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论批评中戏剧本体观念的觉醒

理论批评中戏剧本体观念的觉醒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元以来,人们对自身的存在方式更加关注,这样的文化风气,更有利于中国戏曲本体观念在“诗教传统”统治下的觉醒。在元末的戏曲理论家中,在戏剧独立意识等方面的理论高度能和金末元初的胡祗遹比肩的是钟嗣成(1279?换言之,钟嗣成《录鬼簿》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戏剧意识在元末已经开始步入自觉状态。他们对戏曲本体特征的确认始终作为一种潜在前提存在于高台教化的重要性之后,都缺乏进一步的深入。

理论批评中戏剧本体观念的觉醒

“自东晋以来,中国文艺传统便形成了南北文化差异。隋唐大一统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这个差异没有充分展开。安史之乱后中国文化重心的再次南移,表现于艺术文化方面,便是以都市文艺创作与传播活动为代表的南方艺术文化的繁荣。北宋的灭亡,使得北方的中原文化又一次受到重创。”[117]从文艺活动的方式来看,南方文艺活动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说体现的是一种艺术本位精神,是以文艺审美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即是使得传统的一般社会功能评价让位于以审美经验与感受为基础的艺术风格评价。宋元以来,人们对自身的存在方式更加关注,这样的文化风气,更有利于中国戏曲本体观念在“诗教传统”统治下的觉醒。

在元末的戏曲理论家中,在戏剧独立意识等方面的理论高度能和金末元初的胡祗遹比肩的是钟嗣成(1279?—1360)。钟嗣成的《录鬼簿》分为两卷,共记述152位杂剧及散曲作家,大略以年代先后排列、著录剧目共400余种。应该说,整个元代曲家的情况,都因此赖以传世。同时,在书中一些零星的记载中,还揭示了元代杂剧作家的活动和组织情况,并且透露了元代戏曲发展的线索,如院本的创作,杂剧作家的南迁,杂剧作家写南戏的情况,后期杂剧的音乐采用南北合套的情况等等。虽然在《录鬼簿》中,钟嗣成仍旧囿于元代文人的“曲本位”意识,对曲家的“乐府”和“传奇”采用了合评的方式,但是在金末元初胡祗遹之后,钟嗣成和周德清等都在曲学领域提倡“新奇”、“新巧”,这与当时诗坛上宗唐复古之风迥异,表明元末的戏曲理论已经提出了崭新的、与传统诗文理论不同的审美观念。

钟嗣成首先在戏剧价值论方面具有开拓之功,也达到了相应高度;其次他对于剧情结构也有所关注,这些几乎都为时人所不可及。至顺元年(1330),钟氏在《录鬼簿》自序中云:

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湮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名之曰录鬼簿。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118]

终身沉郁下僚的钟嗣成在这篇序言中,从人生的终极价值写到戏曲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可谓荡气回肠。钟氏在《录鬼簿》中又云:

右所录,若以读书万卷,做三场文,占夺巍科,首登甲第者,世不乏人。其或甘心岩壑,乐道守志者,亦多有之。但于学问之余,事务之暇,心机灵变,世法通疏,移宫换羽,搜奇索怪,而以文章为戏玩者,诚绝无而仅有者也。[119]

这里他比较了三种人,第一种人很为世俗看重,然而钟嗣成认为他们无甚出奇;第二种人的淡泊无为同样令他不满;他认为只有第三种人才是弥足珍贵的——这种人在“学问之余,事务之暇”从事戏曲创作,虽然不是专门治业,却是一种真性情的流露。儒家所谓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才是钟嗣成的最高标准所在。由此,可以看出钟嗣成在根本上并没有脱离传统儒学的立场。

钟嗣成对于传统的文学格局中雅俗阵营的划分不加理会,固然体现了其人超迈时代的文艺观,但这种意识的根本源头在于金末元初以来元杂剧中大量优秀作家、优秀作品的涌现。在他的这则序言中,中国戏曲已经不再局限于留恋荒荡、杯酒狎邪之物,因而这篇序言确然可以作为中国戏剧学走向自觉的旗帜。换言之,钟嗣成《录鬼簿》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戏剧意识在元末已经开始步入自觉状态。

与钟嗣成相比,夏庭芝和陶宗仪、杨维祯等人投注的领域另有不同,他们对元杂剧的表述都具备了初步的戏剧搬演意识。他们从综合性表演艺术的角度初步厘清了元杂剧的艺术特点,对于当时和后世之人对戏曲艺术本体特征的进一步体认,也产生了较大的作用。但他们的观点又无不在强调寓教于乐,无不与高台教化相捆绑。他们对戏曲本体特征的确认始终作为一种潜在前提存在于高台教化的重要性之后,都缺乏进一步的深入。

【注释】

[1]《明英宗实录》,《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叙上书》,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年。

[2]王灼:《碧鸡漫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05页。

[3]参见郭学信:《论宋代士商关系的变化》,《文史哲》2006年第2期。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77页。

[5]王文才:《元曲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281页。

[6]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696—697页。

[7]李昌集:《中国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63页。

[8]参见王忠阁:《元代文化心理散论》,《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9]王忠阁:《元代文化心理散论》,《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0]《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2—3页。

[11]臧懋循:《元曲选·序二》,《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12页。

[1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1427页。

[13]贾仲明:《录鬼簿》挽词,《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73页。

[14]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24页。

[15]《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300页。

[16]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一),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10页。

[17]欧阳玄:《赵忠简公祠堂记》,《圭斋文集》卷五,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版,第1210册,37页。

[18]参见王忠阁:《元代文化心理散论》,《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19]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104页。

[20]崔令钦:《教坊记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21页。

[21]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16页。

[22]刘昫等:《旧唐书》卷十六《穆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485页。

[23]《续资治通鉴》卷二“建隆二年七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14册,66页。

[24]李廌:《师友谈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3册,172页。

[25]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236页。

[26]〔美〕欧内斯特·霍金:《论人性及其重建》,Kessinger Publishing,2004,318页。

[27]参见〔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57—77页。

[28]黄震:《读诸子》(一),《黄氏日钞》卷五十五,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版,第708册,399页。

[29]傅惜华编:《西厢记说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3页。

[30]焦循:《与欧阳制美论诗书》,《雕菰集》卷十四,文选楼丛书,第81册,26页。

[3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88页。

[3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7页。

[33]王国维:《优语录》,《王国维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492页。

[34]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版,245—246页。

[35]张端义:《贵耳集》(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467页。

[36]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注》卷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205、206页。

[37]见罗火金、王再建:《河南温县西关宋墓》,《华夏考古》1996年第1期。

[38]王灼:《碧鸡漫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15页。

[39]《元史》卷一六三《张德辉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3823页。

[40]赵孟:《送吴幼清南还序》,《松雪斋文集》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672页。

[41]王水照:《文体丕变与宋代文学新貌》,《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40页。

[42]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24页。

[43]张择:《青楼集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5页。

[4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04页。

[45]臧懋循:《元曲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678页。

[4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00页。

[47]王季思:《西厢记作者考》,《国文月刊》1944年第28-30期。

[48]参见刘小梅:《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49]臧懋循:《元曲选·序二》,《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12页。

[50]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紫山大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1页。

[51]据陶宗仪《辍耕录》载,胡祗遹以〔沉醉东风〕赠珠帘秀云:“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情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52]胡祗遹:《古意》,《紫山大全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5页。

[53]胡祗遹:《赠宋氏序》,《紫山大全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171页。

[54]胡祗遹:《赠宋氏序》,《紫山大全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171页。

[55]胡祗遹:《黄氏诗卷序》,《紫山大全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第149页。(www.xing528.com)

[56]胡祗遹:《赠宋氏序》,《紫山大全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171页。

[57]胡祗遹:《优伶赵文益诗序》,《紫山大全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6册,149页。

[58]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17页。

[59]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60页。

[60]刘秉忠:〔木兰花慢〕《望乾坤浩荡》,《藏春词集》,《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609页。

[61]欧阳玄:《许衡神道碑》,《圭斋文集》卷之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0册,74页。

[62]转引自张人和:《近百年<西厢记>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39页。

[63]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21页。

[64]这七种杂剧分别是《汉宫秋》、《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黄粱梦》、《任风子》、《荐福碑》。

[65]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357页。

[66]高小康:《永嘉东渡与中国文艺传统的蜕变》,《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14页。

[67]张丑:《清河书画舫》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7册,412页。

[68]汤垕:《画鉴》“杂论”,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438页。

[69]刘小梅:《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142页。

[70]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6页。

[71]凌廷堪《论曲绝句》,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历代剧论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348页。

[72]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29页。

[73]王骥德:《西厢记评语》,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160—161页。

[74]陈多、叶长海注释:《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92页。

[75]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75页。

[76]参见黄季鸿:《西厢记语言风格论剖析》,《文学前沿》2005年第1期。

[77]王卫民编校:《吴梅全集·理论卷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60页。

[78]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评语》,《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161页。

[79]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自序》,《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150页。

[80]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评语》,《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162页。

[81]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123页。

[82]李贽:《焚书》卷三,《李贽文集》(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90页。

[83]王季思:《西厢记作者考》,《国文月刊》1944年第28-30期。

[84]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126页。

[85]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总评》,《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156页。

[86]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12页。

[87]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版,1051页。

[88]司马迁:《报任安书》,《汉书》卷三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2732页。

[89]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0册,144页。

[90]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0册,144页。

[91]克罗齐曾说过:“只有对现实生活产生兴趣,才能进而促进人们去研究以往的事实。所以这个以往的事实不是符合以往的兴趣,而是符合当前的兴趣,假如它与现实生活的兴趣结合在一起的话。”

[9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99页。

[93]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岳麓书社,1988年版,363页。

[94]参见《宗白华全集》(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515—518页。

[95]参见〔美〕海登·怀特(Hayden White):《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文河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96]虞集:《胡师远诗集序》,《道园学古录》卷五,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29页。

[97]顾瑛:《制曲十六观》,《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512—515页。

[98]虞集:《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74页。

[99]参见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0]陈多、叶长海注释:《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86页。

[101]杨维祯:《大人词》,《铁崖古乐府》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2册,22页。

[102]杨维祯:《铁崖先生古乐府》,万有书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27页。

[103]杨维祯:《沈氏今乐府序》,《东维子集》卷十一,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122册,478页。

[104]杨义:《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9页。

[105]陈继儒:《拜月亭总批》,《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230页。

[106]杨义:《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66页。

[107]杨义:《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71页。

[108]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28页。

[109]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245页。

[110]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75页。

[111]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75页。

[112]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77页。

[113]虞集:《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73页。

[114]杨维祯:《沈氏今乐府序》,《东维子文集》卷十一,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1221册,477页。

[115]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46页。

[116]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中提出:“大抵先要明腔,后要识谱,审其音而作之,庶无劣调之失。”

[117]高小康:《建炎南渡与江南艺术精神的形成》,《文学评论》1995年4期,132页。

[118]钟嗣成:《录鬼簿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01页。

[119]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