代有传人。扬州的书画家作品或在全国美展中屡屡获奖,或被海内外美术馆、博物院收藏,佳作累累,成果丰硕。

扬州书画界主动投身于大运河主题创作中。2019年4月30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百米长卷美术精品创作中期成果特展在扬州市美术馆开幕。该长卷是大运河沿线7省(市)15位书画家从2018年10月起,对运河沿岸3个省2个直辖市20多个城镇的采风、考察,经过5个月的集中精心创作而成。长卷高1米、长46米,分为“中国古代伟大创举”和“新时代辉煌篇章”两部分。上卷以历史人物画为主,着重表现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发展、西进、通航等历史进程;下卷则以山水画为主,表现中国大运河沿线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致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风貌、新气象。特展通过展示图片、文字、画家沿运河的写生作品等,让观众在纵览大运河迷人风光的同时,得以全景式领略大运河历史人文的无穷魅力。目前艺术家们正在加紧绘制高2.4米、长120米的长卷终稿,预计完成后,这幅画卷将成为国内艺术家们有史以来创作的关于运河主题的最大篇幅作品,届时所有采集资料、手稿及终稿将一同交由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永久收藏。

无锡历代所出书画人杰层出不穷。新中国成立以来,无锡籍以及在无锡生活工作的书画名家有王云轩、诸建秋、钱松喦、贺天健、钱瘦铁、秦古柳、顾坤伯、周怀民、董欣宾、冯其庸、刘达江、钱绍武、朱欣根、钱仲章、钱行健、孙君良、盖茂森、胡博综、潘小庆、朱淑清、华士清、尹光华等人。其中钱松喦画作意境深邃,富有生活情趣,构图稳中求变,笔墨浑厚苍茫,将时代气息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2007年,无锡文艺界在无锡市政协会议上提出了打造“太湖画派”的提案,被列入无锡市十二五规划,在《无锡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无锡市“十二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无锡市文化振兴行动计划》中被列为重点工作,并开展了多项创作展出和学术交流活动,在文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2011年9月2日,“‘太湖画派’历代名家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期间“太湖画派历代名家作品展”画册正式发行。2012年12月12日,“太湖画派当代画家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期间举行了“太湖画派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正式发行了《太湖画派当代画家作品集》。2012年,“太湖画派研究会”正式成立。2013年11月16日,“太湖画派中青年画家优秀作品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展,出版了《太湖画派中青年画家优秀作品集》。

常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新中国成立以来,常州籍以及在常州工作生活的书画名家众多,如刘海粟、谢稚柳、吴青霞、徐孅、居大宁、徐善、陈海良等人。刘海粟东西兼修,是现代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早年留学期间学习油画,期间兼习国画,其画风苍雄,线条刚劲。后醉心于研习泼墨法、泼彩法,画风绚烂,气势雄浑。常州画院是常州市书画精品创作及书画理论的研究机构,隶属于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其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常州书画院,2007年11月正式更名为常州画院。常州画院以“传承地方文化、打造城市名片”为己任,积极开展“常州画派”传承发展工程,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2012年1月6日,由常州市文广新局、运河五号创意街区联手创建的常州画派纪念馆开馆。作为常州画派传承的系列活动,开馆当日还举行了《2011常州画院“常州画派画常州”中国画作品展》《常州画派的传承——花鸟画展》,发布了《2011常州画院“常州画派画常州”中国画作品集》《一江清澄——常州画派、扬州画派、京江画派研究文集》《常州画院中国画家作品集》等。

徐州是“彭城画派”的传承之地。徐州书画院成立于1980年,是徐州市美术、书法创作与研究的专业机构,下属有国画研究分院、书法研究分院、油雕研究分院。新中国成立以来,徐州籍以及在徐州工作生活的书画名家辈出,有朱德群、李可染、喻继高、马世晓、张立辰、朱振庚、江文湛、程大利等书画名家,其中以李可染、喻继高、马世晓尤为卓著。李可染出生于1907年3月26日,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他自幼酷爱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后入学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学习图画和手工。1929年他越级考上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部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籍油画家克罗多等人,专攻素描和油画,同时自修国画,研习美术史论。后拜齐白石为师,又习得黄宾虹积墨法。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72岁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喻继高生于1932年,别署云岭堂,是当代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家,擅长工笔重彩花鸟,其作品典雅秀丽,繁盛充盈、光彩照人,充满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新时代的昂扬气息。他于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57年参加筹备并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表彰的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马世晓,1934年出生于山东滕州,童年迁居徐州,是当代草书领域公认的大家和代表人物,其书法以变化奇崛、个性鲜明的狂草风格而著名。现为浙江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书法创作和书法教育工作。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徐州市艺术馆名誉馆长、浙江省高校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钱江书画院名誉院长、国际书法家协会顾问等职。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

镇江画院建院于1957年,是我省最早成立的画院之一,隶属于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1978年改名“镇江国画馆”,1989年定名为“镇江中国画院”,2011年4月增挂镇江市美术馆,是镇江市的专门的美术创作和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初,镇江中国画院的画家们沿着当年新四军足迹,搜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创作作品100余件,在北京举办了“新四军征途画展”,随后又到南京、杭州、上海、南昌等地开展巡展,在美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镇江在美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的两位书画大师,当属吕凤子和赵文元。吕凤子先生1886年出生于江苏丹阳,名吕浚,字凤痴,号凤子,别署凤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艺术教育家,是“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他以罗汉画和“凤体”书法取得了艺术生涯的巅峰,培养了如朱德群、吴冠中、李可染、刘开渠、王朝闻等美术大师,在中国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被誉为中国美术界的“百年巨匠”。赵文元是当今江苏画坛的领军人物,1946年生于江苏镇江,1964年入伍,之后进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多种绘画均有涉猎,创作过油画、宣传画、连环画、年画、插图和国画中的工笔写意、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大量作品。历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年、连、宣、漫艺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笔画会理事,江苏炎黄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创作中心副主任,江苏文联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画马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二、表演艺术焕发新生

运河水孕育了两岸勤劳富庶的人民,也孕育了运河沿岸精彩丰富的表演艺术。戏曲、音乐、舞蹈、杂技等形式的技艺表演,既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又是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的重要传播媒介。在信息媒介不丰富、信息传播手段单一、文化娱乐匮乏的年代,表演艺术实际上承担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教化功能。

江苏大运河沿岸的戏曲曲种,主要成型于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中,思想文化界利用戏曲等形式开启民智与国民意识启蒙。从20年代至4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中心往南转移,各地方戏班纷纷南下,进入上海的“十里洋场”讨生活,以上海为本位中心,各地方戏曲流派以其地域命名,如苏剧、昆剧、淮剧、扬剧等。抗战时期,为了发动群众、抗日救亡,戏曲成为传播进步思想、凝聚力量的宣传利器。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戏曲流派已经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的成名演员和代表性剧目。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样板戏盛行。改革开放后,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现代艺术、电脑网络等颠覆了传统的生活娱乐方式,给年轻人开启了现代之窗,带来了开放的视野,带来了审美和价值观的转变。一方面,流行文化和现代传媒挤压了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空间,使其流失了最重要的青年观众,对其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传统表演艺术自身脱离了现代人的认知和社会现实,脱离了现代人的精神情感和审美需求,部分传统剧种一度走向沉寂。众多戏剧表演从业人员、理论研究人员、有识之士和爱好者,于危机中进行探索,希望找到与“现代化”的结合之路,目前收效甚微。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步确立,中国文化开始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的整体性变迁。各地方和机构对传统表演艺术开启“非遗”项目申报和保护的进程,表演艺术也从迫切追寻当代意识转变为回归传统与继承创新,传统表演艺术重获新生。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有着丰厚的戏曲表演宝藏,有苏剧、昆剧、苏州评弹、吴歌扬剧、扬州清唱、扬州弹词、古琴艺术、锡剧、高邮民歌、淮红戏、丹剧、淮剧、常州吟唱、无锡凤羽龙、天岗锣鼓、丁嘴跑驴、南闸民歌、徐州唢呐、梆子戏、柳琴戏、洪泽湖渔鼓等众多表演艺术形式。

其中苏州的戏曲艺术成就令人瞩目。苏州有苏州艺坛“三朵花”——苏剧、昆剧、评弹,有水乡吴语、悠悠河荡,有青砖白墙、雅致园林,孕育了苏州悠久灿烂的演艺文化。

苏剧,被誉为“太湖红梅”,是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地区三个新兴剧种苏剧、昆剧、黄梅戏之首,被公称为“苏老大”。苏剧产生并流行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以苏州本地方言演绎,其前身是苏州滩簧,由南词、滩簧、昆曲和苏南一带的民歌小曲融合而成,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90年代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剧与昆剧同根同源,是一对天然的姐妹花。苏剧借鉴了昆剧的表演方式,吸收了江南乡村的民歌俚语和古老的吴歌元素。苏剧的前身苏州滩簧原是一种坐唱曲艺,发源于乾隆后期,当时昆剧由盛转衰,期间不少昆剧艺人改唱苏州滩簧,促进了苏州滩簧的发展。苏滩分为前滩和后滩。苏州滩簧的“前滩”一支继承了昆剧的戏本内容,将其进行了通俗化的改编移植,也参照昆剧行当分了生旦净丑等角色,从而形成了一种介于曲艺和戏剧之间的表演艺术形式。1941年,朱国梁领班的“国风”苏滩班社和华和笙领班的“正风”苏滩班社在上海进行了合并,新班命名为“国风苏剧团”,标志着苏剧正式问世。此后昆剧衰弱,众多昆剧演员流离失所。国风苏剧团吸收了“传”字辈王传淞、周传瑛、沈传芹等昆剧演员参加,之后剧团“半苏半昆”演出。苏昆演员的混合演出使苏剧得以吸收昆剧和其他剧种的艺术营养,在剧目、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逐步发展和规范化。在朱国梁带领下,剧团饱尝艰辛,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苏剧与昆剧继续并团发展,招收了“继”字辈、“承”字辈学员,70年代末招收了王芳、陶红珍等30名青年学员。剧团采取艺术上“以昆养苏”、经济上“以苏养昆”的策略,剧团教授学员时均以昆剧打基础,演出则两剧皆兼。五六十年代,苏剧进入了全盛期,常演剧目有近百个,《江姐》《雷锋》等新编苏剧一票难求。当时苏剧艺人在诸多方面完善苏剧艺术,使其在保持通俗流畅的特色的同时,又不断地学习昆剧舞台表演经验,逐渐形成唱腔清丽婉转、表演细腻动人、品味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80年代开始,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流行文化对苏剧冲击很大,观众流失严重。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发展日益提速。随着昆剧的抢救性保护和昆剧崛起,由于演员们均为苏昆两挑,此消彼长下,苏剧陷入没落期。2011年苏剧从苏州昆剧院分离出来,名义上划分给改制成企业的苏州锡剧团有限公司,陷入名存实亡的窘境。艺术家们与地方政府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1年起,为了传承苏剧,苏州市政府自苏州艺校连续招收三届苏剧专业学生,进行免费教育。2015年,苏州市政府批准建立苏剧传习所,聚拢苏剧人才,培养青年演员,传承苏剧剧目,研究苏剧历史与艺术,承担传承苏剧的任务。2017年底,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原创的大型苏剧现代戏《国鼎魂》上演,获得了观众好评。2019年6月,该剧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第十六届文华奖。2018年12月,苏州市创建了市属职业文艺院团——苏州市苏剧团有限公司,承担起培养苏剧专业艺术人才、开展苏剧创作演出和普及、传承与弘扬苏剧艺术的重任。

昆曲,原名“昆腔”,现又被称为“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祖”。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剧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昆剧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在舞台演出的竞争中,昆剧的艺术元素为各种地方戏剧所吸收,促成了地方戏剧的繁荣和京剧的诞生。新兴的京剧继承了昆剧的部分剧目和曲牌,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昆剧的行当和表演体制。

19世纪后半叶,昆剧已经尽显没落之态。20世纪初,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昆班十不存一。1921年8月,一个民间的自发行为拯救了昆剧。民间的昆剧爱好者,怜悯“全福班”老艺人年老力衰,后继无人,生计困难,众人集资在苏州桃花坞五亩园开办昆剧传习所。传习所由贝晋眉、张紫东、徐镜清等人负责,不久后,得到上海纺织实业家穆藕初的巨资资助,聘请孙咏雩为所长。期间招收的学员就是肩负昆剧振兴希望的“传”字辈演员。1924初,昆剧传习所众学员在上海首演取得成功,顾传阶、朱传茗、张传芳、施传镇等人开始在艺苑崭露头角。之后,昆剧在短暂的振兴后重归寂灭。20世纪40年代,“国风苏剧院”成立,吸收了多位“传”字辈昆曲演员,为今后昆曲的复兴保留了火种。(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后,昆剧事业得到振兴。新编昆剧《十五贯》的演出,创造了“一部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奇迹。1956年4月,由国风苏剧团改组而成的浙江省昆苏剧团,在浙江省文化管理部门支持下,改编了剧本《十五贯》,进京演出。毛泽东、周恩来先后观看了该剧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5月12日,文化部印发了《关于推荐〈十五贯〉在全国各地戏曲进行上演的通知》。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给濒危的昆剧带来了生命的活力。1956年10月,苏州成立了江苏省苏昆剧团。2001年改名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江苏省昆剧团因起源于江苏苏州,因此江苏的专业昆剧院团数量也是最多的,目前省内有江苏省苏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昆山当代昆剧院等,在文化部门有力举措的推动之下,昆剧越来越受到重视,出现兴盛繁荣的发展局面。传统剧目和昆剧技艺不断在青年昆剧演员身上得以传承。从张继青获得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江苏昆剧演员们不断获得梅花奖、文华奖的肯定,涌现出包括石小梅、柯军、王芳、单雯、沈丰英、俞玖林、施夏明等一大批优秀的昆剧演员,成为昆剧发展的中坚力量。苏州昆剧的发展也离不开多举措的推广。昆剧坚持常年剧场演出,走进大专院校,到港台,走出国门,到国外扩大观众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昆剧,并喜欢上了昆剧,他们自称为“昆虫”,成为昆剧的粉丝。2000年,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开幕,该赛事目前已举办了七届,这一赛事活动丰富了群众生活,推动了昆曲的传播。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进一步推动了昆剧的发展。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采用了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评弹发源于江苏苏州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苏州评弹又俗称“说书”,评话为“大书”,弹词为“小书”;评话只说不唱;弹词有说有唱。苏州评弹形成了“说、噱、弹、唱、演”和“理、味、趣、细、奇”为主要特点的表演体系,产生了几十种风格各异的流派唱腔,积累了一大批堪称精品的传世书目,拥有了专门的演出场所——书场,出现了一批知名艺人。评话通常是单人上台表演,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表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2006年,苏州评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20世纪30年代,由于上海等城市的崛起和广播媒体的发展,评弹进入发展的高潮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方针下,苏州评弹艺术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曲艺的重要曲种。信息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娱乐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评弹听众群体在不断萎缩,文化市场陷入萧条,评弹艺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苏州市为弘扬评弹艺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出台政策、投入资金,支持各评弹演出团体出人出书多演出,办好评弹学校,培养优秀评弹接班人,筹建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举办各种会演、比赛,特别是已举办了两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等,促进了书目创作和传承人才培养。

吴歌发源于江苏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下层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主要依靠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代代相袭,是带有浓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韵文。吴歌是徒歌,是在没有任何乐器和伴奏情况下吟唱的,吴歌类型大致有,引歌(俗称“歌头”长篇叙事歌称“闹头”)、劳动歌、情歌、生活风俗仪式歌、儿歌、长篇叙事歌等。山歌起源于劳动,吴歌的音乐形式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短歌,包括“四句头山歌”、时调小曲和直接伴随着劳动歌唱的号子。第二类是长篇叙事吴歌,其音乐大体采用短歌加以变化演唱。吴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魏晋南北朝时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将搜集到的吴歌编入了《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中,五言句式,多数是情歌,其中《子夜歌》最具当时民歌的特点。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用吴方言记录,辑录成《山歌》《挂枝儿》,以情歌为多。句式上发展为七言,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吴歌。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了歌谣运动,编辑出版了《歌谣》周刊,《吴歌甲集》《吴歌乙集》《吴歌小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歌得到了大量的搜集、整理、研究,特别是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纂出版,使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进入21世纪,有《中国·白茆山歌集》《中国·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中国·吴歌论坛》等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问世。

扬剧,原名“维扬文戏”。扬剧起源于江苏扬州,在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被称为“维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更名扬剧。2006年5月20日,扬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扬剧发源于民间,以扬州方言演唱,它朴素、生动、贴近生活,擅长表达中下层普通百姓的情感喜乐,主要流行于苏中、苏北、苏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扬剧有100多种唱腔曲调,常用的有20多种,其中原属花鼓戏的,多数以剧名命名为调名。扬剧的角色行当虽分生、旦、净、丑的区别,但在唱腔上只分男腔、女腔。各个行业的表演艺术大多吸收了昆曲和京剧的表演艺术,但始终保持花鼓戏质朴、活泼、生活化的特色,尤其丑角贴近大众生活。近年来,由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扬剧已处于濒危状态。

扬剧的历史是一部民间戏曲与地方戏曲不断融合的历史。清代康乾时期的本地乱弹,与后来的香火戏、花鼓戏,以及由二者合流而成的维扬戏、扬剧,共同构成了扬州地方戏曲发展史。香火戏,是通过祈神赐福的活动,配以大锣、大鼓等乐器来表演的戏剧;花鼓戏,是扬州民间逢年过节的一种大众娱乐形式。自乾隆以来,扬州香火艺人一直保持巫而优、优而巫的双重身份,从室内祈神,到说唱故事,再发展到室外设坛和化妆表演,其戏曲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由于用锣鼓伴奏,唱腔直白粗犷,所以俗称“大开口”。清末民初,“大开口”从扬州进入上海,有了新名字“维扬大班”。扬州花鼓戏从歌舞演变为戏曲,约在乾隆时期形成雏形。由于丝弦的伴奏,歌声比较细腻,所以俗称“小开口”。晚清时,扬州花鼓戏与扬州清曲相结合,发展为维扬文戏。民国初年,维扬文戏与维扬大班合流,形成维扬戏。“维扬文戏”曲调优美、表演细腻,但剧目稀少;“维扬大班”高亢朴素、豪放生动,且剧目丰富。两者虽然各有不同的成长历程与艺术特点,但都用扬州话进行表演,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二者取长补短,慢慢互相融合在一起,表演内容与表演形式日臻完善。1935年,维扬文戏和维扬大班正式合并,称为“维扬戏”,扬剧从此产生了。20世纪40年代以后,扬剧艺术日臻发展成熟。演员们从京剧中进一步学习了武打技巧,如身段动作、服装头饰、脸谱化装,并学习了越剧、淮剧、话剧等表演方法,细分了角色行当,丰富了艺术表现。演员们还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对音乐唱腔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各种艺术流派。新中国成立后,“扬州戏”被正式命名为扬剧,扬州的扬剧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扬剧后期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剧目有《鸿雁传书》、《上金山》、《恩仇记》、《百岁挂帅》(已摄制成影片)、《夺印》、《黄浦江激流》、《皮九辣子》、《史可法》、《十把穿金扇》、《真假二十四小时》等,都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改革开放后,扬剧创作演出了众多优秀剧目,如《皮九辣子》《血冤》《王昭君》《史可法》等。如今,扬剧演员名家辈出,获得了包括“梅花奖”“金唱片奖”等演艺大奖,拥有一批省内外知名的优秀编剧,以及许多获奖的著名剧目,扬剧演员还代表国家文艺团体出国演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了中国戏剧文化。

锡剧源自常州武进、无锡一带的“东乡小调”,经由民间艺术滩簧戏剧化而形成,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重要支流。经过民间的演唱流变衍化,一代代锡剧艺人借鉴其他剧种,对其进行了创新提高,逐渐形成了锡剧的雏形,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山歌小调、弹词、宣卷、花鼓滩簧等。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现在的演出吸收了东西方器乐形式,除二胡外,还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箫、中胡和小提琴、大提琴参加伴奏。 1949年4月,江南解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对锡剧进行培植和抚育,众多文艺工作者加入锡剧建设队伍,使锡剧走上了健康兴旺的道路。1950年,苏南行政公署举办了民间艺人讲习班,将流行江南各地的常锡文戏统一改称“常锡剧”,成立了苏南文联、常州、无锡三个实验常锡剧团,并派驻一批干部进团加强领导。根据政务院“改戏、改人、改制”的方针,1952年8月,苏南行政公署文化事业管理局举办了15个剧团(班社)、近600人参加的“苏南地方戏剧团训练班”,组织艺人进行政治、文化、政策和业务学习。同时成立苏南行署文化事业管理局戏曲审定组,挖掘整理传统戏《宝莲灯》《翠娘盗令》,移植和改编现代戏《王贵和李香香》《赤叶河》《白毛女》《翻身姐妹》《葡萄熟了的时候》《方珍珠》《太平钱》《新儿女英雄传》,计10个剧目,供参加学习的剧团排演。1964、1965年,现代剧《红花曲》先后参加江苏省戏曲现代戏汇演和华东区现代戏曲调演。在多方努力下,锡剧在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方面得到了升华,成为江苏省的主要剧种和华东地区的三大剧种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锡剧剧目因受到批判而停演,主要演出的是经移植的“革命样板戏”。文革结束后,锡剧一度繁荣,创作、改编了不少新剧目。后受电影、电视、录像和其他现代娱乐项目的影响,趋向衰退。1982年1月,江苏省锡剧界提出振兴锡剧提案。1984年2月,无锡市成立振兴锡剧领导小组。同年10月20日,江苏省文化厅、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分会、江苏省锡剧研究会、无锡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江苏省首届锡剧节”在无锡市开幕,江苏、安徽、上海的24个锡剧团演出28台(其中现代戏13台、新编历史戏和古装戏15台)37个剧目,演出人员1368人,观众15万人次。全国各地戏剧界人士、专家、学者100多人前来观摩。这是锡剧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演出、观摩和艺术交流活动。1994年,在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王建伟(小王彬彬)荣获这一戏剧界最高奖。2001年9月,中央电视台首次为锡剧拍摄专题片,共拍摄6集,每集30分钟,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2003年6月,中央电视台《锦绣梨园》栏目摄制组专程到无锡,拍摄锡剧专题片《名代欣赏》,专题片汇集王彬彬、梅兰珍、汪韵芝等老一辈锡剧艺术家和小王彬彬等著名锡剧演员的艺术专访,并把锡剧与无锡人文景观结合到一起,以展示锡剧艺术的特色和魅力,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2009年,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市锡剧院黄静慧获得“梅花奖”。2008年,锡剧被列为江苏省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工艺美术价值重塑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广阔,门类纷繁,形态丰富,技艺精湛。大运河江苏段在丰沛的水域、便利的交通与富饶的土地滋养下,历来都是手工业的繁盛之地。工艺美术,是传统手工艺中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部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可分为工艺雕刻、工艺陶瓷、工艺印染、工艺织绣、工艺编结、工艺织毯、漆器工艺、工艺家具、金属工艺、首饰工艺、其他工艺等十一大类。江苏大运河沿岸地区拥有绝大多数工艺美术品种,其技艺和艺术价值,饱含着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其中蕴含的文化、审美和思想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造物思想的巨大宝库。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而现代工业化体系尚未建立,出于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和外汇创收方面的考虑,我国各地兴办了各类手工艺合作社和手工艺工厂,手工艺的重要作用被重新发现,使因战争影响而一度沉寂的手工艺获得复兴。改革开放后,这种源自农耕文明的艺术形式和生产方式受到巨大冲击。工业文明带来了高效精细的机械化生产方式和西方现代主义简洁优美的功能美学,挤压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存空间,大批手工艺企业濒临倒闭。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远离了现代生活方式和青年用户,再次陷入发展低潮。21世纪开始,整个社会开始反思中国本土文化的构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成为社会共识,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再起高潮。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物的载体,其独特的选材、制作技艺、设计思想和艺术风格,对于中国文化传承有着非常典型的意义。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八市核心区,拥有苏州苏绣、苏州宋锦、苏州明式家具、苏州核雕、无锡惠山泥塑、常州金坛剪纸、常州篦梳、常州象牙雕刻、徐州剪纸、徐州香包、徐州彩扎、常州烙画、扬州漆器等知名的工艺美术。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拥有丰富的工艺美术资源以及众多心灵手巧、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大师。

2006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为表彰优秀的亚太地区手工艺从业人员的突出贡献,繁荣手工艺产业,委托亚太地区分会评选“首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是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优中选优,是整个亚太地区手工艺人最高国际级别的荣誉称号。该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主办,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目前共举办了三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评选。其中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范围内入选的亚太手工艺大师有顾文霞、王金山、王南仙、江春源、张宇、赵如柏、蒋雪英、喻湘涟等8人。

顾文霞是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1931年生。十四岁跟随母亲学习刺绣。1954年8月进入苏州市文联刺绣小组工作。1965年10月后担任苏州刺绣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总工艺师,1986年11月创建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任馆长、总工艺师。曾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退休后,2001年建立顾文霞大师工作室,作品以刺绣小猫、金鱼、花鸟为主。她以针代笔把小猫绣得活灵活现,其代表作品有《小猫戏蝶》(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题诗)、《花猫戏蚱蜢》、《玳瑁猫》、《三猫》、《小猫》、《大白猫》、《白猫戏螳螂》、《金鱼》、《兰花》、《苍兰》,并组织设计、创作《春回大地》巨幅产品等。其中双面绣《花猫戏蚱蜢》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收藏。1985年以后重点进行刺绣文物的复制研究工作。先后复制的古绣品有上海博物院和故宫博物院的韩希孟珍品,定陵、大葆台、沈阳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宋庆龄故居、法门寺博物馆的文物,并绣制古画《姑苏繁华图》、《清明上河图》、《八十七神仙卷》、《维摩演教图》和《孙子兵法绣册》等传世作品。《万历帝衰服》复制工艺获1984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1992年依明清时期龙的造型,设计的三异绣《双龙戏珠》地屏在深圳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银奖。

王金山于1939年生于江苏苏州。他自20世纪50年代进入苏州刺绣研究所,拜著名缂丝艺人沈金水为师,学习缂丝艺术。他酷爱工艺美术,对宋、元、明、清历代缂丝艺术颇有研究。1963年曾派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复制宋代缂丝名家的作品,先后复制了宋代缂丝名家沈子蕃的《梅雀》《青碧山水轴》和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缂丝作品,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艺术境地。他擅长缂丝花卉、山水、人物、书法等作品,艺术造诣深厚,风格独特。先后研制、创新的缂丝艺术精品有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和双面异色异样《蝴蝶·牡丹·山茶》、《寿星图》及《紫芝仙寿图》等等。作品先后获得轻工业部、江苏省创新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部分缂丝精品分别陈列和收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他撰写《苏州缂丝》《缂丝技艺发展》《论宋缂丝技艺表现手法》等论文并获奖。历任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苏州缂丝研究会会长。1992年国务院授予其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建立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王南仙是江苏省无锡人,于1941年生,50年代毕业于江苏省惠山泥塑彩绘训练班,后随陈毓秀学习彩绘。1983年在无锡轻工业学院深造。从艺40多年来,她在无锡惠山彩塑设计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表现戏曲人物的“手捏戏文”彩塑技法。对人物面相的描绘十分精致,着力于传神。长期与喻湘涟合作,一塑一彩相得益彰。作品风格简洁明快,洗练清丽。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南京博物院、中国民间美术馆收藏,多次入选国内外各级工艺美术展览,曾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江苏省轻工厅新产品一等奖、无锡中国人寿杯工艺美术世纪精品展金奖。代表作有“团阿福”“京剧脸谱”“五虎将”等。1996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总会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她曾修复了大量的历史作品,并著有论文《试论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惠山泥人色彩探讨》《略谈惠山泥人彩绘的用色和用笔》等。代表作品有,手捏戏文《五虎将》《平贵别窑》《醉骂》《黄鹤楼》等。她创作的《传统大阿福》《团阿福》由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

江春源是江苏扬州人,1947年生,1963年参加工作,至今在扬州玉器厂工作。先后从事玉器制作、设计等工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多年来,江春源坚持自学,深入生活,不断吸取中国画等姐妹艺术之长,将其融合、运用于玉雕创建设计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设计的花卉、鸟兽、炉瓶及其他玉器杂件,生活气息浓厚、产品造型生动。在设计题材构思和技法上,他突出了传统造型手法,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采用浮雕手法,立体地在玉雕产品上展现出来,使传统古朴的玉瓶、玉壶等增添了秀美清新的特色。他所创造的岫玉《松马瓶》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翡翠《仙鹤瑕龄》获中国工艺美术珍品荣誉证书;岫玉《八骏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朝鲜前首相金日成。他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设计了大批适销对路产品,所创产值和经济效益达全厂三分之一以上。特别是1995年以来,他精心设计的20余件作品得到国内外客商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高档翡翠插牌《春》《夏》《秋》《冬》套件,大白玉《白菜》《链壶》等,外贸部门和港台客商竞相争购,其中有9件产品获得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精品证书。他兼任该厂教育培训中心的专业教师,对青年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经他培养的23名艺徒中,半数以上已成为生产玉雕精品的技术骨干。

张宇是江苏扬州人,1944年生。他是中国扬州鉴真书画院高级画师、扬州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58年从艺,任职于扬州漆器厂,一直从事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设计工作,1985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结业。擅长中国工笔画人物、山水和装饰绘画创作,其代表作《柳毅传书》1982年在全国首次同行业百花奖评比中夺魁,《伎乐天》《歌舞升平》《春风十里》《百碟图》《江天一览》等漆器作品先后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其中《江天一览》红雕漆大瓶曾被中央电视台在《中华之最》栏目中作专题报道。《千里共婵娟》《大风歌》于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全国首届漆画展奖。漆艺壁画《神州揽胜》《金陵雄姿》等作品陈设于北京、南京等重要场所。1997年为香港回归而创作的大型漆艺壁画《华夏魂》陈列于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2004年至2006年设计的《石壁溪水》《云壑松风》《溪山访友》雕漆作品又分别获第五、六、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和特等奖。张宇大师国画作品功力深厚,格调清新秀逸,多为海外人士收藏,并获得由国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审评通过的ISC2000艺术价值证书。

赵如柏,江苏省洪泽县人,1939年生,1956年进入江苏扬州漆器厂工作,师从著名老艺人梁国海学习雕漆技艺。1958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修科学习,毕业后回厂担任技术员,曾任扬州漆器厂工艺制作室主任。1980年起从事木雕点螺漆器的制作与技艺指导,1994年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的木雕点螺工艺属扬州漆器绝技之一。他从艺的40余年中,技艺上刻苦探求,首创了楠木雕和点螺结合新工艺,把红雕漆藏锋不露、光滑圆润的艺术特点融汇于木雕的立雕、镂空雕、浮雕和薄雕工艺之中,使产品既有木雕的层次清晰,又有雕漆工艺精致圆润,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代表作楠木雕点螺《大涤草堂》漆砂观,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蒋雪英,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1933年生。曾现任苏州市吴县刺绣总厂兼和服分厂厂长,为全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刺绣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刺绣艺术50多年,代表作品有《荷香鸭肥》《梅花欢喜漫天雪》《云龙》等,在国内外展出受到一致好评。她研制指导的苏州刺绣和服腰带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近20多年来应邀25次东渡日本,进行刺绣技艺表演和作品展览,其中《七鹤礼服》荣获大奖,被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选用结婚礼服。《狮子留袖和服》被日本天皇女儿倍加青睐而珍藏宫中。她在日本享有“人间国宝”之盛誉,作品也获得“蒋氏刺绣”之美称。1979年,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喻湘涟生于1940年,是著名无锡泥人艺人蒋三元的曾外孙女。潜心钻研,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继承发扬了惠山泥人的地方风格,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各级工艺美术展览,多次获奖。她潜心钻研,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继承发扬了惠山泥人的地方风格,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各级工艺美术展览,多次获奖。修复历史作品达到“整旧如旧”“以假乱真”的境地。1993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部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我国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最高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开始于1979年,截止2019年初共进行了六届。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内,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有:李娥英、陆涵生、谢杏生、徐绍青、张永寿、顾文霞、黄永顺、陈亚先、蒋雪英、薛龙冠、殷濂君、喻湘涟、张宇、张晓飞、周巽先、江春源、王南仙、赵如柏、鲍志强、高毅进、肖剑波、余福臻、吕存、赵红育等人。由于“亚太手工艺大师”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人选中择优评选的,因而部分人既是“亚太手工艺大师”,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