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体虚骨折久不愈合,冬令适用于现代营养学中的骨骼外伤疾病

老年体虚骨折久不愈合,冬令适用于现代营养学中的骨骼外伤疾病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用于老年体虚骨折久不愈合,宜于冬令。骨折愈合是一个续进的过程,难奏速效,峻补之品反致助阳升火,决非所宜。适用于伤筋早期肿胀疼痛。适用于伤筋后期或慢性伤筋筋骨酸痛遇冷加重。适用于伤后疲乏眩晕。适用于损伤后时时头痛。发病后用药食调治得愈后宜以调摄善后。本证的形成是劳逸失度,因此劳动或锻炼时有计划方能无虞。

老年体虚骨折久不愈合,冬令适用于现代营养学中的骨骼外伤疾病

1.骨折迟缓愈合

食疗原则】

(1)若是由于脾胃运化不良,无法充分摄取食物中营养以充养筋骨,则首先要健脾悦胃,常可选用健脾食品,如山药扁豆、红枣等。

(2)若是肾虚之体,如男子遗泄、女子带下经事失调者,应以补肾调经、固涩为主,宜食芡实、胡桃、黑木耳芝麻、黑米等。

(3)忌大温大热、过分滋腻之品,不宜吸烟及饮服咖啡浓茶、烈性酒等,需耐心而积极地与医生配合。

【食疗选方】

(1)牛骨髓150g,面粉500g(炒香),鸡蛋壳100g(焙干研末),黑芝麻250g(炒香),砂糖250g(研细),和匀,每日2汤匙开水冲调食。适用于肾虚肢体畏冷。

(2)胎盘1具(洗净,焙干研粉),鸡蛋壳100g(焙干研粉),白糖100g,混合,每次5 g,每日2次。适用于年老体虚骨折不易愈合。

(3)板栗300g(去壳),嫩草母鸡1只(洗净切块),加酱油、黄酒、糖,焖至鸡酥栗糯,分数次佐餐食。适用于脾肾两虚。

(4)乌米100g,红枣10个,湘莲子20粒,枸杞子15g,芡实15g,煮粥,食时加糖桂花、绵白糖。适用于腰膝酸软或有遗泄。

(5)黄芪20g,水煎取汁代水,与鲜山药100 g(去皮,切小块),红枣6个,煮汤至山药酥软时加白砂糖,作点心或辅食,每日1次。适用于食欲不佳、面色苍白、气短。

(6)黄芪500 g,当归400 g,陈皮50 g,浓煎2次取汁。鹿角胶100 g,阿胶100 g,陈酒200 g,炖烊,入药汁,用文火熬,再加胡桃肉250 g(炒香研碎),枸杞子100 g,胎盘粉50 g,冰糖250 g,收膏贮瓷罐内,每次1汤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适用于老年体虚骨折久不愈合,宜于冬令。

【按语】 骨折迟缓愈合除固定、练功等处理不当外,多由脾虚体弱或肾亏不足、精关不固,以致骨髓难以充养成骨。食疗以脾肾亏虚的偏胜采取平和清补,缓缓取效为辅助治疗。骨折愈合是一个续进的过程,难奏速效,峻补之品反致助阳升火,决非所宜。

2.伤筋

【食疗原则】

(1)急性伤筋早期瘀血内聚,易于化热,不宜食温燥辛辣之品,以防助热生火。中期以后宜食温性食物能助气血运化、筋脉舒展,但大辛大热之品仍当慎用。若已受风寒,当于温经散寒时适量食辣椒胡椒、葱、姜等。

(2)寒主收引,酸性收敛,不利筋脉舒展,均不宜食。

(3)黄酒性温,活血通脉,中后期酌量饮服能助舒筋通络。

(4)筋由肝所主、依血得养、益肝养血滋润之品,如猪肝、红枣、鸡肉、枸杞子、葡萄、荔枝等宜适量服食。

【食疗选方】

(1)月季花3 g,红糖15 g,加水煮沸5分钟,取汁,冲泡红茶1 g,分2次饮。适用于伤筋早期肿胀疼痛。

(2)槐角18 g,冬瓜子15 g,山楂15 g,加水煮沸5分钟,取汁,冲泡乌龙茶3 g,当茶饮。适用于伤筋早期瘀斑肿痛。

(3)枸杞叶75 g,素油炒,佐餐。适用于伤筋早期肿胀疼痛。

(4)猪蹄半只,猪蹄筋50 g,瘦猪肉50 g,牛膝3 g,当归3 g,桂枝1g,生地6 g,五加皮1.5 g,纱布包,加黄酒、水适量煮沸,用文火炖至蹄筋酥烂,去药包,加盐、味精,佐餐。适用于伤筋中后期和慢性伤筋,肢节酸痛,软弱少力。

(5)黄芪50 g,党参50 g,红花15 g,桂枝15 g,鸡血藤50 g,用低度白酒500g浸泡14日,每日30~50 ml,分2次饮服。适用于伤筋后期或慢性伤筋筋骨酸痛遇冷加重。

(6)猪肉200 g,切小块。桂枝3 g,附子3 g,花椒3 g,茴香3 g,纱布包,加生姜5 g,糖、酱油适量,炖至猪肉酥烂,去药食。适用于伤筋后期或慢性伤筋兼有风寒外袭、阴冷酸痛。

【按语】 伤筋是最为常见的损伤,急性损伤后瘀血凝结,后期及慢性伤筋则气血亏弱、风寒易袭,食疗原则在早期与骨折类同,后期除了益气血、补筋骨外,当注意温经散寒,但温宜适度,并按感受风寒的程度、新旧及体质而定,阴虚火旺者有舌红、口干、咽燥等,忌用温热之品,以充养气血为主。

3.脑震荡与脑挫裂伤

【食疗原则】

(1)应当静养,饮食以清淡易于消化而又富有营养为原则。

(2)禁忌油腻、煎炸、肥厚的滋补品,以及辛辣刺激饮食及浓茶、咖啡、酒类等。

【食疗选方】

(1)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饮。适用于损伤早期头痛、恶心。

(2)陈皮9 g,生姜3片,薄荷少许,红糖、绿茶适量,开水冲泡饮。适用于损伤后时有恶心。

(3)鸽肉250 g,白菊花3朵,茉莉花10朵,加水煮汤,饮汤食鸽肉。适用于伤后疲乏眩晕。

(4)龙眼肉15 g,莲子10 g,大米适量,加水煮粥。适用于伤后心悸不安、夜寐不宁。

(5)川芎10 g,白芷10 g,花鲢鱼头1个,适量调味炖食。适用于损伤后时时头痛。

(6)鲤鱼1尾。天麻15 g,川芎10 g,茯苓10 g纳鱼腹内,调味蒸食。适用于伤后眩晕不止。

【按语】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轻重不同,但瘀血内留,损及脑髓。由瘀阻而升降失司,以致头痛、恶心、呕吐,饮食以有助于和胃降逆为宜。中后期康复采用养心安神、健脾助运、益肾荣脑之品参入饮食颇有裨益。

4.胸胁劳伤

【食疗原则】

(1)寒凉及过于酸涩食物敛气留瘀,不利于康复,在病证明显阶段不宜食。

(2)适量饮用热黄酒或酌情选用辛温调味品,能温运气血,助血行通畅。

(3)橘络、老丝瓜能通络,食疗方中可予参用。

【食疗选方】

(1)橘络30 g,红花30 g,浸泡于黄酒或低度白酒250g中14日,取酒10 ml,兑水10 ml,炖温饮服,每日1次。适用于胸胁闷痛。

(2)干老丝瓜焙焦研末,10 g温酒调服。适用于胸胁痛。

(3)母鸭1只(去毛、肠杂),花椒、盐腌3日取出,加参三七30 g,黄酒适量,煮沸用小火炖至鸭肉酥烂,加调料。适用于劳伤或陈伤,时有胸胁疼痛。

(4)枯萝卜30 g,老丝瓜30 g,加水煮汤,加红糖10g,饮服。适用于胸胁伤痛、咳嗽有痰。

(5)粳米50 g,加水煮粥将成时,加三七粉3 g,葱白3茎,用文火再煮3~5分钟,加盐、花椒粉、胡椒粉。适用于胸胁痛遇寒尤甚。

【按语】 胸胁劳伤时时易发,发则闷痛,平素多如常人。发病后用药食调治得愈后宜以调摄善后。本证的形成是劳逸失度,因此劳动或锻炼时有计划方能无虞。

5.腰部内伤

【食疗原则】

(1)气滞血瘀为患,当忌寒涩,不宜食柿子、生梨、白果等寒凉收涩之品。

(2)桂皮、茴香、花椒、豆蔻等调味品温运气血、散寒暖肾,宜适度运用。

(3)为顾肾虚之本,宜食猪腰子、黑木耳、龙眼肉、枸杞子、核桃肉、海参等益肾食物。

【食疗选方】

(1)绿茶10 g,沸水200 ml冲泡取汁,与醋50 ml煮热,1次饮服。适用于持重闪挫所致的腰部内伤。

(2)油菜100g(洗净切碎),粳米100 g。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油菜煮熟,加盐,作早晚餐主食。适用于腰痛。

(3)银耳15 g、黑木耳15 g,泡发,加水炖至软烂,加参三七粉3 g、红糖。适用于撞打击仆所致腰部内伤。

(4)小茴香6 g,盐水炒黑。猪腰1只,洗净,加茴香、酱油煮沸,用小火再煮片刻,待冷取腰子切片,佐餐。适用于腰痛牵掣、转侧不利。

(5)蚯蚓干3条,放新瓦上焙焦,研末。黄酒30ml,炖温冲入蚯蚓末,温服。适用于腰痛不可辗转。

【按语】 腰部内伤多以气滞血瘀为患,食疗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原则。治疗后应用固腰益肾食疗方巩固,以防日后复发腰痛。

6.落枕

【食疗原则】

(1)常因风寒之邪侵袭所致,故应忌生冷之食物,如冷饮等。

(2)宜食温经、理气和络的食物,如橘子、柚子等。

(3)反复落枕者,宜服补气平肝之品,如人参苹果芹菜、山药等。

【食疗选方】

(1)嫩松针捣碎,水煎代茶饮服。适用于落枕肌肉痉挛、疼痛。

(2)葛根30 g,粳米60 g。葛根水煎取汁,加米煮粥。适用于颈项板滞、胸锁乳突肌痉挛。

(3)牛蒡子20g(打碎),粳米60 g。牛蒡子水煎取汁,加米煮粥冲入牛蒡子汁,加白糖,温服。适用于落枕伴有风热感冒、头项强硬、活动不利。

(4)菊花,龙井茶,用开水冲泡饮服。适用于落枕并肝阳上亢。

(5)天麻15 g,珍珠母60 g,牡蛎60 g,水煎取汁,加粳米150g,煮粥。适用于落枕后颈项板滞,并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

(6)薏苡仁50 g,山药50 g,粳米50 g,加水煮粥,加盐、味精,每日2次。适用于脾胃不振、颈项僵硬。

【按语】 落枕是一种常见病症。主要为颈部肌肉、经络气血不和,风寒痹阻络脉所致。食疗应以活血祛风、温经通络的食物为宜,对经常反复发作者宜益气活血,同时还应作进一步的检查和鉴别。

7.颈椎病

【食疗原则】

(1)颈椎病以中老年人多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膏粱厚味之品。

(2)伴肝肾不足者,宜常服枸杞子、菊花平肝明目,芝麻、龙眼肉、哈士蟆、桑椹子滋阴补肾。忌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烟、酒等。

(3)伴高血压者,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较丰富的食物,如豆芽瓜类海带、紫菜、木耳等。大蒜、芹菜、马兰头茭白地瓜绿豆胡萝卜等具有降压作用,可适量选用。同时宜低盐及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

【食疗选方】

(1)葛根15 g,水煎取汁,加赤小豆20 g,粳米30 g,煮粥,每日早晚2次饮服。适用于颈椎病初期颈项板滞、僵硬不便。

(2)牛肉50g(切丁),糯米100g,放沙锅内,加水煮粥,至肉烂粥熟,加姜、葱、油、盐。适用于颈项不利、下肢痿软。

(3)当归6 g,伸筋草15 g,鲳鱼1条,水煮,食鱼饮汤。适用于颈椎病伴四肢麻木。

(4)蚯蚓3~5条(放盆内排出污泥,切碎),鸡蛋2~3个,加红糖或盐,炒熟。适用于颈项板滞、下肢痿软、痉挛步态。

(5)栗子10个(去壳),鲳鱼1条(约250g)水煮,食栗、鱼饮汤。适用于足软无力。(www.xing528.com)

(6)鲢鱼头1个,天麻6 g,冬笋50 g,火腿肉30 g,肥肉30 g,水发香菇30 g,油菜心3棵,葱丝15 g。天麻切薄片,白酒浸泡取酒液20 ml,天麻片留用。鱼头和姜稍炸,放肥肉片煸炒,加酒、醋,再加水适量、盐、味精,倒入沙锅内,将鱼头、火腿肉、冬笋片、香菇放锅内,再加天麻酒液,盖上盖,用小火炖30分钟,加油菜心、天麻片、葱,再炖5分钟。适用于头晕、头痛、肢体麻木。

【按语】 颈椎病由于病情较复杂,症状不一,牵引、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可选择应用,食疗也应有所区别。肝肾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所以补益肝肾为治其本。以平补、清补为主。

8.漏肩风

【食疗原则】

(1)急性发作时除应休息外,宜食绿豆、薏苡仁、慈姑、芋艿、丝瓜等果蔬。

(2)疼痛缓解后,宜食赤豆、红枣、胡桃肉、猪蹄筋、鹿筋、牛筋、蚯蚓等。

(3)宜饮少量的酒或药酒,但切忌贪饮或过量。

【食疗选方】

(1)绿豆125 g,薏苡仁125 g,白砂糖适量。绿豆、薏苡仁洗净浸胖,加水煮烂。适用于肩关节肿胀和疼痛。

(2)柳芽1 g,略加茶叶,沸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肩关节酸痛伴有发热恶寒。

(3)黑鱼1条(约500 g),竹笋100g,葱白5根,生姜5片,黄酒50 ml。黑鱼洗净入锅,加竹笋、生姜、适量水煮熟,再加葱、酒稍煮。适用于肩关节局部瘀肿疼痛。

(4)鹿筋50 g(或猪蹄筋),白木耳10 g,冰糖25 g,加水,用文火煮烂。适用于关节疼痛、活动不利、肌肉萎软。

(5)狗肉250 g,当归10 g,参三七10 g,生姜15g,加水适量,煮至肉烂,饮汤食肉。适用于肩关节疼痛、畏寒

(6)松枝250 g,酒500 g,装瓷罐内浸泡1周,每次30~50 ml,每日3次,饭后饮服。适用于肩关节疼痛隐隐不消、关节活动部分受限。

(7)猪肉200 g,蘑菇200 g,黄酒30 ml,花椒适量,白酒30ml。花椒熬水,冲黄酒内,将肉片、蘑菇、黄酒拌匀,上笼蒸熟,以白酒为引,分2次食完。适用于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肌肉萎缩。

【按语】 漏肩风系因年高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退变,又感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治疗除推拿、针灸及功能锻炼外,食疗以益气补肝肾为本,急性期疼痛较剧者,应以祛风散寒治其标,同时应注意保暖。

9.慢性腰部劳损

【食疗原则】

(1)若年老肝肾亏损且伴有阳痿、性功能减退或妇女带下者,应固腰补肾,可食胡桃肉、黑大豆、黑鱼、杜仲、哈士蟆、菟丝子、芝麻、牛肉、狗肉等。

(2)因风寒湿所致者,可食苍耳子、白花蛇、乌梢蛇、黄鳝、泥鳅、蚯蚓、海鳗等。

(3)若痛无定处,因气滞、气机不利及气血不和所致,食疗应以理气活血为主,如淡菜、李子桃子、羊血、鸡血、橘子、柚子、金橘西瓜子等。

(4)食品宜偏温,不宜生冷,可饮少量低度酒、黄酒及葡萄酒类,但不宜过多。

【食疗选方】

(1)猪腰2只,杜仲15 g,生姜5片,葱5根,黄酒30 g。杜仲加水煎汁,猪腰去筋洗净切片,放杜仲汁内,加姜、葱、酒,稍加盐、味精,趁温食。适用于肝肾亏损的腰痛。

(2)牛肉捣泥去筋50 g,牛乳1瓶,鸡蛋黄1个,橘子汁15 g,苹果1个绞汁,胡萝卜30g榨汁,蜂蜜30g。先将牛肉泥放沸水中,待水再沸加上述食物,待凉饮服。适用于腰部疼痛、全身乏力。

(3)红茶1杯,柠檬1片,鸡蛋黄半个,方糖4块,红葡萄酒20ml,混和拌匀,加冷开水1杯。适用于腰痛面积较广或痛无定处。

(4)海参20 g,猪腰50 g,胡桃肉15 g,加水煮汤,加调料,连食数日。适用于肾虚腰痛伴记忆力减退。

(5)淡菜50 g,狗肾1只,加水煮熟烂,加盐、味精,每日1次,连服数日。适用于肾虚腰痛伴有阳痿、早泄。

(6)淡菜50 g,猪肉200 g,加水煮至肉熟,加红糖,行经前服。适用于腰痛伴妇女带下。

(7)杜仲10 g,龟肉100 g。先加水煎杜仲,取汁,加龟肉煮至熟,饮汤食肉,连食1周。适用于腰膝酸痛、腰部无力。

【按语】 慢性腰部劳损是伤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和中老年人,发病率相当高。肝肾不足者,食疗应以补益肝肾为主;风寒湿邪所致腰部痹痛,食疗以祛风除湿为先;气滞血瘀的腰痛,食疗应以活血理气的食物为主。

10.腰椎退行性变

【食疗原则】

(1)腰椎退行性变主要因肝肾亏虚所致,食疗应以补肝益肾为主,如核桃肉、芝麻、栗、虾、枸杞子、猪腰、羊肉等。

(2)肾阳虚者宜温补,忌偏冷之食品;肾阴虚者宜滋阴养血;肾虚不固而遗精者,以益肾固摄为主,忌大温大热、辛辣之品。

【食疗选方】

(1)黑豆20 g,浮小麦20 g,水煎服。适用于腰椎退变伴眩晕。

(2)牛骨髓油炒面,加糖。适用于腰椎疼痛伴耳鸣耳聋。

(3)水芹500 g,洗净,用开水烫2分钟,切细捣汁,每次饮1小杯,每日2次。适用于腰椎退变伴高血压。

(4)海蜇50 g,鲜荸荠50 g,切丝,加酱麻油拌食。适用于阴虚火旺的老年骨质增生

(5)蟹爪50 g,杜仲10 g,大红枣10个,小茴香6 g,冰糖500 g,浸入白酒500 ml中,密封3周,每晚15~30ml饮服。适用于骨质增生、腰椎肥大腰痛。

(6)甲鱼1只,女贞子20 g,枸杞子20 g。甲鱼开水烫,去内脏、头,切块,与女贞子、枸杞子同煮,饮汤食肉。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腰痛、遗精、头晕、目花。

【按语】 腰椎退行性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发病率高。食疗应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用补益肝肾、调和气血治本,用祛风、活血、理气治其标,在治疗时还应区别气血和阴阳的虚实。

11.骨质疏松症

【食疗原则】

(1)本病为中老年常见病,多由肾气衰弱所致,故宜食益肾和含钙丰富的食品,如核桃仁、芝麻、黑木耳、狗肉、鸽肉、海虾、淡菜、牛奶奶制品、绿叶蔬菜等。

(2)饮食宜清淡平和,过咸伤骨,辛辣烧烤食物耗阴,都应节制。

【食疗选方】

(1)核桃仁100g,沸水浸泡后撕去表皮,沥干,与芝麻50 g、白糖30g同捣和,每次15 g,每日2次。适用于骨质疏松而隐隐腰痛酸软。

(2)酒制海龙150 g,盐水炒小茴香10 g,研细末,每次3 g,每日2次,开水送服。适用于骨骼疏松而腰痛牵掣、动作不利。

(3)海马粉50 g,牛鞭500g(浸胖洗净,切片),丹参500 g,黄芪250 g,阿胶250g(陈酒炖烊),核桃仁250g(研末),冰糖250 g。其中黄芪、丹参水煎3次,取汁,加牛鞭,用文火煎煮成浓汁,再加阿胶、冰糖、海马粉、核桃收膏,每次1大匙,每日2次。适用于冬令服。

(4)鲜桑椹子2500 g,榨汁。熟地50 g,山药50 g,黄精50 g,天花粉100 g,加水,用文火煎,取汁500g,加桑椹汁,用文火浓缩收膏,每次1大匙,每日2次。适用于阴虚内热、入夜口干。

(5)虾仁50 g,鸡蛋1个,韭菜200 g,用菜油炒,加调料,佐餐。适用于腰痛便秘

(6)龟版100 g,鸡蛋壳100 g,洗净沥干,炙酥研细末,与白糖50g和匀,每次5g,每日2次。适用于骨质疏松和骨折中后期。

(7)黑木耳15 g,白木耳15 g,洗净,加水,用文火煮烂,加冰糖10g,温食作点心。适用于骨质疏松兼有阴虚内热便秘。

【按语】 骨质疏松症已是日渐增多的常见病,属痿证范畴。病机为肾虚不足。益肾则充髓壮骨,健脾使食物的精微物质充分吸收,后天补充骨髓。食疗应采用益肾健脾的食物。高年精亏则须用被称为血肉有情之品的动物类食物培补精髓。虚损有阴虚阳虚之偏,阳虚者怕冷、面色苍白,食疗宜用温性而不燥烈的食物;阴虚者舌红口干,午后或有升火,食疗宜滋阴之品,不宜过于温燥。

12.类风湿关节炎

【食疗原则】

(1)应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如有贫血和骨质疏松,还要补充铁剂、维生素D和钙剂,如牛奶、豆浆、精肉、鳝鱼等。

(2)除急性发作外,食物以偏热性为宜。盛夏要注意少食冷饮之类。

(3)急性发作期,或素体阳热内盛,或阴虚内热者,饮食仍宜偏凉。

(4)禁忌香烟和烈性白酒,可以少量有规律地饮用黄酒。

【食疗选方】

(1)嫩豆腐150 g,鲜香椿50 g,盐3 g,麻油6 g,味精少许。香椿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冷却切碎末,放在豆腐上,加麻油、盐等,稍搅拌,每日1次。适用于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关节红肿热痛明显。

(2)绿豆芽500 g,盐、糖、味精、醋、黄酒、麻油、葱适量。绿豆芽去根,用沸水烫一下,放容器内;将盐、糖、醋等调料拌匀,浇在绿豆芽上,佐餐。适用于急性期关节红肿并伴有发热。

(3)黄鳝1000 g,油菜叶100 g,水发香菇100 g(切丝),豆油、猪油、酱油、胡椒粉、黄酒、葱、姜适量。黄鳝洗净,去头拆骨,切丝状。油菜叶洗净切丝,入油锅炸成油菜松,沥干油;鳝丝、香菇按常法烧好再加入,与调料烧熟。适用于游走性关节疼痛,局部不红不热。

(4)金银花15 g,白菊花15 g,粳米100 g,白糖适量。金银花、菊花,水煎取浓汁,与粳米放锅内,加水煮粥稠熟,加白糖,早晚各食一大碗。适用于急性关节炎期关节红肿、心烦纳差。

(5)绿茶2g,珠兰20 g,生甘草5g,加水400 ml,煎沸5分钟取汁,分3次饭后饮,每日1剂。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关节红肿。

(6)绿茶1g,细辛4g,炙甘草10g。细辛、甘草加水500 ml,煮沸5分钟,加茶叶烧开,分3次饭后当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已过,关节仍疼。

(7)南五加皮100g,薏苡仁100 g,黄芪100g,白酒1000 ml。前三味打粗末,加白酒,封固,每日振摇几下,半个月后饮,每次10~15 ml,每日2次。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期关节漫肿不红、晨起僵硬屈伸不利。

(8)狗肉250 g,肉苁蓉15 g,干姜10 g,桂皮5g,盐、酒、葱适量。狗肉洗净,切小块,与肉苁蓉、干姜放沙锅内,用文火炖至肉酥烂,加桂皮、盐、酒等调料,烧沸约5分钟。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期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遇寒更甚。特别适宜冬天食。

【按语】 类风湿关节炎是较难治的慢性病,主要还需靠中西药物、针灸理疗、功能锻炼等。食疗可作辅助,应用得当,对稳定病情、改善全身情况,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3.膝关节退行性变

【食疗原则】

(1)在发作期,关节红肿疼痛明显,故饮食宜清淡,以清热利湿的食物为主,如西瓜、冬瓜、嫩藕、豆腐等;忌辛辣炙烤助火或油腻肥甘生湿的饮食,如辣椒、烟酒、烤羊肉等。

(2)在缓解期,因以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为根本,故饮食宜温补,以健脾化湿的食品为主,如红枣、薏苡仁、狗肉、羊肉等。

(3)本病是全身性衰退在膝关节局部的表现,所以食疗要结合全身情况统筹调理,宜服食牛奶、豆浆、赤豆、黑豆、大枣等。

【食疗选方】

(1)冬瓜500 g,猪小排骨250 g,煨汤,宜淡忌咸。适用于发作期,以肿胀为主而无明显红热;或缓解期作保健预防复发。

(2)红枣10个,薏苡仁50 g,不放糖,煮汤当点心,分早晚2次吃完。适用于缓解期肿痛已不明显,惟劳累或稍受风寒即感酸痛发胀。

(3)薏苡仁50g,绿豆25g,鲜百合100g。百合掰成瓣,撕去内膜,用少量盐轻捏一下,洗净,以去苦味;绿豆、薏苡仁洗净煮沸,用文火煮至豆酥,然后加百合,煮至汤稠,食时加白糖,早晚各1小碗。适用于阴虚内热、膝关节肿痛红热较剧。

(4)生茄子250 g,洗净,切长条,隔水蒸熟,加豆酱姜末、麻油、盐拌匀。适用于膝关节肿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5)金毛狗脊150 g,黄酒1500 g。狗脊洗净刮去毛,用水浸泡半日,取出用蒸笼蒸透,切薄片,晾干,然后浸入黄酒中,封固容器,置锅内,隔水加热蒸1.5小时,取出埋土中7日,退火毒。每次饮1小盅,每日1~2次。适用于膝关节肿痛经久不愈、酸软乏力。

(6)南五加皮50g,糯米500 g。南五加皮洗净,加水适量泡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共取2次。将煎液与糯米共煮干饭,待冷,加酒粬适量拌匀,发酵成酒酿,每日适量佐餐。适用于缓解期时有酸痛不耐风寒。

【按语】 膝关节退行性变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近年逐渐增高。X线摄片常见有“骨刺”,故许多病人为此忧心忡忡。其实临床症状并不与“骨刺”的多少相一致。只要积极治疗,加食疗保养,虽然“骨刺”没有消失,但症状和体征却完全可以缓解或消失,对生活和工作也可毫无影响或影响很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