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诗歌艺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诗经》之后二三百年,中国古典诗歌处于沉寂状态,至战国后期,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横空出世。楚辞和《诗经》并肩垂范,以其各异的精神品质、美学原则和创作手法,共同哺育了历代诗人,并使中国古代诗歌呈现出风格多样、众彩纷呈的局面。《诗经》与《楚辞》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并称“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生发的源头。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诗歌艺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诗歌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此时的诗歌统称为上古歌谣,内容多反映劳动生活,是人们在劳动中表达感情的一种口头语言形式。

(一)先秦:现实与浪漫的双峰矗立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现存《诗经》存目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笙诗”有目无辞,实三百零五篇)。《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因后来被汉代儒家学者列入“六经”而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那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诗经》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各地民歌,“雅”指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颂”指祭祀乐歌。

《诗经》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地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例如《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平实地叙述了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

“比”,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之意。如《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接连以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借用大老鼠比喻不劳而获、脑满肠肥的贵族。

“兴”在朱熹《诗集传》看来,“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以渲染诗歌气氛、创造诗歌意境。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引出下文青年男女的求偶。《诗经》中的“兴”很多都含有喻义,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称通过联想、想象,寄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诗经》之后二三百年,中国古典诗歌处于沉寂状态,至战国后期,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横空出世。楚辞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和《诗经》并肩垂范,以其各异的精神品质美学原则和创作手法,共同哺育了历代诗人,并使中国古代诗歌呈现出风格多样、众彩纷呈的局面。

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文化的氛围中和楚国民歌、音乐的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从诗歌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时期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汉书·艺文志》中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楚辞》由刘向编辑后,东汉的王逸作《楚辞章句》,宋代洪兴祖作《楚辞补注》,朱熹作《楚辞集注》,此后的注本纷多,楚辞学成为历代研究的一门显学。今存最早的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楚辞》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又称为“骚体诗”。《离骚》中爱国之情动人心魄,蕴含着屈原浓厚的情感,是《楚辞》中最为感人的诗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天问》全篇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一百七十三个问题,蕴藉着“激人情志的深情”,被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与《诗经》质朴无华的语言相比,《楚辞》用词华丽。譬如《离骚》一文,描绘了众多奇花异草,如木兰、辟芷、申椒、杜衡、兰芷等,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世界。《离骚》华丽的词语充满奇幻色彩,表现了屈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经》与《楚辞》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并称“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生发的源头。

(二)汉乐府:日常喜怒哀乐的吟咏

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代的乐府诗登上诗坛。“乐府”本是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汉代乐府的职能主要为采集民间歌诗、组织文人创作、负责演唱等。宋代郭茂倩依据音乐的不同,将乐府诗歌收录成集,编为《乐府诗集》。

汉乐府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人民群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作品,传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冲突,成为汉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例如《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这是一首哀悼阵亡战士、诅咒战争的民歌,通过描写前方战士暴尸荒野,后方田园荒芜,禾黍不获,谴责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在《诗经》中,我们虽然已可以看到某些具有叙事成分的作品,如《国风》中的《氓》《谷风》等,但基本上还是通过主人公的叙述来表达的,仍是抒情形式,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对一个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而在汉乐府民歌中已经出现了由第三者叙述故事的作品,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包括一些短章如《东门行》等,都是叙事诗的佳作。《十五从军征》中,短短十六句,就叙述了一个八十老翁“久戍幸还归乡”的故事。诗人把老翁六十五年的军旅生涯浓缩在“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字之中,刻画了一个服役终身、侥幸生还却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老者形象,控诉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汉乐府诗没有固定的章法、句式,长短随意,整散不拘,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比如《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在这类诗歌中,一二字到八九字的句式都可能出现。

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东汉末年出现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它取代了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无名氏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诗歌跳出了表现帝王、诸侯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的窠臼,展现出诗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魏晋南北朝异彩纷呈的诗风云集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古直悲凉的曹操、清丽婉约的曹丕、“骨气奇高”的曹植,以及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人,形成了一代诗风,即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他们完成了从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确立了新的诗歌美学典范。

如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该诗以“朝露”“杜康”起兴,表达曹操求贤而不得、政治抱负尚未实现的苦闷,诗人只有寄情于酒,对酒当歌,发此感慨。全诗风骨遒劲、慷慨悲凉,是“建安风骨”的典型之作。

“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如王粲的《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徐干的《室思》“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这些诗均反映了战争频发、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它们神采飞扬,变化多样,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www.xing528.com)

而后,诗坛上相继出现辞藻华丽的“太康诗风”以及受玄学影响的玄言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陶渊明以率真自然的笔调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如《归园田居》《饮酒》等,故此,陶渊明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派”的奠基者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重大转变期,其标志就是“音律”的出现。沈约、谢眺等人依据四声的规律,在诗歌创作中注重声、韵、调的配合和词语对偶形式的运用,创立讲究声律和对仗的“永明体”。自此,诗歌开始向讲求格律的方向发展,这对唐代诗歌乃至宋词元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唐诗:艺术园地里的奇葩瑰宝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繁荣最辉煌的时期。据《全唐诗》及其补遗记载,现存诗有52000余首,作家2300多人。数量之多,作者之众,内容之广,风格流派之繁,体裁样式之全,均堪称空前。

从题材内容看,唐诗几乎深入唐人生活的每个领域,大至国家兴衰,政治得失,社会动乱,战争胜负,民生疾苦,诸如盛唐时的对外用兵,盛唐至中唐转折时的安史之乱,以及人民在其间受到的征戍之苦,中晚唐的三大痼疾——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党争倾轧,无不写入诗中,号称“史诗”的作品,不计其数。小至琴技棋艺,书理画趣,虫鱼鸟兽,亦莫不入诗。至于那些描写自然田园,歌咏日常生活,抒发离情别绪,赞美建功立业,向往渔樵山林等传统题材,更多如雨后春笋,而且形式各异,有游记体、赋体、传记体、传奇体等等。

按照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气象和风格,唐文学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文学从高祖武德元年(618)到玄宗开元元年(713)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十年承袭陈隋遗风,诗风华靡浮艳,宫体诗盛行。上官仪是宫体诗的代表,他创制的诗体“绮错婉媚”对仗精工,当时文人竞相模仿,被称为“上官体”。后五十年,先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冲破宫体诗的笼罩,后有陈子昂标举“风骨”和“兴寄”,以其创作理论和实践扭转了当时文坛的不良风气,为盛唐诗歌的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继而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的新形式。这是唐代文学的探索期。

盛唐文学从玄宗开元元年(713)到代宗大历元年(766),出现了两大巨星——理想主义诗人李白写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及两大诗歌流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诗人大多以蓬勃热烈的激情、激昂慷慨的声音去表现繁荣昌盛的大唐帝国,形成蔚为壮观的“盛唐气象”。这是唐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中唐文学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到文宗大和九年(835),经过安史之乱,唐帝国由盛转衰,唐人豪迈气概渐退,少了一分狂热,多了几分冷静,开始沉思、审视身处的世界。经历了大历冷寂诗风后,诗坛复苏,写实主义成为文学主流,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诗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以诗记事,追求浅近平易的诗风;而韩愈孟郊独辟蹊径,反对大历平庸诗风,追求险怪奇崛的艺术风格。此外,又有柳宗元的明净剔透、刘禹锡的风韵神秀、李贺的瑰丽奇谲,可谓百花齐放,这是唐诗的再度中兴时期。

晚唐文学从文宗开成元年(836)到哀帝天祐四年(907),这是唐文学的衰落时期。世道艰难,时局动荡,诗人忧国忧民,满怀惆怅。唐诗在李商隐杜牧等纤巧诗人和皮日休、杜荀鹤等乐府诗人笔下凄凉感伤的挽歌中徐徐降下帷幕。

(五)宋词:别开生面的一爿风景

词产生于唐,而大盛于宋,作品如云,名家辈出,派别繁昌,风格各异,被后人尊奉为能和“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元之曲”并驾的“一代之文学”。

宋词的繁荣和成就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一是在全社会普及。上至皇帝填词谱曲,下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其二是新创词调大量出现,多达千余种,且形式非常多,令、慢、近、犯、歌头、摊破、增减、偷声,体式完备。而随着长调慢曲的增加与普及,词的表现容量亦随之加大,为词体的解放与革新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其三是较之唐五代,词的思想内容也有了根本性突破,填写技巧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像苏轼辛弃疾这样的大作家更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词曲概》),彻底突破了狭义的言情范围。为了与长调相适应,宋词还特别讲究技巧方法,把诗、文、论、赋中的种种手法都移植到词中,以至出现了以诗为词,以论为词等现象。其四是流派众多。以作者创作划分有“柳永体”“东坡体”“易安体”“稼轩体”“白石体”等,以总体风格而论有婉约、豪放、旷达、骚雅等。

宋词的分期从宏观上可分为北宋与南宋两大时期。

北宋初期可称为过渡期。主要作家有晏殊、张先、柳永等人。所谓过渡,是指词一方面继承了唐五代的传统,内容上多写樽前花下,风格上多“香而弱”,形式上除柳永外多写小令;而另一方面对唐五代词又有发展,如词的风格逐渐向深峻拓展,使词体进一步诗化,在体制上柳永的慢词更是一大开创。北宋中期可称为突破期。最主要的作家是苏轼。他开拓了词的思想内容,冲破了婉约的一统天下,开旷达与豪放之风。北宋后期可称为徘徊期。主要作家有秦观、黄庭坚、周邦彦等。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作家的一些作品继承了苏轼之风,大多又回到传统的言情和婉约中去,但写作手法更为精美,文学形式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南宋初期可称为变化期。主要作家有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他们大多由北方迁居南方,词作也由此分成前后两期。前期多是传统之作,后期多写亡国之苦、乡关之思,“凄然有‘黍离’之感”(黄升《花庵词选》),为中期爱国词高潮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南宋中期可称为繁盛期。豪放词派在此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产生了伟大的词人辛弃疾,另有陆游与其相媲美,加之陈亮、刘过等词人,词在此时真正上升到可与诗并驾齐驱的地位。南宋后期可称为繁衍期。姜夔在南宋中期已别开生面,此时以他为开创者的骚雅词派显得更为突出,并且出现了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一大批作家。同时继承辛派风格的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人也相当活跃。但总的说来,此时的词作缺少新鲜的活力,已渐渐进入衰落期。

(六)元明清:千年繁华的悄然离场

到了元代,散曲杂剧兴起,明清小说转盛,诗歌的创作,无论是内容的广泛深刻,还是风格的创新多样,都远逊唐宋。但元代诗歌也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出现了一批少数民族的诗文作家,这是前代少有的。元代前期代表作家有许衡、刘因、吴澄、王恽、姚燧、卢挚等;延祐(1314—1320)以后,是元代诗文的“盛世”,出现了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大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尤以虞集最著名。此外,欧阳玄、萨都剌、王冕、杨维桢等,也是元代有成就的诗文作家。

明初曾一度流行歌功颂德却空洞无物的台阁体诗。明中叶后,文坛涌现出以茶陵诗派李东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他们主张诗歌要复古,学习汉魏盛唐,但是都陷入了单纯的模仿中。晚明时期的公安派提出“性灵说”,主张写诗文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后来清兵入主中原,顾炎武等遗民诗人用诗歌哀悼汉族王朝的覆灭。清初,钱谦益学得杜甫精髓,而后,王士祯、纳兰性德、郑板桥亦写过不少颇有特色的诗作。龚自珍将清代诗歌推向新的高潮,其主要作品《己亥杂诗》共315首,诗风凌厉剽悍,奇谲不羁。之后虽有清末的“诗界革命”和南社诗人,但是难以挽救中国古典诗歌的日渐衰微之态。最后五四运动合上了中国数千年古典文学的大门,同时开创了文学发展的新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