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1912~1948)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1912~1948)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通识教育课程有必要理清我国古代通识教育课程的流变。尽管中国古代大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演变,但其所蕴含的通识教育精神一脉相承。这些特征表明“六艺”教育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110]儒家学派作为先秦“六艺”教育的主要传承者,其历代传人通过典籍整理、理论阐释和教育实践,促进了我国早期通识教育的发展。经学教育遂成为古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形态之一。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1912~1948)

金耀基认为:“很早以来,东西方的传统文明国邦的‘大学教育,都具有今日一般理解的‘通识教育’性质;东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是定性在‘通识教育’上的,也就是说,大学教育即是通识教育”[97]。我国台湾学者林安梧认为:“最早提倡通识教育的不是美国的哈佛大学,也非芝加哥大学,应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那日新又新、与时俱进的大教育家孔老夫子,仲尼先生。”[98]郭为藩指出:“儒家的教育理念强调‘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人文器识的涵养,正是今日通识教育的重要功能。”[99]黄俊杰认为:“先秦儒家心目中的所谓‘教育’,并不是一种以专业训练为导向的教育,而是一种现代人所说的‘通识教育’。”[100]黄坤锦认为,中国古代的太学所教的科目四书五经,“其实也和西方‘七艺’一样,没有一门科目是职业性的、具有操作性的,都是liberal education——博雅教育[101]。可见,我国自古就有通识教育的传统。研究通识教育课程有必要理清我国古代通识教育课程的流变。

中国古代大学产生于先秦时期,包括官学和私学两种形式。张亚群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中,提出了我国古代大学通识教育的三种形态,即“先秦的‘六艺’教育、汉唐经学教育、宋代的书院教育”[102],据此,也就将我国古代通识教育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三个节点,即先秦、汉唐、宋代。尽管中国古代大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演变,但其所蕴含的通识教育精神一脉相承

(一)先秦时期的通识教育形态:“六艺”教育

先秦时期,我国即设有“东序”“瞽宗”“成均”“上庠”“太学”“筹学”等大学教育机构。先秦时期的大学教育主要是“六艺”教育。“六艺”教育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课程,以培养高层次统治人才为目标,具有“文武并重,诸育兼备”“知能兼求”“教有所别”等特点。我国台湾学者高明士认为,“三代在祭政合一下,‘学’的教育活动是以文武教养以及礼仪教养为主”[103]。这些特征表明“六艺”教育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

“六艺”教育按内容分为“小艺”和“大艺”两类。书、数为“小艺”,包括识字和算术教学,是民生日用的技艺教育,属于小学的课程,为大学教育奠定必要的基础。礼、乐、射、御为“大艺”,是从政所需的高层次教育,是大学的课程。“‘六艺’作为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异和阶级性,贵族子弟有权享受从‘小艺’到‘大艺’的完整教育,而一般庶民子弟大多只能受到‘小艺’的初等教育。”[104]应该说,先秦的“六艺”教育与古希腊时代的“自由民”教育颇为相似,都是为少数人所接受的非职业性的教育。因此,“六艺”教育可以说是我国通识教育的源头。

在“六艺”教育中,“礼”是其大学教育的首要课程。贵族子弟必须学习周礼”,掌握其政治军事法律制度,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乐”与“礼”相配合,发挥维系等级秩序、陶冶情操、调节身心等教育功能。[105]“射”与“御”是军事训练课程。贵族子弟须掌握射箭和驾车这两门重要的武艺

东周时期,王室式微,“礼崩乐坏”,“六艺”教育受到极大冲击。其间,私学兴起。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竞相开办私学,诸子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且逐渐形成了我国早期的教育理论。其中,以儒家最具代表性,其教育理念蕴含丰富的通识教育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系统整理夏、商、周以来的文献典籍,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六书”,作为其讲学的主要内容。在教育目标上,他致力于培养“君子人格”。在教育内容上,以“六书”“六艺”为主要教学内容,主张学生应博学多才。“君子之学也博”“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10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07]。在教学方法上,他重视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一致。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贯穿着通识教育精神。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仁”是出于人之本来的善心,“义”是人所必由之路。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存心养性,找回丧失的善心。在学习方面,他主张自求自得,由博返约。“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108]。孟子的这些论述和见解也蕴含着丰富的通识教育意蕴。

荀子崇尚“性恶论”,强调“礼”“法”化民成俗的特殊作用。他崇尚“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的“大儒”[109];在教育实践中,荀子也十分重视传授儒家经典,并且批判性地吸收诸子学说,促进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战国至汉初,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著述、整理与总结,形成以《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射义》等为代表的教育著作,系统论述先秦大学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步骤、过程与方式方法,使“六艺”教育理论化。[110]儒家学派作为先秦“六艺”教育的主要传承者,其历代传人通过典籍整理、理论阐释和教育实践,促进了我国早期通识教育的发展。

(二)汉唐时期的通识教育形态:经学教育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111]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化政策,将儒学升至独尊地位。他通过兴办太学和推行察举的途径,将经学纳入政治轨道,开创士人读经入仕的传统。经学教育遂成为古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形态之一。

两汉时期,读经是传道的基本途径。汉武帝兴办太学,置五经博士,招收博士弟子,建立经学传授体系。太学博士是朝廷最主要的学术官员,其“最专门最经常性的职责就是教授弟子”[112]。经学教育具有通识教育的一般特征。“经学是一门综合性学问,兼容哲学伦理语言文字学历史文学、法律以及天文、地理、医学、算学、农学、音律等学科的知识。”[113]当时太学的教学材料主要有《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典,尽管五经的教学内容各有不同,但作为一个知识整体,它们具有共同的目的性,即所谓“六艺异科而同道”[114]。太学生学习儒经,不仅是要学到丰富的知识和掌握从政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训练,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115]

唐代中央官学发达,经学教育科目增多,范围扩大,并被纳入科举考试体系,产生广泛的教育与文化影响。唐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116],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行后,《五经正义》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

总体来看,“隋唐以后,虽然科举逐渐替代了学校的功能,但是一般士大夫的教养课程,除了古典经籍,也重视诗词歌赋的涵咏”[117]。这表明,科举时代的经学教育也具有传统通识教育的特征。

(三)宋代的通识教育形态:书院教育

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萌芽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兴盛于两宋,是先秦私学传统、儒家理想人格追求及时代发展交相作用的产物。[118]“书院制度及其教育活动所贯穿的教育精神,一言以蔽之,即儒家人文精神与通识教育传统。”[119]张亚群教授认为,书院教育是对经学教育的创新,是古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又一重要表现形态。

早期书院多由知名学者创立。在书院教学中,以阐发义理、砥砺品行为目标,注重人格教育,延续了儒家通识教育传统。书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堪称珍贵教育文化遗产。宋代书院秉承儒家通识教育传统,极为重视人格养成与自学能力培养。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20]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书院采取包容开放的办学方式,自由讲学,流行讲会制度,体现了先秦儒家“有教无类”优良传统和君子人格之独立精神。

顾明远先生认为:“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一千余年,繁荣了学术,培养了人才,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也是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121]鷟伍振也指出,我国的书院“与西洋时代相同而年代略晚的现代大学的兴起相较,无论在制度、规模以及教育内容等各方面,均足以相提并论,东西辉映”[122]。比较教育学家许美德认为:“传统中国的书院,略为近似中世纪欧洲的大学。”[123]可见,书院教育在古代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纵览我国古代的大学教育,注重“通识”和人格养成教育是其一贯之本性。西方古代的大学教育虽然也重视通识教育,但时不时地显露出对实用性职业课程的关注;而我国古代的大学教育则基本上是脱离生产实践的,整个课程体系注重治术人才的培养。

【注释】

[1]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429.

[2]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2.

[3]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2.

[4]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2.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08.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67-169.

[7]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456.

[8]张凤娟.“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发展历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3(9):92-95.

[9]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建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0:11.

[10]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9.

[1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杨春梅.通识教育三论[J].江苏高教,2002(3):85-88.

[13]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R].1988:12.

[14]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R].1988:1-2,51 -52.

[15]LEE C T.General education:ideal and practice[C]//The 2nd Conference on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aiwan):1997.

[16]CHARLES WILLIAM ELIOT.Inaugural address as president of Harvard College[M]//Education reform:essays and adresses.New York:Century Company,1898:3-4.

[17]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8]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356.

[20]姜国钧.“课程”与“教学”词源小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68-71.

[21]章小谦,杜成宪.中国课程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65-74.

[22]章小谦,杜成宪.中国课程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65-74.

[23]姜国钧.“课程”与“教学”词源小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68-71.

[24]《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二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25]张亚群.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8.

[26]刘东.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的困境[N].文汇报,2010-07-31(7).

[27]ARTHUR LEVINE.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M].San Francisco:Jossy-bass Publishers,1978:2.

[28]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51.

[29]GARY E M.The mean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emergence of a curriculum paradigm[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1988:182-183.

[30]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

[3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32]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

[33]OLAF PEDERSEN.The first universiti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8.

[3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8.

[35]H I MARROU.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antiquity[M].Sheed and Ward Ltd,1956:47.

[36]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

[37]H I MARROU.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antiquity[M].Sheed and Ward Ltd,1956:50.

[38]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9.

[39]吴妍.西方自由教育的流变与分化——政治哲学视阈下的自由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29.

[40]吴妍.西方自由教育的流变与分化——政治哲学视阈下的自由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29.

[41]吴妍.西方自由教育的流变与分化——政治哲学视阈下的自由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31.

[42]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0.

[43]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0.

[44]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卷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28.

[45]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卷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28.

[46]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卷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75.

[47]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卷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74.

[48]李振玉,关永红.重塑大学理念——自由教育的复归与超越[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0-104.

[49]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3.

[50]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4.

[51]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4.(www.xing528.com)

[52]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7.

[53]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

[54]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

[55]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1.

[56]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2.

[5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4.

[58]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4-45.

[59]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7.

[60]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89.

[61]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89.

[62]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7.

[63]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05.

[64]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06.

[65]保罗·奥斯卡·克利斯特勒.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M].姚鹏,陶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83.

[66]丹尼斯·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M].李玉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37.

[6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18.

[68]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27.

[69]张焱.现代大学教师学术人角色的异化与重构[J].江苏高教,2012(3):88-90.

[70]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5.

[71]Louis Liard.L’Enseignement superieur on France 1789-1889[M].Tome Premier.Paris.Armand Colin et Cie,Editeurs:419.

[72]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6.

[73]刘筱彤.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范围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63-65.

[74]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7.

[75]刘筱彤.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范围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63-65.

[76]庞青山.法国高等教育特色制度的演进[J].比较教育研究,2011(3):37-41.

[7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0.

[78]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2.

[79]边瑞瑞.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动因[D].兰州兰州大学,2006.

[80]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4.

[81]马翠民.浅析传统因素对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2.

[82]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8.

[83]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8.

[84]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60.

[85]龙美莉.高等教育的自由理念的历史演进[J].当代教育论坛,2006(7):103-105.

[86]沙苗苗.柏林大学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87]李惠.德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特征及影响[J].高教学刊,2016(4):29-30.

[88]陈向明.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0.

[89]王雅芳.通识教育在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7(6):115-116.

[90]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0.

[9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8.

[9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0.

[93]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5.

[94]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4-255.

[95]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0.

[96]陈向明.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97]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44-145.

[98]林安梧.孔子的六艺之教就是通识教育——世界最早的通识教育家[J].通识在线(台湾),2005:1.

[99]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5.

[100]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10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心灵的攀登[N].解放日报,2009-10-18.

[102]张亚群.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8-19.

[103]高明士.中国教育史[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1.

[104]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00.

[105]张亚群.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20.

[106]参见《礼记·儒行》。

[107]参见《论语·雍也》。

[108]参见《孟子·离娄下》。

[109]参见《苟子·儒效》。

[110]张亚群.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22.

[111]张亚群.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25.

[112]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32.

[113]张亚群.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26.

[114]参见《淮南子·泰族训》。

[115]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77.

[116]参见《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儒学》上。

[117]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7.

[118]张亚群.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30.

[119]张亚群.东亚书院制度与书院精神[J].通识在线(台湾),2012(45).

[120]张亚群.科举制下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及其启示[J].新华文摘,2009(22):116-119.

[121]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9.

[122]伍振鷟.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2:103.

[123]Ruth Hayhoe.中国的大学与西方学术的模式[M]//伍振鷟.亚洲大学的发展——从依赖到自主.台北:师大书苑,1990: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