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3~2004中国高教管理研究:新进展与新趋势

2003~2004中国高教管理研究:新进展与新趋势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11月27日至30日,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2003年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2004年8月17日至18日,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青海大学举办。2004年10月12日至14日,由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德创新与管理科技指标、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举行。

2003~2004中国高教管理研究:新进展与新趋势

2003~2004中国高教管理研究:新进展与新趋势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史秋衡 吴 雪

一、2003~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基本态势

2003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实施“十五”计划,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此交相辉映,在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上,我们看到的是理论和现实的紧密结合,深度和广度的相得益彰,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一)学术交流:永恒的主题

2003~2004年间全国召开了一系列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学术交流会议,这些会议都是围绕高等学校发展策略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2003年10月12日,以“大学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为主题的“亚洲校长论坛”在广东举行。论坛主要涉及亚洲大学的发展与合作方式,以及人才培养等相关话题。与会校长普遍认为,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寻求自我发展。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的变革。对于中国大学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我国文化和国情的特殊性,还要敢于借鉴、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2003年10月18日至19日,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了“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此次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共200余人,共收到论文100余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与政策创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高等学校的办学创新和发展、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等问题,与会者用多样化的视角和丰富的论文内容予以关注,研讨范围包括“院校研究”、法治与管理、大学校长与管理、学术管理、教育质量管理等多方面。

2003年11月29日,在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与会代表针对中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高等教育制度创新问题发表了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的大学不是没有制度,而是缺乏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要涵盖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维度。而对于大学自身的制度建设与改革,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事制度改革,二是资源配置管理制度改革,三是学术制度保障。此外,还有学者就转型过程中新出现的民办高校、转制学校和独立学院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及其协调以及高等学校合理定位与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3年11月27日至30日,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2003年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就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出发点,高等教育投资办学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容与思路,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学籍制度,建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高等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学校制度创新和外部环境关系,独立学院的现状与模式类型,合作机制和大环境的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004年8月4日,由国家教育部举办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国的大学校长在2002年学习了解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治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新兴学科发展,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学术组织及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教师的聘任与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及其协调,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及其与社会的契合,科学研究的组织与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大学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等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交流和探讨。

2004年8月17日至18日,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青海大学举办。本次年会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统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主题,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问题,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的原则和资源配置的方式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此外还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如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问题,高等学校如何处理好坚持全面育人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关系问题,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大学文化建设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宏观的质量保障体系和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地化问题等等。

2004年10月12日至14日,由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德创新与管理科技指标、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举行。24位来自德国研究联合会、德国联邦科学理事会、马普学会、霍姆赫兹协会、哈勒大学、瑞典苏黎世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科技部国家科技评价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央教育研究所、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广东管理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评价专家做了主题发言。研讨会上双方主席分别就本国研究评价的历史、现状、方法及科技体制做了发言,双方专家围绕机构评价、大学评价、学科评价和项目计划评价等四个主题发表了高水平的报告。

2004年10月26日,亚洲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此次论坛以“亚洲大学改革新课题与校长的职责”为主题,就共同关注的亚洲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分享亚洲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建设的丰硕成果与有益经验。与会者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亚洲的大学应当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应当进一步致力于学科建设,把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和培养一流的人才队伍作为大学运行的主体;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同时,他们还一致认为校长卓越的领导是大学在现代社会多种挑战面前取得成功和进步的关键

(二)期刊推动:永远的热点

2005年1月,笔者对2003~2004年的人大复印《高等教育》索引和期刊网数据的不完全统计分析表明,此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着实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问题,主要涉及行政管理体制(49篇)、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46篇)、投资办学体制(20篇)、规范独立学院(19篇)、政府角色的转换(2篇)等方面的问题;二是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包括学分制改革(468篇)、后勤社会化(381篇)、人事改革(176篇)、建立大学制度(21篇)等等;三是高等学校扩招后所引发的就业(718篇)、多校区管理(36篇)、高校类型定位(8篇)等问题;四是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141篇)和质量保障体系(85篇)问题;五是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继高校合并(171篇)、二级学院(135篇)、多校区(36篇)等问题后,中外合作办学(84篇)又掀高潮,这两年对此的研究也是日益深入。

上述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重中之重的热点问题,人、财、物管理中的人、物管理成为攻坚的焦点,同时伴随高校扩招和高教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和高校学分制改革问题也成为改革的大热点。对于多年来研讨的其他重点和难点问题,学术界仍给予了不懈的努力和关注。

(三)论著探索:全新的视野

2003~2004年间出版了多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专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总结。如: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02~2003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该书通过发展战略——高校成长的前提、人才培养——永恒的主题、地方化——未来的走向、热点连接——不同的关注、院校研究——关注高校发展、论点集萃等6个部分来对2002~2003年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二,关于院校管理方面。郭石明的《社会变革中的大学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以大学组织结构为起笔,重点是研究大学管理,用多视角认识大学组织结构,多视角探讨大学管理。而来茂德主编的《独立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通过对浙江大学两个独立学院为案例,分析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另外,还有柳清秀著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国文史出版社),郭成等著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系列丛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夏敏等著的《21世纪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新探索(高等教育研究系列丛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等等。

第三,在教育体制方面。董云川著的《论中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云南大学出版社),通过介绍大学在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危机,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复杂系统及其组织理论和分权制衡的政治学说构建他自己的理论体系,讨论解决大学与政府和社会关系问题的根本出路。赵海利著的《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丛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运用经济学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在实证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公平效率的基础上,以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提出政策建议。通过阐述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评判标准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高等教育公共政策;通过高等教育对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和人民健康之间的定量模型来研究和评估高等教育的外部收益;通过高等教育公共支出效率和公平的分析,提出高等教育公共政策建议。此外,张兴著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对高等教育办学多元化的历史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第四,质量评估方面。范文曜主编的《国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财政拨款》(教育科学出版社),体现了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财政政策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发展趋势,反映了在教育政策前沿领域中国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还于2003年8月编辑出版了《高等师范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实践研究》一书。

2003~2004年间,高等教育管理类的博士、硕士们也用自己的研究为此间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添上浓重的一笔。厦门大学高教所刘铁的博士学位论文《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引入准公共产品理论和第三部门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社会提供,政府应减少对高等教育的干预。论文辅以案例分析来增强说服力,并阐述了加入WTO后的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展原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韩映雄的博士学位论文《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于利益关系人的分析》,以高等学校的三个职能为纬度展开,分析了教学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及社会服务质量的形成与发展,并采用“利益关系人”分析法对不同利益关系人的质量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熊卫华的博士论文《学分制及其在中国高校的实践》,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难以绕过的学分制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张兴的博士论文《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多元化办学的参考意见。此外,北京大学2004届博士生康宁的《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一文,作为转型期制度创新理论基础的一个范例,不仅论证了市场经济基本制度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因,明确了制度创新的微观基础取决于一个“好”的市场框架下资源配置主体转换生成的约束条件,还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组织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认为有效的大学组织治理结构是置身于市场经济之上的“三种力量”张力与整合的相对均衡。北京大学2004届博士生林小英在她的博士论文《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中的策略空间》中探讨了民办高校(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是如何在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相矛盾的情况下采取策略行为,利用政策部门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政策规范的可变通性和政策资源的可交换性,来获取更多的行政合法性,最终解决行政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的错位和冲突的。

2003~2004年间高等教育管理的硕士生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支撑着属于自己的研究空间。以厦门大学高教所等机构为例,宁顺兰在《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对在以知识产品为主要生产形式的信息社会和数字化时代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政策选择取向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林培锦以“高校内部决策的保障体制”为研究课题,初步构建了一个由动态保障和静态保障相结合的高校内部决策科学化保障机制。姚加惠则用历史与比较的视角来观照“我国巨型大学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对我国现今出现的巨型大学的组织管理模式提出建议。裴云在《大学排行理论研究》中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结合实证分析,对大学排行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评价。王德林的《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唐拥华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熊茂芳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和王碧艳的《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等硕士学位论文,集中地研讨了高教评估及质量保障的相关重大问题。

(四)课题攻关:突破的关键

2003~2004年间,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和教育部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对此给予了相当突出的关注,这从全国十五规划课题的分析可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孙崇文主持的“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定位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宣传部赵宏中主持的“我国合并高校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创新研究”等教育部重点课题正式启动。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陆勤主持的“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研究”、中南大学教务处程金林主持的“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理论的研究”、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陈文化主持的“‘大科技’观、‘大教育’观与高校主导多维整合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等教育部重点课题正式启动。

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在此期间,学术界又启动了多项新的研究项目,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张晋峰主持的国家级重点课题“高等学校综合水平评估的研究”、韩映雄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高等教育质量及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构建的研究”、赵婷婷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部委系统重点课题“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分类标准研究”、江西财经大学谭光兴主持的“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研究”、同济大学国际教育评估与专业资格研究所章仁彪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新世纪高等教育质量与认证研究”。

院校管理和发展研究。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毕宪顺和西南政法大学文正邦,新获得了“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及“厘清高校法律地位——应对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等教育部重点课题。2004年9月和10月分别在温州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东南亚院校研究会年会及中国院校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研讨会。可以预期,相关的研究课题将越来越多。

二、2003~2004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其进展

(一)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宏观管理体制创新问题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教育创新是为了适应未来新趋势,开拓教育发展的新道路。因此,2003~2004年间有关教育体制创新与调整的问题受到各方学者的格外关注。我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管理界在2002年就已经对WTO的相关规则和我国对教育服务贸易有关承诺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初步的分析探讨,这两年来,WTO的话题依旧,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者在2002年研究的基础上,针对WTO关于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和改革的举措,高等教育管理所应有的变化等方面进一步进行探讨:

首先,随着“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的进一步深入,政府逐步推动了院校分类体系的形成,学术界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研讨不断得到深化。国际大学校长们的盛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质量和高职教育质量的激烈论辩,有力地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的突破口问题,以及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其次,随着WTO进程的日益深入,我们加入WTO对教育服务所作出的承诺和自身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都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要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开放的教育市场,吸引国外留学生。通过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政策,使教育符合全球开放的要求,融入国际市场。这样一方面利用他国的资源为我所用,有利于吸收国外的先进教育管理经验,筑起高起点的教育平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把我国的教育市场拓展到其他国家。[1]在政策方面,《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分别于2003年2月和2003年9月实施,给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者一个新的视点。各方学者都对此将给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冲击和反应进行研究,同时条例的实施体现了开放教育市场的意识和依法办学的实践。

再次,伴随办学投资体制的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也将趋于复杂化。WTO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亟须改革投资办学体制,转换政府职能,提高各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规范和促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发展,监管中外合作办学体制的合法化。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愈加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而与之相适应的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投资体制的多样化,[2]但主体多元化的构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独立设置民办高校发展的困境,已成为制约主体多元化的瓶颈,三足鼎立之势尚未形成。[3]新形势下出现了三类投资模式:以中央、省、市、县为办学主体所形成的公办高校的投资模式。以市场为办学主体所形成的民办高校的投资模式;以政府和市场为办学主体所形成的混合型高校的投资模式;只有对它们进行梳理、归纳、比较和总结,才能有效地为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客观依据。[4]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涉及到产权多元化的问题——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有关产权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5]与改革相应,高校对办学自主权提出了更多要求,政府角色和行为也应随时代变化而改变。从过去的政府控制模式转变到政府监督模式,实行从“大政府、小社会”到“小政府、大社会”,从直接行政控制为主到间接宏观调控为主,从规制性调控到保障性调控,从单向性调节到多维性调节等一系列根本转变。对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发展,除了法律上的规范外,还需要制度和管理上的保障,因为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渐完善,混合型高校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类型,其投资模式也将随之成为一种主流模式。[6]

(二)现代大学制度规范下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因为它关系着高校自主办学权的落实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进而关系到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所涉及面之广,触及点之多是众所周知的。这两年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求建立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来逐步取代现今的学年制;二是北京大学人事改革引发的对大学人事制度的讨论;三是后勤社会化进程还在继续。这三个方面改革的深化,共同推动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进程。在日益高涨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呼声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已经基本成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有了较完备的外部条件。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给出了他们的研究结论:

首先,有学者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将进一步转向弹性学制,高校必须以实施学分制为突破口,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学管理改革。[7]也有学者从弹性学制的实行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出发,提出高校只有在积极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弹性学制的顺利实行。[8]但也有学者认为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必须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个性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校内部条件与和谐的外部社会条件是实行学分制的基础。在大众化高等教育初期推行完全学分制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当前依然应该采用学年学分制。[9]这些观点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改革应该根据现有条件分步实施。

其次,在招生制度方面,2003年教育部提出在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方案,无疑是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成为人们关心和重视的问题。面对这一重大改革,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有的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既要体现高考成绩不是惟一的选才标准,又要保证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降低,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都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有人认为,试点自主招生是对高考制度的创新和开拓,有利于正确处理高校和政府的关系,但它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0]此外也有学者从“高校的自主权是谁的自主权、高校自主招生何以实现教育公平”两个层面对高校自主招生提出质疑。[11]由于招生制度改革涉及的因素复杂,当前在短暂的实践中显现出来的主要是浮在面上的问题,不论是赞同还是质疑的观点,研讨似乎都有点老生常谈,没有太多质的突破,也许随着自主招生制度的深化和配套改革,其中的问题和矛盾会进一步暴露,我们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

再次,众所周知,大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师资水平除了教师本身素质外,还需要一个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造就众多的学术大师。而现在高校教师人事管理存在相对封闭、难以流动、分类不清、优劣不分、缺乏竞争等诸多弊端,不改变现行的体制,难以形成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不可能实现高校分类发展的目标。对此,2003年北京大学在人事改革方面又一次扮演了高校改革领头羊的角色,虽然是蹒跚起步,高等教育管理学术界却给予了热切的关注,以期在理论上理清高校人事改革的目的和途径。一方面,要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淘汰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善于创新、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的教师队伍;[12]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并完善校院二级人事管理的制度体系,推进学校管理资源的信息化进程来加强人事管理队伍的建设。[13]此外,也要通过实行职员制度来淡化“官本位”意识,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人事分类管理制度,实现行政人员专业化。实施学校职员制度,要妥善解决“双肩挑”问题,建立有效的人员流动机制,建立与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相协调的分配制度,真正做到契约管理。[14]

最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渐入佳境,随着改革的日渐深入,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原则、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这两年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坚持社会化过程中模式多样化原则、坚持社会化过程中成本核算原则、坚持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能本管理原则。[15]另外也有学者提出后勤社会化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目标模式是公司制,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目前比较适合高校特点的是有限责任公司。但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营、服务、育人的关系,则还值得深入探讨。[16]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下的质量评估问题

精英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是内适质量,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强化了高教与社会联系的同时,也促成了各国从高教外部关注质量和质量评估问题。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是近二三十年世界高等教育改革最关注的重大前沿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在2002年进入高教大众化之后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评价和质量评估在高校行政事务和学术管理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质量评估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极其重要。2003年,教育部研究制定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把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并以此着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于是,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应用研究,主要聚焦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下的质量评估问题。

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那么,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大力推进其观念和机制的创新。以教学质量观念的创新为先导,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和多元的质量观,充分认识教学质量新的意义并把握教学质量管理新的内涵,明确教学工作的各要素、各环节和现代教学技术管理。同时通过评价、激励与监督的机制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能。[17]另外,强调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评估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高等学校通过完善教学管理监控体系,实行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经常性地开展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找准差距、不断提高,是新形势下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高校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18]也有学者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构建量化模型。[19]

学者们还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讨,有学者指出,加入WTO后的我国高等教育已加快国际化步伐,鉴于外国认证机构开始渗透到我国高等教育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市场混乱等现实,我国应该借鉴国外认证机构的经验,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质量认证系统。[20]在高教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上,有学者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教系统内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评估主体多元化。所以发展多元质量保障主体,建立多样性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良好的质量保障环境,重视理论和队伍建设,是今后中国高教质量保障创新的主要走向。[21]也有学者把“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引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外延建设和内涵建设的关系问题。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必须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但是评价“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否适用于高校,是否能成功地实施,最终还应依据社会的认可程度和就业市场的认同。[22]有学者用动态评估的方法构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为了提高评估的可比性与可信度要实行分类型评估。[23]

此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纷纷拓展新校区,多校区大学已成为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特征。于是,对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有人提出对多校区大学的管理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实行文理渗透,培养高素质人才;激发全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模式,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探索与国际现代大学管理模式接轨的体制。“数字化校园”模式、分层与归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设计的可行方案。[24]同时要重视多校区文化融合,尤其是多校区图书馆的管理问题。

(四)高等教育扩招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高校毕业生人数在扩招的形势下持续激增,就业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困扰高校发展的难题。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给予就业理论支持,有研究者从毕业生就业国际化的角度来研究,更有研究者从毕业生失业的视角剖析就业问题,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观念上的、制度上的、院校分类上的、毕业生心理期望上的,在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之间存在着多元化的矛盾。进一步的改革也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其中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又一次创新实践。[25]虽然实施效果有限,但毕竟体现了高等教育要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理念,有利于解决毕业生被动就业的问题。也有学者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出自己的看法,就业率对高校、考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就业率本身又受到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择业观念、择业期望值等因素的影响。(www.xing528.com)

就业率的科学统计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统计体系,保证就业率等各项数据的准确、科学,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高校的实际就业状况和办学水平,才能让社会、高校普遍认可和接受,才能实现统计公布就业率的初衷。[26]也有学者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及结构进行描述统计,从经济和教育两方面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行业收益的显著差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现象的部分原因;毕业生的基本教育情况、学业状况、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以及学校性质等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对此,这些学者建议发挥高校的就业指导作用,加强教育改革,面对市场进行专业调整,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加强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联系,同时还要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予以更多的关注。[27]

三、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展望新的一年,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依旧任重道远,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中教育瓶颈的出现,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重点将出现转移,以应对管理改革所暴露出来的诸多新问题,提高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理论针对性。所以,对于未来,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期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战略规划研究成为宏观管理体制建构的突破口

1.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发展战略应对WTO挑战的问题

WTO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同样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家将进一步推进教育合作和交流,扩大学历学位互认。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教育“十一五”计划已经把“加强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的对策研究”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焦点。在应对WTO挑战时,我国的高等教育该如何自处,国家在防范国外高等教育体制不良冲击和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双重任务中,应该采取适应的战略来防范未然。国家战略在考虑风险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让我们的高等教育走出国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教育合作交流。

目前,在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中出现的办学区域结构、办学层次结构、办学类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引起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紊乱,这样就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目标的实现。对此,我们在建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对不同区域、层次、类型、形式、规模的高等教育机构各自潜在的功能大小和它们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要按照它们彼此之间的相容性、互补性、排斥性和渗透性的关系来确定各地区、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相应位置,而且还要处理好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另外,在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向西推进成为现今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西部教育发展战略的问题应该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现今的西部高等教育相对滞后,如何发展西部高等教育,不仅需要西部高校自身的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还需要国家从政策、财力、法律方面的倾斜。此外,在西部发展高等教育要充分考虑西部的实际,探讨究竟怎样的高等教育模式才能够和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够真正促进西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同时,在WTO的进程中,西部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既经受东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冲击,又可以适时地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行动。所以,这一个庞大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需要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者的理论支持。

厦门大学已经启动国家“985工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开始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攻关研究。在构建该体系的过程中,今后三年的研究重点主要将集中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与运作机制研究以及高等教育体系创新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中的若干重大攻关问题关系到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体系的特性、教育方针政策的导向、教育管理方式的选择、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以及大众化的实现方式等多方面,并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运行的总体效率。所以,高教体系的发展战略问题是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探索与中国国情相符的,既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扩充和节约,又能够促进各种办学成份合理地分层并办出各自特色,同时最终使人民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未来我们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2.以区域化战略解决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使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形式和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高校招生就业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以往高校“一好百好”的精英战略不同的是,区域化战略将成为战略价值取舍的主流之一,大多数高校必须提高区域发展的针对性,强化院校区域化的独特优势,避免没有竞争力的“千校一面”。

现行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在维护教育公平、保障生源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选拔标准单一、选择性与针对性不足的缺陷。随着越来越多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考率达到70%以上,分省统一高考渐成趋势,2003年一些高校也推行了自主招生,这似乎是对高考以及高校招生制度的一个突破,但它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招生体制,而且首次实行的自主招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冷遇似乎也在预示着招生制度改革举步维艰。高考改革和招生制度的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怎样实现和体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如何保证在招生中的教育公平,以及高考指挥棒该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怎样的导向作用等等问题,都需要研究者从整体上把握并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探讨。

相对于招生考试制度要求的公平性而言,毕业生就业则有了更多的效率成份。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增幅达20.7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为缓解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需要加强针对性、区域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深化就业制度改革,提高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能力,建立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为有效择业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这些都将成为高教管理研究的焦点问题。

要使招生就业制度真正行之有效,研究者应重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和深化问题。1985~2000年三个阶段教育改革之后,我国高教管理体制基本消除了原有的“条”、“块”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如今,随着《高等教育法》要求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以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面临着从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向新时期的“注册制”和“评估制”转变的过程,这样在新形势下宏观上分类管理和微观上构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已是势在必行。但对于新发展阶段的院校如何分类管理、高教质量多元化如何进行认证、社会中介组织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作用何在,等等问题都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凸现出来,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将对形成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院校研究成为高校管理应用研究的切入点

1.研究世界一流大学以解决精英大学的迷失问题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多少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事。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三年后,他在为清华大学校庆题词中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知道,一流的国家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大学来培养。但究竟什么是一流大学,又如何建设一流大学,我们的北大清华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还有多远,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哪里?这几年的中外校长论坛在应用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给出了一些思路。但我们大学的路该怎么走,我们该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要素构成等问题都有待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否则精英大学不“精”,大众化高校不“众”,会使我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严重迷失精英大学的理想,反过来大众化高校也失去自己的特色。

创建精英大学,首先要解决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体制与创新体系的优化问题,这是大学科研中心的需要,也是研究型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教学中心的需要。精英大学与科教兴国紧密结合,尤其是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应用研究生力军和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方面军的作用。精英大学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科研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主动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等问题都将成为未来高教管理研究者的新看点。

2.研究现代大学制度以解决质量评估的规范化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高等教育办学已形成多样化的格局,多样化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导致高等教育入学门槛的降低与社会功能的扩展,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怎样评判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质量,这既是关系到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问题,又是关系到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所以对高校分类评估与管理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也是迫在眉睫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学校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调整上的特殊性,在学生工学结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在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在如何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规划和管理方面,都应当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2003年教育部提出要把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要推进制度创新,改革教学评估工作,建立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评估制度,建设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国家级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促进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规范专业设置管理,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宏观指导。所以,提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推进高校的教学改革实践,需要理论先行,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实践的发展。

人是办学质量的首要要素,“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继北京大学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以来,许多大学都纷纷开始对学校的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以期改变长期以来人浮于事、平均主义等弊端。但是对于聘任制实施过程中所带来的与中国传统体制和意识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们又该给予怎样的建议?另外,对于聘余人员的安置问题在改革的初期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还有在改革中一直困扰高校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争的问题,是否在这次的改革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高教投资体制及生均培养成本也是质量保障的重要要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开始解禁,多元化投资渠道及混合型管理格局逐步形成,高等学校过分依赖政府的状况有所缓和,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目前社会资本“非禁地即可进”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可能性。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民办高校经费使用效率高但发展步履维艰,公办高校经费使用效率低却发展强劲,社会资本投资独立民办高校的愿望不强,这一系列问题的昭显表明目前高等教育投资及管理体制存在着重大的矛盾。如何缓和这些矛盾、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财政的激励作用、如何让社会力量促进民办高教的大发展、社会力量该用何种形式参与高等教育的办学、如何理清生均成本核算与质量保障的关系等等问题,都尚需高等教育政策研究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注释】

[1]陈春萍:《论W TO规则与高教体制改革》,《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

[2]黄国泉:《从高等教育资源的供求分析论加快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步伐的必要性》,《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许长青:《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若干问题探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4]武毅英、罗丹:《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的模式探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温松岩:《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6]武毅英、罗丹:《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的模式探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7]邹光华:《以实施学分制为突破口促进教学管理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3期。

[8]郇良勋、陈建中:《弹性学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3期。

[9]杨燕、陈舒怀:《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学分制改革》,《江苏高教》2003年第5期。

[10]于鹏飞:《自主招生任重道远》,《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10期。

[11]庞守兴:《质疑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方案》,《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10期。

[12]卢铁城:《实行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由之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3]胡卓君、宋雄伟:《校院二级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刍议》,《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4]毕宪顺:《高等学校教育职员制度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5]王学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与原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6]刘晓波、杨菊香、刘宏滨:《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7]周鸿:《论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与机制的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8]张真柱:《浅析教学评估工作经常化》,《江苏高教》2003年第4期。

[19]黄晓红:《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评价系统的量化模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2期。

[20]洪成文:《质量认证:中国高等教育的选择——以欧美高教质量认证实践为参照》,《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1]熊志翔:《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高教探索》2003年第1期。

[22]王剑敏:《高校应积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江苏高教》2004年第4期。

[23]钟玉云、王培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动态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

[24]严新平、张安富:《多校区大学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2期。

[25]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4期。

[26]王斌:《高校就业率:科学还是偏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一点思考》,《科技与管理》2003年第4期。

[27]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