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丰富,要有时代性、实际性和前瞻性。我们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说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方案实施后的教学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漆晓玲(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 新方案实施后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产生很大影响,为适应教学改革,我们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代要求实施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心理关怀的内容、形式、手段的不断创新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高职高专学生终身受益、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方案实施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心理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能不能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关系到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怎样办高等教育的大问题。所以我们要在新方案的指导下,坚持理论引导和人文关怀统一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心理,符合大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从而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风采来。

一、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原则

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依据,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准绳,在新方案的指导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为宗旨,通过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互动以及心理关怀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教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具体而言,增强实效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就是要认清授课对象是高职高专学生,因此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仅拥有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丰富,要有时代性、实际性和前瞻性。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则是拓展教学空间和途径,以理论、实践、网络和心理关怀等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双向互动,情景交融,达到全方位渗透和影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启迪。

二、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高职高专的学生一般理论基础较薄弱,学习动力不足,但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所以针对这类学生时在教学中就不能照本宣科,泛泛而谈,而应把重心放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这两方面,因材施教,以便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说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方案实施后的教学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1.活泼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战场,因此搞好课堂教学至关重要。但课堂教学并不是一堆理论的生硬堆积,而是要从内容和形式上对理论进行包装设计,要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注意研究分析社会热点,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大学生思考,并从中受益。我们应当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炼和直观。高职高专的学生主要是技术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他们的专业课、业务课,但又是他们走好人生必不可少的一课[1]。所以我们应把每一章的主要观点、主要事实、主要材料等作为教学重点加以详细阐述。对与本章有关的次要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自学或课堂讨论。这样既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又不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同时对一些比较抽象但又非常重要的观点用图表展示比文字堆砌更能直接和明了,比如讲授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人权比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要优越得多的问题时,用图表、案例和数据展示比单纯的理论讲述更为直接和简洁,使人印象更为深刻。使高职高专的学生学起来感到鲜活生动,兴趣盎然。

二是努力收集新鲜案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由于我们处在一个急速变革的新时代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我国改革开放30年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前进路上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而高职高专学生自身求知欲强烈,善于独立思考,常常不满足于书本上那点知识,他们往往更为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闻,但又说不清道不明,因此迫切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正确的引导,提高他们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江泽民同志也说过:“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2]因此,任课教师要多多收集新鲜案例,去充实理论教学,权威解读,只有这样,理论才有生命力、新鲜感,也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去判断、去面对。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管用实在,受益匪浅,从而对它产生亲和力。比如让学生对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公平突出等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总结造成社会不公的原因以及我们的对策,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发泄不满或逃避现实。比如在讲解“民族区域自治”时,可以把“3.14”拉萨事件结合起来讲解,既要分析“藏独”的本质,又要向同学们旗帜鲜明地讲清我党的立场,同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西藏自治区这么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央政府给他们的各项优惠政策,这样使同学们能全面地了解事件真相,心悦诚服,自觉和中央保持一致。针对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的抵制家乐福事件,我们没有一味地责怪学生的冲动,而是适时巧妙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这一事件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更理性的表达。针对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我们一方面对遇难的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另一方面又用大量事实让同学们感到我们并不孤单,在灾难面前,我们的党、人民都伸出无私援助之手,让学生体味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是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一段灾后重建的生动景象让同学们非常感动和振奋,不再感到这门课脱离实际、空洞乏味,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www.xing528.com)

三是要大胆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理论活起来。为了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有乐趣,我们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视频播放等互动方式活跃气氛。比如我们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大学生的成长联系起来,把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和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既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辩证地看问题,又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比如请同学们回顾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们由衷地感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从而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通过这些方式使他们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表达机会,让他们的困惑和快乐有宣泄的平台,这样对加强同学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勇气胆魄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我们也可用杰出人物、历史事件来佐证观点,让学生心悦诚服。比如我用钱学森光辉的一生的视频来反映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事实,同学们在史料面前更加信服,同时也被钱学森爱国奉献的高尚情操所鼓舞,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和为祖国奉献的民族精神。这种一箭双雕的教学形式赢得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效果很好。

2.丰富的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和自觉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更大的作用。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看得更清,感受更真,体会才会更深,有助于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3]这些都说明仅靠90分钟的课堂教学达到立德树人之目的是不现实的,必须通过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教学形式的广泛开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融入学生的生命之中。特别是高职高专学生比较感性、冲动,所以我们要本着尊重人、关心人和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目的,营造适合大学生发展的人文环境,用大学生更易接受的境界、更广阔的领域去理解和领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义,理解人生的价值真谛。为此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第二课堂的工作,使学校的社团、文化节和辩论赛等活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生动感人,成为学生陶冶情操、锻炼才干、完善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融入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火热的生活。例如参观历史纪念馆、奔赴革命老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贫困地区支教实践中加深了对“科教兴国”战略伟大性、远见性的体会和理解;通过工厂、农村的社会调查活动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对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也是很好的激励;定期到养老院、福利院及大型社区义务劳动,培养他们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我们学校就及时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到灾区服务,用骨肉同胞之情、用无私奉献之爱使灾民们感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精彩的人生真谛,这种经历会让学生终生难忘,无声胜有声,既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又真正帮助学生“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新的新一代。”[4]

网络在方便学生学习生活,为学生提供信息、了解社会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有益作用,高职高专大学生对网络比较依赖,所以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精品课程等栏目开到网络上,通过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教学,构建起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的网上思想教育系统;同时开设具有交互功能的电子信箱沟通信息、利用博客把党的方针政策等整理成简要文字,让学生延伸阅读;设计一些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开展在线交流,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及时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这一举措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声的教化作用,很受学生欢迎。

3.真诚的心理关怀

所谓心理关怀,是相对物质帮助而言的,主要指关怀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精神生活和精神成长,关注他们当下的精神状态和他们未来的精神发展,从而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实际上心理关怀在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儒家学派中,孔学提倡“成人之教”,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均体现了一种发展个体人格,弘扬心理关怀的理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要面向21世纪研讨会上也提出“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希望我们要学会关心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人文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其实也充满了博大的人文情怀,他曾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5]来探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问题,这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分化进程加大,利益矛盾增多,所以及时提出心理关怀既有历史依据,也有现实需求,它有助于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与发展,从而为维护社会和谐作出贡献。因此高校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怀,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是对古今中外人文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十七大报告就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巨大冲击,所以往往造成他们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太一致,常常受到现实与理想、独立与依赖、单纯与困惑交织的矛盾困扰,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救助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延伸和重要辅助。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普及性与个性差异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压力教育、挫折教育和应急教育等内容给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使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使大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还应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用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去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自信坚强的优良品格,培养自尊自爱、宽容爱人的社会心态,从而具备较强的生存发展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既高尚又实际,既深刻又亲切,从而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自觉接纳和内化。我校开设的心理咨询服务对学生进行适时跟踪、心理疏导和总结经验,赢得了众多学生的信任和肯定,这对缓解大学生的思想压力,为老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在新方案的指导下,我们还大胆创新心理教育模式,如通过话剧表演、校心理咨询接待日等活动全方位拉近和学生的心灵距离。特别是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心理救助及时高效,心理关怀温馨真挚,所以反响很好,学生的思想状况稳定,教学和生活秩序井然有序。

参考文献

[1] 杨志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创新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论卷),2007

[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 人民日报,2007年5月5日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