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之后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实现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拨乱反正,并由此展开了恢复与初步重建。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强化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在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中,要着重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中央的重要指示和决议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之后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一、恢复与重建阶段

1978年到1982年是我国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实现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拨乱反正,并由此展开了恢复与初步重建。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之后教育战线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清除“四人帮”的影响,重塑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高校彻底消除“四人帮”给大学生思想造成的混乱状态,冲破“两个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特别是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不断改进和强化。

1979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是亘古常新的科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针。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对新时期不同层次学校思想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和具体说明。经过系列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地位得以重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得以恢复和重建,并在系统性和科学性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为核心,以塑造理想精神为重点,培养又红又专人才

1979年,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议上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四项基本原则。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强化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在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中,要着重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三)恢复与重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为了扭转教育战线的残破局面,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始得到理顺。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首次明确规定,高校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此体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克服当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混乱局面,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80年,教育部印发的《改进和强化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第二十七条也规定了“搞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教学的关键是强化党的领导,建立和健全领导体制”,明确规定了高校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应直属校党委领导,学校党委应有一位副书记或常委分管这方面的工作。为了强化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工作的领导,各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也设立了适当的机构或人员负责这方面的工作,逐步形成地方政府、学校党政、共青团、教师等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

(四)拨乱反正成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完成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开展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中共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教育,引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此时期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深入揭批“四人帮”,批判“两个凡是”,推翻“两个估计”,纠正思想政治工作“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凌驾于业务工作之上的片面认识其目的是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克服“两张皮”现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肯定“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中央的重要指示和决议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曲折中发展阶段

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到1989年发生的政治风波平息,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曲折发展的时期。受国际环境影响,粉碎“四人帮”后国内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在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矛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了人们心理的恐慌。1986年底到1987年初,上海、北京等地先后发生学潮,由于党中央部分领导处理不当,最终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一场以北京为中心波及全国的政治风波,这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场风波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直接后果,是一场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尖锐对立和斗争。

(一)突出进行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

此时期,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已经不同程度地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部分大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认识模糊,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场不够坚定。如何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持久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何帮助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通知》指出,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教育大学生的基本原则,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要求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当前这场斗争正确地结合起来。广大教师对在大学生中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个性”“绝对解放”及全盘否定中国文化、鼓吹全盘西化等思潮,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实质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揭露其对大学生的危害,得到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高度认同。

(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此时期,在强调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同时,存在着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的论断,“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纪律。要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此方针成为当时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这是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党关于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

(三)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98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关于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十八周年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的通知》,首次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1987年,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发出了《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见》。在团中央、全国学联的积极倡导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迅速在全国推广。社会实践的形式由社会调查逐步发展成社会调查、咨询服务、义务劳动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逐步完善

198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指出:“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革命理想、讲革命道德、守革命纪律、有文化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有必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在高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体现出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通知》把“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突出对大学生进行历史传统教育,强调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按照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全民普及法律常识的要求,在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定设置“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思想教育必修课程。改革开放时期,围绕这门学科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全面强化与迅速发展阶段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教育形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规范化发展阶段。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保证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国家教委发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和实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作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德育大纲》的颁布和实施,使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一)“两课”成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改革,使高校“两课”教学更好地在新形势下为培养德、智、体等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1998年,教育部对“两课”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单独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2003年,教育部提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编进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头脑的要求,在“两课”的课程中全面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科学规范

中共中央政治局具体确定了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容,首次统一了全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同时确定相关教材由省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主持编写,课堂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规范。专业队伍的组建也提上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建设好一支以精干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在《意见》的指导下,各地整合多方力量,加大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力度。在校团委、学生会的组织领导下,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成为大学生了解、服务社会,接受社会实践锻炼的有效形式。

(三)社团活动成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

经过此时期的建设,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机制已经相对成熟,实现了从单纯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向开设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同时课外开展社团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利用校外教育基地等多途径、多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转变。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又红又专,专字为先”,调整为“又红又专,红专并重”。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立,与同时期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

四、蓬勃发展阶段

中共“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成为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充分发挥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全方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充分体现法制健全性、教育发展衔接性和学生成才适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研究掌握人的思想认识特点和行为活动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积极推进科学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强化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www.xing528.com)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刻分析了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阐述了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

200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随后,一系列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配套文件相继下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和高等学校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制定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措施,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明显强化。

2013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建议》的通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提出了教学建议。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全面自由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强化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全会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不断丰富完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度不断加大,学生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也被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

(三)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

从2006年秋季开学开始,全国高校在新生中普遍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统一运用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材。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高校在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在2006级专科学生中普遍开设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统一运用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材。至此,形成了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互补、更加系统稳定的“05方案”课程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时代同步,与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同步。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

(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渠道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不断深化

2005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要广泛发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

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证明,我国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明确的、一致的。尽管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曾经被扭曲,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努力方向,贯穿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应该根据国情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努力构建知、情、意、性、行相统一的教育模式,开创我国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五、附录——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性思辨与社会和谐

本条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同质论”、流行音乐文化“庸俗论”、流行音乐文化“市场支配论”问题从理性思辨的角度阐述了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最后阐述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旨在丰富和完善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推进社会和谐。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繁荣、大发展、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文化产业也成为了“十二五”期间支撑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这也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当今世界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发展形势格局,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互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性、开放性和多变性的文化思想内涵。在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进程中,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的繁荣,也带来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例如,弱势文化心理和文化闭塞心理。这就需要我们用一种新的眼光去分析世界文化潮流,并积极参与到文化全球化建设的进程当中,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共同推进社会和谐。

在这样的文化发展形势之下——中国现代传统音乐文化的迅速崛起和音乐文化商品化的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结构认同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消解,这就需要运用一种新的眼光,从理性思辨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理清新形势下的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博弈关系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性思辨

1.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同质论的反思

现代流行音乐作为世界大众文化消费品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浓厚的西方“娱乐化”思潮的音乐文化思潮对中国的音乐文化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继而产生一种对西方音乐文化“同质化”的依附倾向。

流行音乐 (pop music) 诞生于西方,西方摇滚乐、说唱乐、爵士乐等已经走进中国乐坛,悄然形成了一种交融共生的形态,如果不能清晰地认识到东西方截然不同的音乐文化差异,就会造成本土音乐文化的“异化”或人的“异化”。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样式,需要在内容和题材上表现本土文化的特殊品格,充分挖掘本土语言艺术,形成具有中国现代气息的音乐艺术,才能呈现一种新的视听效果。例如,20世纪 80 年代,崔健唱响的 《一无所有》 在国内的广泛影响,使得我们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批判转变为中国社会现实的强烈观照。中国的这种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变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和绝对模仿的过程,而是通过打破不同国界音乐文化的隔离,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符合国内人们心理需求的音乐艺术产品,而不能因为世界音乐文化全球化的冲击而分崩离析。因此,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在全球化冲击的背景下的复杂面向和多种可能,而不能仅仅依托本土经验领域的考察。这种理性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批判是把中国这一晚进的流行音乐元素,经过中国传统音乐“同质化”,以此所呈现出的一种文化形态实现对“东乐西进”的反向流动,进而有效规避西方音乐文化的“单向垄断”。这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我们不能拘囿于单向、抽象的理想批判,而是要从抽象的层面产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关怀与反思。

2.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庸俗论的反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价值观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泛娱乐化”倾向的论证也引起了国内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但鲜有学者运用“世俗化”和“娱乐化”的文化思潮来发起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反思与超越,借用一种高雅健康的文化概念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加以表达。如果我们仅用“肤浅”与“古典”、“庸俗”与“高雅”的二分说法来界定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而没有经过充分的质疑与讨论,这只能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在批判领域内的没有实质性的批判话语。因此,我们需要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庸俗论加以反思,才能在美学价值与审美价值方面形成一种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历史判断,才能在不同“血统出生”和“风格谱系”产生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普遍认同。我们不能仅仅用一种风俗的品格产生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否定,否则,经过几十年发展的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只能故步自封,难以适应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借用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遵循事物二元性的角度来加以理性思辨,而不能单纯地拘囿于经验的层面而武断地否定。

尽管中国的现代流行音乐不乏庸俗之作,在此,我们只是要质疑其文化庸俗化的普遍趋势,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现代元素,体现具有中国精神和美学追求的艺术产品,创作真实且充满灵性、表现丰富的生命体语。

3.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市场支配论的反思

前文所提到的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同质论和庸俗论,都是和中国的社会体制结构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差异性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商品化趋势渐渐显现出来,人们就会用价格来衡量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产品的价值,从而忽略了其自身的艺术生命和批判功能,一味听从市场的摆布,瓦解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艺术的自主性价值,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商品化逻辑与艺术价值的冲突和对立。

我国的改革开放打破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整体驯化局面,走向一种复杂的多元面向,中国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也经历着“跨空间(跨文化)”“跨时间(跨历史)”的语境变迁,而体现人们的个体诉求。在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市场中,市场支配的力量越强大,则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也越来越与西方音乐学派描述的相类同,这种发展本身也是平庸和雷同的。所以,对于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来说,需要把市场原则与艺术原则置于一种相对兼容的关系之中,表达其可能多样和变化的主体性选择,理清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抗衡的博弈关系,提升大众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能力,这样才能发起向西方音乐文化话语霸权的挑战。

(二)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与社会和谐

1.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且存在着地域差异、文化差异、教育差异乃至认识差异,这需要一种新型的文化意识作支撑,运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思潮来消解各种矛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形成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追求,以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能够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构筑全社会的共同信念和理想追求。因为音乐文化本事身没有国界、没有民族阻隔的一种价值取向,所以,通过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就能提升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作为一种跨民族、跨时空、跨地域的人类共同语言,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广阔的思维方式,为世界人民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平台,为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互借鉴的可能。因此,通过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情操,提供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途径和方法,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平和、豁达、宽容的品格,形成一种审美化、艺术化的人际关系,用一种和谐的态度来处理当前的矛盾问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促进社会政治的和谐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不仅能塑造人格,还能起到安邦治世的作用,推进政治和谐。如果把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其渗透力和凝聚力无疑都是非常强大的。例如,刘嘉亮为汶川地震所献的歌曲 《让我们坚强》,“让我们坚强永不放弃,让我们勇敢面对困境,让我们的爱和希望燃烧在你心里,让我们微笑生活继续,让我们努力创造奇迹,让我们期待这场属于我们的胜利”,表达了一种对同胞的不放弃不抛弃,一种人心的凝聚力。这种具有时代主题意识的音乐表达方式一旦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之中,就会产业一种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情感,形成一种团结的强大力量,继而产生心灵的共鸣。

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性批判,并不是试图从经验的层面来否定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积极意义,而是在对西方音乐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肯定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实际价值,从而创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行音乐作品和艺术形式来适应世界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潮流。在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好形势之下,充分发挥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独特功能,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和谐的音乐环境,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