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沙街巷故事:百年董宅传承

白沙街巷故事:百年董宅传承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忻然想必位于宁波江北白沙街道的董宅是一座望族宅第。董世登膝下有一子名守瑜字次公,这人达官高第,想当年甬上没人不知董次公的。然而说到木雕、砖雕、堆塑和彩绘的集大成者,就要首推浙江宁波的董宅了。这房子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董宅。董振甫子女的母亲是他娶的第五位填房。董振甫的这位太太在她42岁时生下小女儿董木兰。

白沙街巷故事:百年董宅传承

□忻然

想必位于宁波江北白沙街道的董宅是一座望族宅第。这有记载:江北董家自明清至今的四百多年间,几十代诗书传家,人才辈出。董家“以读书求功名”为传家之道,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明朝的董世登。他世居甬江边,园庐山花竹,家有藏书,喜欢写诗,有遗诗数卷,可惜被一场大火毁之一炬。他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有客从远方来,他剪韭击鲜,不亦乐乎。

董世登膝下有一子名守瑜字次公,这人达官高第,想当年甬上没人不知董次公的。他官至户部贵州司主事,乃是董氏家族最高的长官。既是如此,他不畏权贵,几次上疏向崇祯帝陈述不同意见,仗义执言,被皇帝采纳。退隐之后,董次公研究《易》学,颇有成就。为此,《四明谈助》评价“明季遗民之盛,莫如甬上,甬上诸遗民诗,莫如先生。晋之陶,唐之司空,宋之万,尚不敢斥言。质言之,而先生之称情而出,恣其所欲道者。”他的儿子董道权是个孝子,父亲卧床三年,他端茶递药,毫无怨言,父亲死后尽心侍奉母亲。写到此,我想到慈城的董孝子,不知他们是否同根同族。

就是这样的忠孝之家,书香门第,随着商品经济萌芽的触动,读着“圣贤书”的董家子孙也开始经商。而在董氏经商史上不得不提的是董振甫。他是近代“宁波帮”的代表人物。

“宁波帮”曾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富庶、最为庞大的商帮之一,也是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商帮之一。“无宁不成市”的说法充分形容了他们的特殊。宁波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城市,而它之所以能造就一个“大宁波商会”和“大宁波帮”,精神是一股巨大的支撑。虽然生意做得很大,董振甫在居家生活上还是有着宁波商人传统的克勤克俭。

他的儿子们小时候就亲眼目睹父亲吃饭时的节俭,吃完快餐,他会把掉在沙发上的一粒米饭捡起来放进嘴里。这些细小行为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关于诚信,清代螂县商人孙昌燮曾说:“信义人所弃,自我得之,则富贵也。”“信”是宁波商人最看重的商业伦理,主要表现为信誉至上,货真价实,诚实不欺。

说到董振甫,先得说董振甫的父亲。董振甫的父亲是屠夫出身,后来为一个德国颜料商看仓库。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颜料商仓皇逃回德国,把仓库中的颜料全部给了他。于是,董振甫的父亲发了迹.赚了钱,在宁波江北岸买了地皮,盖了两进两层楼的房子。

在江浙一带的旧宅第中,如小桥流水一般的园林景观不胜枚举。然而说到木雕砖雕、堆塑和彩绘的集大成者,就要首推浙江宁波的董宅了。它的始建者就是董振甫的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每个儿子可分一进房子;而女儿则是要泼出去的水。这房子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董宅。大儿子董振甫继承父亲的颜料生意,在市内开了一家颜料店,店名叫“董顺记”。他的父亲从此大做慈善事业,回报穷苦人家。他在他家前面一条通向乡下的小河岸边,盖了一座非常大的凉亭,专供过往行人、苦力和小河上的船夫歇脚,人们都称呼为“新凉亭”。他还大做佛事,普度众生,并在宁波乡下老家一座山上盖了一座庙,供老乡们上山烧香敬佛。这位老人慈善为怀的精神,传给了他的儿孙。董振甫开的颜料店所以起名“董顺记”,是想一切顺顺当当的。可是,是不是一切都顺利了呢?董振甫子女的母亲是他娶的第五位填房。

前面四位,都是在生头胎时,因难产死亡。而这一房生他的大儿子时,也是难产,是医生用夹钳夹出老大,才母子平安。这位夫人一共生了五子二女,第二个女儿和第五个儿子,都是在小时候得脑膜炎而夭折,因为当时没有特效药。董振甫的这位太太在她42岁时生下小女儿董木兰。最后,这一家子的孩子是宁波人常说的“四盆子一碗汤”,即木兰前面是四个哥哥,而她是最小的独生女。董振甫的四个儿子与一个女儿的学名是:南山、鼎山、乐山、名山,雯英;家名是:济源、济渭、济泯、济泉和木兰。

1941年,因为大儿子在上海结婚,二儿子和三儿子在上海读书,同时为了避战乱,董振甫带着四儿子名山和小女儿木兰举家迁到了上海。他们家租了一幢位于爱文义路西摩路口弄堂里的石库门二层楼,一间给大儿子做新房,一间则由其余6人挤在一起住。

作为第一代的宁波商人,董振甫注重实干,不尚空谈,他尽管文化程度不高,却有着强烈的敬业精神。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经过日积月累,成为一些行业与工种的行家里手,他从最底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巨商。

董振甫尽管自己的文化并不高,但他却十分注重子女们的教育。优越的生活使他的五个子女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二儿子董鼎山从小时候就喜欢阅读,从《封神榜》、《西游记》、《七侠五义》到《红楼梦》、《啼笑因缘》都涉猎,继而在巴金的《电》与《火》中找到了新文学的道路。(www.xing528.com)

后来他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开始读哈代、狄更斯莎士比亚、弥尔顿的原文,他看作家的作品就看他写得如何,也喜欢看一些推理和侦探小说。他于1947年赴美留学。觉得要立足美国社会,首先是语言的问题。董鼎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虽拿了一个新闻学硕士,但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很难在美国报刊如《纽约时报》、《时代》周刊一类找到工作。当时中国移民限额仍严,懂得中文的老华侨逐一消逝,华文报纸未能扩展,于是他前往哥伦比亚大学再读一个硕士学位,之后受聘于纽约市立大学,任图书馆资料参考部主任教授。在将近30年的工作期间,他有机会阅读到无数新书,这样的读书心得就成为他10余本文集内容的骨干。他的英文写作多数系读书杂感,有时也写些时论,历年来曾在《纽约时报》及《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巴黎评论》、《星期六评论》、《旧金山书评周刊》、《新亚洲评论》、《美中评论》等报刊发表文章。2000年,纽约的中英文报纸都出现了一个醒目的标题“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嘉奖海外艺术家,三华裔文化人获终身成就奖”,董鼎山便是其中的一个。他把美国的文化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文化介绍给美国。在众多读者心中,他的文章、他的书把太平洋变“小”了。

董家三儿子董乐山是我国著名的美国问题专家、杰出的翻译家、优秀的文化随笔作家。他一生著译宏富,主持翻译或独译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西行漫记》、《光荣与梦想》等译作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的文化随笔集计有《译余废墨》、《边缘人语》、《文化的误读》、《文化的休闲》等。董乐山先生晚年翻译出版有名作《苏格拉底的审判》、《基督的诱惑》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等。

董家小女儿木兰在离家不远的小沙渡路上的美国教会学校——培成小学及中学念书。她在培成上初中二年级时,一个春天的星期日,她一个人到戈登路上的美琪大戏院看周璇主演的电影《鸾风和鸣》。当天晚上她总起床喝水。星期一早晨下着小雨,该去上学了,她向母亲说她不舒服,母亲却认为她是想赖学,逼着她去上学。二阿哥看出她不是装病,就求母亲别让她去学校了,而应陪她去看病。母亲就叫了一辆黄包车,带她去麦特赫斯特路上的俞伴梅医生诊所——这是她们的家庭医生。俞医生诊断她是伤风感冒,给了一些治伤风感冒的药,母亲和她又坐黄包车回家了。此时,她的记忆也到此为止,一直到星期三下午,她才在一家医院的小阁楼病房里睁开了眼。母亲坐在病床旁,喊着站了起来:“她睁眼了!她醒过来了!”医生急忙进来,木兰看他是个外国人,站在床前,伸出3只手指问她是几个。她知道是几个,但是没有出声。他又问:“英文Simple怎么拼?”她知道是S,i,m,p,l,e六个字母拼成,但是她懒得开口,没有理他。医生向母亲摇摇头说:“她的脑子坏了,这是脑膜炎的后遗症……”她只见母亲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后来二阿哥来看望她,安慰母亲说再观察几天。他们讲的话,她都听得明明白白。她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身体逐渐恢复了过来。

出院时,德国医生很得意地对母亲说:“这是奇迹,患脑膜炎的生还者中,百分之九十九都可能呆傻,成为废人。你女儿是那百分之一的幸运者,竟然恢复得像正常人一样,真是少有!”

就是这个大难不死的木兰,后来在国际新闻局乔冠华手下工作,她也出过一本书叫做《域外拾零》。在1949年上海解放那年,她考取了美国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因为这所私立大学的学费太贵,她只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在家了。那时,三阿哥乐山已在北京新华社对外部工作。在他的鼓励下,木兰参加了工作。

董宅在董振甫举家迁往上海后开始没落,我走进江北区白沙街道泗洲路大吉巷3号,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典型的五间两弄的江南民居,两边是弄堂,中间是办红白喜事用的堂前。房子没有过多的雕梁画栋,属于早期的石库门建筑。在宁波江北区的白沙街道,坐落着这样一批以日湖文化为大背景的明清以来格局与风貌相对完整的望族宅第,如董宅、杨宅、毛宅、蜗寄庐等,而其中以董宅最为典型。它已是一组集江南民居之精华,融木雕、石雕、砖雕和堆塑等艺术于一体的经典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它被江北区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宅的主要风格是明清民居风格。该建筑群坐东朝西,共有两座院落组成。均为传统木结构建筑,雕刻细腻。建筑非常有特色,两个院落分开但又紧密相连,北面的院落为凹形,凹下的部分为庭院,虽然小但很精致,可以想象当年主人一家的生活情景。此院落除了墙是由青砖构建之外,其他均为木构,整体风格为棕色。

二楼还有个小阁楼,阁楼于屋顶突兀,阁楼的窗特别耀眼,给这个建筑增添了一份中国式的古朴。二楼正面有两间房间,房间中间是一个迷你大厅,两侧的房间为厢房。走在其中,最明显的便是门窗上的木刻了,雕刻以民间传说,山水花鸟动物为内容,分布在门楼和内部高大的墙柱上。

董宅,是研究近代“宁波帮”代表人物董振甫一家的历史实物。由于历史时间的冲刷,原先的宅子风貌现在已经无法完整再现,但基本风貌还是依稀能见的。其建筑面积981平方米,长21米,宽41米,比起规划严谨、气势恢弘的云南大理董家大院,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等大型古建筑群的规模,它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了。但若论建筑群的华贵典雅、建筑构件的雕刻细镂之精美绝伦,它倒也有一定的价值。

据百年董宅的后辈介绍,他祖母就是嫁到这里,按她的年纪计算,这幢古宅至少也有150岁了。他的父亲也在这里出生,他却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于20世纪70年代才回到这里。百年董宅现有一个圆圆的古铜镜,我见到它,似乎发觉它正冷眼看着这所百年老宅里风起云涌,看着在它面前梳头的董氏家人一个个老去。

笔者走访江北白沙的古建筑时,极少碰到旧宅的主人。而在这里却碰到了董氏的嫡传后人,看来这不是因为董氏家族人丁兴旺,就是因为董先生难忘故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